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知否知否全诗意思(100句)

2023-02-26 01:49:52 0 59

一、李清照知否知否全诗意思

1、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是北宋的宰相,苏轼对赵挺之比较反感,称之为“聚敛小人“,赵挺之与苏轼的学生陈师道(黄庭坚诗中的:闭门觅句陈无己)是连襟。据说陈师道参加祭祀而家里没有棉衣,夫人妹夫赵挺之借了件毛皮大衣给陈夫人。没想陈师道说,“我陈师道就是冻死,也不要他刮地皮刮来的棉袄。”结果真就冻而病,第二年就因风寒发作去世。

2、主题曲《知否知否》旋律婉转悠长,深情却不失激情与宣泄,将一个“吾倾慕汝已久,愿聘汝为妇,托付中馈,衍嗣绵延,终老一生”的故事娓娓道来。

3、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4、一天,太学生赵明诚一副愁眉苦脸的B样。

5、我他娘的没说过这句话,不过确实在理。

6、“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

7、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则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8、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他们源于李清照的唐诗宋词《如梦令·昨晚雨疏风骤》。

9、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0、少女怀春,求觅良人,似乎皆是情理之中。

11、在昔日里唐明皇就将自己的爱妃比作睡海棠,抒发他对杨贵妃的比翼双飞之情。

12、当然,海棠花被称作是“国艳”,它的花语是相思苦恋,它生在民间,长在民间,它代表着民间的爱情。

13、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词中着意人物

14、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15、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16、海棠花在古人的诗词中经常被提及,它的出名程度不亚于梅花和牡丹。

17、出自:《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代·李清照

18、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19、这就是岳飞笔下《满江红》中的靖康之耻,中国历史上从未有个的狼狈一幕。

20、这首词如果是李清照的词,应该是靖康之变后的作品,词中的孤寂之感很像南渡以后的风格。可以比较一下李清照的《永遇乐》:

二、知否知否李清照词意

1、起首两句,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2、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3、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4、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5、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出生于一个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李格非,自幼受到熏陶,培养了她卓著的文学艺术才能。青年时代,词人与丈夫赵明诚过着宁静闲适的书斋生活,靖康之乱后,夫妇二人南下,之后,赵明诚染病去逝,从此,李清照漂泊在杭州、金华一带,在落寞中度过了悲苦孤独的晚年。这首《如梦令》写的是她早期闺中生活的片断,用她最擅长的白描手法渲染出了色泽浓艳,形象逼真的场景。

6、写完之后,第一时间发了个朋友圈。

7、“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岁月早已铺上了道路,无论是花还是人,它终将带着属于它的结局走向你。

8、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分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

9、知否知否应是,知否知否应是?该是绿肥红瘦。译文翻译昨天夜里雨滴尽管稀少,可是风却劲吹不断,我熟睡一夜,殊不知醒来时以后仍然感觉也有一点醉意没有消尽。因此就问已经卷帘窗帘的婢女,外边的状况怎样,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然如故”。

10、李清照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十六岁了,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十六岁已经是情窦初开的年龄了,更何况是在十三岁便可婚配的宋朝时期。

11、(2)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12、其实,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是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叫做《如梦令》里面是的诗句,叫做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叫做。你可知道?你可知道,在这个时期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那么这句话是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

13、当她带着15车文物,到达江宁时,看到的却是赵明诚因城内的叛乱而弃城而逃。当时的赵明诚被任命为江宁知府,坐镇这座虎踞龙盘的战略要地。

14、昨夜一场“雨疏风骤”,摧残海棠,催送春天归去,敏感的词人用细腻的心灵去感觉,就能知道肯定是一幅“绿肥红瘦”的景象。词人以淡淡的愁怀去体察自然景致的细微变化,至于昨夜的饮酒入睡,是否有什么宽慰不了的私人情怀呢?结合下文对春日景色渐渐离去的着急,不难体会出少女对自己虚度闺中光阴的焦虑。

15、赵明诚痴痴地看着淡扫蛾眉,比桃花还娇艳的娇妻,笑呵呵道:自然是夫人好看。

16、这个狗东西就是张汝舟!

17、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

18、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19、这个时候想到了外面的海棠花,恰巧婢女正好卷帘进来了,于是就问婢女:海棠花还好吗?婢女回答海棠花还跟昨天是一样的。面对婢女的这个回答,作者显然是不满意的。

20、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三、知否知否是李清照的哪首诗

1、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2、少年时代的李清照就已有“才女”之称,其高超的艺术修养是不容怀疑的。同代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就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因此,用“绿肥红瘦”这样极富独创性的词语,在侍女面前表露自己的惜花之情,恐怕连她自己都会觉得索然寡味的。其次,持“侍女”说,则该词必然会被理解为一首“惜花”之作。可“绿肥红瘦”一句,虽然“语甚奇”,“天下称之”,但细细想来,实际上却是“造语虽工,然非大雅”,雕琢的痕迹依然可见。读后该词,人们首先想到的,很容易是“绿肥红瘦”的奇特,而非花残叶茂的伤感。

3、春雨后的清晨,空气格外的新鲜、怡人。红花绿叶,都像是刚刚出浴而来的,娴静纯洁、清丽可爱。一间新婚夫妇的卧室内,丈夫见天已大亮,便轻轻地起了身。紧接着,妻子也微微地睁开了眼,但她却懒懒地含着笑,仍旧躺着,并没有一丝儿想起床的意思。记得昨天夜里,小雨稀稀疏疏地下个不停,风儿也刮得很紧。但是,她因为与丈夫在一起喝了好多的酒,却仍然睡得很沉、很香。瞧,这会儿她的酒意还没全消呢。看着丈夫已开了窗户,此时正在卷帘子,她轻轻地笑问道:“?,卷帘子的,看看院里的海棠花怎样了。”

4、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李清照

5、请允许我以《权力的游戏》中的节奏再来一遍:雷德森and枕套满,她就是北宋No.1女文青——婉约派一代词宗——唐宋八大家疯狂diss者——秀恩爱无下线女戏精——吊打渣男宋代第一flag——李清照!

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封狼居胥的三重含义

7、我们的天才少女一看,觉的不太对劲:老爹啊,这诗没有写到点子上啊,如果不是唐玄宗荒唐误国,何来郭子仪中兴唐朝?

8、所以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以海棠寄语相思苦恋。所以以当时李清照的年龄和背景来看,以“海棠”来暗喻自己也是极有可能的。

9、那年春天,花开得很好,赵明诚从小贩那里买了一支给爱妻,李清照插在头上,问道:我好看还是花好看?

10、然而,这样的开心没有维持多久,因为党派之争,小赵同学被贬官了,从京城遣返回老家山东青州。

11、在李清照的眼里,明知道门外的应是一片残红落英的景象,但她依然满怀希望的询问,就像她希望岁月带给她的是不同于其他人的结局一般。

1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是倒叙,昨天晚上“雨疏风骤”,“疏”不是雨很稀疏,而是疏狂,稀疏的话反而海棠花就不会受损了。

13、反观当时的李清照已经是十六岁的少女了,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她还在一个可以无忧无虑的年龄,但是在宋朝时期女子十三岁还未婚配便要交罚款。

14、于是,她将花儿别在云鬓间,教他看一看,她和花儿到底谁好看。

15、这样看来,这时的李清照已经可以算是“大龄剩女”了。海棠花可以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那么人呢?人也可以被岁月打磨得没了少时的天真与容颜。

16、前一晚还开得争奇斗艳的海棠花,在一夜的暴风雨的洗刷之下却只剩下绿叶在枝头之上,那点点残存的花朵零星的散落在一大片一大片的绿叶之中,组成了一幅“绿肥红瘦”之景。

17、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18、这首词要注意的是两处,第一处是省略+跳跃的叙述方式,前三句作者自叙,第四句是卷帘人的回答,最后三句又是以作者的口吻道出。这个特点很像一首唐诗《寻隐者不遇》:

19、但李清照还是怀有一丝期望的去询问卷帘人,那卷帘人也许是为了宽慰李清照,道了句“海棠依旧”,可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打,那些海棠花又怎能娇艳如初呢?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20、其中“国家不幸诗家幸”真是对前朝诗人不幸遭遇的真实写照。国家巨变以后,元好问、李清照、李煜、宋徽宗赵佶等人的诗风都有明显的转变。李煜从“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变成了“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宋徽宗“清歌妙舞从头按”也变成了“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四、李清照词知否知否解析

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李清照出生在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李格非是北宋第一男神苏轼的学生;她的母亲王氏,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

3、都说欢愉之词难工,但李清照对于这些生活画面的描写不仅生动有趣,还有画面感,难怪北宋士大夫也为之绝倒。

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关心则乱的古代言情题材小说,2010年10月17日首发网站晋江文学城,2012~2013年出版台湾繁体中文版。一个消极怠工的古代庶女——生活如此艰难,何必卖力奋斗,古代贵族女子的人生基调是由家族决定的,还流行株连,一个飞来横祸就会彻底遭殃,要活好活顺活出尊严,明兰表示,鸭梨很大。古代太危险了,咱们还是睡死算了。

5、《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作者: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⑴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⑵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疏:指稀疏。⑶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⑷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⑸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6、公元1127年,金军南下,汴京城破,宋徽宗、宋钦宗被俘。

7、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8、“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9、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党史人名二)谜底:谢觉哉、叶挺——知否、知否?”扣“觉哉”;“绿肥”,指枝叶挺拔。

10、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11、颜色词其实有两种词性。一方面分辨、指称某类色彩,属于名词。比如‘红’原本是分辨、指称红这种色彩,我们可以说:这个”黑“不好看,改成”蓝“吧。

12、绿肥红瘦,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红瘦”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好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13、这是李清照的一首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14、两人志趣相投,又都有一股子专注的傻气。

15、日子过的清贫极了,但很开心。

16、一夜的风吹雨打,园中的海棠花定是只留下了星星点点的红色,那绿叶却如同新生一般绿得发亮。

17、要明白“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就得先明白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借代。借代就是借一个事物的某一个部分或某个特征等来指代这个事物。

18、王介甫、曾子固是王安石、曾巩,这两位都是写文章的大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所以李清照拈出“文章似西汉”,其实也是揶揄、吐槽,说他们像写文章那样郑重其事的写词,只能惹人嘲笑。细读两人之词,李清照固然毒舌,倒也不无道理。王安石著名的那首“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多少有些李清照所说的意思。至于曾巩,本来就不善韵文,当时甚至有人吐槽“一恨鲥鱼刺多,二恨金桔味酸,三恨莼菜性寒,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巩不能诗”。

19、这期间,一个渣男突然闯进了她的生活,带着狼一般贪婪凶恶的目光。

20、词人早晨醒来,一夜的死睡,依然没有让昨夜酒后的醉意完全消散,在残存的酒意中,她想起了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于是她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显然不关心海棠花的状况,她只是敷衍地答道,海棠花还是老样子。

五、知否知否李清照全诗解析

1、这首词选自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在原词当中李清照想要表达的是一种对大自然的喜爱,对春天易逝的感慨,抒发的是内心掩藏不住的苦闷。而在《知否》这部剧当中,表达的并非简单的抒情,而是一种正室与小妾之间的关系,“应是绿肥红瘦”表达的就是家庭当中应该是正室受宠而非是姬妾成群,占据了所有的地位。除此之外,《知否》表达的也是当时背景下女人婚姻的一种悲剧。“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在李清照的《如梦令》当中,诗词是这样诉说的:

2、为了读懂这首诗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话,我们便要将自己带入整个诗句中去,将自己想象成那个未经世事的李清照,那个单纯向往未来的李清照。

3、知道吗?知道吗?该是绿叶子茂盛,红花凋零。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由冯绍峰与李易峰出演的,叙述的是有关盛明兰与顾廷烨中间一同成长的经历,也是一部有关古时候礼法规章制度下,

4、全文: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信不信可以用这个小测验辨别一个人是否真的懂诗词

6、宋代词人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为此他们对坐着叹息了好几天。

8、李格非就把闺女平时的随笔拿过来看看,并挑了一首发了朋友圈。

9、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10、“浓睡不消残酒”睡得很实,因为喝酒喝多了,一直到早晨起来酒劲还没有全消。

11、意思是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12、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3、那天晚上,二人将《天际乌云帖》挂起来,一边喝着团茶,一边就着干果,不眠不休的欣赏了大半夜。

14、这一首词也是如此,用这种短,虽然很短却起伏跌宕,藏无数曲折,不是按照平铺直叙地写下来,而且有口语,有对话,它截取生活的一个断面,表现细腻而淡淡的伤春的情节。造语工巧,平淡自然。

15、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16、寻香不见伊人,残酒难消忧愁。

17、将一个“吾倾慕汝已久,

18、但是,内心敏感的词人知道,暮春时节,经历雨打风吹,海棠花肯定已经渐渐开败,不过绿叶却更加繁盛了。

19、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20、相信所有的读者都和我一样,猜测这首《点绛唇》里的俊俏少年郎就是上门来提亲的赵明诚,清纯少女借嗅梅之态偷窥风骚少年,一个羞羞哒,一个傻傻哒,真是登对。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