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作者(100句)

2023-05-03 01:25:42 0 59

一、蜀相作者

1、(唐诗三百首71)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2、(唐诗三百首24)孟浩然《宿建德江》

3、蒋琬祖籍祁东县砖塘乡,三国到唐朝,为永昌县治,距今县城42公里。此地曾发掘大批汉砖而得名,还出土有一石碑,刻有“蒋侯故里”四字,无疑指蒋琬。今日尚可寻觅到古老护城河遗迹,亦可见城墙遗址。昔日的烽火硝烟今虽不在,四顾青山,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4、(唐诗三百首23)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

5、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6、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8、(唐诗三百首88)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9、(唐诗三百首*)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10、(唐诗三百首78)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11、蜀相一诗中作者感叹壮志未酬的两句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作者:杜甫(唐代)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12、(唐诗三百首82)王维《酬张少府》

13、(唐诗三百首103)李白《将进酒》

14、明确: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15、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与古人同病相怜,拿自己和古人类比,借对古人的不幸遭遇的同情,感慨自己的不幸身世,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生不逢时,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16、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17、(3)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8、读后,你知道这里面蕴含的典故吗?

19、(唐诗三百首108)李白《春思》

20、(唐诗三百首51)祖咏《终南望余雪》

二、蜀相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1、(唐诗三百首99)李白《渡荆门送别》

2、(唐诗三百首45)李白《长干行》

3、天下计——推崇其济世雄才     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  (仰慕)

4、天下有志难申之士:看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悲凉和落寞

5、公元746年杜甫满怀政治理想到长安考试求官,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身受其害,困居长安10年之久。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兵车行》《丽人行》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

6、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公元221年(蜀汉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汉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8、“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国时期汉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9、锦官城:现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的别名。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10、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于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11、(唐诗三百首33)卢照邻《元日述怀》

12、(唐诗三百首113)李白《长相思》其二

13、《蜀相》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译文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14、(唐诗三百首137)杜甫《天末怀李白》

15、(1)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6、有的怀古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心愿得成,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17、(唐诗三百首62)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18、(唐诗三百首124)杜甫《兵车行》

19、(唐诗三百首83)王维《鹿柴》

20、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

三、蜀相作者

1、(唐诗三百首*)李白《江上吟》

2、译文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3、这尾联两句接受着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力的崇高慕名和对他工作未竟的怜惜心境。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衬托,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力,又有余味。清代王渔洋从前说:“为诗结处总要健举。”沈德潜也以为“宕出远神”是诗篇结束的一种好办法。所有这些妙处,都在本诗的结句中得到充沛的表现。

4、《蜀相》作者杜甫并没认为自己是英雄。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句意思是: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英雄”指历代英雄豪杰,他们或运筹帷幄,或驰骋疆场,对诸葛亮惺惺相惜,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赍志而殁深表同情,会泪满襟。

5、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6、“先死”没有成功之前死去。

7、(唐诗三百首112)李白《清平调三首》

8、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9、宋代书画家米芾以行书闻名,笔势开张,酣畅淋漓。《蜀素帖》是其行书代表作。从总体看,字体开始向外展拓,笔画趋于丰肥。米芾自称学褚(褚遂良)最久,因而深受褚书的影响。《蜀素帖》因是书于絹素之上,故多渴笔,略显刚健。字体欹侧,行气多变,有王献之笔意。用笔以侧锋为主,起笔落笔变化多端,有“云烟卷舒飞扬之态”。

10、(唐诗三百首105)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1、杜甫对“蜀相”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诗歌颔联所表现的意境,“空”、“自”两字的作用 .杜甫一生不得志。他慨叹自己未能像诸葛亮那样得遇明主,不能像诸葛亮那样去建功立业,所以常常吊古抒情,怀古寄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盼望为国立功的心情。

12、诗人借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表达对其的称颂、崇敬、仰慕之情,同时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借此抒发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两人同样是功业未就,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3、(唐诗三百首*)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4、(首联句意: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15、本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

16、(唐诗三百首34)孟浩然《留别王维》

17、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18、(唐诗三百首126)杜甫《哀王孙》

19、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20、(唐诗三百首*)李白《赠汪伦》

四、蜀相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诸葛亮这一人物入诗

1、(唐诗三百首19)王之涣《凉州词/出塞》

2、(唐诗三百首29)孟浩然《春晓》

3、(唐诗三百首69)王维《桃源行》

4、(2019央视主持人大赛)资料全集

5、(唐诗三百首3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唐诗三百首86)王维《山中送别》

7、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8、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京兆杜陵人,唐代大诗人。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称为“诗史”。其主要作品有“三吏”“三别”等。因其卓越的成就,被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著有《杜工部集》。

9、句意: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10、(唐诗三百首56)王昌龄《春宫曲》

11、问题:“寻”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柏森森”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2、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顾:拜访,探望。频烦:频繁叨扰。

13、这颈联两句,写他雄才大略(“天下计”)忠心报国(“老臣心”)。末联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

14、(唐诗三百首119)李白《庐山谣》

15、“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春色虽好,鸟音虽美,但诗人却无心赏玩,因为所景仰的人已经见不到了,加倍突出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以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痛苦寂寥之情。(景象描写分析)

16、(唐诗三百首28)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7、杜甫为诸葛亮宏愿未实现感到痛惜

18、(唐诗三百首55)王昌龄《闺怨》

19、(唐诗三百首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0、(唐诗三百首117)李白《关山月》

五、蜀相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千百年来深受广大百姓的尊崇和敬仰,诸葛文化痕迹留存很多。下面是题陕西祁山五丈原诸葛庙的对联: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唐诗三百首121)高适《燕歌行》

4、《蜀相》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古迹,称颂蜀汉丞相诸葛亮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写丞相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5、(唐诗三百首12)张九龄《感遇其一》

6、(唐诗三百首35)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7、12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8、(唐诗三百首65)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9、(唐诗三百首*)李白《菩萨蛮》

10、(唐诗三百首60)王昌龄《塞下曲》

11、(唐诗三百首75)王维《汉江临泛》

12、作者:杜甫丨诵读:熊亚利

13、(唐诗三百首18)王之涣《登鹳雀楼》

14、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15、(1)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16、抓住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17、(唐诗三百首9)张旭《桃花溪》

18、(唐诗三百首130)杜甫《春宿左省》

19、首联以自问自答的形式点出了武侯祠的所在地和周围的景色,渲染了一种安静、肃穆的气氛。颔联由远及近,写了武侯祠堂内的景物,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尾联以沉痛的笔调写出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史实,表现出他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崇高献身精神的敬仰。

20、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