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自清散文集
1、其次,览胜记游散文。《踪迹》、《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等散文集中有许多为人所称道的览胜记游的散文名篇。朱自清览胜记游散文兼顾并重自然与人文地理的描述展示。
2、朱自清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3、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4、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是虚写,而最真实的背影是作者坐在车厢里,看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出现的,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了。
5、《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年,文光
6、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家中最为人熟知的一位。他的作品,从《春》到《背影》到《荷塘月色》,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影响了无数年轻读者的审美和人生,是“白话美术文的模范”。他的散文把古典诗词的美好意境用纯正的白话文表达出来、营造出来,以浓烈的诗意、顺畅的结构和平素的语言证明了白话文的新鲜活力,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7、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8、在《松堂游记》写道:“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姗姗来迟而又被云半遮的月亮,喻为害羞的乡卜姑娘。让人感觉情趣无穷。
9、朱自清还有另外一种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
10、朱自清的散文有:《松堂游记》、《背影》、《荷塘月色》《你我》、《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伦敦杂志》、《国文教学》、《经典常谈》、《诗言志辨》等等。
11、但作者毕竟小是真正超然,一听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一股愁思猛地袭上心头,小禁发出慨叹,“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但他却又释然。接着他又想起采莲的事,但他却又感到“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想起《西洲曲》勾起了乡思,作者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他“乐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忘记”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12、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13、杨朔散文集主要有:潼关之夜(散文集)19重庆烽火社亚洲日出(散文集)19北京出版社海市(散文集)19作家出版社东风第一枝(散文集)19作家出版社他于1968年去世后出版的有:杨朔散文选/中国文库(散文集)19人民文学出版社杨朔散文选19人民文学出版社杨朔文集(上卷,散文、报告文学集)19山东文艺出版社(未出齐)茶花赋(散文集)19人文杨朔代表作(散文、小说合集)19黄河出版社中华散文珍藏本:杨朔卷(散文集)19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12月又出版“中华散文珍藏版:杨朔散文”,属于“换汤不换药”。)杨朔散文(散文集)200人民文学出版社。
14、《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15、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16、《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17、辑录朱自清的经典作品,包括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其语言新而不失自然,作品富有真挚清幽的情态。
18、从百草园、三味书屋......
19、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20、⑸伶伶俐俐:聪明灵活。指十分聪明。
二、朱自清散文集推荐理由
1、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2、第六自然段的这一句“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3、1924年,诗和散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朱自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开始从事文学研究,创作方面则转为以散文为主。
4、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5、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短小,构思更见匠心。《背影》无论写人、叙事、抒情都十分平实,但在平实中却孕育着极为精巧的构思。全文共写了三次背影。第一次,为儿子买橘子而艰难的在月台上爬上爬卜的背影,深深的打动了作者的心灵,顿时使“我’获得了特殊的感觉。第二次,父亲的背影渐渐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找小到了,犹如电影画面慢慢淡去,景越淡情越浓人越远心越近。第三次,从信中得知父余困顿际遇,在晶莹的泪光中,又浮现出那“清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他将成为“我”终身难忘的一幅父子告别图。
6、《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7、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8、类型不同啊,丰子凯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林清玄是林清玄是台湾当代重要的新生代散文家,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显现出博大的悲悯情怀,其散文也呈现出质朴、清新、真纯的特点.悲悯情怀是林清玄的情感内核,悲悯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质,清真成为其散文重要的美学风格.他受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
9、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10、《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年 开明
11、朱自清(1898~1948年),原名自华,宇佩弦,江苏扬州人。1916年,他就读于清华大学,参加新潮社和文学研究会。1920年大学毕业后他前往江浙一带,在中学教书任课。1924年,作为诗人的朱自清出版了长诗《毁灭》和诗文集《踪迹》。1925年,他就任清华大学教授,研究古典文学,创作出版散文集《背影》。1931年,朱自清赴英国留学,漫游欧洲。次年,他返回祖国,继任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任西南联大教授,撰有学术著作《经典常谈》。1948年,在北京,朱自清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贫病去世。
12、1923年朱自清发表了近300行的抒情长诗《毁灭》,表明自己对生活的严肃思考和“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脚印”,这种进取不懈的人生态度,在当时有较大影响。
13、《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年,百花
14、朱自清散文的主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言志表意;其览胜记游;其书怀抒情;其感悟觉世;其指摘时弊。
15、《匆匆》表现青年知识分子对未来的求索。作者身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感受着时代跳动的脉搏。朱自清的内心充溢着苦于找不到出路的迷茫。作者所流露的不仅是个人的无奈,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青年热爱生活、追求进步,然而又不无惶惑、苦闷的时代情绪。
16、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5)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7、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
18、192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文学研究会8位诗人的合集《雪朝》第一集,内收朱自清的诗作19首。
19、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20、《踪迹》(诗与散文集)1924年 亚东图书馆
三、朱自清散文集在线阅读
1、后者如《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荷塘月色》《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白水漈》,更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而脍炙人口的佳作,代表了他的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2、《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年,开明
3、是现代《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4、每一个动作都像电视特写,慢镜头一般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5、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
6、《歌声》《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春晖的一月》《航船中的文明》《旅行杂记》《女人》《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飘零》《背影》《阿河》《执政府大屠杀记》《哀韦杰三君》《海行杂坊》《白采》《荷塘月色》《一封信》《怀魏握青君》《儿女》《白马湖》《扬州的夏日》《看花》《我所见的叶圣陶》《给亡妇》《哀互生》《春》《冬天》《择偶记》《说扬州》《买书》《初到清华记》《蒙自杂记》《北平沦陷那一天》等。
7、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8、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9、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响,也没有影子。
10、(3)1930年:散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