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抒写思乡之情的诗句
1、点击音频,听张轶男朗读全文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4、“谁家”犹言“谁人”、“何人”;在暗夜里听到笛声,诗人的疑问有两个:何处在吹笛?谁在吹笛?按常理应该先问“何处”,这里不写“何处”写“谁家”,一是为了协调律绝的平仄,二是表现了诗人急于要知道吹笛人是谁的急切心情。是和自己一般的旅人游子?是乐工?是歌妓?为什么要急于知道吹笛人是谁?这恐怕就与笛子吹奏出来的曲调有关了。这些诗人都不去写,但已暗暗地为下文蓄势。“玉笛”,极言笛子装饰的精美;这和“暗”字相龃龉。诗人想象到笛子的华美名贵,也证明了笛声的激越悠扬和曲调的动人心扉。不经意的修饰,都在为下文蓄势。
5、上面两首诗都是北方诗人因江南初春美景的感染而生发思乡之情,祖籍钱塘(今杭州)、在京城为官的周邦彦,目睹盛夏荷花,却在做着返回江南的梦:
6、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7、《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8、忧国伤时: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建功报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思乡怀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离愁别绪: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忆友怀旧: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藐视权贵: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寄情山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sorry。由于我不记得345的作者和出自哪里了,又没时间了找了~所以如果需要的话,请你自己找一下吧~
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10、诗词君:这首《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此时的李白26岁。
11、诗人早行,看着一路的景色,引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12、诗人登上高山之巅,遥望山下江水,似乎澎湃激流都因愁情而凝滞。“悲”,本是诗人之悲,却移用来描写深秋江水,融情于景,景亦生情。
13、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14、这首诗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1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6、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17、当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着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
18、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19、“思乡”意境的阅读提示
20、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二、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1、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2、综观古典诗词的历史长河,很多优秀作品都呈现出优美的意境,诗人们常常通过营造意境来表情达意,给读者留下无穷的艺术想象空间。
3、本文原载《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04年第3期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长相思》(唐)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苏轼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
5、张九龄被誉为“岭南第一人”,对于岭南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的故乡在韶州曲江,也就是现在的广东韶关市。这首怀乡之作素练质朴,而思乡之情,切切难忘。头两句描写夜里出行,然后因月思乡,五六句写四周清寂,想来诗人正望月沉思,七八句是换季带来的愁意,最后一声鹤鸣作结,也不知诗人是否独坐了一晚?
6、语出宋代李觏(gòu)的诗作《乡思》,意思是: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看不到我的家。
7、王建是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他并不能算是唐代的一流诗人,然而这首诗却非常有名,“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放在千年以后,也一定会有人在月夜里低声诵读,然后黯然销魂吧。
8、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9、(2002年高考全国卷古诗鉴赏题选诗)
1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风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唐代)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唐代)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唐代)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苏轼(宋代)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
12、诗词君: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
13、次句直接抒发远游思归的悲苦心境,是全诗的主题句。但诗人并没有进一步渲染感情,而是掉转笔锋,转写深秋景象:飒飒寒风横扫长空,山山黄叶飘飞零落。
14、张籍创作这首诗时正客居洛阳城。当时是秋季,秋风勾起了诗人独在异乡的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1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
16、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1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黄鹤楼》
18、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9、否则你可能再也刷不到这个号了
20、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抒写思乡之情的古诗词
1、解读: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2、白话文: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3、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4、与此诗注重描绘具体物象不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则展现了更为宏大的场面:青山绿水,潮涨江阔,平静江面上一帆醒目高悬,越发衬托出浩渺烟波的壮美,给人独特的视觉感受。残夜将尽,红日从江面冉冉升起。春天来得格外早,春天的气息似乎直伸入旧年的年夜。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7、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说自己的眼泪都没有干过来描述思乡之情,而“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不加雕琢,信口而成,却寄寓了诗人对故乡的一片深情。
9、二诗在结构上非常相似:首句直接点明诗人身份(“宦游”与“客路”),中间四句以对江南春景的描写为主,最后二句归到思乡之情(“归思”“乡书”与“归雁”);
10、这两首诗在体裁上同是五言律诗,在内容上同是描绘江南初春美景,而且都刻意强调物候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具体对比:
11、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1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3、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5、苏轼因与当时当权的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他曾要求调任到离其弟苏辙(字子由)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能多聚会,但这一愿望一直无法实现。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当时苏轼与其弟苏辙已七年未见,又正值中秋佳节,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面对一轮明月,怎能不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16、诗人在旅途中,他早早的起来赶路,残月挂在天边,村店的野鸡叫了,板桥上弥漫着清霜,都是旅人的足迹。槲叶飘落,枳花绽放,令我想起了家乡,遥想着野鸭大雁,早就挤满了河塘。
17、感时愤世之忧:古代许多诗人词人都怀有“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爱国忧民之志,而他们的伟大抱负又往往不能实现,因此在他们的诗词作品中,也常常抒写以酒解忧的愤懑之情: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划却君山好,平铺江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罨鼓。谁伴我,醉中舞。
18、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9、诗词君:在一个除夕之夜,诗人还羁旅在外,在一个旅馆里,映着寒灯,他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20、“谁家玉笛暗飞声?”诗人惊奇地在心里发问。这句的“暗”字.照应了题面上的“夜”,又是理解全句乃至全诗的穴窍处。偌大的洛阳城,在暗夜里,诗人一时并不能辨出笛声所自与自己距离的远近,循声踪迹笛声方向,也不知来自何处,要判断吹笛人是谁,就更难了。因为“暗”,一切感觉来自听觉,不能来自视觉,所以起句用发问语气;又因为“暗”,诗人视觉上对吹笛处所和吹笛之人毫无预先的准备,笛声乍起,使诗人感到很突然,所以又有“飞声”的想象——笛声仿佛是凌空飞来的。“飞”强调了“暗”的背景,加倍写笛声陡起的突兀感。
四、关于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
1、这首诗创作于开元二十二到二十三年,李白大约三十五岁,当时正旅居洛阳,春夜人静,忽闻《折杨柳》笛曲,从而触发乡思。此诗的“玉笛暗飞声“、“散”与“满”,都恰到好处,必须多次朗诵,才能体会其中神韵。
2、诗词君:王安石评价张籍的诗“看似寻常最奇崛”,这句话在这首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3、诗人将目光移向荷塘,看到一幅清丽美景:一泓圆池清澈如镜,水面浮荡着碧绿的荷叶,叶上积雨已被旭日蒸干,亭亭袅袅,在轻风中摇摆,折射出一片跳跃迷离的光彩。诗人眼前出现幻影,仿佛自己驾着轻舟,正摇向故乡荷塘深处。水上捕鱼的乡人,你是否还记得这漂泊异乡的游子?
4、《一剪梅·舟过吴江》(南宋·蒋捷)
5、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6、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旅次朔方》
7、王定国,即王巩,为苏轼的挚友,柔奴(别名寓娘)是王巩的侍妾,也曾是洛阳城中大户人家之女,后家道中落沦为歌女,王巩纳其为妾,待她亲厚。当年王巩被贬出京,落难之际,柔奴毅然随行;若干年后王巩奉旨北归,得以宴请苏轼,出柔奴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岭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之。
8、用书面语言将鉴赏结果表达出来时,要注意语言的专业化和规范性,上文中粗体部分可作同学们组织语言时的参考。
9、《静夜思》(唐·李白)
10、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晏几道
11、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2、喜欢的小伙伴记得点赞哟~纸条君会继续更新哒!
1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14、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15、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1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7、优果派推出全新“一蟹八味”简直就是至尊贴心的服务!
18、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19、这首诗应当是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岁末,作者时年三十三岁,任秘书省校书郎。
20、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五、抒发思乡思乡之情的诗句
1、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2、鉴赏“思乡”意境的古诗词
3、●代马依北风,飞鸟翔故巢。
4、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5、一个“入”字,不仅暗示时间的推移与愁人伫立之久,也暗示随着夜色降临,“愁”正丝丝渗入此人的心中。以“暝色”弥漫楼中,暗喻乡愁萦绕心头,形成幽渺空灵的意境。
6、小雨三更归梦湿,轻烟十里乱愁迷。
7、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思乡作(唐)李白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故乡杏花(唐)司空图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更被西洋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8、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9、《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北宋·苏轼)
10、写这首诗的时候,王维才17岁,当时他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因其为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千万别以为指的是现在的“山东省”。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很多地方有登高的习俗。
11、冬至这一天,朝廷要放假,民间也很热闹,穿新衣,互赠饮食,互致祝贺,一派过节的景象。白居易当时正宦游在外,夜宿于邯郸驿舍中,有感而作此诗。
1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3、白话文: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14、白话文: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15、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6、孤心眠夜雪,满眼是秋沙。
17、此词起笔点明时令以及盛夏的物候特点:室内燃着沉香,以消除雨后潮湿炎热的暑气,烟雾缭绕,似乎暗示着客居词人纷乱抑郁的心情;无知鸟雀却因雨停而兴奋异常,一大早就在帘边探头探脑,叽叽喳喳,竟像是在呼唤着帘内人共享这一片晴光。
18、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19、(情感基调)温馨;惆怅;无奈;哀愁;悲凉
20、这首诗是李白自离开长安,居住洛阳已经两年光景了。这是在一个夜晚,白日繁华喧嚣的东都洛阳城,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城中四处或远或近的灯火,和春夜的星空,上下寂然地相映着。沉醉春风,节令和环境都是极宜人的,然而诗人却还不想眠去。他披衣当户,若有所思,正在这时候,传来了一阵悠扬的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