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诗句最出名的
1、据《嘉峪关志》记载,“一万多年前,黑山地区山深林密,是飞禽走兽的乐园:崇山峻岭中,食肉类的虎狼,成群出没;食草类的马、牛、羊、鹿、驼在山地和平原奔驰;鱼、龟在水中嬉戏……”这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化底色。
2、译文:嘉峪关巍峨耸立,大雪渐渐变大,烽火台上以前经常有大雁飞来。在城墙脚下捋着胡子向远处眺望,大山像英雄,水像美人一样。
3、(第3句)嘉峪关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好,周围的风景非常优美,周围有着高大巍峨的山峰,还有这清可见底的小溪,真可谓依山傍水。而嘉峪关又是这样一个军事攻防重地,地势天成,真不愧为天下第一雄关。
4、 众中夸道不曾输。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5、"万里长征人未还,嘉峪关头犹闭关。"——张学良《嘉峪关》
6、毛泽东一生没有到过嘉峪关,但是,他手书林则徐的两首诗,却让嘉峪关扬名海内外,这也是伟人留给嘉峪关的珍贵遗产和宝贵财富。
7、烟笼嘉峪碧岧峣,影拂昆仑万里遥。暖气常浮春不老,寒光欲散雪初消。雨收远岫和云湿,风度疏林带雾飘。最是晚来闲望处,夕阳天外锁山腰。
8、白话释义:半生命踪迹不曾熟悉,五岳游完头发或斑。退出长城万里,东、西、南、北到天山
9、近两年来,嘉峪关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胡美英创作的《梦色嘉峪关》《嘉峪关,海子里的城》《在黑山顶上看见时间》《速度里的中国》《一半山乡一半城》等写嘉峪关的作品,连续刊发到了《人民日报》《中国作家》上。
10、刻印在嘉峪关关城脚下石壁上的清代林则徐的这首有名的《出嘉峪关感赋》,在后来文人的诗章里提及率是相当高的,加上诗人毛泽东的大气泼墨更突显出林则徐这首诗的磅礴气势。
11、白话释义:往北登上高楼和大饥荒,塞原如掌想到茫茫。北风翻卷黄如雾,晚上月亮轻笼淡似霜。弱水向西流青海远,将台南去黑山长。远方的人指着远处斜阳外,蔓草含烟古战场
12、公元前128年,张骞动身返回归途中,沿祁连山北麓行进,被呼蚕水巨堑(即讨赖河峡谷)挡住去路,不幸被羌人抓获交给匈奴部落王。张骞又一次落入匈奴手中,在嘉峪关新城草湖一带被扣押数日,此时他仍不忘职责,以敏锐的目光洞察到呼蚕水巨堑(即讨赖河峡谷)和附近草原湿地的战略价值。讨赖河峡谷南岸一带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四面可据。讨赖河峡谷两岸草原湿地宜耕宜牧,自然资源丰富,可提供粮秣。呼蚕水湿地靠近西域,是朝廷实现“隔胡羌、断匈奴臂、通西域”战略在这一带最理想的地理支撑。
13、诗仙李白诗句所说的“天山”,就是嘉峪关这座城市赖以生存的母亲山祁连山。读着此诗,我的想象也从李白的诗中漫溢开来,仿佛诗仙李白此时此刻就站在讨赖峡谷岸边仰望祁连,他心中无限的洒脱与豪迈从历史的画面之中走出。
14、____严遂成《乌江项王庙》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____陆游《示儿》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5、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南邻犬戎北接胡,
16、从唐玄奘的这首《西天取经颂》中可以看出,求法高僧不畏艰难险阻,翻越万年积雪的高山、穿过浩瀚无边的沙漠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不易。唐玄奘一个人,一匹马,在上无飞鸟、下无水草,宁肯西行一步死,不肯东归半步生,历经多少个日日夜夜的风吹日晒、沙迷双眼,行程五万里为沟通东西方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17、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种歌舞游宴的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后二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18、1992年9月1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参观了嘉峪关关城。他从东瓮城入关城,过燕鸣壁,上东马道,绕光化楼,至柔远楼,几处眺望,顺西马道下城楼,顺着当年戍边将士出关的路线穿西瓮城出关。至嘉峪关关城正门,再回首,见门楣上镶嵌着“嘉峪关”三个大字,心潮澎湃。晚上,久久不能入睡,欣然提笔写下了前面的这首诗。
19、这里是真正的大漠戈壁,如果是下雪天,你就可以亲身领略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雄奇,你就会明白什么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万里长城由此向东向南蜿蜒而去,背负着历史的沧桑,肩负起未来的希望。
20、当金锁被关闭时,旅行者来到了城楼上。雪在天空中飘动,海风卷着浪花的声音而来。
21、 这是2008年11月17日《光明日报》“百城赋”专栏刊登的我市老诗人周大成的《嘉峪关赋》中的一段。该文既有西北的阳刚之美,也有边塞大漠的风情,更有丝绸古道的神韵和独特的文风个性,反映了嘉峪关厚重的人文历史和建设成就,为宣传我市,提升我市知名度发挥了文学作品的特殊功能。
22、嘉峪关的雪越来越深,在烽火台经常看到大雁。
23、“峪塞层楼耸九天,风云相伴六百年。雄关屹立群山外,险隘长留瀚海边。”站在关城下,吟诵着周大成的这首诗,一种时空交错的奇妙感觉油然而生。
24、据《林则徐集·日记》载,清宣宗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初七日(1842年10月10日),林则徐一行由肃州出发到嘉峪关,夜宿东罗城内的嘉峪驿舍,第二天早晨“策马出嘉峪关”。林则徐立马嘉峪关下,放眼河山,思接千古,感慨万千,写下了著名的《出嘉峪关感赋》(四首),热情讴歌了以嘉峪关为代表的西北关山的壮丽风光,并由景及人,借古抒怀。这首诗对张骞、霍去病、班超、汉武帝刘彻等英雄人物伟绩的缅怀和歌颂,也抒发了他个人不计荣辱,处处以国事为重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25、嘉峪关的西部连接着大荒漠,万山连环围住高岗。
26、边墙近处掀髯望,山似英雄水美人。出自:清·于右任《嘉峪关前长城近处远望》。
27、唐代一大批伟大的边塞诗人,在西部边塞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表现了戍边军旅的情思和生活,讴歌吟诵出广袤的塞上风光。
28、半生踪迹未曾闲,五岳游完鬓乍斑。却出长城万余里,东西南北尽天山
29、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主要景点有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魏晋墓群、黑山石刻、木兰城、“一”冰川、滑翔基地等。(
30、纪晓岚笔下这样写嘉峪关:“嘉峪关外有戈壁,径一百二十里,皆积沙无寸土。惟居中一巨阜,名天生墩,戍卒守之。冬积冰,夏储水,以供驿使之往来。初,威信公岳公钟琪西征时,疑此墩本一土山,为飞沙所没,仅露其顶。既有山,必有水,发卒凿之。穿至数十丈,忽持锸者皆堕下。在穴上者俯听之,闻风声如雷吼。乃辍役。穴今已圮,余出塞时,仿佛尚见其遗迹。”
31、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市西北14公里处,南距嘉峪关关城4公里,悬壁长城是嘉峪关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1539年,尚书翟銮视察河西防务,看到嘉峪关的防务体系不完备,上奏朝廷,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了嘉峪关南北两翼的长城,即“明墙、暗壁”。
32、丝路城楼、西睡锁孔,用刀削斧劈剑刺打得开逐渐远去的亘古……硝烟、大漠、驼铃拥抱中的关隘不断领略荒芜的壮丽、绝唱的悠久。(第10句)由烽隧的指点、传说的追寻、岁月的沉积、历史的厚重驻足处站立起来的嘉峪关这座小城,并不显得苍老,并不徒有虚名。
33、无论是古人对嘉峪关的吟咏,还是现代文人墨客对嘉峪关的赋颂,无不反映着一种文明的进程,让古老的嘉峪关熠熠生辉,散发出久远的光芒。汲取和传承着古今这种历史的文脉,嘉峪关将阔步走在诗情画意的发展大道上。
34、暗壁长城延伸至石关峡口后,分为两路分别沿峡口南、北两侧山脊顺势而上与峡口的石关峡营盘共同扼守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石关峡。因为两段长城沿山势而上,好像一双长长的臂膀环抱石关峡口,十分险峻,因此有“长城倒挂,铁臂悬空”之势,所以得名“悬壁长城”。悬壁长城的外形与北京的八达岭很是相似,因此有“西部八达岭”的美称。这两段长城在石关峡口形成拱卫之势,共同扼守住了黑山峡口,紧紧地封锁住了丝绸之路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