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的诗句
1、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生活。出自《伊川击壤集序》。
2、李镜泷:1036105196@qq.com
3、岱马卧阳山,燕兵哭泸水。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洱海的诗句)。
4、 以游览赏海为视角的洱海诗词不仅以写实动人为主,更多的是写情动人。在“尊酒坐斜阳”(李元阳《渡洱水宿潮窝村家》)中诗人以点睛之笔“坐”颠覆了一路写下来的实景描写,这一舟上的小人儿“望”遍了洱海上的一切,无论是薄雾日光还是浪花田野,都是诗人一尊清酒闲情雅致下所消磨的一天光阴。“依稀柳岸迎”中的柳更是相迎之柳,将夜渡洱海的诗人迎来,迎诗人心情之忧虑、激动,所谓迎来送往,诗人落船到岸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尚有“霞绡染水霏霏动,鸥鸟随人得得游”(沙琛《洱水泛舟》)这样婉约的情景相融,也不乏“百二山河明似镜,一杯消尽古今愁”(李爕羲《咏大理风花雪月四景》)这样豪情满怀的表达。还有借以观赏洱海之际抒发如同“明朝花向千峰看,分付东风好待人”(李元阳《春游偕弟介甫及友生杨和泛洱水宿江村》)的送别祝福之情。诗人感物兴怀,以审美视角对视洱海,实则是内心自我心相的观照,诗词中的洱海书写不再是简单的历史还原,而是诗人的人格再现。可见洱海书写的不仅是彼时历史中的洱海风貌,更是可传递千载与不同时代读者共情的艺术生命。
5、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
6、 我用文字:一边写着,一边醉着,以灵魂的风情书写风情,以文字的迷恋自己,管它会不会醒来,残留下的清寂和余味。
7、白话译文:洱海广阔苍茫,眼睛凝视着远方宽阔的水面和辽阔的天空。(洱海的诗句)。
8、时节飘零皈去好,路歧南北使人愁。《大理游记》作者:徐雪松(现代)洱海水很美,苍山难为水。
9、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出大理的古朴、别致。
10、金秋洱海景无边,碧波荡漾映秋天。晴空万里洱海静,湖光山色入眼深。春风吹拂洱海边,湖光山色赏眼前。夕阳西下洱海旁,景色如诗美无疆。曲径通幽洱海畔,湖光山色迎心眼。水天一色洱海深,美景如画化心沉。
11、 夜深了,月亮丰腴了思念的潮水。透过史书单薄的纸页,我却分明看见一块醒目的碑文,或者废墟中一块比金子更为罕见的陶片,于是,我在睡眠中领悟着旷古的奇观。
12、译文:苍山一别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消息,只能在梦中重游洱海。
13、译文:丽江古城风花雪月好不热闹,苍山的洱海美丽宁静。
14、 无边的洱海,一阵大风吹来,我们才发现天上已经找不到一颗星。
15、 这里是显圣的地方,那燃烧的火历经千年不朽的风雨,透明的城墙,竟如此安然与静好。
16、 夜的灵魂太暧昧、太清冷、太深暗。夜,无法以夜的风姿覆盖,时空中激荡而忧伤。
17、 月色渐起,历史尘封的大门被艰难地推开,许多文人墨客,手捧着依然鲜活的思想,悄然来到这个纯朴而灵性的地方,以特有的方式静静呼吸。
18、 仿佛世界全由冷物质组成:灰云横斜,暗流、漩涡和潮起潮落。
19、原文: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恶波横天山塞路,未央宫中常满库。
20、蜃阙半模糊,踏浪惊呼。任将蠡测笑江湖。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21、白话译文:天上的云被阻拦在苍山之外,月光的光辉消散在洱海边。
22、 我抱着双膝,坐在窗前的地板上。听那支无法靠近的天籁之音穿越湛蓝的天空之城。
23、书写洱海的古诗词附着浓厚的地域特征,洱海地区的地域性与洱海诗词融为一体,反映为该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自然风物、民俗风俗等外部环境,以及生活在洱海地区的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和审美取向。在大量爬梳地方志文献后,整理200余首洱海诗词,这些诗词的创作集中在大理地区的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作家上,如杨慎、杨士云、李元阳、师范、担当、高奣映等。角度是创作者审美思维的反映,发掘其微,可见诗人们或泛舟湖上、或毗邻海边、或登高而观、或借以楼阁,或谈及风物,大开大合地描绘洱海。
24、从苍山俯看大理古城,文献楼、南城门楼、五华楼,北城门楼一字排开,巍峨雄壮,使古城透出一种诱人气韵。街道两旁,白族民居古香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