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诗句
1、译文:蟋蟀的声音和蟪蛄声音不一样,听来听去很好听。没有风的话就在有竹子的院子里,有月亮就在莎庭里。
2、斜月入前楹,迢迢夜坐情。梧桐上阶影,蟋蟀近床声。
3、可笑的是世上那些无知小儿女,他们蹲在篱笆旁,兴高采烈地喊叫着:快拿灯来,有蟋蟀!殊不知如果将此虫声谱成琴曲,一声声地弹奏出来,听上去一定是更加悲苦的。
4、苔衣上闲阶,蟋蟀催寒砧。——唐代:顾况《游子吟》
5、两篇的句式也有不同。简文《蟋蟀》不像《唐风》那样作清一色的四字句,整齐划一。尤其特别的是其中“今夫君子不喜不乐”没有韵脚,八字只好作一句读。如其第二章:“今夫君子不喜不乐,日月其返,从朝及夕”,韵脚落于“夕”字,按照王力先生的说法,乃是“疏韵”③。《唐风·蟋蟀》没有这种现象。
6、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7、短歌可咏,长夜无荒。翻译:因为人的寿命短促,虽然临觞作乐,也只能悲歌慷慨,难以忘怀忧愁。
8、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9、释义:因少有人来石阶上已长满青苔,不时传来的蟋蟀声更让人觉得凄冷萧瑟。
10、《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杜甫《促织》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11、按照《诗序》一系的传统说法,《唐风·蟋蟀》“今我不乐”的“我”,指的便是诗篇所刺的晋僖公。但是,通读诗篇,会感到意旨的前后矛盾,正如前人已指出的:“每章前四句似为荒乐者代述其言,后四句又似戒其耽于逸乐”⑥。尽管有些学者努力调和⑦,矛盾还是显著的。作诗的人何以这样来“刺”晋僖公,确实有些费解。
12、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13、译:因少有人来石阶上已长满青苔,不时传来的蟋蟀声更让人觉得凄冷萧瑟。
14、谁人向秋夕,为尔欲忘形。蟋蟀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15、(原文)---------------------
16、声异蟪蛄声,听须是正听。无风来竹院,有月在莎庭。
17、“漙”字传出露水凝聚之美。宝钗楼,本是咸阳古迹,邵博曾饯客于楼上,歌李白《忆秦娥》词(《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九),这里借指杭州张达可家的楼台。
18、因少有人来石阶上已长满青苔,不时传来的蟋蟀声更让人觉得凄冷萧瑟。
19、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0、翻译:洛阳的东城门外,高高的城墙。从曲折绵长鳞次栉比的楼宇、房舍外绕过一圈,又回到原处。
21、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22、声异蟪蛄声,听须是正听。无风来竹院,有月在莎庭。
23、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
24、①李学勤:《简介清华简夜>》,《光明日报》2009年8月3日。
25、——先秦《诗经·唐风》译文:蟋蟀在堂屋,一年快要完。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26、释义:露水打湿了门上的铜环,青苔侵入了井边的石板,这些地方都曾听到过它的叫声。哀怨的声音好像是在倾诉着什么。
27、吟残庭际月,冷怯草根霜。不入儿童手,谁能较短长。
28、知我者,二三子。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29、晋侯对器物里引人注瞿瞿的有一组盨⑨,上面的铭文是(依原行款)
30、译文: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留不住。行乐不可太过度,本职事情莫耽误。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多警悟。
31、翻译:随军千里去征战,讨伐那盘踞东南的孙权。船船相并沿着大江而下,夜晚将至还未抵岸。
32、余光中的《蟋蟀吟》:中秋前一个礼拜我家厨房里/怯生生孤零零添了个新客/怎么误闯进来的,几时再迁出/谁也不晓得,只听到/时起时歇从冰箱的角落/户内疑户外惊喜的牧歌/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就是那一只蟋蟀/钢翅响拍着金风/一跳跳过了海峡/从台北上空悄悄降落/落在你的院子里/夜夜唱歌。
33、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34、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35、译文:静静地听着蟋蟀的叫声,断断续续,声声凄凉。它并不是为了寻求伴侣,而是殷勤地督促妇女织布做衣,可谓费尽了苦心。
36、家传的产业只有丰富的藏书,与世浮沉的秘诀便是沉醉酒乡脸色发红。
37、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8、徼虫亦可伤,何事苦争强。 百胜终归死,一秋空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