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以动衬静的诗句(100句)

2023-01-24 09:15:44 0 59

一、初中以动衬静的诗句

1、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2、本诗的第四句用“跳鱼”的“拨剌鸣”衬托江面的宁谧安静,以动破静,愈见其静。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李白)

4、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5、(释义):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6、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雁门太守行》李贺)

7、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

8、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9、《约客》——宋代 赵师秀

1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1、如:青雀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

12、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如: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13、情感/思想: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14、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5、(语文精华)名著+分册汇总+知识点+写作(推荐收藏)

16、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17、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18、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短歌行》曹操)

19、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

2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小学以动衬静的诗句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以鸟声衬月夜山间的静。遥闻深巷中犬吠《口技》——以犬吠声衬夜的静。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安塞腰鼓》——以鸡啼衬世界的安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以声写静。“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题破山寺后禅院》)也是以声写静。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地上都听得见。

3、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隐好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亮让返猎马带灶键铅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4、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5、《滁州西涧》——唐代 韦应物

6、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2113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5261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王维4102《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1653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专歇,王孙自可留。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属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7、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结句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8、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9、情感/思想: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10、衬托中的正衬,原始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为一种写作技法,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此中手法常与渲染结合起来使用。

11、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的确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12、初中部编本/高考资讯/备考资料

1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4、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15、地白如霜、栖鸦可见,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却处处感到“月光皎洁”。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1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鹿柴》

17、人民日报:长知识!45个经典词牌名的由来,你都知道吗?

18、《鸟鸣涧》中以动衬静的是: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原文: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19、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0、这是写景诗,描写的是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之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前两句“静中有动”,写空山寂寂,不见人影,却有说话声回荡。后两句“动中有静”,描写光影流动,又充满寂静的感觉。该诗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后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接着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周身幽暗的感觉。最后以青苔结尾,由于长期没人走过的地方才长青苔,因此,所闻的人语只能是自己的自言自语,空山异常幽静。作者的描写,似随手拈来,不着痕迹,敏锐的感觉独具匠心。

三、以动衬静的写法的诗句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短歌行》曹操)

2、诗人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3、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4、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5、表现手法也是初中诗词鉴赏经常考察的对象之掌握具体手法,构建表现手法的知识体系,考点就自然明了,考试中的表现手法的题型亦可迎刃而解。

6、用典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7、(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9、情感/思想: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10、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11、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1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

13、情感/思想:凄凉悲伤的象征

14、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5、情感/思想: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6、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17、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19、宋朝诗人赵师秀的《约客》:

20、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四、化静为动的诗句初中

1、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

2、今天《七彩语文·中学》编辑部就带大家学习古诗词中常考的表现手法并附上鉴赏示例。

3、用典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过效劳的忠贞之情。

4、(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5、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结句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此处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晏殊)

7、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文言文课外及课内外对比阅读

8、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9、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10、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1、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地白如霜、栖鸦可见,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却处处感到“月光皎洁”。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12、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3、◆初中文言文十大翻译技巧

1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15、此句以花的灿烂和鸟的娇啼这些美好的春光表现诗人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

16、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17、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践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1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

1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0、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出自唐代:王维《鹿柴》

五、以动衬静的诗句有什么

1、白话文释义: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张继)

3、(释义):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4、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赏析动与静在生活中是相对立的,但在艺术作品中有时却相辅相成。这里是远离尘世、人迹罕至之地,对厌烦了尘世纷扰的人来说,显然有着无比的幽静。但是,山林如果真的沉寂无声,那只会使人觉得死气沉沉。而这两句写山林之幽静,却不失大自然生动活泼的情趣。因而,当时成为传诵一时的名句。以动写静的诗句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189634html

6、◆诗词鉴赏答题时的常见雷区

7、白话文释义: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9、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0、出自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11、我国传统画技之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铺叙的写作技法。

12、王维的诗《田园乐七首.其六/闲居》“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13、唐代以苦吟出名的诗人贾岛所作的著名诗篇《题李凝幽居》:

14、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15、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过效劳的忠贞之情。

16、情感/思想:多传达惆怅和哀愁

17、今天分享的是中考语文15种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这些知识初中孩子必须都要牢记,赶紧转给孩子背起来吧!

18、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践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如:青雀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

1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遇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20、情感/思想: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