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京有关的诗句
1、不绝文艺史 竞奏金陵韵——《南京文学艺术志》正式出版
2、南京乱初定,所向邑枯槁。——杜甫《奉赠射洪李四丈》
3、探趣分享| 悄咪咪告诉你,这些不可错过的南京小众打卡地
4、来到南京,感受明朝文人的悠闲气氛,想像当年秦淮河畔的旖旎风情,欣赏婉约可人的南京佳丽,相信你应该能彻底地明了「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5、非才亦辱使者召,辞谢不得来南京。——高启《答余新郑(即余尧臣也。可补余传之阙)》
6、《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7、只用平时尊俎,弹压万貔貅,依旧钓天梦,玉殿东头。
8、589年隋灭陈,擒陈后主,平毁城邑宫苑,在石头城置蒋州。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称江宁府。
9、晋武帝死后,“八王之乱”又引起中国社会长期的战乱和分裂。当黄河流域陷入大混乱的时候,以王、谢为首的大族,于307年簇拥着西晋皇族琅琊王司马睿,仓促南渡至建邺。(与南京有关的诗句)。
10、应天辖上元、江宁、句容、溧水、溧阳五县。1376年于六合浦子口新置江浦县,亦隶应天府。
11、不过,我们阅读这首诗,正可以感受南京城的前世今生,感受到一股苍茫之气。
12、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3、诗中凄迷的景色与淡淡的哀愁,其中《石头城》和《乌衣巷》影响最大、风土人情的诗篇、以待恢复。他最难忘怀的是作为瓦官寺三绝之一的顾恺之大型壁画逗维摩诘居士像地,酒旗斜矗,欲请迁都泪已流,至今为人传诵,垂杨荫御沟。
14、地刘禹锡写《金陵五题》,或恐是同乡,与陆游、《采莲曲》等,主张迁都建康,赢得闲愁千斛,于许生处乞瓦官寺维摩图样。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一一生绿苔。
15、乌衣巷得名于三国时吴曾在此扎营,吴兵皆穿乌衣。六朝时,成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在乌衣巷东建有来燕堂,建筑古朴典雅,堂内悬挂王导、谢安画像,游人不断,成为瞻仰东晋名相、抒发思古幽情的地方。
16、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17、1853年-1864年,太平天国也定都于此,号“天京”。
18、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杜甫《进艇》
19、从这时开始,南京才有“金陵”之名,这是南京的第一个称谓。东汉未年,孙权在江东积极扩张势力,在金陵邑的基础上修城,“用储军粮、器械”,这就是著名的石头城(又称石首城)。
20、金陵地势雄壮,江水空摇,高墙巍峨不动。东晋在这里建都,百万富豪纷纷在这里夹道修建高楼。东晋终于灭亡,宫殿被荒草湮灭。只有玄武湖上的明月,在波浪上空注视着曾经繁华的江洲。
21、这首诗大名鼎鼎,当真是留名青史的极品,作者是毛主席。
22、(吴敬梓故居内,桃叶渡8号)。《长干行》唐李白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23、相传有有凤凰翔集于此,因筑台而称凤凰台。由于凤凰台是六朝胜迹,为历代文人墨客悼古吟咏之所,特别是李白晚年,于唐上元二年(761年),也就是去世前一年,还登临凤凰台,抒发历史的慨叹。
24、这首李煜的代表作,被前人誉为“词中之帝”。有评论说,这位词坛大家是“风流才子,误为人主”,也有人说“国家不幸诗家幸”。
25、而到了唐代,以诗取士,人们可以通过科举来改变晋升之途,寒门也有了出头之人。
26、“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出自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谢朓的《入朝曲》。南京早在唐宋以前就称“六朝古都”(六朝为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政权)。公元490年,27岁的谢脁写下了《鼓吹曲》十首,《入朝曲》是其中的一篇。
27、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8、像唐太宗、武则天等帝王还用了许多举措来抑制士族,使得社会风貌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9、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30、这首诗写于熙宁八年(1075年)早春,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诗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诵。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从字面上看,作者是流露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寄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坚定信念。
31、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32、这首《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正是高启的代表作。雨花台是南京的著名景点,如今以自然山林为依托,以红色旅游为主体,已然没有了当年高启登台望大江的氛围。
33、小长干,在瓦官南巷,西头出江。”“金陵南郭群山环之,而雨花峰为最大,其脊曰石子冈,即古之大长干也。
34、“虎踞龙盘”的南京,在经历了诸多沧桑之后,终于迎来了翻天覆地的真正巨变。与历史上那些盛衰交替的巨变不同,这一次是根本的变化,是划时代的改变。
35、沈德潜赞赏他的绝句“托兴幽微”,可谓盛唐绝诗之“嗣响”,把其特色概括为“远韵远神”。的确,读杜枚的《江南春》,感受到的不仅是“诗中有画”,而是诗人笔下的每个方块字,都是一个信息全开,铆足了劲的“形、音、义”俱在,鲜活又神奇的“意象载体”,让千载之下的中外读者都能够见识、闻听与触摸到“汉字之美”、“唐诗之美”。比照闻一多先生探讨新诗语言艺术的“三美定律”(绘画美、音乐美与建筑美),二十四个汉字组成的《江南春》,就是一阕穿越时空、宁静永恒,流动飘逸着“远韵远神”,来自大唐的《江南曲》;也是交织和迭印在江南原野上、金陵烟雨中,生机盎然又含蓄内蕴,永不褪色和过时的诗人杜牧微缩版的“清明上河图”。
36、诗人王昌龄能在名家如林的盛唐赢得逗诗家天子地称号。另一首《江南春》绝句描写了南朝佛寺之盛。
37、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亡国生春草,王宫没古丘。
38、上元二年(761年)江宁县改名上元,并废升州,至光启三年(887年)复置。五代十国时期,今南京地区先为杨吴的军事重镇,后为南唐国都。
39、《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40、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译文:金陵城曾在日暮的景色伴着浮动的云,也在秋声里陪着落日。
41、211年,吴大帝孙权在石头山金陵邑旧地筑石头城。229年在此建都,名“建业”,都城周长约11公里,开始了南京的都城史。
42、正是在这个角度上,刘禹锡对于南京有了更多的感触。南京城还是那个南京城,但是文化意味已经不一样了。
43、于是,一只轻灵的燕子,就把南京城的过去与现在巧妙串联起来。一方面,南京城有着王谢大家族的文化底蕴,承载着辉煌的过去。
44、1356年,朱元璋(明太祖)攻占集庆,以此为基地,逐步消灭陈友谅、方国珍、张士诚等对手,并于1368年赶走蒙古人,建立明朝,定都于此,为京师应天府。
45、杜甫二十几岁时漫游金陵,迢递起朱楼。北宋集大成的词人周邦彦,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46、宋时的建康府与元时的集庆路975年,宋攻灭南唐,降江宁府为异州。1018年,又改升州为江宁府。
47、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而今春去秋来,一江烟雨,万点征鸿掠。
48、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49、 渔你同行清雪南京纷飞皓雪到南京,恰似梨花落素英。卅万生灵魂尚在,缟纱长恨鬼屠城。
50、只可惜,落后的旧社会是无法满足这一朴素的愿望的。南京城在明朝之后依然遭受了大劫。
51、三百年间同晓梦,飞入寻常百姓家,自小不相识,依旧烟笼十里堤,正故国晚秋。逶迤带绿水,不禁浮想联翩,半开萱草已先翻:泛指长江水系)诗人韦庄的《台城》也是历来公认的佳作:逗玄武湖中玉漏催,直至长风沙,写下了七律《登赏心亭》,叠鼓送华辀,两小无嫌猜。
52、古汴从西来,迎我向南京。——苏轼《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古汴从西来》
53、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54、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55、东晋以后,宋(420年-479年)、齐(479年-502年)、梁(502年-557年)、陈(557年-589年)相继在此建都,史称南朝。南朝与此前的吴、晋合称“六朝”。此时期称之为建康。
56、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57、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