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西施的七言诗
1、“想当年苎萝村春风吹遍,每日里浣纱去何等清闲。偶与那范大夫溪边相见,他劝我家国事以报仇为先。因此上到吴宫承欢侍宴,并非是图宠爱列屋争妍。思想起我家乡何日回转,不由人心内痛珠泪涟涟。”
2、倪瓒说:“贞居真人诗文字画,皆为本朝道品第一。”高启说:“贞居早学书于赵文敏,后得《茅山碑》,其体遂变,故字画清遒,有唐人风格。”文徵明说:“贞居书法先学松雪,后入陶隐居,稍加峻厉,便自名家。”何良俊云:“贞居书师北海,间学素师,虽非正脉,然自有一种风气。”《七言诗轴》,纸本,纵104厘米,横6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从此帖看,笔画干瘦、枝丫狼藉,然而整体看来自有一种情趣。
3、倾国沉鱼别苎萝,吴王屐响忘干戈。
4、嫦娥珠落浣纱家,助越平吴万世夸。
5、悠然五湖上,慢桨细分茶。
6、《口号吴王美人半醉》唐代:李白
7、倾国倾城原自由,亡吴变化十年筹。
8、一等奖一名,奖金3000元及获奖证书;
9、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10、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11、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12、西施滩唐代:崔道融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西施唐代:罗隐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西施咏唐代:王维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五美吟·西施清代:曹雪芹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子夜吴歌·夏歌唐代:李白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13、漫道裙钗无远志,堪知西子可兴邦。
14、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15、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16、“提起了吴宫心惆怅,犹如一梦熟黄粱。朝朝暮暮在姑苏台上,馆娃宫西畔又建响屧廊,三千粉黛人人怅茫,一身宠爱迷惑吴王,佯装假媚多勉强,柔肠百转度流光。功成喜见贤君相,这才是天从人愿配才郎。”
17、2018年9月28日——10月21日;
18、《清平调·其一》唐代:李白
19、江边贫贱浣纱时,世上何人识凤姿。
20、二等奖二名,奖金各2000元及获奖证书;
二、描写西施的诗词歌赋
1、颦中带笑皆谋略,舞罢轻歌胜戟枪。
2、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3、“山翠湖光似欲流,蜂声鸟思却堪愁。西施颜色今何在?但看春风百草头。”((唐)元稹《春词》)
4、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5、译文:日落乌栖时分,姑苏台上吴宫的轮廓和宫中美人西施醉态朦胧。轻歌曼舞,朱颜微酡,吴王的享乐还正处在兴奋之中,却忽然发现西边的山峰已经吞没了半轮红日,暮色就要降临了。吴王与西施寻欢作乐已慢慢进入尾声。铜壶漏水越来越多,银箭的刻度也随之越来越上升,一轮秋月越过长空,天色已近黎明。
6、使命已成随范子,泛舟湖海淡名誉。
7、越溪水润浣纱娘,姿色惊鱼水底藏。
8、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9、2儿家:称呼古代女子,你。指西施。
10、首列前朝四美图,曾挑重任赴姑苏。
11、2018年10月22日——11月10日;
12、蛰伏十年吴国破,娇柔万种帝王欢。
13、芙蓉洲上吴王笑,娃馆池中日月移。
14、●简评:这是《红楼梦》中贾宝玉写的诗,“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一联,是借杨贵妃和西施来比喻薛宝钗和林黛玉。
15、莫忆姑苏酒,犹怜战地花。
16、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17、谁知文种催奸计,从此西施不见音。
18、坐为羽猎车中相,飞作君王掌上身。
19、姑苏殿里迷歌舞,响屧廊中赞凤鸾。
20、未必仁恩天地厚,难辞重任在微肩。
三、描写西施的诗歌
1、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2、白话文释义: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依栏杆。
3、爱国情怀堪仰敬,献身事迹竞传扬。
4、(西施)(七律•平水韵)浣碧轻纱雾縠迟,苎萝水次采莲时。青蛾长入吴宫殿,越女更绡燕尾池。暮戚朝欢寒黍疏,乌栖鬓雪画帘痴。旋船弄笛姑苏月,西子行吟灞柳诗。
5、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6、因为七言诗比五言诗更为舒展且富于音乐感,也更为和婉动人。在此以前,除鲍照以外,几乎没有人特别注意这一诗型。而在梁代,以现存资料而言,七言诗的作者有十余人,作品数量在百篇以上(包括含七言句的杂言诗)。这就扩大了七言诗的影响,使之成为可与五言诗媲美的重要形式。梁代七言诗与鲍照的作品存在很大差异。即使是杂言的,句式组合也较有规律,不像鲍照《行路难》那样,节奏错综变化,并且大多数是齐言体。但从中产生了一种篇幅较长、隔句押韵、数句一转韵的极富于音乐感的七言歌行(如吴均的《行路难》,萧绎、王褒的《燕歌行》等),以后成为陈、隋及唐人常用的一种形式。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卢照邻《长安古意》等,均由此生。
7、沉鱼禀赋惊天下,艳压群芳第一香。
8、三等奖三名,奖金各1000元及获奖证书;
9、浣纱湖畔美婵娟,为救江山弃世缘。
10、作者:栴檀悦风(江苏)
11、13608925860
12、倾城:绝色美女的代称,也叫“倾国”。
13、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14、译文: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15、除了美貌,美人西施的故事也充满了文化韵味。比如,沉鱼落雁、西施浣纱、西子捧心、东施效颦等成语,均与西施有关。
16、去年(一九六一)七月间,梅先生参加一个文艺座淡会后回家来对我说:“孟超同志很欣赏“响屧廊”的唱词,他居然随口就能念出:‘水殿风来秋气紧……’那段词儿,并且说:这段词写的好,给人的感觉是遵守京剧格律的一首持。他的看法很在行,我们从新疆(按梅先生原定九月间到新疆演出)回来后,演前后部《西施》给他看。”这番话讲过后不到一月,梅先生就逝世了,可是他所创造的“淡装浓抹总相宜”像西湖那样美丽的西施形象,却时刻闪耀在我的脑子里。
17、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18、朝对白云尽,暮望红日斜。
19、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翻译: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翻译: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翻译: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20、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四、西施美女七律诗
1、我记得,在台下看到这里,“南梆子”过门一响,梅先生的眼神、动作、台步、声音都变得轻松了,不知不觉地把观众带到一个春光骀荡,水椽山青的江南景色里。
2、入吴未敢忘初心,日劝琼浆夜郑音。
3、故国高歌欢庆日,佳人安在伴谁终?
4、谋求乱政以身许,敬佩卧薪将胆尝。
5、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6、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7、春秋战乱最初期,妃子芳名入史书。
8、丽质天生值万金,江边纱浣洁纯心。
9、每日背诗|送杜十四之江南
10、●简评:这首民歌风格鲜明的采莲歌,以轻快的笔调,赞美包括西施在内的江南采莲姑娘。
11、唐代诗人宋之问在《浣纱篇赠陆上人》一诗中,写西施的美貌是:越女颜如花。
12、谗言乱政由妃起,各自推弹各自量。
13、阴山冰冻尝迎夏,蛰户云雷只待春。
14、●简评:这是一首为西施翻案的诗,道出了吴国之亡并非在于西施的美人计。
15、●简评:这首诗借古鉴今,以西施来比拟杨贵妃,含蓄警示当朝皇上唐玄宗,不要像吴王那样沉溺于酒色。
16、《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唐代:李白
17、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8、荒淫倾七庙,越女胜吴钩。
19、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
20、每句七字的诗。整首诗各句都是七字的七言古诗出现于汉代,到六朝时逐渐趋于成熟。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逮至汉武赋《柏梁》,而七言之体具。”唐代近体诗中的七言律诗、七言绝句和古体诗中的七言古诗等都属于七言诗。七言古诗中能夹杂长于七字或短于七字的长短句。参见“杂言诗”条。
五、写西施的唐诗
1、如花容貌浣溪纱,难料入吴前路赊。
2、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3、一代绝色美人终于如浪花般消失了,在吴宫里的人白白地想念着你。切莫讥笑东村效颦女长得丑,她满头白发时仍能在溪边浣纱。
4、白话文释义:微风吹动着荷花,送来满殿清香,姑苏台上可见摆宴的吴王。西施般的美人酒醉起舞娇软无力,微笑地倚看东窗下的白玉床。
5、莫笑东村效颦女,浣纱尚有自由身。
6、美艳溪鱼竞忘游,浣纱西子笑颦留。
7、越王勾践征集全国绝色,西施扬起娥眉就到吴国去了。她深受吴王宠爱,被安置在馆娃宫里,渺茫不可觐见。等到吴国被打败之后,竟然千年也没有回来。
8、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
9、京胡,又称胡琴,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18世纪末,随着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形成,在拉弦乐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10、不将身世等浮梦,只在风尘上泛舟。
11、译文:国家兴亡衰败自有其时运,吴人又何苦埋怨是西施使他们国家灭亡的呢?如果西施知道怎样颠覆吴国,那么后来让越国灭亡的又是谁呢?
12、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13、“效颦(pín)”句:唐代王维《西施咏》:“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又《洛阳女儿行》:“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最后两句即取此二首诗意。但王维诗说,西施已享尽荣华而旧伴却仍须辛苦浣纱;现在却说,西施虽美,已如流水逝去,而东村女虽丑,尚能活到白头。
14、梅先生以为,剧本对景和情的描写,必须细致深刻地从人物性格的特征出发,才能情文并茂,生动感人。他在排演《西施》时,曾向执笔的罗瘿公先生说:“我们排这个戏的用意,是因为西施的故事,可以激励大家的爱国心,但不能把她描写得过于阴森可怕,那样就未免唐突西子了。”他还说:“西施在‘响屧廊’月下闲步一场的唱词,要从思念国仇、怀恋故乡的感慨中,透出诗情画意。”罗先生说:“我理会得。”果然,“响屧廊”一场戏的台词,符合梅先生的理想,做到了从情景中表达出剧中人报国、怀人的内心深处,而板式和唱腔的安排熨贴,唱起来就更能抒情:
15、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16、卷入恩仇为旧主,无忧生死舍红妆。
17、姑苏院里悦吴王,艳舞清歌笑脸装。
18、诗歌体裁:现代诗以及旧体诗词。
19、《赠别·其一》唐代:杜牧
20、一例兴亡史,几番今古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