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天山的下一句(100句)

2023-03-22 07:59:11 0 59

一、明月出天山的下一句

1、是“明月出天山”全诗:关山月李白唐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2、花儿朵朵,白帆点点,万马奔腾,气象万千,心猿意马,古人的诗篇不断地涌来:

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4、“明月出天山”四句先声夺人,写边塞风光及两地相思,一读就是李白的口气。从意蕴上讲,这几句包含有沈佺期“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那样的意思,为后文写思妇的愁思伏笔。而它的想象飞动,则是别的人所不能及的。沈佺期诗中十五的月亮,是静态的。而李白笔下的月亮,是动态的,曹操说月亮是从海里出来的,有谁说过月亮是从天上出来的呢?有谁想过闺中看到的月亮,天山的月亮被长风吹送,以瞬息几万里的速度,送进玉门关来的呢?倒是有人说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正是从想象飞动这一点上,读者明确无误地鉴识了李白。这几句诗,也成了李白的招牌语。

5、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的云海之间。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6、这是李白的边塞诗,是唐代边塞诗中最神气的作品之一。

7、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中的诗句。

8、初中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第770篇

9、④白登道:白登山的山路。白登山:位于今山西大同的东部。《汉书·匈奴传》曾记载:“匈奴围高帝(刘邦)于白登七日。”青海湾:即如今的青海湖。

10、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11、《关山月》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12、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13、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14、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15、全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6、眼睛是魔术师的道具,天空是毕加索的画板。只要你想到的,都能在云中找到;只要你想到的,都会在云中出现,神奇啊!

17、出处:李白有的《关山月》。

18、纵观李白一生,其思想是比较复杂的。儒家、道家、纵横家、游侠思想对他都有影响。他企羡神仙,向往隐逸,可是又不愿“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而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他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又不愿走科举的道路。他想通过隐居,求仙获取声望,从而在名人荐举下,受到皇帝征召重用,以便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然后功成身退。诗人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度过狂放而又坎坷的一生。

19、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bǐng)靫(chá)。

20、这是一个硬汉版本的“海上生明月”呀!不仅宏大而且壮丽。月亮在天山上,那望月的人在哪儿呢?望月的人,应该身处天山的西边。为什么一定是西边呢,因为我们经常说月上东山,月出东海,月亮都是从东边升起的,望月的人看见“明月出天山”,那么他一定是身处天山以西,那可是远离中原内地的西北边陲呀!此时此刻,他面向明月、面向天山,其实就是在面向中原、面向家乡,一种思乡之情,已经在不言之中了。

二、明月出天山的下一句是什么作者是谁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原价1限时99元▼

3、这首诗在写法上,是从想落天外,到渐近人情;从个性的开篇,到共性的结尾。从想不到的好,到想得到的好,还是有点美中不足。因为李白斗酒诗百篇,写诗率意,虎头蛇尾的情况是常有的。比如写成都的“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上皇西巡南京歌》),很带劲,后两句“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与此诗情况相仿佛。有位诗人说,读前两句大为雀跃,读后两句恨不得打他一砣。不过,就凭那个开头,可以不朽了。

4、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郭震)

5、可以看下面的3分钟短视频,阿良老师对课程做了清晰的解说:

6、苍茫云海间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7、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8、古文|唐诗宋词|国学经典|古代风俗

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起句的场景这么壮阔,往下该怎么接呢,一般人还真驾驭不了,所以往往就会从写景转入抒情,但是李白不一样啊,他笔力雄健,接了两句更壮阔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从高高明月,写到了烈烈长风,“长风几万里”,这个数字太惊人了。所以南宋还有一个诗论家叫杨齐贤,帮着李白算算数,说玉门关到天山没有那么远啊,然后就猜,这几万里是不是不只从玉门关到天山,而是指从玉门关到月亮的距离呀!其实如果要这样论诗的话,就未免太死板、太老实了,漫说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连白发都能三千丈,长风几万里就更是不在话下。

10、《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1、阅读理解是有答题技巧的!

12、当此家中高楼上的将士妻子,哀愁叹息,大概也没停歇。

13、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14、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像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

15、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16、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17、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18、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1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当你坐在山峰顶端看风景时,是否幻想过有朝一日能够乘坐一片云彩,直直的飞向那云海环抱的一轮皓月,或是与那位红颜知己飞越万水千山,直到白头到老。

20、唐代诗人李白有一首诗《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天山”,西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天山又叫祁连山。汉朝疏通了西域通道,西域成了丝绸之路的通衢大道。天下归一统,明月出天山。至此,西域纳入汉土,成了祖国

三、明月出天山的诗句

1、一花一世界,一诗一情怀

2、阅读理解是有答题公式的!

3、明月出天山下一句:苍茫云海间关山月(作者)李白(全文)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注释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4、最后四句由近及远,由面(战争)到点(征战者),由实及虚,是本诗最为出彩的地方。“戍客”两句写的是征人感受,直截了当地表现了将士望边塞风光,思故乡亲人,叹命运悲凉的情景。“苦”字既包含着思归之凄苦,又是一种对频繁战争的诉苦,内涵一下就丰富了许多。最后两句诗人出人意料地没有进一步摹画戍客的内心感受,反倒是站在他们的角度进行想象,想到闺中的妻子或许还在高楼愁肠百结,蹙眉叹息。这反而更加烘托了征人之“苦”,甚至比直接“诉苦”更能让读者切身体会。在“关山月”的壮阔背景之下,这浓厚的情思也就更加深沉了。

5、注释: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古乐府诗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天山:指祁连山,位于今青海、甘肃两省交界。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东北。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胡:此指吐蕃。窥:有所企图。戍客:指戍边的兵士。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6、现在高楼上当值,因为思乡思念家人不住地叹息。

7、(注:“五月天山雪”是一句完整的诗句,但是不含有“明”字)

8、北风穿越千里,吹过玉门关,吹到了这里。

9、关山月作者:李白年代:唐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0、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11、读完这九百字,你就懂了中华五千年

12、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13、我们读“青青子矜,悠悠我心”,我们读“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我们读“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我们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我们读“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们读“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仗剑走天涯”。怎么样?我们是不是感觉到那些古典的浪漫、美丽和哀伤,比现代风,现代潮更强烈的,更经久不息的撞击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古典诗词的魅力!

1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15、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但李白却以明月、天山、云海、长风、玉门关等西域风物为特征,构成一幅境界无比广阔的万里边塞图,来引发这种感情。这只有胸襟宽阔、才力雄厚如李白者,才会如此下笔。明代胡应麟评论说:“浑雄之中,多少闲雅。”如果把“闲雅”理解为不局促于一时一事,是带着一种更为广远、沉静的思索,那么,他的评语是很恰当的。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他一些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16、“明月出天山”的下一句是“苍茫云海间”。全诗如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7、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1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9、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那把这四句诗放在一起,“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气魄真雄壮,但是呢,背后的思乡之情也真是深沉。下四句:

四、明月出天山是哪一首诗

1、本文来源于:古诗文赏析gswsx.cn

2、那可能有人会说了,同样的玉门关,同样的风,为什么王之涣会写“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而李白却会写“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因为两首诗的立论基调不一样啊,王之涣在是在极言边关苦寒、春风难到,而李白笔下的戍卒呢,可是在眼巴巴地望着家乡啊,他当然愿意相信,刮到自己身边来的风,是从家乡那一路吹过来的,它走了几万里路,才终于吹度了云门关,来到自己身边。

3、(分析)这篇文章的抒情对象是月亮,作者将西北的月与江南的月相对比,并引用大量的诗歌名句,突出西北月的雄浑、苍凉、悲壮,表达对西北拓荒者的深情赞美。

4、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5、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6、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7、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指出,艺术理想的本质,就在于“使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成为心灵的表现”。西域雄奇壮美的风物符合了李白博大的胸襟和雄健的笔触,于是《关山月》诞生了。

8、《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幅对联:“来去随意,任天际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聚散虚空,无限苍穹,浮云卷起,浩瀚宇宙。看着画卷,想着诗意,云之海,云之趣。

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出自李白的《关山月》,也是本诗的第一句。《关山月》写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与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带给广大民众的痛苦。全诗分为三层,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

10、气韵在六法里,实为是绘画的最高的评判标准,就如给绘画融入了生命,使其有了诗意和乐感。

11、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思妇高楼上,悲叹有余哀。”此二句当本此。

12、“汉下白登道”四句,写唐代的边塞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角度就变了,从空间角度变成时间角度。“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李白《战城南》)汉七年,刘邦因为出兵攻打投降匈奴的韩王信,军事实力不够,又中了计,被匈奴的骑兵包围在白登山,最后用了陈平的计策,才得以脱险。从此只能用和亲的办法,把领土问题搁置起来,留给了后代。于是“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意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从军行》)“汉下”“胡窥”两句,对仗加入的点染之功,使这首古诗流动中有整饬、率意中有警策,在内韵上富于变化。

13、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14、清晨,早早地起床,走进辽阔牧场,眼前,一匹枣红马在静静吃草,草地尽头,有牦牛群游荡。在草原与河流之间,有一丛丛绿色草包,我循着两只红脚鹬的尖鸣之声,踩着草包走进这片沼泽,一不留神,惊飞了两只黄鸭。忘情地观鸟,使我把来路也忘记了,只好深一脚、浅一脚拖泥带水地逃出湿地,浑身上下充满“湿意”。远山的积雪和山颠的云霞,被喷薄的朝阳洒上一层金光,回首,蓦然看见月亮还高悬天际,“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如诗?如画?也说不清了,景不醉人人自醉。

15、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16、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17、译文2:一轮明月从天山升起,穿行于苍茫的云海之间。那横跨数万里的长风,一直吹越玉门关。想当年汉军曾出兵于白登山一逞的山道上,而今胡兵又断窥伺着青海湾。自古以来,此地就是兵家必争要地,多少出征战士奔赴前方,却不见有人生还。守边的士兵们凝望着荒凉的边城,不尽的思归情感使他们无不愁眉苦脸。值此明月高悬之夜,可怜的征人妻子,因痛感丈夫的远别而叹息不已。

18、译文: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浩荡长风掠过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的士卒眼望着边城,那盼望归家的面容多么凄苦悲哀!当此家中高楼上的将士妻子,哀愁叹息,大概也没停歇

19、下一句是:苍茫云海间。

20、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五、明月出天山的下一句是什么意思

1、“由来征战地”四句,从历史角度,换成现实生活角度,写两地相思。明代妇女黄峨有名句最妙:“曰归曰归已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戍客望边色”二句说战士思家,就是“曰归曰归已岁暮”。顺便说,这个“边色”,可能是“边邑”的形近致误。“高楼当此夜”二句,写思妇之叹息,就是“其雨其雨怨朝阳”了。这两句语有来历,出于曹植《七哀诗》的开头“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用于结尾,有袅袅之馀音。

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象山峰,象沟壑,象河流,象平原,象是魔幻的画图,瞬息万变……

4、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5、下:指出兵。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汉书·匈奴传》:“(匈奴)围高帝于白登七日。”颜师古注:“白登山在平城东南,去平城十余里。”

6、杜牧、杜甫、李白、欧阳修、戴复古、文天祥、吴文英、段克己、毛泽东、晏殊、纳兰、柳永、李清照、朱淑真、陆游、秦观、周邦彦、王安石、姜夔、李商隐、曹操、李煜、温庭筠、元好问、唐伯虎、晏几道、黄庭坚、白居易、王维、贺铸、陈与义、陶渊明、杨万里、王昌龄、贾岛、辛弃疾、刘禹锡、苏轼、冯延巳;海子、舒婷、木心、徐志摩、汪国真、林徽因、余光中、周梦蝶、席慕容、顾城、洛夫、戴望舒、北岛、仓央嘉措、李叔同、食指、卞之琳、何其芳、胡适、陈敬容、郑愁予、三毛、骆一禾;立春、立夏、立秋、元宵、端午、中秋、竹枝词、秋思、重阳、清明、寒食、荷花、菊花、咏梅、爱情、边塞诗、离别、朦胧诗、虞美人、七夕、雪、冬至、相思、梅花

7、“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下,指出兵。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8、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9、后四句写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

10、云之海,变换无穷的海:

11、一会儿,舞台上演着京剧,出现了那水漫金山的白蛇传;

12、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

13、“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14、戍客:征人也。驻守边疆的战士。边色:一作“边邑”。

15、李白的边塞诗,善用丰富的想象,夹带大胆的夸张,描绘绚丽的色彩,颇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此外,李白善用意向,《关山月》中的云海长风,明月天山就是一个典例。李白对意向的组合具有很强的跳跃性,初读不易把握,但是细细品味却有独特风韵。意向选择奔放,情感的抒发自然也不会囿于具体的时空。李白会用他自己的丰富想象力,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不愧“诗仙”之号。

16、飞机在云上飞,我从舷窗望出去,那玉洁冰清的白,大朵大朵的盛开在蓝天下,缀缀连连,姿态万千,以不可阻挡之势汇聚成了浩荡的云海。不沾染一丝瑕垢,满目至清至净,不带丝毫人间气息,在碧蓝的天空下,唯有她一白千顷,与天比肩。

17、中间四句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

18、浩荡的长风吹过几万里,吹到将士戍守的玉门关。

19、由来:自始以来;历来。《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

20、前四句紧扣诗题,勾勒了一幅“关”“山”“月”相互融合的边塞风光,壮丽辽阔。“明月出天山”,这一表述并不常见。在古文中,“海上生明月”之类的表述似乎更多,而“山出明月”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但联系下一句“苍茫云海间”,会惊奇地发现“云海”的缥缈迷茫与大海十分相似。诗仙在《关山月》的开篇第一句就将云月苍茫与雄浑的天山融为一体,意境浑融,而又富含新意。

上一篇:元旦古诗(100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