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古诗原文(100句)

2023-02-05 09:40:58 0 59

一、锄禾古诗原文

1、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李绅六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庐氏带着他迁居润州无锡(今属江苏),由母亲躬授学业。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3、题西林壁(苏轼)

4、敕勒歌(北朝民歌)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6、(翻译)中华的生机倚仗变革的风雷,这般死气沉沉确实令人悲哀。我劝玉皇大帝重新振作精神,不受常规束缚降生各种人才。

7、一天没吃饭,肚子饿得慌。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9、芦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0、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11、⑵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12、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13、(翻译)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14、南千寻:署名“南宫寻欢”,混迹于「今日头条」等各大自媒体平台,喜古典名著,攻诗词文史,乐逗逼段子,汇集上述,作“寻欢体”打油诗及『糖水西游』系列文章。

1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6、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7、题临安邸(宋)林升

1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9、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餐:饭食。悯:怜悯。

20、创作背景: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

二、锄禾的全诗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石灰吟(明)于谦

3、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锄禾

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9、月缺月圆后,花谢花又香。

10、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11、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3、“寻欢体”打油诗16首

14、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5、床前明月光,窗外梅花香。

16、(三年级上册第十七课)

17、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18、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9、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20、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三、古诗锄禾全诗翻译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3、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4、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5、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9、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10、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1、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12、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13、为粮食做出贡献的人物:

14、节约一度电,多喝半碗汤。

1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6、塞下曲(唐)卢纶

17、愿每一个有趣的灵魂,都能在这个多彩的世界活得妙趣横生。

18、李绅仰天长叹了一口气,接着又吟道:

19、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20、锄禾:为农作物锄草松土。“禾”是禾苗,这里是指农作物。

四、锄禾古诗原文及翻译

1、译文:农民辛勤种田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2、李逢吉一听,这不是在揭朝廷的短吗?这小子好大胆,回到书房,李逢吉对李绅说:“老兄能否将刚才吟的两首诗抄下来赠我,也不枉我二人同游一场。”李绅沉吟一下说:“小诗不过三四十字,为兄听过,自然记得,何必抄录?若一定落笔,不如另写一首相赠。”李逢吉只得说:“也好,也好。”于是,李绅又提笔写下一首:

3、题临安邸(林升)

4、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6、锄禾日当午,差点就中暑。

7、原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9、而李逢吉呢,听说李绅反而升了官,又惊又怕,正胆颤心惊,李绅却登门向他表示谢意。李逢吉更是蒙在鼓里,只好哼之哈之。不久,李逢吉被调任为云南观察使,降了官。这时他才感到自己是偷鸡不着蚀把米。李绅的三首悯农诗,千百年来人们只见到前两首。第3首《悯农诗》被传到皇宫,直到近代,人们才在敦煌石窟中的唐人诗卷中发现。

10、但古人云:嬉笑怒骂,皆为文章。只要用心用情,每一句诗都值得被感悟。

11、寻隐者不遇(贾岛)

12、“寻欢体”打油诗14首

13、观书有感(朱熹)

14、这天,李绅和李逢吉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二人遥望远方,心潮起伏。李逢吉感慨之余,吟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意思是,如果升官能象登台这样快就好了。李绅此时却被另一种景象感动了。

15、枫桥夜泊(张继)

16、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7、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8、让您的孩子在中华文化浸润下

19、乡村四月(宋)翁卷

20、锄禾日当午,老婆最辛苦。

五、锄禾古诗的意思

1、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床前明月光,孤枕伴寒窗。

4、翻译: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赏析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浅显易懂,但却十分感人,主要原因是借助形象的描述、形象的议论,来揭示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描述,细致写烈日下农民田中锄禾;议论,紧紧围绕人人必需的“盘中餐”。

5、枫桥夜泊(唐)张继

6、浪荡的人生,放荡的诗意,更多精彩独创趣文,尽在南宫寻欢(ID:qiuzhi2016)

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9、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10、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

11、《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

12、锄禾日当午的作者是:李绅(772-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出生于湖州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唐中书令李敬玄曾孙。唐朝宰相、诗人。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悯农二首》,流传甚广,千古传诵,被誉为悯农诗人。

13、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

14、南宫寻欢熟谙诗词韵律,常常逢场作趣。今日乘兴,分别以“床前明月光”和“锄禾日当午”起头,接几首打油诗玩玩。

15、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16、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1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8、《锄禾》(或《悯农》)是一首唐诗,被选入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科书,作者为唐代李绅,也有人认为是聂夷中所作。此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全诗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上口,流传极广,妇孺皆知。其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中国传统的"治家格言",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度,珍惜劳动成果。悯农(唐)李绅原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注释⑴禾:谷类植物的统称。⑵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译文农民辛勤种田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19、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20、出身赵郡李氏南祖。李绅六岁丧父,随母迁无锡(今江苏无锡)。唐和元年(806年),进士及第,补国子助教,历任江、滁、寿、汴等州刺史及宣武军节度使、宋亳汴颖观察使,入朝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擢尚书右仆射,改门下侍郎,封赵国公,为相四年。出为淮南节度使。唐会昌六年(846年),病逝于扬州,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