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
1、关于寒食节的古诗:
2、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4、洪升这首诗道尽了寒食节时,思念父母亲人的真实感受。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诗句很好当我在外打工时才能深刻感受到前两句的深意!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7、《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8、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9、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10、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11、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12、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13、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1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5、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7、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18、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9、泪眼倚楼不断自言语,双燕飞来,路上可与他相遇?纷乱春愁如柳絮,梦中到哪寻他去?
20、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二、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和风俗
1、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2、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3、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4、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5、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6、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7、亡者在昏晦的黄泉中听不到我们的哭声,来祭奠的人在傍晚潇潇的雨声里回去了。
8、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
9、早在宋代,每逢腊东京开封各大寺院都要煮七宝五味粥,即“腊八粥”,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作这首诗的时候陆游四十岁左右,罢官回到家乡,对于赋闲在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对现实世界感到激愤不满,又尚未完全意冷心灰,依然渴望东山再起。
10、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1、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12、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1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14、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15、七夕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访闺中密友、拜祭织女、祈祷姻缘、切磋女红、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七夕习俗。
16、开学两周,都一直奋斗在讲台和办公室之间,今天终于可以休整一下了。
17、中秋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8、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19、《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0、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三、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100首
1、李清照婚后与赵明诚离居,久不见丈夫,愁绪难抒,适逢七夕佳节,她写下这首凄婉动人的词作。
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关注并分享特铂文化,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4、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5、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6、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8、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9、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10、喜欢古诗的小朋友还可以继续读一读
11、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火炉上的美酒时常是温热的。
12、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