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祖国的古诗4句诗
1、你能在今天的故事中找到比喻句和排比句吗?
2、《三衢道中》第一句以上扬的语调读出“晴”字中的意外之喜。第二句读出诗人喜悦的心情。第三句语速加快,把重音落在路”字上,句尾语调上扬。第四句读得轻松且稍快。
3、问题谁能参加共读打卡?
4、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这首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的中华民族不敢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5、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6、林则徐在古城西安与妻子离别赴伊犁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下此诗。即使是遭逢厄运,依然心怀国家。
7、(5)岳:指西岳华山。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释义: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9、此诗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三方面:
10、(11)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1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2、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13、这首《题临安邸》是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已被纳入小学课本中。
14、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15、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16、(译文)绿色的竹林外几枝粉红的桃花刚刚开放,江上春水荡漾,一群鸭子在欢快地嬉戏,它们最先感知到春天江水已经变暖。水边长满了初生的蒌蒿和刚刚发出嫩芽的芦苇,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啊。
17、关于爱国的四句古诗大全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李商隐《咏史》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18、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19、一天一篇文言文:李白《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
20、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二、关于爱祖国的古诗四句话
1、叱咤风云经百战,匈奴如鼠尽奔逃。你归来豪气不改,终日饮酒,不肯给萧曹宰相下拜。羞于学原宪,居住荒僻蓬蒿的地方。
2、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
3、颔联接着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昰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形象生动,而心情沉郁。这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像水上浮萍,无依无附,景象凄凉。(4)
4、国庆节的夜晚,天安门广场上火树银花,瑰丽夺目。烟火在夜空中飞迸呼啸,奔腾,节日的夜空绚丽多彩,艳丽耀眼。
5、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6、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7、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9、《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10、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1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12、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13、⑵西湖:在浙江杭州城西。汉时称明圣湖、唐后始称西湖,为著名游览胜地。几时休:什么时候停止。
14、文天祥画像宝祐四年)举进士第一。公元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东下,于赣州组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被拘,后脱逃至温州,转战于赣、闽、岭等地,曾收复州县多处。公元1278年(宋末帝祥兴元年)兵败被俘,誓死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文,诗词多写其宁死不屈的决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15、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1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李商隐《咏史》。
17、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18、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19、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20、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三、爱祖国的古诗10首4句
1、诗人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4、问题3:哪些书是共读打卡书?
5、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
6、译文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
7、“杖藜扶我过桥东”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8、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
9、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10、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1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2、思妇心态也复杂多样,盼望游子早归,众多的思妇诗中没有一首例外。然而,盼归而不归,思妇的反应却大相径庭。有的非常珍视自己的婚姻,对游子的爱恋极深,远方捎回书信,她会置之怀中,“三岁字不灭”(《孟冬寒气至》);远方寄回一端绮,她会裁制成象征夫妻恩爱的合欢被(《客从远方来》)。有的觉察到“游子不顾返”的苗头,思妇日感焦愁、郁郁寡欢,并因此衰老、消痩,只好宽慰自己“努力加餐饭”C《行行重行行》)。也有的思妇在春光明媚的季节经受不住寂寞,发出“空床难独守”C《青青河畔草》)的感叹。
13、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14、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释义: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1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7、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18、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19、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2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四、爱祖国的古诗4句诗原创
1、(赏析)前两句写出游的天气和路线。后两句写游玩归途中的所见所闻。全诗有声有色以动衬静,晴空、舟行、绿荫、鸟鸣,构成一幅清新明丽的画面。
2、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尾联这两句,连称:“好人,好诗!”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王勃《滕王阁序》
6、《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7、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9、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10、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12、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3、一字传神:“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14、⑴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15、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16、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17、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18、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19、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20、《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州桥》(宋)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塞曲》(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五、爱祖国的诗6句
1、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2、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3、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4、朗读《绝句》时,前两句的速度可以缓慢一点儿。第三句从“融”字开始语调上扬,语速加快。第四句语调轻柔舒缓,要读出悠然闲适的感觉。
5、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6、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7、此时,《歌唱祖国》的雄壮乐曲响起,一束束美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那朵朵烟花为漆黑的天空增添了无限魅力。
8、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9、爱国的热血好男儿,只知道在战场上为国捐躯。万一我在战斗中牺牲了,也不必用马皮把我的尸体包裹着回来。
10、《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11、在诗文的第一句与第二句中,李白写着自己当时的行动,大概意思是说当时他正乘着一艘小船向广陵而去,天上的那轮圆月正照应着金陵的"征虏亭"。"征虏亭"是东晋时征虏将军谢石所建立的,现如今的遗址在江苏南京市的南郊,虽然现在早已不见昔日光彩,但是根据史料所记载,这所亭子的风景,在当时是极为出名的。
12、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13、精忠报国。还我河山!——岳飞
1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5、(10)南望:远眺南方。
16、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17、绝句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18、被押解至崖山后,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出示此诗以明志。
1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