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唯美文案111句】

2023-11-17 09:18:15 0 59

一、天净沙秋思

1、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2、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我们看这首曲子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纵观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

3、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4、《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曲作家马致远。

5、马致远是元代曲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家,在元代散曲作家中,其的散曲数量最多、流传最广,创作的散曲数量比关汉卿、白朴两人现存散曲的总和还多。其杂剧创作脱离市井,脱离平民,是无根化的创作,因而后世誉之为“马神仙”。

6、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骨瘦如柴的马。

7、直到明代万历年间,蒋一葵在《尧山堂外纪》中才明确将马致远列为作者。从这以后,大家才普遍接受了这一观点。

8、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9、《天净沙·秋思》元人马致远的一首散曲,马致远号东篱,作有《汉宫秋》等十五种杂剧,同时他也是创作散曲的行家里手,《天净沙·秋思》就是马致远散曲最为经典的代表作。这首散曲流露出浓浓的诗意,数百年来深受好评,元人周德清就称赞这首散曲为“秋思之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传世佳作的魅力。

10、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11、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哦~

1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致远

13、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

14、夕阳已经朝西落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天涯。

15、(作者)马致远 (朝代)元

16、《天净沙·秋思》中将不同景物组接在一起,从正反两反面拱托出羁旅游子内心的凄楚与悲怆(用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旅图)的句子是:。

17、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属于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18、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名词多,动词少。整个一首作品,只有“西下”和“在”可以算是动作,但意思也是很虚的,突出的仍然是夕阳,断肠人和天涯这三个形象。更有甚者,前三句十八个字,连用了九个名词,三个一组排在一起,一个动词都没有。这种只用名词,不用动词的句法叫做“名词句”,是汉语诗歌中一首很有特点的句法。

19、用一幅清雅、安适的画面反衬出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20、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二、天净沙秋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天净沙》一曲,篇幅虽短,却为极多人所知晓,不失为千古绝唱。全曲无一秋字,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赞为秋思之祖。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2、这里,作者创造性地将孤立的自然物精巧地组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富有流动感、生命感。同时,有意识地突出画面的昏暗阴冷,以便充分表现“断肠人”浪迹天涯的浓烈的羁旅愁怀。

3、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4、这首词是元朝天涯羁旅压卷之作,也因其经典的词境和意境而成为至今仍为寻常百姓人家耳熟能详的千古绝唱,是为经典之作。

5、马致远的这首小令,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也是一篇悲秋的典范。

6、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7、总之,《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属于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8、B.曲中凄凉与温馨的景象交织,催发了游子的感触。

9、⑶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10、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11、曲中的“昏鸦”是指。

1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被穿插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3、天净沙秋思的中心思想:

14、该曲借一位游子的视角,描写了一系列景物,充分表达了游子浪迹天涯的羁旅情怀。“意象并列”为古代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1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多的想象的自由;2独立的景象(意象)之间存在构成某一统一情景的内在联系;3在有限的字数中增加了意象数,增加了信息量。1“断肠人在天涯”为画龙点睛之笔,进入心灵深处,且诗中景物与此妙合无垠,其他三首无此醒豁的诗眼和意、象的统一。2为羁旅愁思,往往更能感染、触动读者。。

1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6、“枯藤老树昏鸦”属于近景,“小桥流水⼈家”属于远景,由近及远。“古道西风瘦马”则置于整个大场景的中心,形成了一幅非常有层次、有情绪的画面。

17、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18、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19、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0、经典咏流传:曹雪芹《枉凝眉》

三、天净沙秋思翻译及赏析

1、下列对“夕阳西下”一句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天净沙·秋思(其一)(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小桥流水人家(5张)天净沙·秋思(其二)(元)·马致远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天净沙·秋思(其三)(元)·马致远西风塞上胡笳,明月马上琵琶,那底昭君恨多。李陵台下,淡烟衰草黄沙。

3、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在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此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

6、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7、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8、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9、从马致远的作品中,我们还可以大致了解他的人生历程。“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在人生的前二十年中,马致远可以见到宫阙,说明他可能生活在大都。

10、虽然曲中的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算新鲜,但是由于它使用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中国文人一种传统的情感体验,因此它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11、(3)积累两句以“思乡”为主题的诗句。

12、⑴天净沙:曲牌名,属越调。又名“塞上秋”。

13、C.曲中“古道西风瘦马”与“断肠人”等词句表明了游子漂泊之感。

14、周剑之老师介绍说,它运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写法,即用意象进行组合。作品的前三句,共十八个字,一共描写了九种意象。

15、小令属于散曲的一种。散曲指的是一种进入戏剧的唱词,分为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小令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以描写为主。一般以58字以内为小令。

16、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

17、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18、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译文: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孤独的瘦马。夕阳早已落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天涯。

19、出品人:孙忠怀张坤郝史杰

20、《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四、天净沙秋思作者是谁

1、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2、其经典之处就在于作者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飘”和“瘦马”这九种景物错落有致的罗列在了残阳余晖下,这人样是物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可在作者的笔下却生发出一种莫名的、神奇的魔力,把它们奇妙的连接,构成一幅凄清悲凉图景,还未发一语,已是耐人咀嚼、回味无穷。再加入游子孤独身影,更觉得羁旅之苦顿生,浑然天成。

3、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4、经典咏流传:苏轼《定风波》

5、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6、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

7、⑷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8、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人家:农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9、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0、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12、牛魔补充说,马致远的愁绪并非臆想,而是从生活中来的。元朝,读书人地位低下,九儒十丐,文人空有才华却上升无门。有些文人给人代笔练字,还有人做了编剧,撰写戏剧谋生。

13、马致远在大约五十岁的时候辞官归隐。他的一生都是郁郁不得志,漂泊无依,在官场生涯里,他看透了世俗的可悲以和人生的耻辱,对政治的各种不满意,就有了“隐居山林其乐悠悠”的念头。从此就过上了很平淡的休闲幽雅的恬静生活。

14、这首《天净沙秋思》以极其干净简练的语言、特征鲜明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秋日傍晚乡野萧索凄清的图画:太阳快要落山了,西风飒飒,乌鸦正在飞回枯藤缠绕的老树,小桥流水边有着几户人家,显得有些冷落肃杀。就在这个时候,村外古老荒凉的小道上,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驮着彷徨无依的游子还在赶路,看得出这身在异乡的人儿是多么地想家。在这里,一个“断肠人”写出了浪迹天涯、漂泊不定的游子孤苦、苍凉的心境。作者将看似孤立的自然景物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同时,有意识地突出画面的昏暗阴冷,景为情设,情由景发,情景交融,物我合强烈地烘托出了游子沦落天涯的羁旅愁怀。

15、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

16、刘丰和牛魔首先用牛奶、米酒制作了宫廷奶酪,这是一种在元明清时期非常珍贵的美食,被用作宫廷御膳。嘉宾们一边品尝着点心,感受当时元大都的味道,一边“回到那时”,聊起了元曲和马致远其人。

17、马致远是元代曲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家,在元代散曲作家中,其的散曲数量最多、流传最广,创作的散曲数量比关汉卿、白朴两人现存散曲的总和还多。

18、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离人思乡的孤寂愁苦情绪。

19、听音频,让全国最好的声音带你穿越回到少年

20、意深,含蓄无限,玩味无穷;调高,心驰物外,意溢于境。是境,是景,水乳交融,情景映衬;是意,是情;相辅相成,相济相生。怪不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曰:“文章之妙,亦一言蔽之,有境界而已。精品,不可不读;美文,不可不品。一曲《秋思》,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

五、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的

1、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从表达方式看,《天净沙秋思》以(描写)为主,结尾(抒情);而《秋词》以(议论)开篇,观点鲜明,以(描写)结尾,意境开阔。《天净沙秋思》抒发了浓烈的羁旅愁怀,《秋词》表达的是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

3、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4、马致远,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据考证,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东光县志和东光马氏族谱都有记载。马致远以字“千里”,晚年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曾任江浙行省务官,后过着“幽栖”生活。他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家,有杂剧16种,7种,并和李时中、红字李花李郎合写《邯郸道醒悟黄粱梦》一书。他也是一个散曲名家,辑本有《东篱乐府》一卷,现存小令一○四首,套曲二十三套。

5、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擅长用叹世超世的形式,虚掩其外,而愤世抗世的内容,则深寓其中。

6、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7、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

8、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剧中所抒发的人生情绪容易引起旧时代文人的共鸣,二是语言艺术的高超。

9、总监制:毛浩马延琨张丽娜

10、因此,在元代的许多文学、文艺作品中,这种愁绪都可以窥见一二。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中,都夹杂着那个时代给予文人的压抑情绪。

11、在一个安静的秋天的黄昏,夕阳开始西下,一个落寞的人牵着匹驮着书卷瘦骨嶙峋的老马,走在偏远僻静的乡间荒凉小道上。

12、D(解析:“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表述不对,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有枯藤、老树、昏鸦,以及西风”。)

13、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14、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15、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16、以下对该曲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17、诗人全篇一共仅28个字,就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

18、B.渲染既温情又悲凉的特殊氛围。

19、一个人就这样为了功名茫然的漂泊在异乡,却坎坎坷坷总不得志,不知哪里才是归宿,心中阵阵凄凉。

20、《天净沙秋思》体现了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的种种悲哀之情。

六、天净沙秋思

1、马致远,元代杂剧家、散曲家。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晚年隐退。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现存七种。

2、最后两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寥寥几笔,描写出了一个形单影只的愁苦之人,一匹瘦马作伴,远离家乡,浪迹天涯。整首作品语言凝练却意境深远,用有限的意象表达出了无限的情感。

3、(七夕)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4、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5、如此经典之作,也难怪王国维称其为“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

6、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仿佛是泼墨写意,为我们涂抹出一片旅途黄昏的景致。藤、树、乌鸦,是从诗人的眼中看出来的,然后再叠印到一起的。藤是枯藤,树是老树,投射着旅人寂寥甚至绝望的目光,生出些冷漠的色彩。鸦则是昏鸦,在寂寥和绝望之外又折射出黄昏的光影。因此又暗示着旅人的疲惫,虽然只是罗列了几个名词,但是枯、老、昏,无处不传达出诗人的情绪,让我们隐约联想到诗人的处境。

7、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8、出自: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9、经过一座小桥,桥下溪水涓涓,溪水边还有几户人家。离家这么远,甚是想念,只是此时我只是途径别人家门口的过客,满身风尘,不知所终。

10、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萧条暗淡的气氛。

11、白朴这首小令《天净沙·秋》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并且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同时,也一起用了,寒鸦枯树等图景,代表着秋日的萧瑟气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