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俭节约的典故(100句)

2023-02-12 09:56:39 0 59

一、关于勤俭节约的典故

1、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

2、在现场教学之外,唐太宗还注意加强书面教育。他亲自撰写《帝范》十二篇,其中《诫盈第七》诫勉太子,“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俭则人不劳,静则下不扰。人劳则怨起,下扰则政乖”。唐太宗清醒地认识到,在古代生产力、尤其是粮食产量大体恒定的情况下,奢侈浪费必然会过度使用民力,导致百姓铤而走险;只有勤俭治国才能确保百姓生产生活正常有序,实现长治久安。故在《崇俭第八》中,太宗直接明确地告诉李治,“圣世之君,存乎节俭”。

3、奶奶虽是清末女子,未曾读书识字,但家训极其严谨,其中一条便是勤俭节约。

4、节约节约,积少成多,一滴两滴,汇成江河。——谚语

5、关于勤俭节约的寓言故事可以用小动物来比,比如说小兔子和小乌龟在一起喝饮料,它们怎样把饮料喝完,然后把瓶子放到回收站。

6、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7、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8、出身贫苦农家,十分倡导节俭。

9、刷牙时不关水龙头,吃饭时要面子叫一大桌菜吃不完也不打包带,走买了很多衣服刚回到家就不喜欢就放起来不穿了,平时会买许多垃圾又没营养的东西吃

10、司马光还举了许多正面的事例,讲明节俭是“大贤之深谋远虑”。

11、工程竣工后,他叫人在墙壁上画了许多怵目惊心的历史故事做装饰,让自己时刻不忘历史教训。

12、据说有一次他打算建造一个露台用来欣赏山水风景,结果听说建造费用需要大约十户人家的收入,便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个想法。

13、奶奶不但用一个两兄弟结婚分家后,一个勤劳节俭,一个懒惰奢侈的故事不同结局来启发我们,勤俭永不穷,坐吃山也穷。

14、那是在大部分人靠种田得粮生存的年代,一旦失收或平时稍懒又不懂节俭的人家,便会常常面临捱饿的日子。

15、负责工程的人将图样送给他审定,他当即把雕琢考究的部分全去掉了。

16、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个人仔细品味。

17、隋唐再造一统后,吸取西晋斗富奢纵的灭国教训,勤俭成为上至皇室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的共同价值追求,尤以隋文帝、唐太宗的身体力行为甚。

18、孔子认为不是帷裳,一定要裁掉多余的布。出自<论语>,"非帷裳,必杀之"。汉文帝,他常穿粗丝衣服,他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衣服拖地。帷帐不得织纹绣锦,听说建露台贵就不建了。大概出自<汉书>。曾国藩看到他的女儿穿一条绸裤,就让她换掉,他的家书里常有教导子侄多养猪,多种竹的话。出自他女儿曾纪芬的回忆和<曾文正公文集>大概是这样。

19、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子(晏婴),历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君,名显诸侯,却“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时时处处以节俭为意,就连与本身地位相称的生活待遇也坚辞不受。

20、有时来了客人,最多是让厨师多做一两个菜,从不铺张浪费。朱德曾经告诫厨师:“我们这些人过去都是农民,是吃粗粮、小菜长大的,身体也很健康。

二、有关勤俭节约的典故

1、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是优良传统。所以要让勤俭节约成为伴随我们终身的良好习惯,必须从我做起,从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做起。

2、那就谈谈这位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刘恒。汉文帝。他的母亲是薄姬,汉军的战俘,后来才被纳入,之后也没有碰她,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才有身孕。所以应该是因为母亲的原因,他才从生下来就不受待见,不受宠爱。

3、朱元璋: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4、很多穷奢极欲的富人,很快就退到入不敷出、倾家荡产的境地;很多勤俭节约的富人,总是尽力计划自己的需求,延迟对奢侈品的购买,保持有序节制的生活习惯,他们手中的资本因而越滚越大

5、一个散骑舍人穿了件十分华丽的新衣服,朱元璋问他:“这衣服多少钱?”舍人回道:“五百贯。”朱元璋痛心地说:“五百贯是数口之家的农夫一年的费用,而你却用来做一件衣服。

6、开学以来,宝应中专围绕“勤俭节约”主题,相继开展了党员艰苦朴素、师生勤俭节约、后勤精打细算、家庭省吃俭用等教育、宣传和实践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近期,学校将评选一批节约型集体和个人,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节俭氛围、抵制餐饮浪费,倡导光盘行动、践行时代风尚。

7、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

8、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这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9、奶奶更用她的一个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渡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10、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为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乘车学生的勤俭意识并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在世界勤俭日来临之际,交运温馨校车公司在全市2300辆校车上开展了“勤俭节约从我做起”的流动讲堂活动。

11、自古以来,勤俭节约不仅是关系个人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小事,更是关乎社会风气和家国兴衰的大事。在极特殊情况下,甚至还能虎口夺命。

12、朱德的饮食非常简单。据他的厨师回忆,工作日里,康克清在机关食堂吃饭,在家吃饭的只有朱德自己。每顿的饭菜只不过是一碗米饭、三盘小菜、一个汤。三盘菜里,一盘半荤半素的菜,一盘素菜,还有一盘常常是他亲手腌制的泡菜。汤就是普通的鸡蛋汤或青菜汤。晚饭就更为简单。

13、大家一起观看了节水科普片《节水家庭谈节水家家户户有“高招”》,既了解到了很多节水的小妙招,同时视频中很多家庭的节水观念也激发了大家对勤俭节约更深刻的感悟。

14、王恭是东晋是名士。他从会稽当官后回家,同族的一个长辈去看到他坐在一张竹席上便说,你从东边回来,应该有不少这种东西,可不可以给我一张。王恭将席子送给他,自己之后却只能坐草席了。那人听说后非常惊讶,对王恭说,我本来以为你还有多余的竹席。王恭则回答,我为人平日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15、参会人员齐唱了《勤俭节约歌》,在歌声中重温了粮食的得来不易。齐诵朱柏庐的《夫子治家格言》、薛宣的《读书录》、诸葛亮的《诫子书》,在经典中感悟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16、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17、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参军后,每月领到的津贴费,除了交团费,买书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储蓄所。他的袜子总是补了穿,穿了又补。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

18、即便如此,1984年,陈新杰匿名向厦门市少年儿童基金会一笔就捐出了20元,差不多是他一个月的工资。

19、香港富豪李嘉诚有一次从酒店出来,准备上车的时候,把一枚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咕辘辘地向阴沟滚去,他便欠下身去追捡。旁边一位印度籍的保安见状,立即过来帮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后,再从钱夹里取出100元港币,递给保安作为酬谢。

20、0 苏东坡:口腹之欲,何穷之有?

三、有关勤俭节约的历史故事

1、武帝虽然个人极度反感奢侈浪费,但因皇权不振,在制止贵族重臣的“豪侈”行为上一直有心无力。西晋开国元勋何曾“性奢豪,务在华侈”,衣食住行“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平日吃的“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即不蒸出来十字开花的形状就不吃。每次进宫参加御宴,何曾都看不上御膳房所做的饭食,觉得不如自家厨房美味,无法下咽。武帝“辄命取其食”,就特许他赴宴时自带美食。何曾“食日万钱”,一天的饭菜就要耗费一万钱,以致留下“何曾食万”的成语典故,还“犹曰无下箸处”。大臣“刘毅等数劾奏曾侈忲无度”,武帝“以其重臣,一无所问”。

2、毛泽东要求别人的事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

3、赵匡胤教女俭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作为一国之主皇帝应该说是人间最富有的,金银财宝任其享用。可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4、自此,陈新杰生活中克勤克俭却慷慨捐资公益事业的行为,持续到现在已经30多年。

5、他命令太监在皇宫墙边种菜,织造麻鞋、竹签自用,规定诸王子出城稍远,要骑马十分之步行十分之三。

6、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7、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

8、从前,一个叫吴成的农民,相传他临终前,将 “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9、为贯彻落实6月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要求,提高人员密集型场所安全意识,增强商户应急常识,6月14日,振兴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在德丰时代广场组织开展了应急演练活动。提高了商户和商场员工在应对突发火灾等生产安全事故时的能力,为进一步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0、两母子食过热气腾腾的米饭便要离开,奶奶慈悲,让她们留宿了一晚。考虑到那时个个都是勉强糊囗,她们再乞讨下去也没几个人有能力去接济她们。所以,第二天早上,奶奶赠予两母子一些粮食和些许钱才让她们回家。

11、反正有他在的王朝,应该是盛世家园。

12、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

13、冬不节约春要愁,夏不劳动秋无收。——(锡伯族)谚语

14、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15、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愿意丢掉另买。他的内衣也补了许多补丁。但部队发夏装时,按规定每人可领两套单军装,两件衬衣、两双鞋,而雷锋却只领一份,说是是“够穿了”。

16、对于活动心得体会,大多数同学表示:有话可写,有感可发。

17、他甚至还自己参与农作,皇后也亲自采桑养蚕,宫内的开支也是一省再省,连皇帝的龙袍和皇后的凤袍也经常打着补丁。汉文帝还下令对于八九十岁的老人,由国家进行供养。此外,他减免百姓租赋和徭役,废除盗铸钱令,开放山林川泽,使得社会经济迅速得到恢复。

18、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为了不乱花一文钱,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

1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每天吃到的美味食物,都是广大劳动者辛苦劳作创造出来的,因此我们应当身怀感恩之心,珍惜每一份宝贵的粮食,杜绝粮食的铺张浪费。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20、我的外婆是个节约的人,旧的衣服总是舍不得扔掉,妈妈要给她买新衣服,她总是说不要,旧的还可以穿。她总是教育我不要乱花钱,不要买一些没用的玩具和零食。在外婆的影响下,我改正了乱花钱的毛病。我把自己的零用钱都积攒起来,放在一个存钱包里,准备攒多点,捐给山区的小朋友。让最小的钱发挥最大的能量。

四、有关节俭的典故

1、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

2、赵匡胤教女俭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作为一国之主皇帝应该说是人间最富有的,金银财宝任其享用。可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3、记得奶奶常说,好天斩埋落雨柴;积少就成多。至此,在我懂事以来,不论在上学时期,或是踏入社会工作的日子,从不敢怠慢,不敢偷懒。更在奶奶的潜移默化中,我节俭不奢,能省则省。在本来不富裕的生活中尽可能节约出一丁点钱财。当贫困山区的儿童需要捐资助学,需要添衣置物,独居老人需要物资之时,我还可尽一点点心意。学奶奶教育我们一样,用我自身的勤俭节约持家及节俭可助人来教育下一代。

4、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

5、周恩来总理居住在中南海西花厅,过着俭朴的生活。这从他居住的房屋及院落都可以看得出来。自他住进来以后,不许装修与翻新房屋及庭院。

6、在中国古代社会,人地关系一直高度紧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自古就是传统经济伦理和道德风尚的重要内容。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三宝”之便是“俭”。《左传》曰“俭者,国之宝也”,古语云“节俭之行,君子攸先”。

7、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孔子要向他传授高深的理论,曾子本来坐着,听了便从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站立,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充分尊敬。

8、后来,他又在朝廷中做了高官,但仍注重节俭,从不讲究奢华。他自订每餐只能一饭一菜,有客也只能增加两个菜,不许铺排,否则就拒绝用餐。一次,苏东坡的一个老友与他重逢,请他吃饭,他嘱咐朋友千万不可大操大办。

9、好儿郎一朝从军数载磨砺将终身受益

10、10月29号下午,出口加工区实验小学3号校车随车照管员刘振霞与乘车学生们一起算了一组生活中的计算题:“我们假设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分钟滴60滴水,一个小时滴3600滴,一天滴86400滴,一年31536000滴水。同学们,我国大约有7亿个家庭,每天会有多少个水龙头在滴水?”。随着照管员的提问,乘车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学生首先要从身边做起,杜绝铺张浪费,改掉不良陋习。随后,李振霞号召同学们用绘画手抄报等方式来向身边的同学和家人宣传节约意识,倡导节约风尚。活动的最后,乘车学生们还一起把自己关于“勤俭节约”的绘画作品贴在车厢上。

11、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

12、当天下午,交运温馨校车棘洪滩小学班组和棘洪滩小学的师生联合组织了一次“勤俭日,我当先”的倡议活动。随车照管员隋彩凤呼吁同学们能够积极主动地为节能减排建言献策,最后参加活动的同学们纷纷在“勤俭日,我当先”的横幅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以此来表示同学们树立勤俭节约品质的决心。

13、“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14、的确,大多数人一听到「节俭生活」,直觉反应就是要过苦日子或穷人的专利,事实上,这并不是正确的观念,因为节俭生活其实是种生活态度,与其说是省,不如说是理性的适度消费

15、6月15日,丹东市陆字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到振兴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工作人员王星送来锦旗以及感谢信,感谢其耐心周到的服务。

16、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瞎忙,却等于乱放空炮。——培根

17、明朝建立后,按计划要在南京营建宫室。

18、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19、6月14日,振七街25号楼众多居民的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当天,该楼下水管道改造工程正式开工,预计再过10天,困扰居民9个月的家里返粪水问题,就能得到彻底解决。

20、到了孙子这一代便因骄奢而家业败落。

五、关于勤俭节约的典故成语

1、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传》

2、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

3、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年幼时,每次和哥哥一起吃梨总是拿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后来,“孔融让梨”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4、荀巨伯是东汉桓帝时的贤士。一次他去探望重病的朋友,恰逢胡兵围攻城。他不肯独自逃跑,甘愿用自己的性命。胡兵大受感动,率军撤回,全城都得救。荀巨伯对友情的忠诚也流传千古。

5、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6、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7、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

8、有个官员想用好看的石头铺设宫殿地面,被他当场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9、让他自己尝尝赚钱的不容易,有意识的告诉他节约。21天,养成好习惯需要21天,坚持下来就好了。

10、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11、驸马王济身为皇亲国戚,“性豪侈,丽服玉食”,公然带头违背武帝“恭俭”国策。武帝曾到其家赴宴,王济“供馔甚丰”,所有餐食“悉贮琉璃器中”。其中有一道“蒸肫”味道特别好,武帝问起烹饪方法。王济答道,“以人乳蒸之”。武帝当即“色甚不平,食未毕而去”。

12、宋代是,程颐的学生杨时、游酢某次一同前往程颐家求教问题,来到老师家时却发现程颐睡着了,他们不忍打搅,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时天寒大雪,当老师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程门立雪”后来成为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13、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14、节约与勤勉是人类两个名医。——卢梭

15、周恩来总理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他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

16、从古到今,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节俭著称于世。

17、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18、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好处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19、正是因为习惯了俭朴的生活,苏轼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起落,才能拥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胸怀。

20、车胤是晋朝人,自幼聪颖好学却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于是他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学识与日俱增,成为知名学者。“车胤囊萤”也成为勤奋学习的典故。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