一、房玄龄名
1、众人原以为卢氏会选择前者,可令唐太宗和周围的人意思不到的是,卢氏竟然缓缓3G接过李世民手中的毒酒,说出了一句大大出人意料的话:“毒酒我可以喝下,但是我有个条件,即便在我死后,你都永远不允许房玄龄娶小妾!”说完之后,卢氏将毒酒壶瓶打开,咕噜几声便将满壶全部灌进了肚子。见到这种情况,唐太宗李世民不得不走过去拍了拍房玄龄的肩膀,唉声叹气地走了。事后大家才知道,原来唐太宗给卢氏喝下的根本不是毒酒,而是满壶的醋。
2、隋朝末年,李渊起兵太原,一路攻打长安,在大军经过渭水之北的时候,房玄龄拄着手杖,徒步来到李世民的营帐之外,前来投奔李世民。要知道,若李渊成功,最大的受益人也是他的嫡长子李建成,但房玄龄却投奔了李世民。房玄龄为何要这么做呢?可能有两种原因:
3、然而在李世民登基为帝,论功行赏之时,却见李世民的皇叔李神通站出来,称他自己自李渊起兵抗隋时起便一直全力支持,甚至倾尽家财,不服他房玄龄从无战功,却能官居一品。
4、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一个环境,如此众多的名士济济一堂,纵论天下,南北形势,如观指掌。少年英才也要有环境的浸染。贞观年间,房玄龄大放异彩,帮助唐太宗李世民建立盛唐。
5、房玄龄,齐州临淄人(今山东省),是个官二代,但他不同于今天的官二代,他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贏得李世民的信任与器重的。李世民登基前,他是最得力的高参和帮手,李世民当皇帝以后,房玄龄任宰相职,是制定政策、法律法规的.人,是执行诏令的人,是高级管理者!.
6、贞观元年,房玄龄重视吏治,认为吏治问题是求治的根本,而官吏的公平正直又是治国之要道。在选举官吏的问题上,唐太宗主张“量才授职,务省官员”,“现在应当审查官吏,让他们都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那么国家就可以无为而治了。”房玄龄忠实地贯彻了他这一思想,大力简政,并省官吏,“于是所配置的文武官员总六百四十员”。
7、房玄龄是唐代初年著名良相、杰出谋臣,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是一位出身“书香世家”的纯正儒生,跟随秦王十年艰辛征战;终生“效父清白”的饱学之士,辅佐太宗二十载稳任首宰。房玄龄智能高超、功勋卓越、地位显赫。但他善用伟才、敏行慎吉、自甘卑下、常行让贤。“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是对他特有的名臣气度、良相风格的赞言。作为一名雅士,他颇具可佩可学的典范;作为一代勋臣,他堪称可歌可颂的英贤。中文名:房玄龄别名:名乔,字玄龄国籍:中国出生地:济南章丘相公庄出生日期:公元579年逝世日期:公元648年主要成就:唐代初年著名良相、杰出谋臣。代表作品:《唐律疏议》,厘订典制,主持编着《大唐新礼》
8、当然,房玄龄“妻管严”并不是因为卢夫人的河东狮吼真有那么强,而是因为二人的感情是患难与共中相处而来。
9、一番话直说得李神通面红耳赤、羞愧难当,当即不再言语,房玄龄也自此因功得封邢国公。
10、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自己
11、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房玄龄之妻卢氏虽然凶悍善妒,但她是封建社会对忠贞、专一爱情的捍卫者。
12、而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那一方,情况却是恰恰相反的,所以说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去讲,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也为了自己能够更加的被重用,房玄龄肯定会选择李世民而不会选择李建成,另外因为是战乱时期,不稳定因素太多。
13、第房玄龄早就观察过李氏兄弟,他以犀利的眼光,笃定老二将来肯定比老大更有作为。
14、意思是说,房玄龄怕老婆,他的夫人卢氏生性强悍,而且善妒,不让房玄龄纳妾,李世民心疼房玄,几次送美女到房玄龄府上,都被卢氏退了回来。李世民大怒,以长孙皇后的名义召卢氏入宫,问他是要“不妒而生”,还是要“宁妒而死”?卢氏斩钉截铁地告诉李世民:“妾宁妒而死!”
15、俗话说得好呀,喝酒壮胆,房玄龄一听兄弟们都嘲笑他,趁着妻子不在场的好机会,他当即就吹起了牛皮。
16、“(房颜谦)自幼及长,一言一行,未尝涉私,虽致屡空,怡然自得。”房颜谦胸襟开阔,在朝任官,公私分明;虽屡次失官,但丝毫不放在心上。
17、房玄龄说了特别多,吹的牛皮特别大!李世民听兄弟这么说,也有心看笑话,他是知道卢氏的脾气的,肯定是房玄龄好面子,在吹牛!他也不揭穿他,反而还“好意”地当着诸位大臣的面,赏赐了两名美女给房玄龄。
18、卢氏虽然对房玄龄管得严,但是她也是出于爱,爱得越深越害怕失去的那种,她特别紧张房玄龄和别的女人来往。除了讨厌房玄龄和其他女人交往这一点,卢氏就是一个“三好妻子”,深爱着房玄龄,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房玄龄。
19、初建成便有二十四位初唐时功勋显著的名臣名将得以进入凌烟阁。
20、姜子牙杨炎韩非李冰张骞
二、房玄龄名诗
1、魏征多次指出李世民的缺点,李世民都暴跳如雷。有一次甚至要杀了魏征,若非长孙皇后巧妙劝谏,恐怕魏征已经不能幸免。
2、这件事之后流传开来,也让“吃醋”成了情侣之间嫉妒的代名词。
3、另一次在贞观二十年,即公元646年,房玄龄因为小错被勒令停职回家反省。为此禇遂良上书劝谏说:“房玄龄从隋朝末年李家太原起兵就跟随陛下,特别是武德末年玄武门政变时参与决策,贞观初年选用贤能建立贞观政治格局,若论臣下勤勉,房玄龄应推第一。这样的人才,如果不是他有谋反等重罪,是不应该遗弃的。就算他年老体衰,也只能劝说他退休养老,按礼请退;不能因为些许小过失,就屏弃元勋老臣。”李世民看到上书后,就立即召房玄龄入宫议事。
4、李世民大怒,既然你要死,就赐你一杯毒酒。卢氏听完,没有犹豫,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李世民惊呆了,当即表示,这样的女人,连我都怕,何况房玄龄呢?
5、不过毒酒饮尽,却不见夫人身亡,原来那毒酒只是一坛陈醋,不过是太宗想要吓唬一下卢夫人。
6、道安张仲景聂耳沈周王安石曹植曹丕曹操司马迁
7、为报李世民的知遇之恩,此后的房玄龄一直跟随其左右,为其出谋划策,尽职尽责。
8、两人原本有些僵化的关系便自此化解开来,可见房玄龄在与人相交上也颇具才能。
9、房玄龄自幼耳濡目染,颇承其父遗风。自幼聪慧,善诗能文,博览经史,精通儒家经书,又向父亲学得一手好书法,工草隶。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
10、司马光欧阳修韩愈杜牧郭子仪杨子云荀子贾谊墨子
11、房玄龄精通典制政令。贞观初年,时值天下初定,朝章国典还很不完备,他与尚书右仆射杜如晦共掌朝政,亭台楼阁等建筑物的规模以及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他们二人所制定,在当时获得美誉。
12、在修定律令方面,房玄龄秉持“审查并确定法律和命令,将宽厚平和(的风格)做为宗旨”的思想,简化律令,又除去了隋朝的苛酷刑法。自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以后有唐一代都没有发生过多大变动。
13、►关注|每天三分钟,知晓天下事
14、今兵士之徒,无一罪戾,无故驱之于行阵之间,委之于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
15、待到退朝后,房玄龄亲自拜访李神通,诚恳言道:“皇叔多年来鞍前马后,劳苦甚矣。若无皇叔鼎力支持,又何来秦王如今的荣光。比起我等舞文弄墨之辈,自是皇叔功高。若是皇叔有意,明日玄龄自当启奏陛下,这功劳本就该是皇叔的。”
16、从担任李世民渭北道行军元帅府的记室参军开始,房玄龄就一直陪伴在李世民的左右。李世民做秦王,他是秦王府的记室参军。《旧唐书·房玄龄传》说“玄龄在秦府十余年”,这十余年之中,房玄龄作为李世民的机要秘书,“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瞻,初无稿草”。在许多重要而紧急的关口上,房玄龄以其高超的文字水平和杰出的参谋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应对时艰。这个时期,除了在军政事务中帮助李世民谋划决策之外,房玄龄的另外一个重要贡献是搜罗人才。《旧唐书》载,“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
17、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加封为魏国公。杜如晦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玄武门之变后,太宗就封杜如晦为兵部尚书,进蔡国公;只是因为杜因病早亡,官衔最高就是这个了!)
18、房玄龄的一生,是精彩无比的一生,在前隋担任的官职不小,投靠李世民之后,更是成为了一代名臣宰相,千古流芳,不过房玄龄的子嗣却没有房玄龄的天赋,大儿子房遗直老实木讷,或许可以当好自己的官职,但是却没有了房玄龄的谋略,二儿子房遗爱更是让人叹息,妻子和和尚偷情,房遗爱在门口望风,房家一代不如一代,这种状况让人悲叹。
19、彼时的房玄龄不过是小小一县尉,想要改变现状却也是无能为力。
20、夫妻二人深感此行不妙,惴惴不安来到殿前,却见殿前还是那两位美人,并一坛“酒”。
三、房玄龄名言
1、房玄龄跟随李世民31年,当了22年的唐朝宰相,始终屹立不倒,除了他勤勤恳恳,忧国忧民外,还有一个根本诀窍,那就是他了解李世民。注意,房玄龄了解李世民,并不是一味地拍李世民的马屁,他所做的,只是在了解李世民的前提下,把一个宰相的本职工作做到更好,毕竟,只有了解君王,才能更好地辅佐君王。正如《房玄龄碑》中所述的那样:圣贤同德,君臣协志……
2、那就是追随李世民是雪中送炭,追随李建成则是锦上添花,在隋末的时候,李世民跟随李渊南征北战,那个时候,虽然李世民手下有一些文臣武将,但是众多的文臣当中,并没有像房玄龄这样的能人,所以那个时候的李世民的实际情况是武将李世民不缺,但是能干的文臣李世民却是紧缺的。
3、日后,房玄令在日常工作和行为上均小心瑾慎,如履薄冰,一直深受李世民的信任,以至晚年身体患病,不能上朝议事,得到李世民特批,在家办公,在病床上处理公务。这殊荣,在中国古代是罕见的。公元648年,房玄龄病逝,唐太宗李世民下诏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谥号:文昭!
4、房玄龄精通文书,善写表章,文字能力超强。《旧唐书》上说他:″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草稿"。李渊对他也很是赞赏,曾评价说:″玄龄机敏正直,是块干大事的料"!
5、身为一朝宰相却惧内如此,何敢多言?
6、唐朝史学家柳芳曾说过一句话:
7、在李世民登基以后,对跟随自己的人论功行赏,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名列第都得到应得的封赏。房玄龄一个文官能受到太宗李世民如此重赏,那么武将们不干了,就那几个文弱的书生,就动动嘴、耍耍笔杆子能起什么作用,怎么能得到如此重赏。李世民不愧为一代明君,他很是了解他手下的这帮武将,知道这些人肯定不服,于是李世民在庆功会上对众臣说:你们是有功劳,但房玄龄相当于是个决策者,把握全局,制定战略和计策,你们只是负责具体执行就够了,所以,总的来说他的功劳最大,当然应该排在第一了"!
8、在房玄龄为相多年里,他总结了历朝历代在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顿吏治的主张。
9、李神通听罢颇有感触,只道太宗夸赞其与世无争、低调为人实非妄言。
10、第房玄龄才华出众,他喜欢烧“冷灶”,唯有把冷灶烧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11、这也让房玄龄更加确定自己已然找到了那颗“良木”,可以放心大胆地施展自己的能力。
12、房玄龄只能偷偷摸摸的带着两个美人回家,卢氏见到房玄龄回来了,很高兴,可见到他身后的两个美女的时候,脸色一下就变了。转过身就去找鸡毛掸子,不仅对着房玄龄大吵大闹,还公然让房玄龄将皇帝赏赐的美女给赶走!
13、武德九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贞观十一年封梁国公;贞观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七月廿四癸卯日,房玄龄病逝,谥文昭。
14、李世民杀完人,给房玄龄写了一份玺书,告诉房玄龄:“老房,你能不能自信一点,我还不信任你吗,以后再有这样的人,你直接杀了就行了。”
15、《新唐书》里对房玄龄予以了极高的评价:“房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
16、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留房玄龄和太子李治留守京城,这时,有一个官员骂房玄龄独断专行,想要谋反。房玄龄没有将此人治罪,而是派人把这位官员送到了东北,交给李世民处理。李世民听完后,二话没说,就命人将此人拉出去腰斩。
17、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帮助李世民谋得帝王之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太宗论功行赏,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功为一等,进爵邢国公。
18、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
19、这办法可不是李世民一个人想出来的,还有一大批臣子的功劳,他们都在大殿上,憋着笑,后来变成了哄堂大笑。房玄龄回过味来,见卢氏的表情也有些奇怪,只听得李世民说到:“房夫人,不要怨朕逼你,你的妒心也太重了!念在你临死也不放弃丈夫的份上,就饶你这回,两个美女也收回,你们好好过日子吧!”房玄龄破涕为笑,立刻磕头谢恩,带着卢氏回了家。
20、中文名:房玄龄别名:别名房乔,字乔松国籍:中国出生地:济南章丘相公庄出生日期:公元579年逝世日期:公元648年职业:政治家、文学家主要成就: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厘订典制代表作品:《唐律疏议》《大唐新礼》典故:房谋杜断封爵:梁国公谥号:文昭
四、房玄龄名字分析
1、甚至后来有人替他鸣不平,而房玄龄却道:“我一开始没推荐如晦,是因为我不知道这事如何做,等我自己做过了,我知道他比我合适自然要推荐他,官职的高低又何需在意呢?”
2、此二人皆是重情重义之人,然旁人不知前情,却只当是卢夫人善妒霸道,房玄龄乃惧内“懦夫”。
3、房玄龄:我给你们说,外面那些都是谣言!谣言!我房玄龄何时怕老婆了!我叫她往东她不敢往西,在家里怕我怕得不行呢!你们不信,哪天让你们见识见识......
4、杜如晦(585—630年)出身于西北望族,和太宗的其他高官一样,他也生于一个官僚家庭。他的祖父曾在北周和隋作过官,他本人在隋代作过地方上的小官,后来辞职。唐兴后不久,他参加了太宗的幕僚集团,与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一样随太宗参加了征讨东北平原的战役。他也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很可能参与了袭杀太宗兄弟们的行动。
5、太宗当朝驳斥这位亲叔叔,称他屡战屡败,而房玄龄却是“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位居一等乃实至名归。
6、一日,唐太宗趁着去房玄龄的住处视察的机会,想趁机说服房玄龄的妻子卢氏。可当他以开玩笑的口气与卢氏提到房玄龄娶妾之时,卢氏竟然当场翻脸,不给李世民任何脸面。身为执掌天下苍生生杀大权的皇帝,却被一个妇人当场拒绝自己的命令,这给李世民若带来的尴尬由此可想而知。
7、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房玄龄护高祖山陵制度,以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封梁国公。与杜如晦、魏征等同为唐太宗李世民的股肱之臣。
8、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逼宫,李渊成为了太上皇,李世民正式夺得帝位,在逼父杀兄弑弟这件事上,李世民违背了为人子的孝道和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但是李世民对于唐朝来说的确是一个十分合格的皇帝,房玄龄一心一意的辅佐,让李世民办起事情来事半功倍,在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房玄龄就一心一意的帮助李世民招募幕僚人才,而这些人才在李世民成为皇帝的那一刻,在最短的时间内,搭建起了一套完整的官员体系,所以虽然李世民夺取皇位,变更突然,但是房玄龄的前期准备,将社会或者是朝堂动荡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所以在房玄龄的辅佐和推动之下,才有了后来巍巍盛唐,贞观之治,万朝来贺的盛世景象,因此我们可以说,房玄龄对于整个唐朝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9、玄武门之变三个月后,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房玄龄居功至伟,被李世民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因为唐朝“尚书令”一职长期空缺,尚书左仆射其实是诸位宰相之首,因此,房玄龄的位置可谓万人之上,一人之下。事实上,房玄龄并非是“一人之下”,而是“两人之下”,因为除了他的老板李世民外,还有他的老婆卢氏。
10、旁边的魏征看不下去了,他怒怼李世民:“皇城无小事,房相身为宰相,过问一下怎么不行了?”
11、房玄龄不同于其他的知识分子,他思維敏捷,是个有真知灼见的人。在李渊起兵之初,每攻克一城,那么文臣武将们都带人砸商家抢店铺,抢掠金银细软。惟有房玄龄特例,他四处寻访有识之士。因为,他认为在此乱世之秋,正是用人才的时候,无论是文人还是武将,只要你有一技之长,房玄龄就录用,让他们施展才华,为国效力。房玄龄对他们有知遇之恩,他们固然″尽其所有",来效忠李世民。这些人,有杜如晦,虞世南,程知杰等,他们后来都成为李世民集团的核心成员,为李家王朝立下奇功,特别是为李世民玄武门事变后顺利称帝,乃至开创大唐盛世一一贞观之治立下了丰功伟绩!
12、房玄龄与妻子卢夫人在婚后一直恩爱有加,卢夫人对房玄龄的衣食住行也是照顾得到,十分精心,只是她那性格脾气来的有些霸道。
13、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齐州临淄人(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相公庄镇房庄村),房彦谦之子。唐朝初年名相。满意望采纳!!!!谢谢!!
14、房玄龄(579年~648年),名玄龄,字乔(另一说名乔,字玄龄)封爵:梁国公;溢号:文昭。汉族,齐州临淄人(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北人),是中国唐朝时的开国宰相、政治家、文学家,因其善于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厘订典制与杜如晦合称“房谋杜断”。代表作品:《唐律疏议》《大唐新礼》
15、房玄龄一看这架势没法收场,只好先送走了两位美女。这件事传得人尽皆知,美女毕竟是李世民赏赐的,他见卢氏竟然还敢反抗他的皇命,有意要教训教训卢氏,就把卢氏和房玄龄抓进宫来问罪。
16、他的人生很顺利,没有走弯路,房玄龄有独到的政治洞察力,在隋朝兴盛之际,他就感觉到了衰亡征兆。在义军遍地开花的时候,他就为自己的前途考虑,准备放弃隋朝。人的一生,放弃容易,选择就难了。但房玄龄经过仔细的思考和观察,他发现了晋陽兵变的李渊父子,便看到了自己的前途和希望。这支起义军与其它的义军有本质的区别,首先李渊父子有政治头脑,又有.管理军队和指挥军队的能力,他们的士兵大部是隋朝的精锐之师,具有一定的战斗力。其次,他们有一个貝有丰富政治斗争经验的领导核心。就凭这两点,.足以在此乱世立于不败之地。
17、房玄龄名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唐武德九年(626)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任命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二月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十一年封梁国公。
18、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个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那时,唐朝开国未久,许多规章典法,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订的。《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说: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候,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
19、他本人自幼聪敏,博览群书,18岁时便以进士之身被授羽骑尉,初入仕途。
20、待到房玄龄病愈,自是对妻子愈发爱重。
五、房玄龄原名
1、房玄龄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军谋大事,常负责管理文牍,每逢写军书奏章,停马立即可成,文字简约义理丰厚。一开始就不用草稿。高祖李渊也对房玄龄深加叹赏,对侍臣讲:“这个人深重地了解机宜,足能委以重任。每当替我儿陈说事务,一定能了解人的心理,千里之外,好像对面说话一样。”后来太子李建成斥逐秦王府官属,房玄龄与杜如晦一并被驱斥于外任。
2、据《旧唐书》本传记载,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即公元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李世民被派到渭北攻打隋军,这时正任隋隰城尉的房玄龄毅然脱离隋王朝,“杖策谒于军门”,投奔了李世民。李世民立即任命他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并以他为谋主。“玄龄亦自以为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一心一意辅佐李世民。每次战役胜利以后,将领们都争抢珍玩宝物,唯独房玄龄只考虑怎样为秦府收揽文武人才。与房玄龄齐名的杜如晦,就是因为房玄龄的尽力保护,而留在李世民幕中,最后成为股肱之臣的。此外,他还注意搜集各地民情和亡隋的图籍文书,以备将来治国之用,这些都表现出房玄龄过人的谋略与远见。
3、永徽三年,玄龄次子遗爱与其妻高阳公主被指谋反,遗爱被处死,公主赐自尽,诸子被发配流放到岭表。玄龄嗣子遗直也被连累,被贬为铜陵尉。房玄龄配享太庙的待遇也因而被停止。因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新唐书》本传对房的评价是“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
4、尉迟敬德给房玄龄加油打气,兄弟你别怕,这两位美人可是陛下赏赐的,想必嫂夫人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敢动她们的。
5、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
6、李世民就是如此,夸奖别人的时候,也不忘带上自己,仿佛房玄龄成为名相,完全是因为李世民善于用人一样。
7、吾爱房与杜,贫贱共联步。脱身抛乱世,策杖归真主。 纵横握中算,左右天下务。肮脏无敌才,磊落不世遇。
8、但他等来了机会,李渊率领的起义军向来军纪严明,且势力庞大,经由旧时好友举荐,房玄龄见到了当时也还年轻的李世民。
9、总是说:“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唐人柳芳叹道:“房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祸乱而房玄龄不言己功;王珪、魏征善谏,房玄龄赞其贤;李积、李靖善将兵,房玄龄行其道;使天下能者共辅太宗,理致太平,善归人主,真贤相也!房玄龄身处要职,然不跋扈,善始善终,此所以有贤相之令名也!”柳芳的评论可谓恰如其分,司马光、欧阳修后来写有关这段历史评论时,都全文抄录。而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所刻《历代古人像赞》中在玄龄公画像左上角所题对联一副:“辅相文皇功居第遗表之谏精忠贯日。”也是很好的注解。
10、责任编辑:AlexRen
11、在中国历史上,能够辅佐君王,实现天下大治与君臣间互相成就的,除了传说中殷商时期的伊尹、傅说之外,当数唐朝初年的房玄龄。房玄龄与“贞观之治”相辅相成:唐朝开国背景与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时代精神,为房玄龄提供了历史舞台;而房玄龄作为唐太宗治国理政的主要助手,为贞观时期制度规模的奠定、政治格局的开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各项对内对外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12、后人把开创贞观之治的房玄龄、杜如晦,和缔造开元盛世的姚崇、宋璟四人并称为“唐朝四大贤相”,其中,以房玄龄居首!
13、司马相如孟子孔子庄子老子文天祥陆游辛弃疾岳飞
14、因此,有人称,房玄龄才是大唐第一名相。笔者深以为,此言不虚。
15、“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
16、太宗对卢夫人道,我不欲追责你抗旨之罪,然而要活就不能嫉妒,否则就得以妒妇之名而死。
17、他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等五人并功第一。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负责综理朝政长达二十年。他参与制定典章制度,监修国史《高祖实录》《晋书》等。他调整政府机构,善于用人,恪守职责,成为后世良相的典范。648年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
18、李世民一听,不高兴了:“好你个老房,朕让你当宰相,是让你管理六部,你管这些小事干嘛?”
19、房玄龄亡故之后,太宗深感悲痛,为之废朝三日,追封太尉,谥号“文昭”,陪葬昭陵,配享帝庙。
20、栏目主播:司晓红|Alex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