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山静鸟鸣的诗句(100句)

2023-02-07 09:10:10 0 59

一、形容山静鸟鸣的诗句

1、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2、270位粉丝《鸟鸣涧》诗句的意思是春天夜晚,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

3、翻译: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

4、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5、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等。

6、(2)烘托。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象鲜明。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与烘托手法相似的有衬托,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二是反衬。正衬是用相同或相似的东西来衬托,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四句形象鲜明地衬托出汪伦对诗人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山鸟的动,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寂静。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7、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8、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唐代王维《鹿柴》

9、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

10、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不满河面。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11、(5)用典抒情。即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如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中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来表达远离故土、他乡为官、前途渺茫的“无重数”的恨。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把历史上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悠远。

12、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

13、正衬通常就叫烘托,烘云托月。衬体作主体的陪衬,突出主体,使所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14、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想象的情景。二者互相,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广阔的审美空间。

15、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6、如作者有相关探讨文学和诗词相关的原创首发文章,请传到zgsgb2@1com邮箱,文章最好有事例,文字不生硬接地气、理论性不要过强。

17、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18、韶光倾覆间,蓦地,冬就深了……

19、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20、(诗词微塾)格律诗用韵十忌

二、形容山间鸟鸣的诗词

1、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流莺》美妙地鸣啭,怎么能没有本意?碰到了良辰,也未必就有佳期。

2、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3、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4、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5、留言位置在“长辫子老师的创意写作坊”首页,记住是:首页!

6、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唐朝刘知己《史通•叙事》:“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句外”;王安石“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7、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8、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四季桂)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 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 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9、在驿路,在断桥,在江畔,就这样悄然的开了,无需取悦谁,无需讨好谁,这一剪卧雪寒香,只待懂她的人来赏。

10、他以鹤为子,以梅为妻,以鹿为家人,一个人隐居孤山,终生不仕。他,就是林和靖。

11、燕地的春草如碧丝一般,而秦地的桑树已经喷绿吐翠。当你想起家乡,思念回家的时候,我已经因为思念你而肝肠欲断。

12、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3、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14、问:这首诗在写作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1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6、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

17、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18、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19、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20、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点特别需要加以注意。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见微而知著”的效果。如:

三、形容山水鸟鸣的诗

1、下列小诗,都是以细节描写为中心组织全篇,显得摇曳多姿,昭畅述情,各显其妙:

2、鸟鸣涧作者: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3、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4、——(明)空室禅师《闻蝉》

5、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6、如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最后两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以成双成对的“鸳鸯”衬托出人孤寂的心情。

7、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

8、这首诗写春山之静。“静”被诗人强烈地感受到了。为什么呢?是由于“人闲”,也就是人静。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

9、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0、第二首(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1、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题画》

12、如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高适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等,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给人以深刻印象。

13、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14、写空灵闲静的环境和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细细地啼听花落鸟鸣的天籁,他的内心宁静淡泊,但又富于幽雅情致。静到极处的自然在诗人笔下有声有色,生意盎然。月出无声,而山鸟惊飞,这是动静相衬的艺术佳境。《而庵说唐诗》:"右丞精于禅理,其诗皆合圣教。"《唐诗笺注》:"闲事闲情,妙以闲人领此闲趣。"《诗法易简录》:"鸟鸣,动机也;涧,狭境也。而先着夜静春山空;五字于其前,然后点出鸟鸣涧来,便觉有一种空旷寂静景象,因鸟鸣而愈显者,流露于笔墨之外。一片化机,非复人力可到。"

15、若有若无随心性,蝉声便是无字禅。

16、前两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属于静态描写,从正面描写了鸟鸣涧的幽静,人静,夜静,山静,直接描写春天的空寂。

17、——(唐)李商隐《蝉》

18、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9、如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0、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后飞雁》

四、形容山鸟的诗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2、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3、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身。

4、小径旁,翠竹青葱错落。荷叶长成,雨珠滴溅,宛若如泪珠倾斜。曲折的栏杆蜿蜒通向小池上的亭子。风牵动帘幔,归飞的燕子忽然穿过。池面荷叶的倒影也如同扇子般轻摇,吓到了悠游的鱼儿。夕阳残照罥挂柳树梢头,透出些许晴光。

5、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

6、其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最是脍炙人口。

7、第三首(唐)王维《鸟鸣涧》

8、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9、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0、似褒实贬:对应该贬抑的对象不直接贬抑,而寓贬于褒,反话正说,用褒扬的语气来贬抑,看似褒扬实为贬抑。

11、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江南春怀》李白〔唐代〕

12、一场夏雨之后,洗掉众多尘埃,僧舍清凉,竹树清新。忽然一阵微风吹过,莲叶微动,积水从荷叶上滑落,就像白色水银从青玉盘中流泻而出。

13、春天开放繁茂的百花都已凋谢化作尘土,在布谷鸟啼叫声中夏天已经来到。路两边种桑麻葱茏绵延不尽,才知道我原来是在太平之世。

14、(唐)元稹(zhěn)

15、长风翦不断,还在树枝间。

16、形容鸟鸣花落的诗句有很多,鸟鸣花落的诗典范是王维的《鸟鸣涧》,一些不错的诗句也是经典。这样的诗句有很多,只能列举一部分,以下是精选的关于鸟鸣花落的诗句。

17、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18、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

19、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20、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

五、描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

1、人生如蝉,亦如禅。所有面向苦难的修行,都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2、翻译:咚咚作响伐木声,嘤嘤群鸟相和鸣。

3、——(东汉)曹植《蝉赋》

4、你看,此处喧嚣繁华皆无,溪流在门前环绕,激流的水声潺潺如音乐不绝,藤萝绿影绕林轩。这么僻静纯洁,野鹿把这里当成了卧榻,猿猴也来到了这里饮水。溪流的两岸,春花夹岸而生,此处不是桃源,还要到哪里去问桃源呢?

5、突然暖暖的热风到了,原来是循着小暑的节气而来。竹子的喧哗声已经表明大雨即将来临,山色灰暗仿佛已经听到了隆隆的雷声。正因为炎热季节的一场场雨,才有了门户上潮湿的青霭和院落里蔓生的小绿苔。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蟋蟀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斗。

6、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原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9、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10、诗歌把长年辛劳而居室简陋的陶者与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的愤慨之情。

11、第五首(宋)僧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12、●高三丨2020高考一轮复习之写景诗的表现手法

1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的傍晚时分山静鸟的诗句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语言朴素,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

14、古语云:蝉始鸣,半夏生。夏至刚到,蝉就忍不住昭告天下:夏天来了,夏天来了……都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可蝉却不管,把这个消息说上一整个夏天。

15、日午独觉(jué)无馀(yú)声,山童隔竹敲茶臼(jiù)。

16、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17、新蝉噪晴午,余响藏深幽。

18、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19、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20、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像“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