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世界你不懂非主流语录繁体
1、这句话怎么理解,什么叫做正面接受传统?我们可以看到,木心不断在讨论,同时也不断提出问题,向我们后来的读者提出问题。而且木心认为鲁迅一度受到佛教的影响,但只是“触摸”了一下。这个词也很有趣,这些词一般人不会这样用,就像鲁迅“触摸”了一下尼采,后来也走开了。道理是一样的。
2、本文原为三联书店(香港)2020年出版的田小琳先生《香港语言文字面面观》一书所写的《序》。
3、全员恶人身上穿,掌声送给脑血栓,啊呸,送给学前班。
4、这个话好像讲得比较暧昧,我们今天讲白一点,就是主流和非主流。张爱玲不愿意写主流的东西,要写自己喜欢写想写的东西。木心告诫我们,这两者之间有时候很难完全区分,即使两者的矛盾在一定的时候可以统就看作家怎么拿捏怎么处理。
5、但是英国做到了让国语/普通话不在香港流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隔绝了香港与内地的交流。这一作用,在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订以后,就突显出来了。1984年到1997年7月1日,这是香港回归前的过渡期,政府和民间才都开始重视普通话和中文的问题,并且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6、“鲁迅之为鲁迅,他是受益于俄国文学的影响,写好了短篇小说,他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也一流,但他接受得有限,成就也有限。”
7、语言态势还表现在语言接受方。如果社区里都不懂英语,英语就没有社区地位。如果某个方言区普通话崛起并超过方言的使用,那方言文就必将消失。以上海话传教文本来说,就只能在160年前产生。随着上海迅速成为中国以至国际的大都会,以前的乡人转变为市民,识字率普遍提高,为统一号令使用的官话已经普遍接受,那么原先的那种方言传教文本就失去了使用基础,不可能再流行,最后终于消失。而香港与上海不同,“粤语在口语交流上很有地位,除了有教学语言的地位,还在政府、立法、司法机关作为交流语言”(《多元语言社会与港式中文》),而且还是政府对香港居民发布施政措施的语言。因此粤式中文还有一些存在空间。
8、木心就是这样一位作家:我们完全熟悉的事物,他用全然陌生和惊讶的眼睛来打量,获得完全陌生审美的经验和体验。
9、木心还提醒说,水平不太够的作家可不用"论",不管放在名字前面还是后面都不用,可起个别的题目。他还用了自己所作的《此岸的克里斯朵夫》和《塔下读书处》两篇题目为例。《塔下读书处》是写茅盾的,这就透露了,在木心看来,《茅盾论》固然不合适,《论茅盾》也不大合适,只能《塔下读书处》。茅盾虽然是名作家,在他心目中,水准不及鲁迅,这是很清楚的。
10、尤其是夹用方言词句,在汉语其他方言里也比较常见。语码混合可能有三种样态:
11、所以,他的对话是外向的也是指向内心的,正如他说:“艺术家凭内心无尽的剧情而创作”。同时,他的对话又是指向终极,他会在任何一个微末的事物中做有神论无神论之辩,寻找他独有的上帝。
12、港式中文主要有两种类型,大部分是在通用中文基础上,为了表达的需要,夹用少量粤语、英语、文言语句;此外还包括并不夹用粤语、英语、文言语句,而明显受英语表述影响的中文书面语。
13、四个繁体字或是A4纸大小印在正中央,或是初号字体缩在左胸上,核心要求是中文上头要有英文翻译“outrage”,而且必须全体大写,让人晃眼一看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14、三是木心,木心把什么纳入进来?他把“情”纳入进来,多情和无情是他判断和叙事的一个基点。
15、上文的特点是叙述部分是通用文(明清时代的通用语体),穿插的诗词以及个别语词是文言,对话则是按人物身份与成长地选择语言。《九尾龟》其他章节也莫不如此。章秋谷是明代应天府(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县)人士,府治在今天的南京市,操通用语(下江官话,与今天普通话大致相当),花彩云和花云香都是苏州人,也曾在上海居住,说的是姑苏吴语。其中许多苏州话对话,对我而言应该没有问题,但在阅读时,却也要适应一阵子,因为与我习惯的书面表达太不一样,不能实时与大脑中储存的字符印象联系起来,从而延迟了理解。对北部吴语区的人来说,用现成汉字表达姑苏吴语也是相当陌生。因此,这种文字表达很难流行,始终都是断断续续的细细支流。
16、从这件衣服烂大街的那天起,世界上最狠毒的爱情诅咒,不再是“祝你女朋友是尔晴”,而是“祝你以后遇见的暗恋对象都穿全员恶人”。
17、@SuperH:我的择偶标准是衣柜里不能有全员恶人的短袖和巴黎世家的盗版鞋
18、这篇《飘零的隐士》给我们很多启示,木心讲他自己第一次读张爱玲文章的印象是1942年读到张爱玲的散文,我们现在考证是1943年下半年他读到张爱玲的散文,他当时才十五六岁。这样年轻就读张爱玲,他写阅读感受的那句话,在我看来太好了:“鲁迅死后感觉敏锐、表呈精准的就是她了。”
19、作者谨启2021年7月暑天
20、都不用去翻买家秀,大街上肉眼可见,“全员恶人”的产业链正在以病毒传播的速度蔓延在全国大大小小的角落里,真正做到了老少咸宜,举国时尚。
二、非主流你的世界我不懂字体
1、曾幾何時,寵物小精靈的手機遊戲PokémonGO席捲全球,我當然不執輸(落後),玩埋一份(玩了這個遊戲),卻招來老婆揶揄一番:“你估你仲細咩(你覺得自己年紀還小嗎)?幾十歲人(幾十歲的人),摣住部手機(拿着一部手機),喺條街行來行去(在街上走來走去),就為咗捉精靈(就是為了抓精靈),嘥曬啲時間(把時間都浪費掉了),都唔知為乜(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
2、别让我看见你,不然我见你一次,就喜欢你一次。
3、身材苗条的吃货是吃货中的精品。真正的吃货敢于直面粗壮的大腿,敢于挑战隆起的小腹。一个吃货的遗言:别的什么的就得了,给我烧一份海底捞和两个服务员。美食跟身材哪个更重要?吃货:身材是神马?能吃吗?吃货匹克精神:吃的更多,吃的更饱,吃的更好!吃货的格言:今天吃喝不努力。对吃货来说,这世上唯一不能吃的就是亏。
4、对我而言,香港人的语言生活完全是一个新事物。读着小琳的这部集子,如同走进一片新世界,处处是兴趣。我尤其感兴趣的是其中的几个方面,一是三类中文,一是社区词。这些都是传统汉语语言学所忽略的。
5、“嵇康的才调、风骨、仪态,是典型吗?我听到‘典型’二字,便恶心”。
6、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原有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自行制定有关教育的发展和改进的政策,包括教育体制和管理、教学语言、经费分配、考试制度、学位制度和承认学历等政策。
7、以上是最大可能范围,是否合理,留待学界讨论。
8、他的写作触点之多、视域之广,几乎没有边界——关于信仰、关于宇宙、关于文明、关于艺术,艺术里面不断谈文学、谈音乐、谈绘画,他就像谈家人一样随口就谈,谈社会、谈历史、谈人情微末的细节,全部都谈。而且当他涉及这些的时候是没有价值等级制的,每一个事物在他的谈论当中都是大事。他对世界作着非常浩瀚的对话,他有无穷无尽内心的剧情,他就像是一个摆脱重力的写作者。
9、因为他们觉得这不属于“国潮”,最多是毫无设计感而言的淘宝爆款,不经穿又廉价,从抖音快手这类视频APP上火起来更是原罪。
10、就发展趋势看,能说粤语的人不会减少,能说英语和普通话的人数则会稳步增长。掌握两文三语的人,在中文书面语里夹用少量的粤语、英语,就自然而然写出了港式中文。
11、木心生前公开发表的文章当中,专门写到现代作家的只有三篇,实际上是四篇,一篇就是《鲁迅祭》,一篇就是写茅盾的《塔下读书处》,还有两篇都写张爱玲。他先在《素履之往》一书中写了一则张爱玲,然后又把这则短文作为张爱玲去世后纪念文章的引子。
12、该文经过删节已在《语言战略研究》2021年04期发表,正标题改为《试论香港多语人社群的语言生活》,基本内容完全相同。原序文字更多些,主要是头尾两部分。为了让读者能看到在香港发表的另一种版本,本次发表序文原稿。发表前调整了个别文字。
13、如果按照后一个理解,那么根据构成成员的不同,香港社区词就可以有如下4类。
14、《基本法》第九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除使用中文外,还可使用英文,英文也是正式语言。”
15、现行的简化字版的同音归并确实有些过分,并引起繁简转换时的尴尬。例如作者在《繁简转换得当交流更加顺畅》一文中指出的例子:
16、我从来知道感觉性的思想最好
17、人多一点还可以排出不规则的群山峻岭,真正地做到“压马路”↓↓
18、有好多话好想对你说,有好多事好想跟你做,但现在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我爱你不止在明年,我们还有好多年。《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是由周依然、施柏宇领衔主演的电影。于2022年2月1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周依然饰演的建筑设计师“安易”与施柏宇饰演的钢琴家“高昂”互相感知彼此情绪、知觉而交流的异地男女间的爱情故事。
19、“余香阁初点满堂红秋谷重过谈瀛里”
20、报这个题目时(《木心文学中的角色扮演》),是有感于木心所有的写作里面有很强烈的戏剧感,也就是他并不以他“素颜的自我”来表达,他有很多角色,他在俳句里甚至都在演戏,他有很多重面具。但他写作的更本质问题还是一个“我和你”的问题,所以我实际上讲的题目是《我与你》。
三、非主流语录 你是我的全世界
1、多语人是二语教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多语人社群更是一个具有实用与理论价值的新课题。不仅香港,中国其他地方也有多语人社群。全世界许多民族或国家都有标准语与方言,有外语的空间,也都会有多语现象。以上3类8项因素不是彼此隔绝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可以使某类语体或成为现实,或发展强大,或式微消失。因此,这是个值得普通语言学关心并研究的现象。
2、约稿启事|《语言战略研究》“语言与健康”专栏
3、年代也没有了,省略号了。
4、田小琳《香港语言文字面面观》(以下简称《面面观》)对香港语言生活做了集中反映和探讨。许多观点笔者都很有兴趣,也非常赞同。对于特别感兴趣的3个方面,即三类中文、社区词和汉字字形,下面想顺着书中的论述,再探讨一些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希望有助于深化对香港语言生活的理解。
5、就人数来看,粤语呈强势,但就语言的地位来说,英语在香港的地位超然。……就是在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以后,英语的地位仍然很高。
6、在前一阵社会人风潮的带动下,不学个一口金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网上冲过浪。
7、“人的五官,稍移一下位置就有美丑之分,文章修辞亦当作如是观。时下屡见名篇,字字明眸、句句皓齿,以致眼中长牙,牙上有眼,连标点也泪滴似的。”
8、希望若干年以后,墓碑上只刻着二维码,路过的人们扫一扫,一生的故事都出来了,爱过谁,恨过谁,还牵挂着谁……
9、在后世甚至今世某些饱学之士口中,文言还真能用作口头交际。文言的部分成品在今天的汉语中仍以成语或成句形式活跃于书面语和口语中。
10、君不见,多少人背后写着“全村の希望”,企图跟超越妹妹攀上关系↓↓
11、当然,后面这句话很可能会引起争议。有必要补充的是,木心同时认为,五四以后向外国文学学习的新文学作家中,鲁迅是做得最好的。
12、如果另一种非母语比较差,也会在语文中偶尔夹杂一些流行的非母语词,像笔者在日本指导研究生时,常常在汉语中夹杂一些日语词,以便表达准确的意思。如果记录下来,就成为丙类语码混合文本。
13、我们还应该跳出一般的使用观念,从“社区专用”去认识社区词。
14、全港No.1最多人睇嘅[看的]报章(《头条日报》报头)
15、“她是乱世的佳人,世不乱了,人也不佳了……她对艺术上的‘正’和‘巨’的一面,本能地嫌弃,而以‘偏’和‘细’的一面作为她精神的源泉……正偏巨细倚伏混沌,人事物毋分雅俗,分了,两边都难有落脚处。”
16、话说回来,甭管衣服是潮是土,“全员恶人”这个词到底是怎么来的?
17、1997年以后,香港回归中国,香港开始面临全新的格局,管治彻底变更。香港人必须认清形势,调整好自我定位,时刻意识到“一国”地位,自觉地将“中国交际圈”调整好,将之置于更重要的位置。作为香港的管治者,中国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也必须抓住八种影响因素中的“管治情态”和“社区定位”,慢慢做工作。那么其他那六项因素就将不是问题。作者在集子里的历时统计告诉我们,普通话和英语都在回归后有了大幅增长。作者在多篇论文里有很多基于现实的中肯建议。未来还会顺着这个势头有更新的发展。因此,香港作为兼具大中国、大中华与大国际眼光的多语人社群的新语言生活将可预期。
18、此外,该文里还用了上海话格式的一些短语,例如:咖啡吃吃,舞跳跳。
19、你眼瞎吗?撞我心口上了。
20、每个区域性社会(即社区)都会有自我定位。97回归后,香港开始定位于中国的一部分,立足于中国,那么普通话与通用中文必将有更大发展空间。香港还将定位或继续定位于面向大中华与大国际的核心都会,那么通用中文与普通话,以及英文,都将有广阔使用空间。
四、我的世界只有你非主流文字
1、香港的三类中文,都是实际语言生活的反映。粤式中文有粤方言口语作为基础,通用中文有官话口语作为基础,而港式中文是二者的混合,香港人口语里经常就是这样几种语码混合着的。《面面观》作者指出:“粤语交流中夹用英语语句是常见的现象,时常可以听到英语语句带上粤语的声调语调,融入粤语之中,特别在白领的年轻人口中。口语交流中长期流通的粤语和英语,必然影响到书面语,由上表可以看出,港式中文夹用粤语语句、英语语句是香港人‘我手写我口’的直接反映。港式口语和港式中文一脉相连。”(《港式中文面面观》)香港独特的多语人语言生活,值得我们关注它的走向,也值得我们研究它的今天与未来。香港的语言文字形态必将与内地逐渐靠拢,我们期待着这个前景。
2、正如社会人语录风靡时,我们所说的,在这个网络发声比任何时候的渠道都多而便捷的时代,来自普通人的表达欲也比任何时候都野蛮生长。
3、田小琳《香港社区词词典》,2009
4、尤其木心有这样的批评:鲁迅“谈绘画,谈到木刻为止。对音乐,鲁迅从来不谈。”无论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鲁迅都不谈。鲁迅认为《毛毛雨》象“绞死猫儿似的”,这些鲁迅文章里都有。而大家知道,木心不但是画家,也通晓古典音乐,自己还作过曲。
5、再搭配好其他单品和吊到飞起的表情,一张完美的自拍get√,配文都帮你想好了——
6、以上诸项因素形成的多语多文现象必然在人的心理上烙下印记,产生相应的反应。如果由个人的心理诉求扩大至群体,形成为集体心理或集体意识时,就很难阻止或改变。香港百多年来,通用中文始终是主流,说明香港人民在心理上一直认同自己是汉民族的一部分。任何社会问题、语言问题最后都会归结到心理,表现为心理反应,表现为心理的认可与否。个人或集体的心理与社会又是互相影响的。心理会加强社会问题的强度,而社会反过来也会促使个人/集体心理认可度的演化。
7、如果有多种语码并存于人与社群,必定有强势与弱势之分。强势语码必定千方百计要在书面表现,占领语言表达园地。而弱势的一般只能以方言词或社区词的身份加入前者,以便表示其存在。如果两种语码分别在不同领域有强弱的区别,则可能形成不同领域的强势者。在香港,汉语标准语一直以来在书面语领域都是强势者,英语在对外时也具有优势地位,粤语只能在口语领域保持强势地位。作者客观理性地指出:
8、如果香港还像以前那样,是一个被管治的殖民形态,那它只能选择侧重于香港交际,以及以英联邦为主的国际交际,大中华交际则只能作为一种传统的平衡方。至于与中国内地的交际充其量也只是点缀。
9、其中教学语言和教材里实际上都包含教学用文字的意思。特区就应该有些特,特区自行制定的教学语言政策,院校自主性的选用教材,说明了语言文字“特”的范围。在香港,使用繁体字是个特,繁简由之也是特。但从国家统一或“一国”角度看,繁简由之只能算是统一字形的过渡。这个“特”还应该体现在承担统一汉字字形的试验方面。“一国两制”的“两制”,说的是政治体制,而且并未说语言文字的不同步就可以永远与两制一样地延长下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高兴地注意到2012年发表于香港、由胡百华、姚德怀、陈明然三位学者主导研制出的汉字“和谐体”(④)方案,消除简化字中的不当简化,繁简可以一一对应,转换无误,解除了简化字推行的一大障碍。
10、先后任中央民族学院副教授、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日本明海大学教授(退休时获授名誉教授),同时受聘为南昌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汉语外来词、汉语二语教学。
11、QQ空间九宫格却告诉你:图样,你以为恶人们只有这么一件T恤??
12、男生的穿法比较单多是配除了牛仔之外的深色裤子,很多人一起穿着就像是去打群架,真的是字面意思上的“全都是狠人”↓↓
13、木心认为写作可以成为文学家,但不是所有的文学家都可以成为文体家。而且,木心在这篇文章里专门讨论了鲁迅文学作品的文学技巧、文学才华和文学成就。他专门谈到了《秋夜》开头“两株枣树”的问题。
14、如此看来,无论国内国外,处于青春迷茫期的年轻人总是强烈地想要抒发自己的感情,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存在感,获得主流群体的关注。
15、作者深一步解读这条法律说:
16、他提到鲁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讨论鲁迅,有的时候三言两语,有的时候点到为止,但他往往是将其放入中外古今比较的脉络当中来进行讨论,并不是孤零零地讨论鲁迅。所以在讲外国文学的时候,讲东方文学、日本文学的时候,他会提起鲁迅,这非常有意思。
17、“将来回国想出两篇论文,《鲁迅论》、《曹雪芹论》。”
18、我想,作者是站在讨论汉语的立场上说这番话的。如果环观世界,那么每一种多方言社区的标准语下面都可能存在社区词。当然,这种语码混合和借用的情况也的确发生在国外华人圈里。本人在日本任教时曾考察过日本环境下的华人汉语使用情况。语码混合一般都属于乙类。
19、(4)外来成分构成词与字母词,如:泊车[英.park,停车]、阿Sir/阿蛇[警察]、K仔[毒品K粉,即氯胺酮(英.ketamine)]、咖啡妹[女交通督导员]、bb[英.baby,婴儿]、STC[特遣防暴警察]。
20、天鹅谈飞行术,麻雀说哪有这么多的讲究
五、你的世界我不懂繁体字
1、他们之于国内时尚史的地位,相当于十年前“超社会”的葬爱家族,觉得自己走在社会潮流前端,有着“你若敢折她翅膀,我必废你整个天堂”的气势。
2、通红的炉火与纯青的炉火是谈不投机的
3、多语人是二语养成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多语人社群更是一个具有实用与理论价值的新课题。不仅香港,中国其他地方有多语人社群。全世界许多民族或国家都有标准语与方言,有外语的空间,都会有多语现象。以上三类八项因素又都不是彼此隔绝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可以使某类语体或成为现实,或发展强大,或式微消失。因此,这是个普通语言学值得关心并研究的现象。
4、这个评价也不低,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