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育(100句)

2023-04-28 09:37:10 0 59

一、信息化教育

1、教育信息化与国家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的概念不同。

2、通过“两平台”建设,各省初步形成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了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了教育公共服务的系统化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3、吕建院士结合国际大势和国家战略需求,从时代背景与宏观认识、战略内涵与结构机理、中国实践与健康发展、数字经济与一流建设等四个方面,对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以及教育如何适应并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作了全面系统深入解读。

4、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

5、要重点实施好即将出台的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特别要围绕两方面问题探索应用:一是解决个性化教学与精准教学问题,通过探索智能教学助手、教育机器人、智能学伴、语言文字信息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努力实现因学施教、有效教学、精准教学;二是解决教育不平衡问题,打破学校之间、区域之间的空间壁垒,实施“网络牵手计划”,推动“同步课堂”建设,用互联网来构建跨学校、跨区域的数字化学习共同体和混合式教学。

6、教育信息化要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在“一带一路”“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惠民、智慧城市、精准扶贫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作用,提供广覆盖、多层次、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升均等化普惠化水平,培育新型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促进信息消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积极探索。要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国际视野,拓展国际空间,抢占教育信息化的国际制高点,增加国际话语权,服务国家外交话语权的提升。要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战略部署和法律法规,加强网络安全相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做好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工作,服务国家安全战略。

7、理顺机制,加大统筹力度

8、教育信息化应将每一位学生,乃至全体国民的信息能力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它是实现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保证。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认为是实现国家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步骤和重要内容。

9、教学资源则包括教学资料、支持系统、教学环境等组成部分。教学资料为蕴含了大量的教育信息,以能创造出一定教育价值的各类信息资源。

10、要坚持把转变观念和培训提高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教育部举办了43期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培训了5400多人次,还举办了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高校教育信息化等一系列专题研讨班。通过“国培计划”和各类企业培训项目,有效提升了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1、各省(区、市)基本研究制定了教育信息化专项发展规划,明确了工作目标,进行了任务分解,规定了完成时限,落实了工作责任,完善了保障措施。绝大部分省份将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强化督导检查,促进相关工作落实。云南省将教育信息化设备配备纳入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将信息化配备水平、“三通两平台”建设配备情况等列为政府履职评价的重要内容。湖南省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教育强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考核内容,并建立县级奖补机制,从2013年起奖励在“三通工程”建设与应用方面的24个示范县各100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县级政府加快“三通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12、为高质量、深层次、全方位地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市教委将人才储备和能力提升工程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着力提高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以及信息素养。市教委还将陆续组织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开展区级交流以及学校浸润学习等活动。

13、加大经费投入,提高保障水平

14、三是充分整合培训项目资源,扩大覆盖面。河北、山西、广东、贵州等省充分整合“英特尔®未来教育”、“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培训”、“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项目资源,加强各级各类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

15、“优质资源班班通”初见成效

16、要坚持把开放合作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外宣传推广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3年在深圳举办了亚太地区教育信息化部长级论坛,2015年又在青岛与我国联合举办了首次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发布了《青岛宣言》。我国已有一批教育信息化专家走出国门,还有不少国家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践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我国专家能够给予指导。

17、怀进鹏提到,主要从三方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

18、坚持融合创新。要通过融合创新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要通过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融合,强化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服务与支撑,强化将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放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来设计和推进。要聚焦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困扰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和管理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以创新促发展,推动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

19、研修班干货满满,有前沿思考、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让学员们收获良多。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培训不仅让自己对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数字化转型的实施途径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同时,培训课程内容聚焦立德树人,有助于学员厘清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深入研究技术赋能教育。

20、您喜欢这篇文章就请分享给朋友们吧

二、信息化教育概论

1、实现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发展,大幅提升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能力。

2、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以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制高点。积极稳步地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已经成为全民族的伟大使命。教育信息化包括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培训、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的建设等六大要素。其中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是核心,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培训和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则是教育信息化的强有力保障。

3、全国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中小学比例为78%,普通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中小学比例为39%,普通教室半数以上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中小学比例为46%。

4、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5、信息化教育的最高目标是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面向信息社会的跨世纪人才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是信息能力。它是信息社会中每一个人赖以生活,用于学习的基本能力。它是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教育信息化应将每一位学生,乃至全体国民的信息能力培养作为一项笪要的内容。它是实现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保证。目前,在我国多级、多类学校中广泛开展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认为是实现国家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步骤和重要内容。

6、我国早在1993年就提出要在2000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4%的目标,2012年实现了这一目标。在国家对政性教育投入上,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9%左右,经济欠发达国家为1%。随着国家对文化教育支出的倾抖,教育性经费占比未来将继续呈加速增长态势。

7、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规划

8、要坚持把应用驱动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方针。以应用为导向,以基础建设营造应用环境,以教学、科研拓展应用渠道,以培训促进应用效能,以评价提升应用水平。重点推进“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这“三个用”,实现从少数人应用到广大师生普遍应用,从课外应用到课堂教学主战场应用,从展示性应用到日常性教学应用,逐步形成普惠效应。

9、深入推进管理信息化,从服务教育管理拓展为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10、教育信息化支撑教育现代化

11、围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创新,郭华巍提出要推进实施6项重点工作:

12、值得一提的是,意溪中学在保证学生学习课业有序进行的过程中,学校会结合“升学e网通”便捷的信息化管理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查漏补缺”。老师可以通过升学e网通教师端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有效提高备课精度的同时,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有的放矢;学生们则能够通过自己的课业情况,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中的“短处”,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并且,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以及“查漏补缺”的有效性,在每个学习周期过后,意溪中学还会通过“奖励激励”的模式,表彰积极学习的学子们,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强化教师培训,提升应用能力

14、为凝聚共识,融合各方力量更好地推动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2021年9月28日至29日上海市教委举办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校(园)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研修班。全市三个批次的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100余名校(园)长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研修学习。

15、“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历史的新高度,鲜明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刻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作出一个科学的判断,就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历史性的变化,对包括教育在内的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报告精神,扎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九大代表、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16、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全过程。

17、完善保障,形成多元化投入支持机制。

18、对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杜占元用“四个必将”加以阐明。他说,教育信息化必将带来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深刻革命,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泛在学习环境和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必将带来教育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能力的大幅提高。

19、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引导地方加强对农村、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支持力度。各地要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将教育信息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信息化整体规划。要明确政府在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中的主体作用,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惠民、智慧城市等工作;要建立社会团体、企业支持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建立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网络使用资费优惠机制。各地要切实落实国家关于生均公用经费可用于购买信息化资源和服务的政策,优化经费支出结构。要明确教育信息化经费在当地生均公用经费、教育附加费中的支出比例,形成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20、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三、信息化教育是什么意思

1、作者:毛雪逸、陈蓓燕、蔡寅霁

2、二是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模式。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善利益分配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将优质资源辐射到每个学习者,缩小数字教育鸿沟和差距。鼓励多样化教育服务,优化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创新的政策环境,建立数字教育资源质量标准和监管制度,将其作为教学必备的内容。探索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新机制,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为终身学习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

3、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的认识,准确把握本地区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任务,强化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力度:一是加大省级政府统筹,建立并完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发改、财政、人社、工信等部门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进度安排,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合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二是加强对省级资源服务平台与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的统筹,实行对两大平台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维护。建好省级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对企事业单位及学校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确保互联互通。

4、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各地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导向和机制创新,以“三通两平台”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5、总的来看,教育信息化行业在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机遇和挑战并存,教育信息化经历了0和0时代,从竞争维度来看,0时代渠道力是关键因素;进入0时代,随着技术与教育的进一步融合,设备和系统平台使用率的提升,教育信息化企业自身的技术服务和运营能力的重要性将随之凸显。

6、一是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考评体系。大部分省份明确规定“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推动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福建省在进行岗位细分等级聘任工作中,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聘任的必备条件。江西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列入了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

7、分类指导,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8、三要以标准安全运行保障为支撑,筑牢数据安全底线,探索创造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数字化治理标准,构建可持续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9、教学信息化,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育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形成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教育模式。

10、部分省(区、市)依托高校及科研机构组建了省级教育信息化工作专家委员会(或专家库),提供研究论证和专业引领,为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提供决策支持和智力保障。其中,北京等省(区、市)成立了省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或专家组,河南、内蒙古组建省级培训专家库,甘肃将省内高校相关教育信息技术专家列为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

11、车辆管理办公室及下属单位拥有一定数量的车辆,车辆的管理成为日常事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12、研究制订中小学、中职学校、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打造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教育教学环境,建设“未来课堂”、培育“智慧校园”,实现“掌上办事”“掌上学习”。

13、发展现状与形势分析

14、按照教育部“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部署,各省积极规划并出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到目前为止,部分省份建成省级数据中心。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已在各省完成部署,从教育部到学校的五级应用系统实现全国联网并稳定运行。甘肃省建成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部署了国家级应用系统5项、省级应用系统5项,同时开发了教育综合数据监测系统。陕西省在省政府信息化中心设教育专区,搭建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并建设了包括学籍、教育科研、教育行政决策、教育基础数据库及交换平台在内的多个特色业务管理系统。

15、教育的核心在指导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信息化是以信息手段为基础,让企业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优化管理的流程。学生能不能掌握信息化的手段还不是核心,能不能将企业现状结合信息化才是关键,如何提高,怎样结合才是重要的,从思想上要有管理的整体理解,才能将制度落实。

16、二是创新培训方式,促进教学应用。各省通过集中培训、开展教研、举行赛课、考核应用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贵州省以“开足开齐课程”为目标,发挥县域内教研、中心校示范作用,由各县、中心校制定同步教学和教师培训计划,采取传帮带多种方式,指导教学点教师充分利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海南省运用主题式培训,将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研究构建“QQ群+个人空间+工作坊+研修社区”网络技术手段和平台,推动教师学用结合。江西省采用“自主普及学习+诊断测评+能力提升培训+培训测评”的模式,开展分学段分学科分城乡校长、教师等专项培训,有针对性地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7、开展督导,形成制度化的评估机制。

18、教育部科技与信息化司、基础教育司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专题报告。全国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中央电化教育馆原馆长王珠珠,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复旦大学教授宓詠,上海交通大学信息中心主任管海兵,长宁区教育局局长熊秋菊,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莫世荣,以及四家知名信息化企业代表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和案例分享。

19、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作了题为《面向未来的学习》的报告。结合学习科学的最新发展,他强调在信息时代基础教育改革要朝着课程内容结构化、教育方式优化等方面发展,他强调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以及驾驭问题的思维方式。

20、——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四、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落实情况

1、五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初具规模。

2、“十三五”期间,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为发展方向,按照“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更好地服务立德树人,更好地支撑教育改革和发展,更好地推动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更好地服务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与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作用。

3、教育信息化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教育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选择,是破解教育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教师管理信息化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内容。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正加快推进,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教育信息化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各地要抓住有利时机,以深人应用教师系统为抓手,加快推进教师管理信息化,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迈向新台阶。

4、治理上水平。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形成政府规范引导和统筹推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持续有效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供给模式;进一步健全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构建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教育信息化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5、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针对这一特征,上海科睿展示研发了新型教育课程——海上丝绸之路。

6、杜占元说,要坚持把推动和服务教育改革发展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教育信息化虽然最初以技术手段的面貌出现,但技术本身不是目的,而要坚持教育信息化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通过在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全过程的深入应用,使教学更加个性化、教育更加均衡化、管理更加精细化、决策更加科学化,实现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

7、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

8、二是开展试点引领。各省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在教学应用、区域整体推进、机制创新等方面树立典型,示范引领。安徽省开展以县为单位,以中心校辐射教学点的在线课堂常态教学实验,县镇学校教师通过视频互动方式为教学点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在线课堂技术标准和常态化教学组织模式。浙江省经过近两年的试点,形成一批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和机制创新典型,如杭州市拱墅区的集研训、交流、协作于一体的网络研训模式和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云实训”,为加快教育信息化转型提供了范式。

9、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张权处长围绕推进信息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了在线报告,提出要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大背景下思考谋划信息化,信息化成效要体现教与学这两个关键环节,体制机制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10、各地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不断改进教学,提升教育质量。切实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抓手,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汇聚、形成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针对教师能力水平差异和个性化需求,设置分层级的立体式培训内容体系。创新培训方式,重视学用结合,开展以教学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师培训。组织教科研队伍、专家、名师等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教研、管理活动创新作为课改的重要内容,开展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鼓励具备信息化条件的地区和部分优质学校,大胆创新,形成可示范、可复制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1、积极探索“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12、信息化教育对教师有两大挑战。主要挑战一:重新定义教师专业发展直面挑战需要智慧和勇气。教师的优势,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丰富,其鉴别力也是新的竞争力之一。他们要能够在泥沙俱下的教学资源中,帮学生甄别、挑选、引导他们如何去吸收消化。其角色从过去知识卡车的司机,变作学生心智发展的营养师。他们也要去学习,去创新新的教学模式,能更加有效的引导孩子学习和成长。主要挑战二:重新确立真正重要的学习内容今天当我们进入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谷歌知的时代,当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比教师更多元的时候,当学生

13、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二是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三是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四是促进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

14、郭华巍指出,当前我省教育信息化水平虽然总体上处于全国前列,但对照“教育信息化0”的要求,对照“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对照“数字浙江”的要求,对照“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要求,我省在思想认识、融合应用、教师素养、教育治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全省教育系统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对建设教育现代化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信息化作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引领和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作为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15、第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发展必须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针下进行,同时还应处理好与其他行业信息化之间的关系。

16、一要坚持“应用为王、服务至上”,把业务应用摆在优先突出位置,以应用需求驱动运行平台、安全平台、标准平台和数据资源平台建设,加强内容建设和运营维护,不盲目追求最新技术,切实为师生提供能用好用的数字化资源。

17、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以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李克东)。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制高点。积极稳步地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已经成为全民族的伟大使命。教育信息化包括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培训、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的建设等六大要素。其中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是核心,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培训和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则是教育信息化的强有力保障。

18、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19、为了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各地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考评体系,并积极开展试点工作。

20、一是拓展培训内容,满足发展需求。围绕“国培”计划有关内容,部分省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进一步拓展培训内容。浙江省结合自身需求,设计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等三大主题的教师培训内容,不断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五、信息化教育教学案例

1、各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成效

2、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使用

3、有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是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设置的事业单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下,承担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系统专业人才培训及相关资格考试的有关工作。全国信息技术水平考试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电子信息应用教育中心)组织实施的全国统一考试,可以作为企事业单位选拔和聘用信息技术人才的重要依据。

4、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5、课程开齐率大幅提升

6、虽然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妥善解决。

7、近日,教育部举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暨教育信息化首场辅导报告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作题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思考与认识》的报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主持会议并讲话。一起来看——

8、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全面实现,“校校通”和“班班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9、完成“三通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

10、而杭州铭师堂在与意溪中学的深入合作中,不忘因地制宜,结合学校的艺体教育特色,有针对性的引入了教育信息化在线平台“升学e网通”,助力学校教学教研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们可以通过“升学e网通”中多样化的内容,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而任课老师们则可以通过升学e网通的资源库进行相关的知识拓展,并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展开教学。为提高教学适配度,“升学e网通”还贴心的给意溪中学提供了个性化定制的导学案,以便于学生加深和巩固知识。

11、点击上方蓝字「中国教育信息化」一键关注

12、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定义教学资源则包括教学资料、支持系统、教学环境等组成部分。教学资料为蕴含了大量的教育信息,以能创造出一定教育价值的各类信息资源。学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业能力极佳的路径。

13、数字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具体可以到网上参考枣尚数字校园。

14、”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

15、中央电教馆原馆长王珠珠介绍了我国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新理念新任务,她指出“创新、协同、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也是指导教育工作的重要理念引领。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构建学习共同体、创新教育资源供给模式、打造以数据为基础的教育评价。

16、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分工合作

17、“三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18、2018年03月08日14:49来源:光明网参与互动近日,教育部最新印发的《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提出了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等指示,并正式启动了教育信息化0行动计划,力争实现从教育专用资源向大教育资源共享的转变。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十九大后,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式迈入0时代。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秘书长任友群提出,教育信息化0将以“数据”为基础,以“开放”为策略,以“智能”为目标。教育信息化0已经不单单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任务,而是每一个社会力量、企业公民的共同责任。

19、这里的环境是指用于学习的环境,是指用于教育信息存贮、处理和传递的信息环境。教育信息环境主要包括用于远程教育的信息网络系统、学校的校园网、CAI教室、网络教室、用于教和学的各种支援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

20、怀进鹏: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