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句话评价郑成功
1、郑成功为什么会葬在固始?固始当地的学者曾有详细考证:康熙二十二年(1682)六月,施琅降清。他带兵攻取台湾后,曾挖掘郑成功墓,将其灵柩当作战利品献给北京,康熙“特旨恩准”归葬故里。而郑成功之孙郑克塽降清后,为能使祖父安眠地下,一面将其灵柩偷运到祖籍地固始安葬,一面派其弟郑克举到郑成功出生地——福建南安石井乡建了衣冠冢,并对外声称,郑成功已归葬在南安……
2、科举考试空疏无用的经典内容。
3、是康熙在收复台湾后,对郑成功的评价,原文是: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4、目前,荥阳堂文化研究会、河南省华夏文明促进会等单位正围绕“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联合组织开展相关纪念活动,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参与,共同守护、传扬“中国魂”。
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6、(2)唐太宗、武则天;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增加科举考试科目,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增设殿试和武举。
7、所以,郑成功和施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敌人不同。
8、可见,他的人品低劣的地方不止一处,是一个有才无德的小人。
9、(29)连横:《雅堂文集》,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4年,第115页。
10、它们是载体,又不纯粹是载体,永安、固始一南一北,甚至还包括台湾永康、河南荥阳,“郑成功之魂”,已经贯穿古今、超越时空,成为各个地方乃至全国民众极为珍重的文化瑰宝。从这个角度说,郑成功的真身究竟具体葬在哪里,已不重要。
11、郑成功的爱国主义英雄业绩和对台湾开发所做的贡献,受到人们极高的评价。
12、主 管:深圳市人民政府
13、(15)(清)黄宗羲:《赐姓始末》,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年,第1页。
14、1659年的一天,忽然有一个人从台湾来到郑成功的大营求见。郑成功一打听,原来是过去郑家的将领何斌,就高兴地说:“快请他进来。”
15、A.沿海农民常年出海经商
16、这除了特写镜头以外,还要用推、拉的拍摄方式。可见,郭沫若对电影的拍摄技巧也有所了解。
17、植树节来临,与几个朋友相约,到位于荥阳市广武镇的“荥阳堂文化苑”种树。
18、购买两册70元,根据所购年级,赠送对应资料+二年VIP资格;
19、(49)鲁王墓在1959年的八二三金门砲战中意外被发现,胡适曾考证《明史》中记载鲁王被郑成功令人沈之于海中,并非事实。根据鲁王碑,鲁王亡于1662年11月,但郑成功亡于6月,可见《明史》称郑成功将鲁王沉入海中杀死并非事实。
20、郑成功的答复很有分寸,使荷兰人感到心神不安,只好攒足了粮食、弹药,等待着事态的发展。为了摸清郑成功的打算,荷兰总督又派使者到厦门去见郑成功,提出愿意每年向郑成功提供白银五千两,箭杆十万枝,硫黄一千担,要求与郑成功保持友好关系。
二、形容郑成功
1、郑成功统领大军登陆台湾岛,对到来的高山头领非常尊重,并赐官厚待。因此,各路当地土社闻风接踵而至,皆来归附。当时,高山族人民农耕技术极为落后,不懂使用牛耕与钓镰之法。
2、从东亚视域看郑成功形象的
3、郭沫若写剧本《郑成功》,最初的原因虽然是出自电影制片厂的邀请,但他最终能写出来,主要还是出自他的个人判断。他的个人断,除了对历史人物本身的兴趣以外,还取决于当时的历史语境,这决定了创作这个剧本的现实意义。
4、岂许腥膻蒙社稷?不教蟊贼败桑麻。
5、①设立西域都护②设立伊犁将军③设立驻藏大臣④平定准噶尔、回部贵族的叛乱。
6、郑成功赶紧把何斌扶起身来,让到桌旁坐下,然后恳切地说道:“收复台湾,我早有这个心愿。只是对红毛夷的实力不大了解,为这件事心里一直感到不安。”
7、C.黛玉葬花——《西厢记》
8、(2分)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9、《郑成功》的现实性是什么呢?郭沫若1962年撰写有关郑成功的诗词,应八一电影制片厂之约写收复台湾的电影剧本,除了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周年纪念这个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台海危机。翻阅《毛泽东年谱》可以发现,1962年有如下记载:
10、今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
11、选择题(共20小题,40分)
12、材料一: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学制度有效地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13、郑成功知道荷兰人想探听虚实,了解自己的实力,便有意命令手下军队列阵以待,让对方看看我方的军容。郑成功的军队依山布阵,连绵十几里地,官兵几万人。在大帐周围,排列七千名铁甲军,个个盔明甲亮,威风凛凛。这雄壮的军威使荷兰人的使节感到胆颤心惊。荷兰是世界上最早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强国之到处横行霸道,骄横得很。但是现在面对威武雄壮的中国军队,荷兰的使节只能毕恭毕敬,大气都不敢出。
14、(2)材料二出自谁之口?1684年,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15、一个军人没有忠诚,再会打仗也没用。
16、沈葆桢为郑成功立庙祭祀不到20年,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殖民政府在领台后不到3年,认为清廷此庙“不足以壮观瞻”,官绅乃集资7000余两,初期将延平郡王祠改为“开台神社”,但于1898年由台南县知事几贝静藏,在2月3日正式改为“开山神社”,列为神社中的县社层级。(32)
17、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18、(43)1958年郑坤五因病逝于高雄,大去之前,郑坤五曾预作自己的墓碑诗云:“街名明治尽翻身,县号高雄太不伦;日化耻从光复后,墓碑犹署凤山人。”日人把文雅的“凤山县”改为“高雄县”,但郑坤五仍觉其不伦不类,故宁在自己墓碑上署名自己是凤山人,足见其风骨气节。诗人虽已萎,典型依旧留存给后人。关于郑坤五的生平分析,可参林翠凤:《郑坤五及其〈九曲堂诗集〉》(收入氏主编:《郑坤五研究(第一辑)》,第310~330页)、照史《高雄人物述评(第二辑)》(春晖,1985年,第81~100页)。
19、有一天,郑芝龙带着大儿子郑森去见唐王。唐王见这个小伙子一副读书人的打扮,相貌俊秀,谈吐文雅,有一股凛然正气,不禁连声称赞道:“好一个英俊青年,可惜朕无女儿能招爱卿为驸马(皇帝的女婿)!你可一定要尽忠国家呀!”
20、(2分)“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三、用一段话来形容郑成功
1、第(11)句,“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这句话放在康熙身上非常诡异。首先,“人间烟火”常用来指代世俗生活,那么“烟火人间”是啥意思?为什么要“愿烟火人间”?难道之前人间没有烟火,需要康熙作为一个很大的希望提出来么?“安得太平美满”就更奇怪了。安得的意思,是哪里有,到哪里去找,有种“求之不得”的渺茫企盼。前面说了愿烟火人间,后面再加一句到哪里找太平美满,这真是“康乾盛世”的主格调么?放在这里就相当地莫名其妙。
2、(1)结合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列举一例唐朝对外交往有关史实。并说明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玫策?
3、早年曾读过一篇文章——冯八飞的《我的中国性格》,对其中的几段话至今难忘:
4、在剧本中,郭沫若设置了一个重要的女性角色阿瑜,她是常寿宁的孙女,被郑成功收为义女。在《先王实录》等著作的记载中,常寿宁因无凭无据指控郑泰而被革职。但郭沫若对此做了翻案处理,将常寿宁的行为翻转为郑成功的苦肉计,以便他带孙女前往台湾,为收复台湾做准备。阿瑜到台湾后,与沈佺期一道,到高山族聚居区行医,赢得了高山族人民的认可,并与高山族男子相恋。高山族人民本就要忍受荷兰人的盘剥,后来高山族头目又为保护沈佺期和阿瑜,被荷兰军队杀死。在郑成功到台湾后,高山族人民成为郑成功的重要支持者,而郑成功也给他们带去了耕牛、农具等,提高了他们的生产力。
5、收复台湾几个月后,1662年6月23日(康熙元年五月初八),郑成功急病而亡,年仅39岁。当时葬于台南市永康区。逝时以手抓面,悲痛呼告:“自国家飘零以来,枕戈泣血,十有六年,今日忠孝两亏,我有何面目见先帝陛下?”
6、BCDCCABDBD
7、(2分)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呈现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诗词是()
8、避免了台湾落于西方殖民者之手
9、据《固始县志》记载,当地农民郑大成等人在平整土地时,从墓中挖出了一具完整的尸身,胸前覆盖一块护心镜和一块四方形的围带,上绣“土部丰府郑成功”字样。据郑大成回忆,当时参与平墓的人没人知道郑成功是谁,就草草将尸骨重新安葬。护心镜被村里人拿去换了粉条,围带则被借去辟邪,不知所终;剩下的其他文物,如墓碑等,也都没有保存下来。
10、但历史也会呈现另外一面“事实”:1970年正月,在郑成功家族的祖籍地——河南省固始县汪棚乡邓庙村一个叫“莽牛地”的地方——郑家后人发现了一座埋葬郑成功真身的墓。
11、到了1699年6月(康熙三十八年五月),经康熙帝特旨准许,郑成功与其子郑经的灵柩,从台湾迁回福建南安县康店乡祖墓安葬。
12、郑成功采纳户官杨英建议发给犁、耙、锄等农具和耕牛,派农师教导高山族使用牛耕之法。这对高山族人民发展农业生产起了很大作用。由此,郑成功与高山族人民建立良好关系,产生积极影响,共同开发、经营台湾。
13、近代中国作为“恢复中华”形象的
14、B.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杜甫)
15、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16、现在的郑成功墓,坐北面南,为圆形坟冢,直径5米,高2米。坟冢正中有固始县政府立碑,上书“民族英雄郑成功之墓”。墓周围松柏掩映,大门立柱上书“驱除荷虏功昭日月,收拾金瓯志振中华”,赞颂了郑成功一生伟大功绩。
17、首先是苛政,国家对农民抽取重税,老百姓无法生存,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掏空了明朝的内脏。其次是女真部落崛起,明军在辽东接连惨败。这是严重的外患。
18、(31)按:“开山王庙”的兴建,已是清领时期的1695年(康熙34年),《台湾府志》记载澄天府东安坊有一座“开山王庙”。但未说明祭祀的是哪一位神明,不过后世传言,该庙祭祀的就是郑成功,乃为避免清朝官方猜忌,而托名为开山神庙。参江仁杰:《解构郑成功:英雄、神话与形象的历史》,三民书局,2017年,第17页。
19、(1)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对外开放政策。
20、作者简介:张崑将,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教授。
四、人们是怎样评价郑成功的?
1、十余年前,“历史剧”《康熙王朝》热播,其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语调铿锵,铁骨柔肠,当时唱响全国,更在2008年12月获得“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优秀电视剧歌曲”。
2、(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诗句中的“我”指谁?为什么福建老百姓要建“平远台”纪念他?
3、然而,网络上另有一种声音,认为《向天再借五百年》本是电视剧《大英雄郑成功》的主题歌,只是因为《大英雄郑成功》当年迟迟未曾播出,因此这首歌被移花接木拿去给了《康熙王朝》使用。于是,原本歌颂反清英雄郑成功的歌曲,反而成了给清朝皇帝歌功颂德的歌曲,颇为辛辣讽刺。
4、大中国,江山如画,万古多少豪杰。
5、他认为,“以当代的事迹为题材的戏剧是资本主义文化产物,是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发生以后所产生的新事实。在旧时代的戏剧中,当代的事是只作为滑稽的笑料而偶尔使用的。”“但自社会主义文化发生以后,情形又有点两样了。……苏联是新现实主义的发祥地,新现实主义对于现实有了深度的了解,凡是对于当代或未来的人民能够服务的东西都是现实,因此,不问你是写过去的题材也好,写当代的题材也好,甚至以科学的预见写未来的题材也好,只要你是确实发挥了为人民服务的效果,便都是一样的受着尊重。”这意味着,社会的解放也是文学创作题材的解放。封建社会青睐古典题材,资本主义社会的世俗性发现了当代题材,社会主义社会则转变了标准,以人民的现实需要为经,题材本身的特点成为次要意义。
6、原来,唐王知道郑芝龙另有打算,可还得靠他支撑局面,心中十分不安。郑森也对父亲的所作所为不满,这时候,他就赶忙跪下,说:“小臣一定会尽忠明朝,以身报国。”
7、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为了巩固政权,他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实现了一系列的与大陆一致的封建措施,加速了台湾大陆两地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融合,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友好发展。
8、(3)闭关锁国(限制贸易)。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对西方的殖民侵略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9、“海权兴,国运兴;海权强,国家强!”中国海军原司令员、海军上将石云生在为此书作的序中这样写道,“为凝聚海洋强国梦正能量,我们要不断强化三个意识:战略意识。只有把海洋、海防、海业的蓝色文明与思维观念融注于国民的血液之中,海权战略才会上升为民族观念、国家意志和自觉行动。综合国力意识。没有经济实力做后盾,振兴海权就是一句空话。人才制胜意识。只有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的海洋科技人才、海洋经济人才和海洋军事人才,建设海洋强国才有强大的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
10、郑成功的忠烈爱国、义薄云天,即为最典型的“中国性格”
11、黑人力量包括两部分,一是部分黑人如吉姆司和威廉早就在为郑成功传递情报,一是黑人军队在与郑成功交战时阵前起义,加入反抗殖民者的斗争。他们起义的原因在于,他们也是荷兰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帝国的奴隶,正如吉姆司所说“荷兰军队里有两队黑人,都是我们做奴隶的人组成的。平时只给我们木枪、木刀操练,到有事的时候才发真枪真刀,让我们打前线。这一次想来也是一样。如果是这样,我们准备阵前起义!”后来,黑人果然阵前倒戈,加入反抗殖民者的行列,成为郑成功的盟友。
12、A.大闹天宫——《西游记》
13、郑成功原籍福建,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母亲为日本人川田氏。他从小接受正规的教育,1638年考中秀才,1644年在南京国子监就读,师从名儒钱谦益。黄宗羲在《赐姓始末》中记载:“朱成功者,郑芝龙之子也,母为夷女,初名森,弘光时入南京太学,闻钱谦益名,贽为弟子,谦益字之曰大木。”
14、(12)(清)陈衍:《台湾通纪》,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1年,第39页。
15、(21)1906年5月7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的规章,第二条即称:“本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参《国父全集》第九册,第251页。
16、(12分)阅读下列材料:
17、(62)成海应:《研经斋全集外集》卷《草榭谈献黄功》。
18、(2分)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在()
19、清朝时期郑成功在台湾第一次由官方立庙,已是清末年代。1874年因牡丹社事件后,清廷派钦差大臣沈葆桢来台协防,深知台湾民间私下祭拜郑成功,为了表彰忠节,收拢人心,乃向礼部呈《请建延平郡王祠摺》,“奏请封海神、立庙崇祀;予可,并谥忠节。”(30)翌年,乃拆除旧有的“开山王庙”,在原址重建一座“延平郡王祠”,郑成功被官方的重新恢复祭祀,距离明郑时期将近200年之久。(31)
20、(2分)如图为年画《教子成名》。它描绘的是古代女子王春娥因教育儿子刻苦读书,考取功名,而受到朝廷嘉奖的故事。与“考取功名”有关的古代制度是()
五、一句话评价郑成功
1、C.夜郎自大,对外交流的思想
2、时至如今,在遍布全世界各地的郑氏宗祠中,除了郑氏先祖的三公像(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一般也都会立有郑成功纪念像,而且,几乎每年,都会有无数纪念他的各类活动轮番开展。
3、(2分)自负的盛世帝国理所当然地把对外贸易视为朝贡制度的延伸,明朝对外贸易就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其中典型的例证是()
4、在谈及历史剧的真实性问题时,郭沫若曾说:
5、(2分)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中国古典科技巨著是()
6、(2分)“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这一评价的史实依据是()
7、B.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8、如前所言,由于郑成功具有日本母系血缘及其忠义精神,为了凸显成功母亲在福建安平的英勇牺牲,在开山神社后殿中央尊祀成功母亲田川氏。不过,“开山神社”的位阶,是属于神社位阶的“国币小社”或“别格官币社”,位次在于“官币社”之下,府县社之间。(33)1930年日本平户村长亦要求将郑成功的“开山神社”分灵至其诞生地平户。(34)
9、这种情况下,郑成功从厦门远征台湾。
10、(16)如清人沈云的《台湾郑氏始末》(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年)载郑成功:“能读书,稍长,通《春秋左氏传》及孙吴兵法,喜击剑驰射。”第6页。
11、隋朝:581年;唐朝:长安;元朝:大都;明朝:1368年;清朝:皇太极。
12、材料一明朝时,一位将领年轻时曾写下豪迈诗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这位将领后来受到浙江、福建等沿海人民的高度赞扬。图是福建老百姓为纪念这一将领而建的“平远台”。
13、1912年孙中山革命成功,建立中华民国,当然也激起了台湾知识分子的波澜,当时还是日据时期的台湾,连横欣闻革命成功,在兴奋之余,不禁想到要告慰郑成功,特写《告延平郡王文》的哀祭文:
14、(3)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15、ADCBA
16、这情形,与当年岳武穆挥师北上,与部下誓言“直抵黄龙府,与你们痛饮一番”,何其相似;与几乎同时的史可法城破被俘,慷慨就戮,何其相似:“我中国男儿,安肯苟活!城存我存,城亡我亡!我头可断而志不可屈!”
17、郭沫若在创作电影剧本时,自觉地用了镜头语言,而不是舞台语言。从整体而言,剧本以收复台湾为主要线索,以何斌献台湾地图开头,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结束,中间穿插其他历史事件。但剧本着重描述的是郑成功指挥的三次战役,即北伐、保卫泉厦与收复台湾。在描写战争时,剧本用了较多的远镜头,全方位展示战争的场面,尤其是激烈的海战场面。这使得剧本具有史诗性风格。
18、郑成功收复台湾,辉耀千秋
19、相反,对郑成功而言,“铁蹄踏遍万里河山”,恰好是满清入侵,神州沦亡的直接写照,是郑成功决意与之一战的恶劣局势,非常贴切。
20、(2分)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