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狼居胥下一句(100句)

2023-01-24 09:14:27 0 59

一、封狼居胥下一句

1、辛弃疾永遇乐中的”封狼居胥”用的就是霍去病的典故。这是第一层意思。

2、“封狼居胥”意思是西汉大将霍去病远征漠北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比喻华夏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在句中一般用作谓语。多用于褒义。

3、安大学碑刻专家高建国。两位亲历者讲述了这一重大

4、他是一个出身卑微的私生子,母亲是一个奴婢,父亲是一个衙役。他18岁出征大漠,功盖全军,封为冠军侯;22岁封狼居胥,前无古人,后难来者。他的一生定格在24岁便溘然长逝。他就是西汉最耀眼的军事天才——霍去病。

5、南宋词中之龙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下“元嘉草草,封狼居胥”,他一生渴望北伐恢复中原,亦是崇拜霍去病。这从其名字也可窥一二。可惜辛弃疾一身将才无用武之地。霍去病就比较幸运了,因为有汉武帝的垂青。

6、伊稚斜心想,那这个弩再厉害也不能边跑边射吧,只要想办法保护自己的正方,再绕到汉军后面不就好了

7、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武帝为彻底消灭匈奴主力,调集10万骑兵,随军战马14万匹,步兵辎重几十万人,由卫青和霍去病各领5万骑兵,分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军。霍去病贯彻武帝的北逐匈奴方针可谓彻底。

8、虽然她是汉人,可是现在她更是匈奴人,有些事情是回不去的

9、是时,汉所杀虏匈奴合八九万,而汉士卒物故亦数万。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渡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稍蚕食匈奴以北;然亦以马少,不复大出击匈奴矣。

10、汉武帝时期,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征战相当频繁,但在最开始的对决中,西汉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直到卫青的出现才给西汉带来了对匈奴征战的大胜利,卫青崛起后,其外甥霍去病在17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卫青攻打匈奴,当时的漠南之战、河西之战,霍去病都有参与。

11、不过辛弃疾永遇乐中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并不是那么简单,其中还有南朝刘裕父子的故事。

12、这个时候霍去病年仅22岁。或许是天妒英才,两年以后霍去病便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对于其死因,根据霍去病弟弟霍光临终前上的奏折,霍去病是因病去世。

13、漠北战后,匈奴人视汉人如猛兽,向北远遁,沙漠以南再无匈奴人的踪迹,史书称之后很长一个时期内“漠南无王庭”。北方虽然苦寒,至少那里没有要命的汉军。匈奴人哀叹:“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一直到漠北之战的八年后,即汉武帝元鼎六年时,汉武帝遣公孙贺率军从九原出发一直深入二千余里,未见匈奴人;又遣赵破奴出令居数千里至匈河水,还是不见匈奴一人,足以见得漠北之战给匈奴人留下了多大的心理阴影。

14、有无限的得意,自然就有无尽的失意。霍去病年少成名,成为天下武将羡慕的对象,但同样是在漠北之战中,已经六七十岁的李广好不容易从汉武帝那里求来了个征讨匈奴的机会,却在担任前将军的时候与右将军奉命从东路包围匈奴,结果在半路上迷了路,战后,李广将所有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自杀身亡,终于还是“李广难封”。

15、齐木德道尔吉介绍,实际上早在1990年就发现了班固所撰《燕然山铭》的摩崖石刻。据蒙古国的同行讲,两位牧民在崖下避雨,猛一抬头发现了模模糊糊的石刻。但直到2017年7月底也没有解读出来。2014年,蒙古国方面联系到了齐木德道尔吉。蒙古国方面此前把踏勘照片、拓片寄来,但由于太模糊无法解读。2017年7月29日至8月1日,齐木德道尔吉和高建国来到蒙古国,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校长喇呼苏荣博士、著名史学家巴拉吉尼玛教授以及国家电视台的玛西巴图等一行在杭爱苏木境内扎起帐篷进行实地研究。

16、这个小王子之前也没什么戏份,反正出场的时候几乎就是乖乖的听伊稚斜的话,现在看来倒是小看了他,他内心自有他的丘壑

17、范晔《后汉书》曰:齐殇王子都乡侯畅来吊国忧,窦宪遣客刺杀畅,发觉,宪惧诛,自求击匈奴以赎死。会南单于请兵北伐,乃拜宪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大破单于。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18、霍去病不是派人回来请示刘彻么

19、失去心爱之人的刘彻能做的也只是躺在她的身边,最后再彼此陪伴一会儿

20、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二、封狼居胥下一句

1、⑹“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金戈,用金属制成的长枪。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都是当时精良的军事装备。这里指代精锐的部队。

2、而刘彻呢,去看马,看见了一匹很漂亮的马

3、词的上片借古意以抒今情,还比较轩豁呈露,在下片里,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就更加意深而味隐了。

4、东汉窦宪,他是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时期的名将,他的妹妹也是皇后,所以他深得皇帝重用!窦宪联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共三万余人出征,最终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北单于逃亡,窦宪继续追击匈奴1500多公里,杀敌一万多人,俘虏无数。窦宪最后效仿霍去病,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可惜,窦宪后来因为谋反,被逼自杀了!

5、于是,命令将御赐美酒抬出犒劳部下。但酒少人多,怎么办?霍去病吩咐手下,将两坛美酒倒入营帐所在的山泉中,整个山谷顿时酒香弥漫,全体将士纷纷畅饮掺酒的山泉,欢声雷动,这就是“酒泉”的来历。

6、齐木德道尔吉分析认为,现在已经解读出220个汉字,石碑上刻的总共有260多个汉字,史书中记载的《燕然山铭》是292个字。虽然差几十个字,但所差的基本是古汉语中的语气助词,像“盖”这种助词就没往上刻,而整个内容是一致的。

7、好看的头像/壁纸/表情包/

8、辛弃疾之词,风格豪放,气势雄浑,境界开阔,已成为不刊之论,是学者所共识的,但论及最能代表其风格的作品时,众人皆推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殊不妥。这首词,虽有豪放之因素,但细究可发现,此词风格非“豪放”一词所能全面概括。

9、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和右北平,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战能力,穿越大漠,北进转战2000余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转而攻击匈奴左贤王战略集团,与匈奴左贤王的强大骑兵集团在此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殊死决战。“独孤求败”的霍去病一路追杀,经过激战,汉军大获全胜,斩敌7万余人,俘获匈奴屯头王、韩王等,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左贤王战败逃走。

10、刘彻有点惊讶,随即又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是那种啊,是这样的感觉

11、⑼赢得仓皇北顾:即赢得仓皇与北顾。赢得,剩得,落得。

12、李广这个执念,这都进入误区了,军人打仗讲的是出风头吗?讲的难道不是团队协作么,全军的胜利才是胜利啊

13、8月14日,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对外宣布,2017年7月27日至8月1日,中国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合作实地踏勘,解读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国舅窦宪率大军大破北匈奴后所立摩崖石刻。经过认真辨识,初步确认在蒙古国杭爱山一支脉上的这一石刻即著名的班固所撰《燕然山铭》。

14、不管这是传说还是史实,千年之后我们读到这个故事,还是会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一位英勇却浪漫的少年将军的形象在我们面前栩栩如生。

15、朱棣的皇位是从侄子朱允炆手里抢过来的,所以他当上皇帝后,不断建功立业,以求正其名!从永乐八年开始,朱棣先后五次亲率大军北伐元朝的残余势力,最后朱棣追击蒙古败军到了狼居胥山下,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然后勒石记功、凯旋还朝!只可惜,朱棣在第五次亲征得胜,班师回朝的途中病逝了。

16、原来这个小王子的母亲也是汉人,所以说啊,军臣单于的时候为什么和大汉的关系还好呢,这不单单是刘启隐忍,关键是军臣单于的作风和伊稚斜也不一样,他对大汉送去的女人其实都还好的,不像伊稚斜,活活烧死。

17、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

18、⑴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19、李广与大部队汇合后,卫青打算送他去官府。李广觉得一把年纪还要对簿公堂,实在羞愧难当,于是一人揽下了延误约期的所有责任,接着拔剑自刎。从此汉朝再无飞将军。

20、跳得好辛苦~点个在看吧

三、封狼居胥原文

1、第三层,是以刘义隆的元嘉草草、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一反一正两个典故来影射当时的南宋。虽然同样是宋,但是南北朝还有一个英明果敢、能征善战的皇帝刘裕;而几百年后的南宋,却一直委曲求全,对北方唯唯诺诺。

2、⑸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3、可是卫青能忍,年轻气盛的霍去病却不能忍。

4、“元嘉草草”中的元嘉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草草”是草率的意思,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明明实力不够,非得多次北伐,最后不但自己被拓跋焘抓了,大宋也因此受到重创。

5、从霍去病去世以后,汉武帝再没有发动对匈奴的大规模战略作战,少年将军好像把汉武帝一代对匈奴的仗都打完了,像一位演员,完成了他在历史舞台上的表演,从此不再出现。但是他永远以冷峻、傲岸、强悍的少年姿态留存于千古的记忆之中。

6、是,匈奴人也是人,像张骞的那个妻子不也很好吗?

7、近2000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后汉书》记载的班固所撰《燕然山铭》的摩崖石刻。

8、“燕然勒功”,典出《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后泛指建立或成就功勋,亦称为“燕然勒石”。

9、李敢还曾以校尉的官职跟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征,讨伐匈奴。

10、霍去病少年英发,率兵突入匈奴腹地2000余里,与匈奴左贤王遭遇。一场鏖战,霍去病斩首七万余,而后乘胜挥军北进,一直追到大漠深处的狼居胥山。

11、可是李广这一路却在行军途中被匈奴的左贤王率兵包围,当时大家都很害怕。

12、上面的5个人,各个都是人杰,各个都是人种之人,厉害到不要不要的,不仅仅如此,还不怕死,深入敌后,简直就是厉害了,所以这样的坐实让人十分的钦佩了。

13、骠骑将军骑兵车重与大将军军等,而无裨将,悉以李敢等为大校,当裨将,出代、右北平二千余里,绝大幕,直左方兵,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卤获七万四百四十三级。

14、就这样,李夫人去世了,这手真好看

15、这道题的答案是选A,百人团共有30人答错,台上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倒是很轻松地就选出了正确答案。笔者相信这首词百人团的选手应该都是能背上几句的,而“元嘉草草”这一句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但他们显然不理解它包含的典故。

16、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他和卫青发起的对匈奴的进攻性战争,改变了汉朝长此在对匈奴战争中的守势状态,一举打败匈奴。从而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带,也就是在漠南地区的边境安全,此战为汉朝进击 匈奴最远的一次。

1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8、在宋高宗赵构时期,主和派一直占据主导地位。1161年,误打误撞的虞允文率领宋军在采石矶击败了金主完颜亮。

19、伊稚斜都不知道还有一支队伍,这下也慌了

20、觉得小王子不错,有点东西,刘彻决定留在身边

四、封狼居胥的上一句

1、难怪这么漂亮,名字也这么漂亮

2、卫青和李广的眼神笑死了

3、霍去病凭借着自己的不同于常人的胆识与超于常人的战斗能力,与匈奴的左贤王部接战,尽管战斗过程既险恶又疲乏,但霍去病还是以不可战胜的力量打败了匈奴,歼敌七万,创下了不朽的战功。霍去病愈战愈勇,乘胜追击,然后来到了狼居胥山,“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

4、而且虽然刘彻不追究李广和刘安的关系,但是张汤心里一直都是个疙瘩,你不追究也行,但是用的时候也要注意点

5、经此一役,匈奴的三大战略集团都被打垮,没有能力再和汉朝进行大规模的作战,漠南从此无匈奴王廷。解除了西汉初年以来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自此至宋代数百年间,中华边界几乎无大战。

6、辛弃疾在这里用此典,显然不是为了夸奖谁,而是讽刺刘义隆。当年刘义隆北伐,听了王玄谟的策略后赞叹道:“牛X!让人有封狼居胥的壮志!”,意思是老子这回赢定了!

7、江山如画、历经千年仍如故,但是找不到东吴英雄孙权在此的定都处。昔日的舞榭歌台、显赫人物,都被风吹雨打化为土。斜阳照着草和树,普通的街巷和小路,人们说,武帝刘裕曾在这个地方住。想当年,他骑战马披铁甲,刀枪空中舞,气吞万里如猛虎。宋文帝草率用兵学黩武,效法汉将伐匈奴,没能够封山纪功狼居胥,却要仓皇向南逃,时时回头向北顾。我登上山亭望江北,还记得四十三年前的旧事一幕幕:烽火连天鏖战苦,扬州一带遭荼毒。往事怎忍再回顾?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谁能派人来探问:廉颇将军虽年老,还能吃饭吗?

8、在西汉元狩四年,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等率领骑兵五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9、齐木德道尔吉(左)与高建国(右)在考古现场。齐木德道尔吉供图

10、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11、支持/喜欢作者就请分享到朋友圈

12、其受限于地形不熟。霍去病的时代没有卫星,没有高精度军事地图,打仗并不像我们玩游戏似的鼠标一点部队就过去了。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要实现迅速突击就必须首先确保能探知敌方位置,并且在高速行军下不迷路。这对军队的斥候能力要求极高。

13、到此山下,强敌远遁,放眼四顾,悲风扬沙。

14、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别称或曰即今俄罗斯贝加尔湖)。

15、辛弃疾虽然一心想要为国效力,收复山河,但当时他却觉得不到时机,如果贸然开战一定没有好果子吃,但朝廷不这样认为,于是大举北伐,不宣而战,取得了一些微小的胜利,但总体上来说是打败,最后签订了“隆兴和议”。

16、“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终生未能封侯的飞将军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17、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8、看看人春坨,二十年了都没变化

19、代表在对异族战争中取得丰功伟绩。狼居胥山为蒙古肯特山,西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北伐匈奴,斩获七万余级,封狼居胥山。燕然山是蒙古杭爱山,东汉和帝时大将窦宪攻打北匈汉,单于不知终,至此北匈奴在历史上消失。窦宪遂命班固作铭,刻于燕然山上,铭文已在近年发现。

20、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歼灭敌军70443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峰一直逼至瀚海。

五、封狼居胥前一句是什么

1、见卫青态度坚决李广居然拔剑了

2、在元狩四年,汉武帝命令大将卫青和霍去病两位率领数万西汉骑兵,北伐匈奴。霍去病在漠北的时候遭遇了匈奴主力,在这一战消灭了匈奴七万多人马,并且他一直追杀匈奴残部到狼居胥山。霍去病带领的兵队到达了狼居胥山以后,他们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典礼,所以有了“封狼居胥”这个成语。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的这份战绩被汉民族视为最高的国家荣誉,所以“封狼居胥、禅于姑衍,饮马瀚海”成为了打击外族所取得的最高荣誉的代名词。使汉民族的声名得到远扬,国威远播,让匈奴吓得丧失的勇气。让世界恭敬,我们被称为“汉”族、“汉”人、用的语言是“汉”语、穿的衣服是“汉”服,这些都与霍去病这一战绩息息相关。

3、霍去病生为奴子,长于绮罗,却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一次,汉武帝为了奖励他,特意命人为他建造了一座府第。完工后,汉武帝让他去看看满意与否,谁知霍去病不但没有感激不尽,却义正词严地拒绝了。

4、蓝玉以精兵追之,脱古思铁木儿的次子地保奴、妃、公主以下百余人及吴王朵儿只、代王达理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俘获男女七万七千余人,缴获大量宝玺、符敕金牌、金银印诸物及马驼牛羊十五万余,销毁敌军器械不计其数,彻底摧毁北元职官体系,又破哈喇章营,获人畜六万,名震天下。

5、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从长安出发,一直奔袭至贝加尔湖,在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沿路大胜,这是怎样的成就!

6、挺好的,少了一个老出阴谋诡计的人,他这也不是在帮伊稚斜,这是自己要死了也要拉上垫背的,不能让汉军好过

7、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8、从整体上来看,此词并非一首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豪放之文,而是一首沉郁顿挫、悲壮苍凉之作。

9、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率几十万雄兵,分两路横渡大漠追歼匈奴。

10、这一年他二十一岁,封冠军侯已三年。是年春天,汉武帝以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万骑出陇西。这是霍去病第一次以主帅的身份指挥骑兵大兵团作战。

11、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12、刘彻就拿自己举例,这其实很正常的嘛,每个人有自己的岗位

13、结束语最后一次“封狼居胥”

14、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并封霍去病景桓侯。

15、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原句是“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瀚海而归。”

16、当时卫青无论是官职还是辈分都在李敢之上,李敢刺杀卫青,依照汉律,是可以直接问罪的。卫青的做法,其实真的很宽宏大量了。

17、理解了这些,咱们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A。一首中学时就会背的词,却有这么多人不理解其中的典故,说明在背诗词时,有太多的朋友只知死记硬背,根本没有想过每个字句的意思。事实上,就辛弃疾这首词来说,不明白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无法领会他当时的心境的。

18、1990年蒙古国两位牧民发现此石刻,但无法解读

19、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20、诚哉此言,多少年来一提抗击匈奴,人们往往只知有卫青、霍去病,不知有窦宪。对于窦宪功成身败的悲剧性结局,《后汉书》作者范晔评论说,若“列其功庸”,窦宪比卫青、霍去病“兼茂多矣”;而他之所以被“后世莫传者,竟末衅以降其实也”,意思是人们未免把窦宪后来的行为看得太重了,颇有点为其打抱不平的意思。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