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礼运(100句)

2023-05-04 09:22:35 0 59

一、礼记礼运

1、执:势力,权利,后来写作‘势’

2、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观察自然,观察我们农业生产之中的规律,我们人类认知了五味,酸辣苦甜咸,然后认知了六和。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各有各主味的特色,比如说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

3、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4、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也。

5、孔子是极其重视“道”的,如“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句话表明了“道”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在《论语》等儒家著作中“道”在不同的地方含义是不同的,因而就难以准备把握孔子“到”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关于孔子的“道”的含义,有“仁”“礼”之说,有“忠恕”之说(这种说法较为普遍),还有“中庸”之说。我们看孔子的弟子是怎么说的: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6、〔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

7、功:名词用作意动,认为有功,‘为己’是它的宾语

8、“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就是说对于财货,到了大同境界的时候,人们憎恶把它随便的浪费丢弃,却不一定是因为要归于自己,才有这种厌恶之心。

9、墨家也“尚同”,如“凡国之万民上同乎天子,而不敢下比。天子之所是,必亦是之,天子之所非,必亦非之。”(《墨子·尚同》)墨子认为:百姓都应该上同于天子,而不该和下面的相互勾结,天子认为是对的,大家也必须认为是对的,天子认为是错的,大家也必须认为是错的。因此墨家的“同”不是在讲“天下为公”,而是在讲服从,尤其是服从天子。《礼运》中的“同”是指“天下为公”的社会状态,这种社会状态便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人。是以奸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10、跟着孔老夫子又引用了《诗经·国风·墉风·相鼠》的一句,“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这个实际上就是当时的老百姓去讽刺那些不懂礼,不知仪的人,孔子引用的很有深意,在那个时代不知礼不懂仪的人,人觉得这种人活着就多余,孔子引用的很有深意,在那个时代不知礼不懂仪的人,人觉得这种人活着就多余。

11、“天下为公”,当人类社会达到了一种理想社会境界的时候,每一个人的人生观都会有所改变,他会认为天下为人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每一个人都以天下为己任,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理想,或者说是我们人类社会的理想形态。

12、关键词:《礼记·礼运》、大同思想、价值追求、历史视角

13、Everymanaswellaswomanhasanappropriateroletoplayinthefamilyandsociety.

14、要以日、星的变化,作为我们建立纲纪的基础,我们古人认为太阳的规律是恒定的,星星的规律也是恒定的,它相对成一个恒定状态,所以作为纲纪必须是恒定的。以月份为限量,要根据月份的变化去调整你的工作。

15、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论语》

16、《礼运》是《礼记》中的第九篇,据说写于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是儒学学者用假托孔子答问的形式展开论述的。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几句话是对大同社会的高度概括。

17、刑:法式。后来写作‘型’。责里用作意动,即‘以为法式’

18、孔子讲完了大同以后回到现实,提出了小康的观念,在讲完了小康的这个概念以后,子游追问“恩师,我们的社会对于礼的急需性会有这样的程度吗?”他提出这样的疑问,今天我们依然有这样的疑问,礼是急需的吗?如果说对于一般普通人来说,我会告诉他可有可无,它不是刚需;如果说对于有境界、有志向,有理想的人,特别是我们这些想弘扬中华文化,让我们的文化自信重新树立的人,我会告诉他那是急切需要,而且就在眼前!

19、《礼运》,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中国典章制度书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根据郑玄的话,认为“名《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阴转旋之道”。《礼运》实际上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尤其是书中的“大同”思想,对历代政治家,改革家都有深刻的影响。康有为为《礼运》作注,在注解中发挥了他有关变法维新的政治主张。按古代说法即认为《礼记·礼运》篇的“大同”之说是受墨家或道家的影响。《礼运》为今本《礼记》的第九篇。全文借夫子对旁边的子

20、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櫱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

二、礼记礼运大同篇

1、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孟子》

2、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

3、⑦与(jǔ):通“举”。《大戴礼记·主言》作“选贤举能”。

4、“如今大道已经消失不见,天下成为私家的(为家:成为私家的)。人们只敬爱自己的父母,只疼爱自己的子女,对待财务和出力都是为了自己:天子诸侯把父子相传、兄弟相传作为礼制。城外护城河作为防守设施。

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另一方面也说明与中国人的理想追求一定程度地相契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也使用了“小康”的概念,作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只是内容内涵有很大的不同。

7、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x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x是故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8、子:以。。。。。。。为子

9、(福利)超级聚划算,每日更新,来看看有没有需要的物件!

10、让真正有才干的人来治理这个天下,治理这个社会。上选而下举,两者结合,因为你平民的眼光有的时候未必那么独到,那么你当政者有的时候难免不有偏私和遗漏,两者相结合就能达到理想。

11、⑤英:指才德出众的人,即下文所说禹、汤、文、武、成王、周公。

12、是故夫礼,必本于大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

13、国学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君者所养也,非养人者也。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故君明人则有过,养人则不足,事人则失位。故百姓则君以自治也,养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显也。故礼达而分定,故人皆爱其死而患其生。故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大夫死宗庙谓之变。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14、而〔是故谋闭而不兴〕:连词,表并列。

15、学习中华文化铸就美满人生

16、〔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17、蜡(zhà):年终举行的祭祀,又称蜡祭。

18、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以天地为本,故物可举也;以阴阳为端,故情可睹也;以四时为柄,故事可劝也;以日星为纪,故事可列也。月以为量,故功有艺也;鬼神以为徒,故事有守也;五行以为质,故事可复也;礼义以为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为田,故人以为奥也;四灵以为畜,故饮食有由也。

19、“礼”的内涵与传承困境

20、《礼记·礼运》这一篇实际上是一番对话,是孔子做蜡宾,也就是说蜡祭的辅助官的时候,做完了以后很有感慨,所以就跟他的门人言偃做了一番长篇大论的对话。言偃也是个好学的人,他字子游,是孔门七十二贤中唯一一个南方人。

三、礼记礼运篇

1、故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三年之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与家仆杂居齐齿,非礼也,是谓君与臣同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

2、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中庸》

3、那么什么叫做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把它理解为世界,我们今天就有世界大同的观点。“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刚柔交错,天文也”,我们是农本国家,要观察自然,特别是要观察天下,才能保证我们丰收,丰收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4、“矜寡孤独废疾者”,古人认为老而无妻,叫鳏。“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废疾”就是残疾人,让他们都能够得到非常好的安排。

5、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6、国学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昬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14国5$#@学H1566网235kl;K

7、言偃又问道:“象这样急需礼吗?”孔子说:“这礼,先王以之继承天道,以之治理人的感情。所以,失于礼的会死,得到礼的可以生。诗经上说:‘看那老鼠都有身体,而人却没有礼,做为人而没有礼,为什么不快死了?’所以,礼,一定要本于天,合于地,分列于鬼神,通达于丧礼、祭礼、射礼、冠礼、婚礼、朝会、聘礼等事项。所以,圣人用礼来指示人民,所以天下国家可得以匡正。”

8、〔闭〕用门闩插门。

9、然后讲了泛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讲了老年、壮年、幼年各有所托,讲了“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讲了男女各归其位,讲了人尽其能,物尽其用,讲了社会诚信和安宁。

10、《礼记·礼运·大同篇》在正式讲解之前,先跟朋友们分享一下今天我们很多中国人都遗忘了的一段历史往事。我们一说狂欢节都把目光转向西方,就以为我们中华就没有狂欢节,实际上我们也曾经有过狂欢节,我们所谓的狂欢节,它的正经称呼叫做蜡祭。这个狂欢节跟我们《礼记·礼运·大同篇》还有一些关系,为什么?

11、诗经上说:‘看那老鼠都有身体,而人却没有礼,做为人而没有礼,为什么不快死了?’所以,礼,一定要本于天,合于地,分列于鬼神,通达于丧礼、祭礼、射礼、冠礼、婚礼、朝会、聘礼等事项。所以,圣人用礼来指示人民,所以天下国家可得以匡正。”

12、〔外户〕泛指大门。

13、当时孔子所参加的这次是全国性的大丰收,看到了这种丰收的景象,万民欢愉的景象,孔子也为之所感动,因此就提出了天下大同的这样的观点。

14、中国人相信五行,木金水火土相生相克是五行运行的精华而生,也就是说秉天地之气,有日月之精华,包括星辰的光辉,再加上各种各样的机缘条件,所以产生了我们人类。

15、本节选自《礼记·礼运》。《礼运》全篇主要记载了古代社会政治风俗的演变,社会历史的进化,礼的起源、内容以及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内容,表达了儒家社会历史观和对礼的看法。

16、这里边的“刚柔交错”,理解为阴阳交错或者叫阴阳互换,白天为阳,夜晚为阴,它是不断地交错着的。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到傍晚西方落下;月亮晚上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相互交错,周而复始,循环不断。

17、故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礼行于祖庙,而孝慈服焉;礼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故自郊社、祖庙、山川、五祀,义之修而礼之藏也。

18、对《礼运》篇的质疑始自宋代,在此之前,一般都认为“大同小康”是出自孔子。宋代大儒朱熹说:“《礼运》不是圣人书。胡明仲云:‘《礼运》是子游作,《乐记》是子贡作。’计子游亦不至如此之浅。”南宋末年著名学者黄震也说“篇首匠意,微似老子。”自此自后,学界渐渐形成一股质疑《礼运》篇的不是儒家之作的思潮。支持“大同”为孔子思想的有吕思勉、康有为、郭沫若、孙中山等,反对者呈现多种观点:一是认为“大同”思想是道家、墨家观点,并不是孔子的观点;二是认为该观点是子游的观点,认为大同思想是战国时期孔门后学向外发展探求的结果;三是认为“大同小康”是秦汉之际的人伪作。我均不同意以上观点,我认为,“大同”之论是出自孔子之口,为子游所记,“小康”为秦汉之际的人所加。

19、⑧矜(guān);同“鳏”。

20、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以天地为本,故物可举也。以阴阳为端,故情可睹也。以四时为柄,故事可劝也。以日星为纪,故事可列也。月以为量,故功有艺也。鬼神以为徒,故事有守也。五行以为质,故事可复也。礼义以为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为田,故人以为奥也。四灵以为畜,故饮食有由也。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凤以为畜,故鸟不獝。麟以为畜,故兽不狘。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

四、礼记礼运是谁写的

1、朝(cháo):朝廷,朝堂,朝苑,朝省,朝家;朝政;朝班,古代群臣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

2、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事毕,出游于观之上②,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③:“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④,与三代之英⑤,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⑦,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⑧,皆有所养。男有分⑨,女有归⑩。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朿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

4、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孝经》

5、〔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6、既然“礼制”与“礼仪”都已丧失生命,那笔者认为礼在当下最重要的意义是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与制度理想,为中华民族提供若若隐若现却亘古流传的精神坐标。在这个层面上的礼,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中所希望实现的理想生活。“礼也者,理也”(《礼记·仲尼燕居》),“礼”被认为是“理”的集中体系与实质内涵,一个遵守礼的社会,包含则忠孝节义、仁爱诚信等优秀文化元素。即使现在我们不需要遵守具体的礼仪或礼制,但是古人在“礼”上所寄托的价值却是值得肯定的。

7、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出自《礼记·礼运》

8、孔子曰:“于呼哀哉!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是天子之事守也。故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

9、本篇《礼运第九》,选释两小节,即对“大同”与“小康”社会的论述。作者认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一个“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而在大道既隐之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因而需要推行礼义,摆正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关系,设立制度,这就是“小康”社会。

10、盈(yíng)——圆满,无残缺三月而盈。——《礼记·礼运》。疏:“谓月光圆满。”又如:盈月(满月圆月);盈冲(盈满与虚空);盈昃(日月圆满或亏缺)

11、作为制度与仪式,“礼”已然崩坏,但《礼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却薪火相传,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更会成为社会政治实践所追求的目标。

12、(10)陈卫佐(译):《德国民法典》(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349页。

13、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14、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15、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

16、对于财货,人们都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17、小康:小安。和‘大同’相对而言。康:安康,安定。

18、这就是至圣先师孔子所提出的世界大同观。“大道之行也”,可以说我们中国的儒、道、法、兵、墨等等诸子百家,全说一个“道”。老子说的非常好,“道可道非常道”。

19、⑨分(fèn):职分,职业。

20、贤:形容词作意动,‘认为……贤’,含有奖许的意思。勇知:用作名词,勇者、智者。‘知’这一意义后来写作‘智’。

五、礼记礼运原文及翻译

1、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左传》

2、然后退而合亨,体其犬豕牛羊,实其簠簋笾豆铏羹,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谓大祥。此礼之大成也。

3、孔子推崇周礼,实际上是周总结和传承之前朝代之“礼”,包括孔子直接通过夏商有限遗存了解到的“礼”。这个“礼”应该是氏族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秩序,进入奴隶社会后,私有制出现了,原有的格局被打破了。因此,既要有理想社会的追求,又要面对非理想社会的实际,实施有效治理。

4、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是理想社会。

5、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mù),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7、天下为家:天下成为一家一姓的天下。

8、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9、国学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凤以为畜,故鸟不獝。麟以为畜,故兽不狘。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故先王秉蓍龟,列祭祀,瘗缯,宣祝嘏辞说,设制度,故国有礼,官有御,事有职,礼有序。

10、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11、《礼运》,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中国典章制度书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根据郑玄的话,认为“名《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阴转旋之道”。《礼运》实际上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尤其是书中的“大同”思想,对历代政治家,改革家都有深刻的影响。康有为为《礼运》作注,在注解中发挥了他有关变法维新的政治主张。按古代说法即认为《礼记·礼运》篇的“大同”之说是受墨家或道家的影响。

12、国学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

13、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14、故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大夫死宗庙谓之变。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15、“文明以止,人文也”,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包括社会制度、风俗教化、礼仪、礼节、礼俗是人类生活的基础,这便是社会的人文现象。

16、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干焉。坤干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17、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

18、(福利)99划算节即将来袭,活力全开划算到底!

19、人是有感于天地的大德和阴阳二气的交合。那有人说了“不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吗?怎么还要提鬼神?”这里的鬼神要理解为你的认知所达不到的东西,但是它也交汇为一体。

20、《孔子家语》也有《礼运》一篇,但是学界以往也怀疑《孔子家语》是伪书,认为其中的《礼运》一篇是抄袭《礼记》而成的,所以以往对《礼记·礼运》篇真伪的研究往往不考虑《孔子家语》中的记载。但是新近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改变了一些人对于《孔子家语》是伪作的看法。庞朴先生对比之后说道: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