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的诗句
1、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2、北极阁又名北极庙,坐落在大明湖北岸,又名真武庙,是一座道教庙宇。北极阁建于元代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明代永乐年间重修。
3、"乃歌曰:"东园杨柳树,西园桃李花。不逢邹生吹暖律,空同苔莓老山家。
4、诗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广为传诵,历下亭也因此名扬天下。不过,当时的历下亭在五龙潭一带,唐朝末年就倾塌了。北宋以后,历下亭移建于今大明湖南岸,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才在湖心岛上重建。
5、趵突由来天下无,仙人何事觅蓬壶。----《趵突泉》(清)魏裔鲁
6、何处登临思不穷?城楼高倚半天风。鸟飞云锦千层外,人在丹青万幅中。
7、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层城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8、居家“战羊”记:羊了的第四天,管它香汗臭汗出汗是好兆头
9、④《趵突泉志》载:“康熙甲子十月初八日驾抵济南,……
10、富春如兰,释如兰,元末明初高僧,字古春,号支离,俗姓陈,富阳人。少时受教于“元末三高士”之一杨维桢,与守仁(字一初)同门。著有《支离集》。洪武丙子(1396年),应高僧召,后住持杭州天竺寺。浙江省杭州市天竺山有著名三寺(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千古名刹,时称“天竺三寺”。
11、水流回旋到几千里之外后,往往可以看得到清澈的河川。
12、元朝时,趵突泉水经泺水(古称娥英水,今称护城河)流至大明湖和与之相通的、包围着华不注山的鹊山湖,可以说是泉湖相连,一体浑然。汉代杨雄(前53-18)说“诗人之赋丽以则”。喷涌而出的泉水,通过诗人赋丽的一“蒸”一“震”,顿时变得既有蒸润青山的妙曼之境,又有霹雳惊湖的宏壮之声,动水静山,美景雷音,相互映衬,撼人心魄。“足以极视听之娱”(王羲之《兰亭集序》)。
13、庙宇建在7米多高的石砌高台上,由前后殿、钟鼓楼、东西配房组成。正殿内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君像,像旁有龟蛇二将、四天君塑像,均栩栩如生,口目传神。正殿两侧壁上绘有关于真武修炼成仙的壁画,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后殿名启圣殿,供奉着真武父母的塑像。
14、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清·查慎行)
15、与趵突泉、千佛山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也是泉城济南重要的风景名胜、开放窗口和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誉。
1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
17、济南号称“泉城”,拥有的诸多名泉不仅是自然遗产,而且也是当之无愧的文化遗产。特别是趵突泉,拥有最为丰厚的文化积淀,闪耀最为夺目的文化光辉。以赵孟頫《趵突泉》诗作和书帖为杰出代表的趵突泉的文化遗产,是济南乃至山东乃至中华价值永存的宝贵精神财富。
18、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修建新城墙时,在北水门上建了一座两层高的城楼,因城内诸泉水汇流入大明湖,再经北水门流出城外,故命名为汇波楼。汇波楼建成后,成为人们登临游览,集宴赋诗的好去处,历代文人墨客多有题咏。
19、因为赵孟頫所写的吟咏济南山水胜景的诗歌比较多,难以确定前面遗失的那一首究竟是赵孟頫的哪一首诗歌,不过,如果要我猜测的话,我觉得是那首吟咏华不注山的诗歌的可能性比较大。
20、位于趵突泉公园泺源堂前。该泉出露标高49米,恒温18℃,最大涌水量达2万立方米/日,号称“天下第一泉”。
21、译文:圆圆的珍珠一般的水在一潭清浅的珍珠泉里不断荡漾,泛起的细碎波浪带动水草回旋摇摆。
22、译文:城外有青山环绕,城内有湖泊荡漾;风携月影掠过七拱桥,尽显岸边亭子的孤寂。秋云清晰的映在镜子般的湖面上,在荒滩上也长满了蒲芡;湖中水汽像烟雾那样缭绕缠绵,使得这些景色如图画般那么清冷。
23、站在千佛山遥望大明湖中的历下亭,山水相依,湖城互绕,美不胜收,日日夜夜都想依着栏杆欣赏这美景。
24、白鹤盘旋奔向远方投入了岛屿,蝉拖着哀鸣余音飞向另一树枝。
25、颈联第六句“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堪称全诗的“诗眼”。趵突泉水面升腾起的缭绕云雾、氤氲水气,仿佛能够蒸润到十公里之外“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李白《古风》)的华不注山,泉头发出的汹涌湍急的波涛之声震荡着向北两公里之外的大明湖。用夸张而又传神的描写,撷揽济南的另外两个名山胜水,烘托映衬出趵突泉的奇特非凡。一是,尤其在盛水期,如雷似吼的泉涌之声。以浩大声势形容趵突泉喷涌的壮观。二是,恒温的泉水在秋冬季,水面云气,飘渺迷蒙,雾霭袅娜,浑似仙境。诗人抑或是在受到趵突泉独特景色打动的同时,也从诗人孟浩然(689—74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的意象中找到了共鸣和共情之处,于是妙句由此受到启迪蝶化而来。同时,也传达出赵孟頫对济南山光水色、人情风物的“一往情深深几许”(纳兰性德《出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