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蝉的诗句(100句)

2023-03-19 10:12:58 0 59

一、关于蝉的诗句

1、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实际上,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夫子自道。

2、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早蝉》

3、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闻蝉》

4、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

5、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唐·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6、(唐) 郎士元《闻蝉寄友人(一作李端诗)》

7、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8、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9、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唐·元稹《送卢诗》

10、《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新蝉》宋李复病耳不堪听,仍悉露下时。才能升木杪,便解入云吹。漫有真仙契,犹多风树悲。美阴如可托,后患亦须知。《浣溪沙》宋晏殊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少留归骑促歌筵。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

11、写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诗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

12、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闻新蝉赠刘八》

13、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唐·雍裕之《早蝉》

14、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15、娇声娇语。恰似深闺女。三叠琴心音一缕。趓在绿阴深处。 《清平乐(咏蝉)》

16、蝉(唐代李商隐诗作)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

17、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五代楚·刘昭禹《闻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早蝉》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闻新蝉赠刘二十八》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闻蝉》

18、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9、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20、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闻蝉》

二、关于蝉的诗句古诗词

1、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

2、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 《早蝉》

3、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4、 昨日始闻莺,今朝蝉又鸣。朱颜向华发,定是几年程。

5、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 《早蝉》

6、蝉(唐代李商隐诗作),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7、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

8、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 《闻新蝉寄桂雍》

9、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四卷。

10、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11、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早蝉》

12、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

13、蝉鸣蝉鸣,幽畅乎而。肃肃尔庭,远近凉飔。言赴高柳,

14、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5、岁之秋深,蝉其夕吟。披衣轩除,萧萧风林。我友来斯,

16、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早蝉》

17、“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联以蝉的生活习性起兴。“高”以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的“难饱”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却是徒劳,并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

18、回想以前还在东宫任职时,总是在槐花树下听蝉鸣。

19、常见的有关蝉的诗句:《蝉》唐雍陶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蝉》王沂孙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铜仙铅泪似洗,叹移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漫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20、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

三、关于蝉的诗句托物言志

1、古诗: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所见》(袁枚)宋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2、秋后的蝉已接近生命尾声,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且夕。

3、蝉抱高高柳,莲开浅浅波。倚风疏叶下庭柯。况是不寒不暖、正清和。浮世欢会少,劳生怨别多。相逢休惜醉颜酡。赖有西园明月、照笙歌。

4、翻译:傍晚夕阳斜照,微风吹过湖面,蝉鸣不歇。夜晚降临,颗颗清露点缀在红莲之上,煞是可爱。停留片刻后骑马赶赴即将开始的酒宴。离别之酒请不要推辞,让我们开怀畅饮。入朝为官就像靠近玉炉中的熏香让人心中欢畅,只是至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欢聚一堂。

5、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早蝉白居易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村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闻新蝉赠刘二十八白居易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白发生头速,青云入手迟。无过一杯酒,相劝数开眉

6、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7、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诗人以昔日的盛况和眼前的凄凉作对比,描写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乱失去了杨贵妃后的凄凉境况。

8、原文: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少留归骑促歌筵。 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

9、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以及凄冷的人生风雨,蝉的这一寄托,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即天步悠长,人生如白马过隙,倏忽即逝的悲剧意象。蝉的这种意象,词微旨远,妙不可言。

10、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闻蝉》

1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秋日闻蝉(宋)陆游断角斜阳触处愁,长亭搔首晚悠悠。

12、彼蝉鸣矣,于林之表。含风饮露,以乐吾道。有怀载迁,

13、蝉正是因为它身居高枝之上,才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声音依然能传的远。

14、曾经追逐东风,犹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原中游玩。怎么会到深秋的季节,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

15、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晚蝉》

16、白话文释义: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无人知道我像秋蝉般的清廉高洁,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

17、天地工夫一不遗,与君声调借君緌。

18、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19、暂默斜阳雨,重吟远岸烟。前年湘竹里,风激绕离筵。

20、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闻蝉》

四、关于蚕的诗句

1、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闻蝉感怀》

2、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

3、齐女屏帏失旧容,侍中冠冕有芳踪。翅翻晚鬓寻香露,声引秋丝逐远风。旅馆听时髭欲白,戍楼闻处叶多红。《新蝉》

4、若使秦楼美人见,还应一为拔金钗。

5、1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咏蝉 / 在狱咏蝉》唐代:骆宾王(释义)秋天里寒蝉叫个不停,被囚的人思乡愁情深。

6、《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宋代:晏殊

7、(唐) 张籍《和崔驸马闻蝉》

8、每年的夏天,都会蝉在树梢上鸣唱。蝉鸣,是蝉的求偶手段。会鸣叫的是雄蝉,雌蝉烏“哑巴”。蝉鸣唱时,不是用,也不用喉,而是用翼后空腹里的一对像钹的“乐器”。蝉的鸣叫是|由体内神经输出的电流刺激了位于p内骨膜上的鸣肌,使鸣肌以每秒伸缩一万次的频率来振动而发声的。蝉俗称知了,是一种能破坏树木的害虫。雌蝉在产卵的时候,先用产卵器把树枝刺成一排排卵讀,再把卵产在里面。蝉的幼虫要無土中生活12〜13年或者更长时间才能变成蝉。到春天,蝉的幼虫渐渐向土地上层移动,吸食树根的汁液,危害树木。幼蝉出土以后,爬上树干,外皮从背部中央裂开后,幼蝉就脱壳而出,爬到树梢用头部腹面的长嘴插入树枝吮吸汁液,损伤树木。

9、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10、白话文释义:傍晚夕阳斜照,微风吹过湖面,蝉鸣不歇。夜晚降临,颗颗清露点缀在红莲之上,煞是可爱。停留片刻后骑马赶赴即将开始的酒宴。离别之酒请不要推辞,让我们开怀畅饮。入朝为官就像靠近玉炉中的熏香让人心中欢畅,只是至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欢聚一堂。

11、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2、(2)梧桐在古诗中的象征意义:

13、咏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屈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还有诗句中带蝉字的: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14、衰意先鶗鴃,繁音伴沸羹。

15、全诗以蝉起,以蝉结,章法紧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是托物咏怀的佳作。诗人借蝉栖高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可谓借物咏怀的典型。

16、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17、我听到了蝉在鸣叫,鹊扇动着翅膀的声音。我看到了明月高挂在天空,喜鹊在一支枯树上停留又飞走,在月光明亮的深夜里,树上停留着蝉。我感受到了风轻轻地吹过,万籁俱寂。

18、翻译: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19、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20、“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见清·袁枚《所见》。这两句大意是:心里想捉住那树上鸣叫的知了,忽然闭嘴屏息,悄悄地站立起来。《所见》写一牧童骑在牛背上,信口唱着歌经过一片树林,知了的叫声立即诱发出牧童“意欲捕”的念头。为了不致惊飞知了,他立即停住歌声,跳下牛背,闭口静立,准备蹑手蹑脚地走近那可爱的小动物。两句诗把一个天真机灵的小牧童的心理状态,以及他捕知了时专注、神秘的神情、动作,都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了。诗人善于捕捉饶有情趣的生活场面,并且能惟妙惟肖地把它描写出来,很值得学习。

五、古代关于蝉的诗句

1、能催时节凋双鬓,愁到江山听一声。

2、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闻新蝉寄桂雍》

3、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病觉离家远,贫知处事难。——《与友人会》

4、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5、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6、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7、“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见唐•韩愈《荐士》。齐、梁、陈:指南朝的齐、梁、陈三代。隋:隋代。众作:指齐梁陈隋时代诗人们众多的诗作。蝉噪:知了嘈杂的鸣叫。这两句大意是:齐梁及陈隋时代的众多诗作,就像夏天知了嘈杂纷乱的鸣声。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齐梁时代,开始特别重视形式美,讲究声律,注重对仗,堆砌辞藻,雕琢字句,内容则空洞贫乏。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陈、隋乃至初唐,后世斥之为“六朝浮艳诗风”、“形式主义逆流”。韩愈在这里把那些诗作比作“蝉噪”,认为成就低下,一无所取,表达了他鲜明的批判态度。可供批评六朝诗歌时引用。

8、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谢,能令万感生。《新蝉》

9、翻译: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10、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画蝉》

11、斜阳挂高柳,落日淡遥城。

12、现在无限的愁绪,就像白云覆盖城市,让人透不过气来。

13、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早蝉》

14、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

15、原文: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16、置入容器,用冷水将虫体泡软。去除外衣及虫体上的硬壳,保留虫体及菌丝体并洗净。注入清水适量,隔水蒸(或煮)约40分钟,倒出汤汁即可食用。再次注入清水蒸(或煮)40分钟,汤汁可连同虫体、菌丝体一同食用。早晚各服一次。

17、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

18、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闻蝉》

19、在即将离别的时刻,切莫推辞杯中的美酒。回朝后要多多靠近皇上,才能仕途平稳,只是至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欢聚一堂。

20、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