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砂名壶鉴赏
1、若使用茶船,注意应将壶身略微垫高,使其圈足高过水面,以免壶身留下水线或不均匀的色泽。
2、试水,水浇在真紫砂壶上面,不会形成明显的水珠,水是比较均匀的一片,然后没多久就逐渐被紫砂吸收。
3、现藏于南京博物院,高7厘米,壶身为一个完整的南瓜形。顶小底大,瓜蒂为壶盖,瓜藤为壶把,藤上显出丝丝筋脉,瓜叶卷成壶嘴。造型自然,构思奇巧,刻画逼真,田园气息浓厚。壶面上刻有两行行书铭文:“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另铃有“陈鸣远”阳文篆印。
4、1994年邮电部发行《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一套四枚,“提璧壶”是其中之一。
5、报春壶从古至今都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民国名艺人朱可心制作的报春壶为此中佳品。
6、提曲梁高身玉润,一腔神韵柔而刚。
7、再说说我选壶的一些经验:
8、此款报春亚是朱可心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作品。塑小型竹节的心形为壶体,用浮雕和点浆法做出苍劲挺拔的梅花老枝为流,梅花老枝上的嫩枝延伸到壶体上,开出朵朵梅花。盖印“可心”。
9、李茂林是明代紫砂壶走向成熟期间的一位名家,以朴致敦古闻名于世。他在紫砂壶史上的一大贡献是“另作瓦囊,闭人陶穴”。瓦囊即匣钵。李茂林所制这把菊花八瓣壶,高6厘米,阔5厘米。壶以筋纹型为主,也呈菊花自然型。壶型似一坛子,只加上把和流而已,整体看古朴秀逸,风格高雅。此壶鼓腹、截盖,单独观赏此壶,犹如一朵盛开的秋菊,生机盎然,这是早期紫砂壶筋纹器类型的佳作。现藏香港茶具文物馆。
10、蒋蓉老南瓜壶蒋蓉的从事紫砂艺术已七十余年,作品颇丰,除去上述作品,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还有“树蛙壶”、“荷叶蛙声壶”、“牡丹壶”、“石榴壶”、“树蛙土狗水滴”、“束柴三友壶”等等。王石耕(1922──)别号长根,自幼随其父王寅春学习制壶,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工作,负责培训陶工。作品多次获奖,并广为紫砂爱好者所收藏,他的代表作有“万象更新壶”、“方钟壶”、“虎灯壶”等。
11、但是有一点非常明显的区别就是,瓷器的声音波长明显,敲击结束后,声音仍然持续数毫秒,而真紫砂是立刻停止。
12、徐秀棠关公像高海庚他是顾景舟的门生中成就最高的,1955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随顾景舟学艺,后主要从事设计工作,构思巧妙,有大家风范,可惜天不与寿,英年早逝。其妻周桂珍(1943──)亦壶艺名家,与其同为顾景舟高足。作品有由高海庚设计、周桂珍制壶的“集玉壶”、周桂珍的“曼生提梁壶”等。
13、李昌鸿段泥铭刻三足带杓茶叶罐
14、树瘿就是树瘤。这种壶的造型模仿树瘿,壶面凹凸不平,有树皮模样刻纹。整把壶呈暗栗色,是明代制壶大家供春创制的一种壶式。
15、清乾隆荆溪华亦宗制四方侧角加彩宫灯壶
16、孟臣壶传世品甚少,现今所用者,大多为仿制品。惠孟臣的朱泥圆壶,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收藏。其壶身较矮,肩较宽,壁较直,底略收,假圆足,平盖,短直流。壶底阴刻楷书款“乾隆十三年制”,铃“惠”、“孟臣”一圆一方阳文篆书印,壶盖内刻楷书铭文“品茶”二字。
17、只缘热血心中涌,化作迎新接福能。
18、李仲芳,人称时大彬门下第一高足,明万历至清初人。其父李茂林也是一位制壶高手,作品多古拙朴致。而李仲芳另辟蹊径,其壶形制以文巧取胜。现为私人收藏的这把扁圆壶,壶高6厘米。壶盖大而平,壶盖与壶口接触处弥合紧密,真可谓“其间不容发”。壶呈铁栗色,壶体轮廓分明,线条流畅,刚柔兼济,方圆互寓,挺拔中见端庄,潇洒中见稳重。吴梅鼎评李仲芳的壶“骨胜而秀出”,此壶正然。
19、它的重点核心,可以概括为 工,泥,形,款,功这么五个字。第一个字——工:它指的是这把壶的做工怎么样,行话讲,就是否“三山齐,两肩平”,意思就是,壶嘴儿,壶钮和壶柄,是否在一条线上,然后壶嘴的最高处,跟壶柄的最高处,是否在一条平衡线上,再看壶盖盖上之后是否严密,以及这把壶做的是否有瑕疵等等。就涉及到了这个工字的时候,它指的很多项,我们只说简单的这几个。
20、徐汉棠汉方瓢壶徐秀棠(1937──)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胞弟。他于1954年起随任淦庭学习陶刻技艺,1958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张景佑(“泥人张”传人)工作室学习泥塑艺术,此后一直从事陶塑艺术,作品深受欢迎。
二、紫砂壶名品介绍
1、其实现在紫砂的升值是全行业的,只是要真正的好料做的壶,你喜欢的都具有赏玩的价值,不要一味的追求名家壶,老壶,而且紫砂壶最好的特性就是要养,它是有生命的,一把几千的壶如果养的好的话也可以变成上万,水深的很,书也很多,所以假的也多,多注意一点啊,别随便出手。
2、其壶身似一球形,素面无饰,惟壶的盖面上围绕盖纽贴塑着四瓣柿蒂纹。壶下三小足,曲润有变,又和壶身浑然一体。壶流外撇,和壶把对称而又相呼应。壶把下方的腹面上,阴刻横排的“大彬”两个楷书款,字体规而不板,刀法娴熟有力,显得规整而洒脱。壶泥褐色,细看能发现壶面布满着浅色的微小颗粒,这正是鉴赏家所称的“银砂闪点”,也是时大彬时期泥质的特征,有“砂粗质古肌理匀”之誉。
3、范泽洪工艺美术师优秀青年陶艺家1967年生于陶艺世家,1986年进紫砂工艺二厂学习陶刻和装饰艺术。得道工艺美术大师指点,使其作品更加完美,在紫砂壶造型结构的创作设计及技巧上更进了一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范泽洪老师做的壶挺好的,紫砂印象网就有的,您可以看看
4、紫砂提梁壶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款式。这种壶的把手不像通常那样安在壶身一侧,整个壶形气势高昂,古朴大气。提梁出现于早期紫砂壶上,是为了便于将壶悬于火上或置于炉上并利于提携之用。提梁的形式有方有圆,有拱形、海棠形等,此外还有各种象生形状,如松枝、梅枝、藤蔓等,多变的提梁造型为紫砂壶增添了许多神来意趣。
5、吕尧臣松风竹炉茶具储立之(1942──)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师从于吴云根、顾景舟,目前主要艺术创作集中在紫砂雕塑上。
6、从密度上衡量:紫砂壶密度较大,用手掂量有一种厚重感,越是劣质的壶其密度越小、越轻浮。想要从轻重上判断紫砂壶的优劣,必须经常把玩优质的紫砂壶,掌握其轻重感。
7、朱可心松竹梅三友壶吴云根二十世纪壶艺大家,三十年代已经成名,作品以筋纹类为主。一生门人众多,如何挺初、范洪泉等都曾随他学艺。传世作品有“提梁觚菱壶”。
8、那综上所述,款这个字,大家一定要理性看待,客观分析,毕竟你买的是壶,不是买的名望和级别。
9、周桂珍紫泥方琮壶李昌鸿(1937──)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随顾景舟学艺,1958年开始参与培训陶工,曾进修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造型制图课程,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其妻沈巨华(1939──)也是壶艺名家、顾景舟高足。代表作品有夫妇俩人合作的“奔月壶”。
10、197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陶艺世家,师从高级工艺师倪顺生,方壶名家李卫明,并深造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1、紫泥,绿泥(本山绿泥)烧成后为黄色,红泥三种,统称为紫砂泥,产于宜兴丁蜀镇黄龙山深藏于黄石岩下夹存于甲泥矿层中,本山绿泥是紫泥层的夹脂,故紫泥和本山绿泥有“泥中泥”之称,红泥产于丁蜀镇川埠朝庄,是嫩泥矿低部的泥料。紫砂泥矿体呈薄层壮,透镜壮,矿层厚度一般在几十厘米到一米左右。底槽清是紫泥的一种,位于矿层底部,块状中有青绿色的“鸡眼”,色呈偏紫泛青,细而纯正,由于矿地不同及烧成时温度、气氛的变化,制品能呈现深浅不同的紫红色调。红泥,又称朱砂泥。产于嫩泥矿内,烧成后呈红色。朱泥产量较少,不单独存在于矿层中,一般是从原料中挑选出来的。因其含铁量多寡不等,烧成后变朱砂色、朱砂紫或海棠红等色。本山绿泥加紫泥就是段泥了。
12、老师应识自然大,供春慧眼占头魁。
13、最早秦权壶采用的是环耳形把手。后来不知何人所为,改成了龙形把手。龙之于中华文化,有着数不尽的故事。
14、其作品线条流畅挺括,并不失传统紫砂的沉稳、含蓄,许多作品日趋完美、成熟,并深受国内外紫砂爱好者的青睐,部分作品被国内博物馆收藏。
15、宜兴窑紫砂黑漆描金吉庆有余壶
16、所谓功指壶的功能美。制壶人讲究造型的形式美,而往往忽视功能美的现象,随处可见。尤其是有些制壶人自己不饮茶,所以对饮茶习惯知之甚少,这也直接影响了紫砂壶功能的发挥,有的壶甚至会出现"中看不中用的情况。
17、陈鸣远的束柴三友壶,制成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此壶在制作上技法精纯,匠心独运,奇妙绝伦。通高1厘米,壶身如由松枝、梅枝和竹枝捆束而成,壶盖隐于枝干的横切面中;松、梅、竹三枝干及断面肌理惟妙惟肖,壶把和壶嘴也都模拟树干长出的树枝。
18、否则,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壶。按照紫砂壶成型工艺的特殊要求来说,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这也是“工”的要求。
19、合缝严丝勤守护,真情大爱献黎元。
20、顾景舟,亦名景洲,号瘦萍、壶史、荆南山樵等。1915年生于宜兴川埠上袁村的陶艺世家。他的学识修养卓尔不群,在文学、书画、金石、考古等方面都有十分精深的造诣,其作品在全面继承壶艺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是一位集大成者,有人把他和明代的时大彬并称,誉之为“一代宗师”。1988年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三、紫砂经典壶型
1、常听人说黑金砂,他到底是什么泥料?
2、年代:清代制造人:邵大亨简介:龙头八卦一捆竹的作者邵大亨是清道光、咸丰年间的紫砂大家。青年时代已经盛名在外,紫砂泰斗顾景舟对他评价颇多。其中就有“清嘉道以后百五十余年中,无有超越他之上者”这样的盛赞。可见其技艺之精湛。
3、年代:清代制造人:杨凤年简介:此壶材质取天青泥,器身呈暗红泛青紫,色泽沉着大方。壶身造型取风卷葵花之形状,既应物象形,又气韵生动。
4、掇球壶按黄金分割比例巧妙布局安排, 三个圆球均衡、和谐、对比、匀正,利用点线面的巧妙组合和各种线形的有机结合,达到形体合理、珠圆玉润的完美性。
5、邵春元曾为宫廷制器,多用本色堆泥手法,远山近水,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堆泥手法老到,细致精作,此器隽秀小巧,堆泥装饰,文味华贵。
6、宫灯式,壶呈瓜棱筋纹。此壶圆鼓身腹,八瓣筋纹对称,饱满相映,通体呈曲线之美,令人赏心悦目。圆鼓盖,饰以绳索纹及回纹,与壶肩纹饰呼应。口盖瓣片相吻合,壶盖上置一壶钮,其形似若壶体缩影。壶流三弯式,圈把浑圆昂扬,全器比例恰当,造型典雅。
7、由此可见,十大壶型在紫砂界地位之高,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纪念紫砂历史上的前辈高手名作,更是现在、将来用于评判一名紫砂艺人基本功底、传承传统技艺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
8、先说这6款,我认为这些已经很经典了,平时选择我基本上都在这些里面选,而且每款都有名家代表作,还有别的款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探寻。
9、井栏壶寓意,深井有如文山书海,知识有如井水,取之不竭,告诫世人:学识有如人生必备之水,唯不停汲取,才能修身养性,颐养天年。
10、这个是要杜绝和打击的,很多人把这个染料泥跟化工泥混淆了概念,这个染料泥是指的一些来路不明的泥沙,添加了些色彩,有的干脆就是化工颜色,或者广告色之类的东西,这些染料泥有可能日常冲泡茶的时候析出来的,所以大家要把它识别出来,坚决打击,染料里做出的紫砂壶其实也好识别,一般这类壶,从外观来看,就是崭新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他未经养护就会色彩鲜亮妖艳,完全没有沙石类材质所应该具备的朴卓暗雅的感受。
11、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足为钉足呈三角鼎立状支撑,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直流,简洁见力度,多为暗接处理,溶于壶身整体。把多呈倒三角势,与壶身之型互补,形成和谐的美学效果。平压盖,桥钮,干净利索,比例恰当,充分体现出秀巧精工为上的特点。
12、紫砂竹节壶中最有名的是明清时期宜兴窑陈曼生制作,于1977年在上海金山王坫鋈山墓出土。此壶紫中透红,腹部阴刻“单吴生作羊豆用享”八字铭,下署楷书“曼生”款。此壶造型庄重,纹饰清晰流畅,浮雕精细入微,给人以妙手天成之感,乃紫砂壶中珍品。
13、一说清代邵大亨初创,原意是壶体仿照鼓型,后人仿制做这种壶形就成了仿古代壶型的意思了。
14、目前市场来看,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款,也就是谁做的,制作这个人是否有名,他的学术,行业认证,它的资格,是研究员级工艺美术大师,还是工艺美术大师,又或者是工艺美术师,助理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员,这些级别,就决定了,他全手工做出的起价是多少。
15、何道洪色泥贴松竹梅鼓腹壶
16、提梁壶的壶身连盖是一个完整的扁球形,盖钮是一个扁圆粒,短嘴略微有点弯,提梁是弯成弧形的圆棍,靠壶嘴的一端分成两叉。4连提梁壶高8厘米。壶的泥色赌红,全身布满金黄色似桂花样的斑点,俗称“桂花砂”。这浑圆敦实的壶身,挺拔的提梁,小柱子似的盖钮,造型朴实,做工精巧,充满活力。
17、功能效用好的则质优,不然则质差;官能感受好的则质优,反之则质差。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视觉观感的不同,与功用、手感无济。而紫砂壶是实用功能很强的艺术品,尤其由于使用的习惯,紫砂壶需要不断摸索,让手感舒服,达到心理愉悦的目的。所以紫砂质表的感觉比泥色更重要。
18、向日波涛成大气,梁红秉性足称雄。
19、这是清末紫砂名家邵二泉的名壶。
20、加助理「辛逸」可帮忙鉴壶,看泥料,辨别底款印章!
四、紫砂名壶鉴赏美人肩
1、3工指紫砂壶做工的好坏,紫砂壶的每一个部位都要靠点、线、面的组合来完结,包含壶式、壶盖、壶嘴、壶把、底足、壶钮等。依据紫砂演员对制壶的需求,点该圆时要圆,该方时要方;线该直时要直,该弯时要弯;面该光时要光,该粗糙时要粗糙,有必要严厉依照需求来制造,不能有半点大意。比方,壶盖和壶口一定要联系严密,不能有缝,壶嘴和壶鋬要在一条直线上等,这都是“工”的需求。
2、蚕桑壶是陈鸣远仿自然形壶的力作。壶身扁圆折腹,腹下部素面,上部则雕蚕食桑叶状。壶盖是一片桑叶,上卧一条金蚕。壶身上的其他蚕均半藏半露在桑叶中,栩栩如生,十分生动。壶泥白色微黝,调砂,与真蚕非常相似。
3、这件八卦束竹紫砂壶是用64根细竹围成,每根都是同样粗细,工整而光洁。腰中另用一根圆竹紧紧束缚,微瘦些。壶底四周有4个由腹部伸出的8根竹子作足,上下一体,显得十分协调,并更增强了壶身的稳定性。壶盖上有微微凸起的伏羲八卦方位图,盖钮也做成一个太极图式,壶把与壶嘴则饰以飞龙形象。八卦束竹壶不仅造型古奥,而且深得易学哲理。这用64根竹子拼成的壶身,又用32根小竹做成的4个底足,正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分法的典型象征。制作者通过艺术手法,将《易经》中一分为再分为万象万物,以及殊途同归的基本观念得以形象再现。
4、?点这里,进入紫砂之家双旦活动逛逛
5、摸,真紫砂壶摸上去的手感细腻但不打滑,假紫砂壶手感粗糙,或者打滑;例如普通陶土的手感粗糙,瓷器的手感初摸打滑,如果稍用力按压摩擦就手感发涩。这是由于分子结构不同的表现。
6、当代壶艺泰斗,无疑当推顾景舟。他认为,完美的紫砂作品必须具备“形、神、气、态”四个要素。形,即形式的美,指作品的外部轮廓;神,即神韵,体现精神美的韵味;气,即气质,陶艺所蕴涵的和谐的色泽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当代中国国画大家唐云生前喜爱的石瓢壶就为顾景舟制作。此壶呈扁圆,上窄下宽,显得稳重,配一扁圆壶盖,壶钮似一座缓坡的拱形桥,壶底有三只圆足,线条流畅,意境舒展。
7、世界最大紫砂壶制作巨型紫砂壶的是江苏省巨壶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刘根林先生。此巨型紫砂壶是今年3月份开始制作的,共用紫砂5吨,用时8个月制成。壶高6米、宽8米,重达1吨。壶体上雕刻着茶诗和葡萄藤的图案以及几只嬉戏的松鼠,壶把制作成三棵松树互相交错的样子,因此,刘根林为紫砂壶取名为“松鼠提梁”。刘根林表示,“松鼠提梁”比他在2000年制作、已被大世界基尼斯列为最大紫砂壶的“苏坡提梁”还要大,因此,它应该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紫砂壶。从宜兴到天津约1300公里,为确保“松鼠提梁”的安全,刘根林为这个“大家伙”上了28万元的高额保险。
8、切勿用洗洁精或任何化学物剂浸洗紫砂壶,否则会把茶味洗擦掉,并使外表失去光泽。
9、顾景舟菱花壶8自乐提梁扁壶──此壶造型独绝,可看出大师的过人之处,出乎常人意料的造型比例,让人观后回肠荡气,此壶为顾景舟与著名书画家韩美林合作。壶高14.8厘米,阔14.2厘米。
10、好的紫砂壶,在器型外观上就给人美的享受。让我们分享十把存世经典紫砂壶吧!
11、第四个字——款:这个极其重要,支撑一把壶的价格,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款。
12、清代嘉庆时期,值得一提的是名扬一时的曼生壶。曼生壶是制壶高手杨彭年和陈鸿寿(号曼生)合作的产物。陈鸿寿一生工花卉兰竹,精书法篆刻,能集书画篆刻艺术与高超的紫砂工艺于一体而盛名于世,号为“曼生壶”。曼生壶大多由杨彭年制造壶坯、陈鸿寿题铭镌刻。
13、第二个字——泥:它指的是原料,常规来说,这个原料有好到坏,可以分成原矿泥,化工泥,调配泥,染料泥这四种。
14、其实,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义,“艺”亦不复存在。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壶的功能美。紫砂壶的功能美:容量适度;高矮得当;盖严紧;出水流畅。
15、以上十款经典紫砂茗壶,你拥有几款?欢迎留言探讨。
16、仿古壶是一^种传统的壶式,壶身扁圆,鼓腹,短颈,圆弧盖,扁圆纽,二弯流,圆耳把,姿态优美,极宜品茗。邵大亨所制这把仿古壶,盖印“大亨”。许多艺人都做过此壶式,风格略有不同。也有人把此壶叫作“仿鼓壶”,似不妥。
17、“冰心道人”壶这是一把清末民初年间的紫砂壶。壶体颜色似瓷器中的茶叶末釉,壶身正面是一个凹进去的龛,内坐一人,龛外壁装饰有桃树、桃花、桃叶。壶身另外三侧为雕刻的云纹。
18、相传风卷葵是清朝制壶大家杨彭年妹妹杨凤年所制,据悉虽然杨彭年自己是制壶高手,但当时的规定的是艺不传女,所以杨凤年刚开始对制壶一无所知。但有一次杨凤年只是想到作业坊拿把壶浇花,才刚一进门便被哥哥轰了出来,说是女人不能进这个地方,杨凤年心里却是很委屈,立志一定要学会做壶。从此杨凤年便专心于制壶之上,这一学就是好几年,当他能够照着以前的样式做出壶来时觉得这还不能显示其真本事,便老想着要创作新样式。
19、原矿泥是最好的,指的是丁蜀镇黄龙山青龙山一带,出的紫砂,行内人知道,这儿的矿封了很多年了,但是为什么市场上还有呢?最多的说法是制壶人一般讲他爸爸他爷爷他姥爷留下来的,这么多年卖壶,一直还没用完,那这种说法,你爱信不信,就怎么定了。
20、新壶在使用之前,需要处理,这个过程就叫开壶。开壶也有好多种方法,下面介绍一种:用白水煮至少1个小时。具体方法是将壶盖与壶身分开,放入凉水锅中
五、紫砂壶名壶欣赏
1、壶底刻有“丙午中秋仲芳”六字楷书款,“丙午中秋”为公元1606年中秋,咸信此壶不是出于凡工之手。
2、此时的你是否也在品味你自己呢?
3、这个款字实际上是很虚的,并不能完全直接的代表这把壶的工艺水准,我们知道,宜兴有很多级别很高的制壶人,年龄很大了,手都抖了,他们的名望很高,做出的壶也更值钱,受市场追捧,但是因为实在太老了,做不了壶了,就会找一些徒子徒孙呢,或者优秀的年轻制壶人,段位比较低的,请他们来代工,然后在加上自己的名章再销售,这种代工现象在宜兴是很常见的,那还有些人热衷于参赛拿奖,到处教人,还有人做的壶送到博物馆里去,通过付款的方式让博物馆收藏,就诸如此类吧,有很多种方式,造成了名声很大,但不代表他做出的壶,有他名章他款式的就一定是好的。
4、紫砂壶的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具有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四为一体的显著特点。所以,一把紫砂壶可看的地方除泥色、造型、制作工夫以外,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多方面,能给赏壶人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5、此壶是朱可心于1951年在紫砂传统壶式“鱼化龙”基础上的创新之作。壶呈紫红色,壶身上有浮雕的流云,两条龙在云中穿行。其中,一条龙在壶壁的云气中;另一条龙的龙首,从盖部钻出,龙头能活动,龙尾卷曲为壶柄。
6、裴石民五福蟠桃壶任淦庭民国时最著名的陶刻家,他为很多名家刻铭,现代许多刻陶名家,如徐秀棠、谭泉海、鲍志强等均出自他的门下。王寅春他是活跃于二十世纪初期到中期的重要的壶艺大家,长于几何形器的制作,功力深厚,所作古雅绝伦,沉稳端正,方圆有矩,一生作品颇丰,传世有与著名国画大师亚明合作的“亚明方壶”、“六方井壶”等作品,其子王石耕、王小龙均为现代著名壶艺家。
7、顾景舟提璧壶3石瓢壶──此壶不同于以往“曼生壶”中的石瓢壶,盖形、把形均有创新,更现圆润可爱。此壶是顾景舟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8、激石声宏犹远听,还凭鼎足赋新诗。
9、紫砂壶十大经典器型是从宜兴市广播电视台、江苏省陶协、宜兴市陶协主办的《紫砂壶十大经典器型》评选活动中选出来的,包括石瓢、仿鼓、供春、掇球、提壁、鱼化龙、龙头八卦一捆竹、井栏、报春、风卷葵等10个经典款型。
10、平盖直颈,壶身耳把自颈边水平推出,收于下腹,如银钩蓄劲欲出,与传统耳把大相径庭。壶身泥绘作秋江晚渡图,秋雁于归,江边老者待渡,小船徐徐临近,画工细腻,布局安排合理。底钤“澹然斋”篆书方印。盖为汪寅仙大师配制。
11、听,用盖子轻敲壶体,尽管有人不赞成这么做,但是这点非常有效。真紫砂壶敲击的声音清脆悦耳,声音短暂,敲击结束声音立刻停止;普通陶土的假紫砂壶,敲击声音沉闷浑厚短暂;瓷器敲击的声音比紫砂的更加清脆有点像金属撞击的声音,一般人不好区分。
12、陈鸣远,又名远,号鹤峰、壶隐等。在紫砂工艺史上,陈鸣远占据着一个高峰。他制作的紫砂壶精美绝伦,文化品位极高,具有华丽奇特、纤巧精细的风格。此壶结构合理,制作精细,质朴大方。壶身刻有铭文:“且饮且读不过满腹。为禹同道兄。”下署“远”字,并有“陈鸣远”篆印一方。铭刻书法刚健古雅,有极佳的视觉效果。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13、说起“形”,人们常把它与紫砂壶艺的流派相并提,认为紫砂壶流派分“筋囊”、“花货”、“光货”等,其实,这是极无分析的办法。道理很简单,就如戏剧表演家的流派分类,不能以他演什么戏而定,而应以他在戏剧表演中追求趣味。
14、方斗壶现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艾坚斯博物馆。
15、其壶盖面似一古雅玉璧而名。壶体扁圆柱形,平盖,扁圆钮,扁提梁,微曲线造型,结构严谨,刚中带柔,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是当代紫砂茗壶之也是顾氏毕生的经典之作,曾经多次制作、修改壶器造型,有“语不惊人誓不休”之感慨,是体现出现代紫砂壶艺的材质美、工艺美、形式美、功能美、意境美的全能佳作。
16、徐秀棠陆羽像在这里我要说一句题外话,尽管秀棠先生在紫砂雕塑和壶艺上炉火纯青,但他对茶艺知识的掌握确有欠缺,这尊陆羽像上的茶壶和茶杯就是典型的例证,因为,在唐代的时候,现金的泡茶方法还没有出现,也根本没有茶壶和茶杯的概念,先生之小疵,不免贻笑大方,也算是这件精品雕塑的美中不足吧!
17、款即壶的款识。鉴赏紫砂壶款的意思有两层:一层意思是鉴别壶的作者是谁,或题诗镌铭的作者是谁。另一层意思是欣赏题词的内容、镌刻的书画、还有印款(金石篆刻)。
18、壶面画修篁数枝,落款“湖帆”。另一面是吴湖帆的行书壶铭:“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药城兄属。”壶盖内有“景舟”篆书方印,壶底铃“顾景舟”篆书方印。
19、作者:许亦晖/编号:54843
20、顾景舟仿古壶10鹧鸪提梁壶――顾景舟的壶艺师古而不泥古,具有独到的艺术创新和修养,从这款提梁上就可看出,气度非比寻常,不愧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