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栀子花的诗句
1、八觚台子净无尘,六尺屏风一欠伸。忽忆西家水栀子,多时愁杀读骚人。
2、 《听雨》虞集 屏风围坐鬓毵毵, 绛蜡摇光照莫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 忽听春雨忆江南。
3、《栀子画眉图(二首)·薝卜初开雪亚枝》明朝·李祯
4、次韵叶无咎栀子花(宋代)杨冠卿楼石山前薝卜花,品题从昔属诗家。
5、栀子花题画(明代)丰坊金鸭香消夏日长,抛书高卧北窗凉。(描写栀子花的诗句)。
6、栀子湖湘见,重看在锦城。花如梅蕊淡,香比木犀清。会取风霜实,还添药饵名。莫嫌滋味苦,利益似忠诚。
7、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8、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宋代: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译文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r。
9、译文: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
10、镂裁雪羽元同质,合辑龙沈更一家。气袭禅僧鼻端白,葩敷溪女鬓唇斜。牵缠芗色诚虚幻,结习因缘可叹嗟。芍药调和传汉殿,酴醿脂泽有浑耶。
11、栀子在秦汉以前是应用最广的黄色染料,《汉官仪》记有:“染园出栀、茜,供染御服。”,说明当时染最高级的服装就是用栀子,长沙汉马王堆出土的染织品的黄色就是以栀子染色获得的。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关于栀子的诗词就说明了染色作用。
12、栀子花,六瓣平铺,更有重台,花色洁白无瑕,花香清新馥郁,沁人心脾,是典型的南方花卉,从春天到初夏,次第开放,花期长,花香持久,即可观叶又可观花闻香,还可以赏果观形,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成为诗词歌赋的常咏之物,也促就了一首首优美的诗词,千古流传。
13、白花檐外朵,青柳槛前梢。——出自唐·杜甫《题新津北桥楼》
14、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15、萱花薝卜亚枝柔,夏艳春娇取次收。丽朵乍开金谷障,冷香乱堕水晶毬。
16、《孟蜀官词二首·猩红栀子艺成林》明朝·范汭
17、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18、《十五日雨后微月遗安堂前有栀花一枝行之有效》宋朝·舒岳祥
19、一轮月影涨幽香,碧玉钗头白玉妆。持似此花供燕几,玉堂端可寿萱堂。
20、由于生在山地,又叫山栀子;因其果实和木材可提取黄色染料,又叫黄栀子;有的品种的枝条斜出而常生在水边,有的叫水横枝;古名越桃、木丹、林兰、白蟾花。
21、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
22、举世多植梨,而我学种栀。颜色固不别,良苦诚异宜。团团绿阶侧,岂畏秋风吹。同心谁可赠,为咏昔人诗。
23、·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 唐朝·王建《雨过山村》
24、素华偏可憙,的的半临池。疑为霜里叶,复类雪封枝。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
25、"岂意今宵,是他人携手处,情知已是,相思入骨。"——唐·白居易《长恨歌》
26、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27、汲水埋盆便当池,水栀花旺雪盈枝。江湖万里何曾远,祗在先生托兴时。
28、《栀子画眉图(二首)·昔年曾伴董娇娆》明朝·李祯
29、咏东邻栀子花(明代)王彦泓露湿琼姿映日鲜,离披弱态益嫣然。
30、栀子花(宋代)杨万里树恰人来短,花将雪样看。
31、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是宫体诗流派的创立者,提倡“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风格华丽青艳,对后世影响颇深,其中有一首关于栀子的诗:
32、✎诗人用生花之妙笔,从初夏最平常的景物着笔,起句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貌似走马观花,恬淡无意,却是由里及外、由深到浅,粗看是平铺直叙,细瞧竟发现暗藏精妙,虽不敢说是力透纸背,却也是平中见奇,奇从平出;令人委实不敢侧目,更不敢小觑,只有啧啧称奇的份了。
33、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