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上的题字(100句)

2023-02-12 10:01:28 0 59

一、富春山居图上的题字

1、文彭画作局部,他是明时画家文徵明的长子

2、乾隆丙寅穀雨日,御題。

3、但你看,669年过去了,这中间,东海扬尘,深谷成陵,这画却好像始终置身事外,银河无声转玉盘,它却依然是简静的。

4、是圖致可愛玩,凡晦明風雨,展卷輒有會心,茲值晴輝積素,偶一臥遊,當日嚴陵高致,彷彿遇之。因誦柳河東扁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之句,彌覺神往。乾隆己巳長至後三日,御識。

5、乙丑暮春至盤山,時雨既滋,因於讀畫樓題句,子久此卷氣韻,雅相印合,並書卷中。御筆。

6、BY黄公望|留在山中?

7、作画的人已经离开很久了,但留下画作,也像星光。穿过茫茫寰宇,然后,被我们看见。

8、《富春山居图》有两幅,一幅至正七年开始起稿,经过三四年之后才题款,历经十年完成,是绘赠“无用师”(据考证为郑无用道士)的。另一幅被认为是“伪迹”,称为“子明卷”。图上款识:“子明隐君将归钱唐,需画山居景,此赠别。大痴道人公望。至元戊寅(一三三八)秋。”从这段题款可以知道此画是为“子明隐君”画的,公望年70岁。上幅“无用师卷”公望年82岁。从这两幅题款看,相差12年。

9、余既辨明此圖即富春山居圖,乃迭舊韻,更為長歌,以書其後。乾隆丁卯春正御筆。

10、让乾隆没有料到的是,第二年也就是乾隆十一年时,又有人送上一一幅黄公望的画即《无用师卷》,乾隆看着十分眼熟,赶紧让人取出原先的那幅画进行对比,结果傻眼了,这两幅画不是一样的吗,只不过后者不是一幅完整的画而已。

11、乾隆题跋或詩或文,多以行书、行草与草书題寫,字体大小和篇幅长短错落不由于图版清晰度有限,较小的文字有的分辨不出,有的难免辨识有误,还请识者补充纠正。估计台北故宫当有详细的题跋释文,若有机会获得,将再订正。

12、故宫博物院将上万件馆藏文物向南方转移,两卷《富春山居图》也在其中。

13、此图的空间交错已减弱了视觉经验的参照,而凸显着笔墨空间的交响。文本的感受来源于内心境界的追求,是作者个性、学养与自然气象的通感境界。由此,笔墨的运用与自然的同构相参照而有了生命,线的文化属性在新的生命结构中有了具体所指。在此图中,独立而松动的线有着清透、圆浑、苍润、方圆互济等特点,与作者的生命感受合而为这是黄公望70岁时的作品,体现着他的生命状态,传达了画与人都是一个生长过程的印证。

14、宿雨初晴,瑣窗塵靜,展閱此卷,忻然有會,登萬仞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者,恐不如我坐遊所得多也。

15、熱河山川渾厚,草木華滋,與昔人所評一峰畫景象適合。嘗於苑中作亭曰,對畫非虛擬也。秋巡駐山莊,展卷悠然,獨惜子久未見此境耳。

16、“无用师卷”题款的年代纪年“庚寅”(西元1350年);而“庚寅”这一年与《富春山居图》却有巧合之遇,画成于“庚寅”,也毁于清顺治七年(1650)的“庚寅”,因而离散。去年又是“庚寅”,大陆的主事者,呼吁两卷能同时地展览,在有心人的奔走协商下,使得今年6月1日于台北故宫以“山水合璧”展出,联辉终于成真。

17、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18、真假两件,真者一卷题款:“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通称“无用师卷”。另一卷被认为是仿本的题款:“子明隐君,将归钱塘,需画山居景,图此为别,大痴道人公望,至元戊寅秋。”通称“子明卷”。两卷为了区分就用受赠人来命题。

19、不知道沈周当时,再看到这画,心里有什么动静想法。但与之相关的事情,他也只在题跋里提了一句:旧在余所,既失之。

20、他们看到,也写下。让这隔着时空,相交会的瞬间,也同样得以在纸上留下痕迹,以作实证。

二、富春山居图上面的题跋

1、智永的《千字文》前一日已经烧尽了,《富春山居图》也已在火中了。

2、先勾山石主脉。主线的搭配错落不可随意,它关乎空间的前后,而披麻皴在秩序感的前提下用笔松动,先淡后重,交错复加,呈现秩序中的变化和变化中的秩序,而不怕“乱”,乱与不乱是意趣相见。破墨法的运用除了水分的把握,其根本还在于用笔的肯定及对秩序感的认识。

3、上图为:《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4、此时,离当年画作完成,已是百余年过去了。

5、看完之后,只想吟一句:“能不忆江南?”

6、诗堂有陈元龙、孙岳颁、胡会恩三家诗题及“有余闲室宝藏”等鉴藏印二方。

7、因此,作者在画卷的最尾端自题跋文说: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亹亹。布置如许,逐旋填札,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而。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无用过虑,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识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十年青龙在庚寅歇节前一日,大痴学人书于云间夏氏知止堂。

8、每一处,都清晰地记录着

9、此圖數隨行笥,甲戍東巡至吉林,駐蹕松阿里江上,沙渚煙邨,恍然圖中勝處,因於行在展卷,書之時八月九日也,御識。

10、予南巡四至浙江,富春皆未到也。或眺於山隂道中,或見於雲棲江岸,或寄想於尖塔海亹。今來坐觀潮樓,目送銀濤,遠平春渚,一峰長卷,彷彿遇之,則入山而身立畫中,何如望山而畫在目前耶?茲行既辨浙江濤、廣陵濤疆域之舛,与前此考訂山居真贋事頗相類。予之不欲蓄疑,固不以小大歧視耳。乙酉春御識。

11、《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82岁时所绘,用四年时间才画成,画面表现出秀润淡雅的风貌,气度不凡,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是黄公望的代表作。

12、予既辨明此卷為子久富春山居圖真蹟,近又得摩詰雪溪圖,二物皆董其昌畫禪室中所藏,因成數句。丁卯仲春月御筆。

13、画虽然已被完成,却也依旧生长着——作画的人与看画的人,是同道,也是共谋。

14、(声明:本文由淘古趣平台自互联网搜集并整理发布,侵删。同时,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15、《富春山居图》,中国元代绘画作品,纵33厘米,横69厘米,纸本,水墨,作者黄公望。此画历时3年才完成,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段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仍沿袭原名,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16、BY王穉登周天球|你看过,我也看过

17、識得山居子久傳,雪溪摩詰釣舟扁。畫禪室裏羣仙侶,近日紛來參畫禪。

18、癸卯冬初,自盛京謁陵,迴蹕至夷齊廟,俯仰山川,清風斯在,悠然有會,於子陵桐江之間,因書此卷,以誌一時。御識。

19、吴问卿得了这幅画以后,十几年里,睡觉枕着,吃饭对着,须臾不离。

20、王穉登:“隆庆辛未年,中秋后的第三天,我在梁溪谈家的澄怀阁,看到这幅画。”

三、富春山居图上的字谁写的

1、这论断实际上也引来好多文人学者在争论。后来,吴湖帆与沈尹默便曾一道前往对故宫藏的这批书画做审查,《富春山居图》后半段的长卷,他们都经过一次眼。

2、无用师已不在世,这世上也换了朝代,洪武永乐过去了,宣德过去了,在那些年的历史记载里,斗争动荡也好,天下承平也好,都没有《富春山居图》的声息。

3、台北故宫黄公望研究专家解读富春山居(图)

4、沈周多喜欢啊,日日看,天天瞧,每一处笔画转折,每一处细微变化,就没有不了悉的。

5、只要不破坏整体的平衡和美感就可以用。国画中题字和落款有什么讲究?题字和落款是国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也有所讲究,要与画作的内容、构图等协调。题字一般包括画作的名字,像富春山居图,会用隶书或者篆书字体,也会比其他题字大,有些会根据画作的寓意题上诗词,还有一些题字是对画中形象、印象的补充,题字一定要隽永、精简,视觉的安排要巧妙,才能稳定画局,落款一般包括作者姓名、年月、轩号、官衔、敬词等,分为单款和双款,落款的位置不能随意,要与画面协调才能增加内涵、协调整体的效果,题字和落款是绘画与诗文、书法结合的艺术形式,这要求画家除了在国画还要在文学和书法上具备颇高的造诣。

6、乾隆特别喜欢《富春山居图》,六下江南也带在身边。不停的御题、御跋、御记、御识,一共多达五十五处,密密麻麻满布山巅树梢,把个画卷弄得“满目疮痍,体无完肤”。后来实在无从下笔了,才恋恋不舍地题上“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

7、也为《富春山居图》庆幸吧,虽然也没有避得过乾隆的御识——那是唯一落在画上而非画末的题跋,其中有一句说:

8、该作品是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

9、但事情的转折总是这样,是会有出人意料之处的。

10、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属国宝级文物。

11、我查阅了很多记载,只找到这幅国宝画卷上(黄公望)自己作的题跋全文:“两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授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亹亹布置如许,逐旋填剳,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无用过虑有巧取豪锐者,俾先识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十年青龙在庚寅歇节前一日,大痴学人书于云间夏氏知止堂”。

12、在天地之间,所有的景象都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空白之处显现出空间的实感性,也正凸显了无画的地方也是一种妙境的特点。在整幅画中,可以看到黄公望先生在绘画布局、形象安排、空间探索等方面所持有的独特看法。

13、周天球:“在王穉登先生看过这幅画后的第四十二天,我在天籁堂,看到了黄、沈两位先生的《富春山居图》,对着两幅画卷,看了一整天噢。”

14、高清图之后附《富春山居图》历史和解读

15、画自元代四家中的黄公望,他也叫大痴

16、春巡登泰山,曾空盪胸,眾山俯覽,蒼深渾厚之氣,不啻披子久巨幀。迴蹕舟行汶衛間,船窗晴眺,展對此卷,濃青未了,彷彿遇之,書以紀勝。辛卯春御識。

17、邹之麟的这处题跋里提到的吴问卿,是《富春山居图》的流传里,很关键的一位——当年,是他烧了这幅画。

18、台北故宫收藏有明唐寅的《高士图》,据唐光的跋语:“此六如先生高士图卷。乃荆溪吴氏物也。己丑岁曾侍先君同观于云起楼。明年庚寅。其主人翁不达。拟以素所珍爱诸物殉葬。虑不能如愿。遂于临逝时。集置榻前。付之一炬。此卷与黄子久富春图。同遭厄劫。”这从“高士图”三字及其旁题字已不全,可得知。当时火殉,不知尚有多少件为人不知。

19、他在《富春山居图》的画末写下题记,说:

20、画,与其上那样多的题跋,每一处,赞叹的,抒怀的,伤感的,都是笼罩着我们的宇宙往事啊。

四、富春山居图上的题字正是江南好风景

1、然后,乾隆始皇帝,更是一个书画收藏界大佬。有句话叫“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就是说,无论他怎么题字都不会有人敢说个不字,即使画是假的,只要皇帝说是真的,那就是真的,谁敢反驳就废了谁!没有约束,想干嘛就干嘛!

2、从此,吴湖帆就把自家的梅影书屋称作“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了。

3、现在两幅画又被思重得到。

4、锄禾日当午造血干细胞清明上河图复方草珊瑚平方差公式班长兼学委完全搞不懂弯弓射大雕仙剑奇侠传王朝干红酒重阳插茱萸梨花压海棠黄河入海流起舞弄清影白鹭上青天曲径通幽处城春草木深

5、水營一律淀池風景,宛如江鄉,惟欠佳山耳。船窗展卷,如對富春。

6、=====点赞即是布施|分享传递智慧|=====

7、1350年,《富春山居图》画成后,黄公望便将此图题款送给了他的道友无用师郑樗。无用师考虑到此卷可能被人“巧取豪夺”,因而在画完成之前就请作者“先书无用本号”,明确归属。

8、虽黄公望晚年定居今富阳市境内,但画卷内容对比宽敞平坦的"富阳江"和山峰峻奇峡谷雄伟的"桐庐江",就可得知,富春山居图所画内容约80%在桐庐境内富春江的景色,20%为富阳的景色。

9、后来人称这幅是“画中兰亭”

10、大癡道人黃子久,詩中元白書顏柳。富春大嶺稱傑作,膾炙都人士之口。金題玉躞(卷軸杆)標山居,然疑即是富春否?展卷一室饒古香,華亭妙筆存圖右。品評精確書法高,以書例畫珍瓊玖。江山萬里無足奇,萬里以外個中有。平沙遠渚隔重林,水郭煙村帶層阜。耕者讀者雜漁樵,天高地下適飛走。渾噩全無意匠營,都來量物隨所受。宜令香光拜下風,倪迂范緩(寬)誰妍醜?不必什襲誇鑒賞,丁甲(道教六丁六甲神)呵持自能壽。

11、富春江北有大岭山,黄公望晚年住在这里,也就是现在的富阳市境内。他以大岭山为主,画了《富春山居图》。这幅画宽33厘米,长69厘米,开始创稿时黄公望78岁,时断时续,历经数年,他83岁为此图作题时,尚未最后竣稿。

12、《富春山居图》子明卷虽系赝品,但被乾隆误作真迹而宝爱有加,且在画上题跋到几乎填满所有空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同一人在同一画中题跋最多的记录。在书画作品上题跋,是中国才有的一门学问与艺术,很有文化特色和保护价值,如今已渐衰微,虽犹不绝如缕,但若不重视,总将灭亡。

13、黄公望将《富春山居图》送给了无用大师,从此开始了它在人世间600多年的坎坷历程。

14、也就是说,被乾隆题了54处字的《富春山居图》是赝品,而后来的这幅才是真迹。于是乎,问题就来了:乾隆这样一个书画行家,怎么就看走眼了呢?这就要说到古代的书画造假了。

15、林志玲演的王雪晴似乎就像宫野志保一样,刘德华演的肖锦汉在妻子林和王雪晴间,虽然他很关心王雪晴(lisa),在她中弹时,很紧张又温柔地陪在她的床边,可他却不可能选择她,因为他依然深爱着妻子;工藤在兰和志保间似乎一样,而Lisa在最后一刻还是为刘德华挡下了火焰,背叛了黑帮。尤其是她为刘德华挡下火后躺在刘德华怀中最后一句话那才感人“我多想能做一回你的新娘,给你再生一个女儿”肖锦汉和妻子已经有一个6岁的儿子了,所以他也绝对无法选择林志玲演的Lisa,希望我的回复能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给我好评哦!~。

16、黄公望为什么要作这幅画呢?其实是为了送给师弟无用大师。

17、明代,《富春山居图》辗转到了书画家沈周的手上,他请人在《富春山居图》上题了字,不承想,这个题字的人的儿子见到这幅画画得这么好,心生歹念,把画偷偷卖掉,然后让父亲告诉沈周《富春山居图》被偷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沈周在画摊上见到了被卖掉的《富春山居图》,兴奋异常,连忙跑回家筹钱买画。当他筹集到钱再返回画摊时,画已经被人买走。沈周捶胸顿足,放声大哭,可后悔也晚了。

18、慢慢闭上了眼睛。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老爷这是要焚画殉葬呀!要被烧掉的画就是国宝文物《富春山居图》。因为太珍爱此卷了,所以嘱家人准备把它付之一炬“焚以为殉”用来殉葬。

19、和很多人的成长轨迹类似,黄公望也是先读书后做官,不过官职不大,类似于现在的秘书。在做秘书期间,黄公望因为上司贪污受到牵连,进入了监狱。

20、壬子三月,西巡至五臺日,大雪對景,披圖益知其妙。

五、富春山居图上的题字内容

1、继续增添复加用皴(长披麻皴),使得山石体感更强而呈现出力量感,注意用笔要枯虚,不可勾死。

2、这是乾隆在《富春山居图》上的御识

3、畫家貴正不貴奇,大癡此卷三昧知。天地造物非物造,元氣裹合神淋灕。六法上乘我所喜,言之不足長言之。石渠寶笈惜未載,行□出笥常相隨。田盤小憩天成閣,展覺峰巒近列眉。香山岫雲足佳趣,以境覓畫非然疑。乃知逢源任左右,是謂田家合天倪。如入畫禪晤思白,摩詰雪江有所思。我欲壽之以佳作,德潛手筆猶能為,富春大嶺汝有記,吊古寤嘆與嗟咨。試評此畫得所否,更須紙尾揮顏碑。

4、BY邹之麟|这是什么神仙日子啊?

5、几年前,和好友无用师回到富春山里住。

6、在《富春山居图》中,按照富春山脉络的延伸,应用了“长披麻皴”的画法,江面以横向长皴来表现水面波纹,与山体相交接的浅水处也用长线条皴擦来表示。高峰和平坡用浓淡朦胧得横点,描写丛林,用变化了的”米点皴“法,粗细变化,聚散组合,远近浓淡干湿结合,苍苍茫茫。远山高峰远树穿插淡墨小竖点,上细下粗,似点非点,似树非树。山石大部分用干笔皴擦,线条疏密有致;长披麻皴为主,略加解索皴;皴笔的转折灵活自如,墨虚实枯润相融。

7、二月有福:你喝你的茶,我也喝我的

8、看《富春山居图》的时候,就也有这样的感觉。

9、黄公望的画,学习董源、巨然,融入自己对自然实景的感受加以创作。黄公望著作有《写山水诀》一卷,对后者有很大的启迪作用。黄公望作品近百幅,现存有《江山胜览图》、《皤溪渔隐图》、《芝兰室图》、《雨岩仙观图》、《天池石壁图》、《陡壑密林图》、《秋山幽寂图》、《浮岚暖翠图》、《九峰雪霁图》、《快雪时晴图》、《富春大岭图》、《仙山图》、《秋山无尽图》等。

10、《富春山居图》是国宝,画面非常优美,且出于名家之手。其实,你仔细端详,画面并没有特别之处。那么,《富川山居图》为啥能够成为国宝呢?除画面美,还因为,很多藏主在上面写字了,让他更具有人文价值。

11、《富春山居图》的“子明卷”曾被清乾隆所得,并被认定是“黄公望真迹”,爱不释手。每观赏一次就题诗一首,先后题了48年、50多处,而且仍然意犹未尽,最后在前隔水题有“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的款识。此“子明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12、拽是拽出来了,可其首的一段已经烧没了,并且还把后面的烧成一大一小两段。从此小段叫《剩山图》,大段叫《无用师卷》。

13、由吉林進英峨門抵盛京,山川渾厚,雲樹華滋,惜不令子久妙筆一為寫照,因思造物孕奇毓秀,或鍾之於神聖,或發之於文章,或寄之於翰墨,雖大小殊絕,皆足光宇宙,垂無窮,苟非是其湮沒者可勝道也。九月望日,舊宮繼思齋御識。

14、黄公望在《写山水诀》中曾介绍自己是如何创作的:“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之。”为了创作《富春山居图》,他在“领略江山钓滩之胜”时,“袖携纸笔,凡遇景物,辍即模记”。画中所题文字表明,他为完成此画而潜心观察、揣摩费时三四年。

15、顺着这些题跋,一一看下来,会感慨。

16、沈周先生临的那一幅,后来是在吾苏的樊节推那儿,那是成化丁未年的事了。后来,樊公又得到这幅真迹,可以说是终于合璧了。

17、辛未上巳,駐蹕錢塘,坐西湖行宮,山翠波光浮動,几案晴雨變幻,出奇無窮,惜不得子久為之寫照,因展卷題之。御筆。

18、学画虽晚,但画得是真的好,彼时也好,后来者也好,多少人为之叹叹,说那是“千秋万壑,愈出愈奇怪,重峦叠嶂,越深越妙”。画得也是淡淡,很元代的风格,就像这样:

19、其他的内容有待查阅、考证。

20、后记:尽管这个故事有些可悲,但对于第二幅真迹来说却是幸运的,正因乾隆认为第一幅赝品是真迹,第二幅真迹才逃过被提拔54次的命运。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