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淡泊名利的诗句53句集锦

2023-10-15 10:14:36 0 59

淡泊名利的诗句

1、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宋史·隐逸列传》

2、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明·薛宣《读书录》

3、完美的行为产生于完全的无功利之心。——切萨雷·帕韦泽

4、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淡泊名利的诗句)。

5、译文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间不早,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会稽愚妇看不起贫穷的朱买臣,如今我也辞家去长安而西入秦。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6、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明·薛宣《读书录》(淡泊名利的诗句)。

7、陶铸同志有一句著名诗句:"心底无私天地宽"。

8、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

9、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10、另一个: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涤虑洗心名利少,闲攀蓼穗蒹葭草。

11、——岳飞《满江红》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12、“长江去不返,况此百年客”,诗人在结尾点明一个人生哲理,江水都一去不复返,更何况你我呢,让自己快乐最重要。

1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给后世留下一段佳话;他寄情山水田园,隐居世外,留下一篇篇佳赋名作。

14、多想想你拥有的,碰到事情常站到对立面思考。

15、释义: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

16、最后两句又深进一层,写“心”在物我浑化中体验到了难以言传的生命真谛此诗意境从虚静忘世,到物化忘我,再到得意忘言,层层推进,是陶渊明归隐后适意自然人生哲学和返璞归真诗歌风格最深邃、最充分的体现。

17、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蔡锷集·序及按语》

18、慎:深谋远虑、未雨绸缪;行有不得、投求诸己。

19、过于烦恼和过于愉悦都是过高评价世界的方式,前者比后者更糟。——哈利法克斯

20、孟浩然《仲夏归汉南寄京邑旧游》:赏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21、贪欲之入,无有厌足。弘一大师。——《修行法语》

22、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

23、钟嵘《诗品》: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颜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邪!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24、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李白《长歌行》

25、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26、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菜根谭》

27、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28、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29、“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人到无求,就会宁静,就会剔除浮躁,摈弃杂念,齐白石说“人誉之,一笑;人毁之,一笑。”人到无求,不被功名所扰,就不会被它弄得神魂颠倒,迷失本心,也不会被浮云遮望眼,一叶障目。

30、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31、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32、释义: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

33、人要做到了无欲无求,品格自然高尚。这里的“无求”,不是人生的不思进取和漫不经心,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头丧气,更不是一筹莫展和难掩烦闷的消极态度和庸人哲学。而是告诫人们要摆脱名利情的羁绊和困扰,不必强求,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

3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5、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36、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37、诗情经过一层层推演,至此,感情的波澜涌向高潮。“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可以想见其得意的神态;“岂是蓬蒿人”,显示了无比自负的心理。这两句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38、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39、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

40、“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人到无求,就会宁静,就会剔除浮躁,摈弃杂念,齐白石说“人誉之,一笑;人毁之,一笑。”人到无求,不被功名所扰,就不会被它弄得神魂颠倒,迷失本心,也不会被浮云遮望眼,一叶障目。

41、◐常有人说王维的田园诗继承了陶渊明的传统,其实这两者完全是形似而神不似,貌合而神离。陶渊明写田园野趣,有汗水的味道在里边,有天真自然的人生态度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王维写田园野趣,写的是大别墅、大庄园里的野趣,归根到底是在写一种富贵闲人的生活雅趣。甚至可以说,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写贫寒的极致,王维的田园诗是写富贵的极致。

42、纵浪:放浪,即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大化:指自然的变化。

4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4、这首诗写于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当时京城虽已收复,但兵革未息,作者眼见唐朝因政治腐败而酿成的祸乱,心境十分杂乱。游曲江正值暮春,所以诗人借写曲江景物的荒凉败坏以哀时。

4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46、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47、“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诗从“苦不早”又很自然地联想到晚年得志的朱买臣。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会稽人,早年家贫,以卖柴为生,常常担柴走路时还念书。他的妻子嫌他贫贱,离开了他。后来朱买臣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会稽太守。诗中的“会稽愚妇”,就是指朱买臣的妻子。李白把那些目光短浅轻视自己的世俗小人比作“会稽愚妇”,而自比朱买臣,以为像朱买臣一样,西去长安就可青云直上了。其得意之态溢于言表。诗题只说“别儿童”,这里用“会稽愚妇”之典故,是有所指责。詹锳认为此诗是“把刘氏比作‘会稽愚妇’”

48、“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49、于海娣.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50、萧统《陶渊明传》: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51、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52、于是便有了诗最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可以在这里领悟到人生真谛,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把它说出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