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思乡的古诗
1、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2、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3、《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
4、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5、思乡,即对家乡,以及亲人的思念之情。思乡,一般都是指在外地对自己家乡的思念。
6、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战国策·赵策》
7、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李觏《乡思》
8、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9、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0、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王恭《春雁》
11、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12、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乔吉《凭栏人》
13、释义: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14、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15、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16、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崔涂《春夕》
17、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8、释义: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19、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20、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高适《除夜作》
二、描写思乡的古诗50首
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赠卫八处士》
2、译文: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3、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李流芳《黄河夜泊》
4、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7、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8、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西江夜行》
9、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登黄鹤楼》
10、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1、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1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3、《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
14、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1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17、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18、湖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
19、某种超现实的境界。如:梦乡;醉乡
2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三、描写思乡的古诗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高堂有华发,何为贪远游。每逢吴下客,频问海东头。宦达固云乐,余生何足谋。累累城下冢,见说尽王侯。——郑文康《思乡》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4、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人日思归薛道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7、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9、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王翰《凉州词二首》
10、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1、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辛弃疾《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12、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刘长卿:《新年作》)
13、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14、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15、思,拼音:sī,指思想、思念、考虑、动脑筋等等。
16、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7、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18、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19、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2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
四、描写思乡的古诗100首
1、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韦庄《含山店梦觉作》
2、取酒须勤醉,乡关不可思。——司马光《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3、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
4、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5、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6、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7、《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
8、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1、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2、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长安春望》
13、译文: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14、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15、家乡,故乡。在客地称原籍为乡
16、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7、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8、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1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
五、描写思乡的古诗五言绝句
1、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2、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3、如:乡中(同乡);老乡;同乡
4、委婉表达思乡古诗,例如:
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6、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7、十月份南飞的大雁,听说到这就往回飞。
8、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徐兰《出关》
9、挺多的。比如中学时期学习的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还有他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帮助。
10、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1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2、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绿水间。
13、2)借物思乡元曲:《仙吕.赏花时》:一簇人家入屏帐,竹篱补苔墙破柴门上张破网。几间茅屋,一竿风旆,摇曳持长江。《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宋词:《苏幕遮》(范仲淹):碧动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暗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4、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杜甫《江汉》
15、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16、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17、《渡汉江》唐代:宋之问
18、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恭《春雁》
19、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
20、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