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竹》郑板桥
1、共有四首,前三首为“咏竹”,后一首“借竹抒意”,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2、郑板桥画了40年竹子,终于悟出绘画须去掉繁杂提炼精髓的道理。
3、你说的是吧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杆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龙孙:竹笋的别称。凤池:凤凰池,古时指宰相衙门所在地,这里指周围生长竹子的池塘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语出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释义是:卧在衙门的书斋里静听着竹叶沙沙地响动,总感觉是民间百姓呼饥号苦的喊声。在州县里像我们这些地位卑下的小官吏,民间每一件小事如同画上每一条枝叶总牵动着自己的感情。
4、出自:清代·郑燮《竹石》
5、我们传播一种生活态度让您一生拥有优雅气质
6、诗句: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
7、款识:乌纱掷去不为官,华发萧萧两袖寒,写去数枝清挺竹,秋风江上作渔竿。怀珍年兄,板桥郑燮写。钤印:郑燮、橄榄轩
8、释义:竹子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
9、译文: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10、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11、出自:清代·郑燮《题画竹》
12、全诗的意思: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13、主题:这首诗写竹子气节清高,不与白花争艳争香,不惹蜂撩蝶,也借喻作者自己的超脱世俗的亲近自然的为人处世的方式。
14、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15、郑燮画竹因喜欢竹之气节,有题画竹句“屈大夫之清风,卫武公之懿德”。他画竹的三个阶段“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用笔畅达遒劲,构图布局可谓“乱而不乱”,“疏密相间”,用墨“浓淡相宜”、“干湿并举”。
16、释义: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17、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18、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
19、释义: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20、你说的是吧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杆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龙孙:竹笋的别称.凤池:凤凰池,古时指宰相衙门所在地,这里指周围生长竹子的池塘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语出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释义是:卧在衙门的书斋里静听着竹叶沙沙地响动,总感觉是民间百姓呼饥号苦的喊声.在州县里像我们这些地位卑下的小官吏,民间每一件小事如同画上每一条枝叶总牵动着自己的感情
二、古诗咏竹郑板桥
1、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2、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3、《题画》郑板桥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竹石》郑板桥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效李艾山前辈体》郑板桥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竹》郑板桥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篱竹》郑板桥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4、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5、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6、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7、原文: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8、郑板桥的竹风韵超然,首先得之于喜竹爱竹。他认为竹子坚强:不管风吹雨打还是严寒烈日,都是身板挺直。青青郁郁,竹子“虚心”:不论山野巨竹还是房前青枝,都是空心如从不妄自尊大。竹子有“节”:经得起磨难不“变节”。竹子的风格与板桥的脾性契合,物我交融。
9、字面意思是: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南西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10、原文: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11、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12、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书画史。汉族,江苏兴化人别名:郑燮出生地:江苏兴化出生日期:1622逝世日期:17022主要成就:“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善画竹、兰、石、松、菊等,而以体貌疏朗、风格劲健的兰、竹最为著称。
13、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14、板桥先生的处世格言“吃亏是福”、“难得糊涂”,敏达机智,进退自知.至今仍为人自警自省之座右铭他以兰竹自拟,亲书“兰有嘲芳、竹有劲节”八宇自励,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技一叶总关情”,流露了悲天悯的情怀,用今天的话讲叫“人文关怀”。一首咏竹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高蹈境界,擞岸性格,人竹相辉,肝胆相照。可惜任凭天资奇纵,超越流辈,奈何政事昏暗,报国无门,只能以怪行事。既抒胸臆靠讽时弊还能自保。效晋人行事之凡,真正属于读通了书的大智慧。欣赏郑板桥的作品主要是感动和思考。
15、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16、款识:秋风昨夜窗前到,竹叶相敲石有声。及至晓来浓露湿,又疑昨夜未秋清。板桥郑燮。钤印:郑燮之印(白文)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和文学家。《竹石图》作者用简劲的笔锋,勾勒出坚硬的岩石,气势雄伟,好似深山危崖之一角,又一种天然自成之趣。在整个坚硬瘦石折裥处略施以小斧劈皱,崚嶒之态顿出。石前新篁修竹数枝,瘦劲挺拔,竹枝不高,竹干极细,但不脆弱,极其傲然。笔致灵动疏爽,竹浓石淡,浓淡辉映,妙趣横生。两竿老竹顶天立地,叶少而肥。简洁清秀,高低错落,竹有虚实,墨有浓淡,充分体现了郑燮画竹的简瘦美感。
17、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18、竹映风窗数阵斜,旅人愁坐思无涯。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19、题款四行七十四字,单字皆乱石,狂放不羁;整体已铺阶,通畅如砥。《维摩诘经·菩萨品》“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印文和题诗都赞美了兰竹清心直傲、不与桃李牡丹争艳的高洁风格,可谓诗书画印相得益彰。清中期社会的发展,扩大了艺术品的受众欣赏阶层,而社会矛盾的激增与经济的进步一起,迸发了初步的民主色彩思想,于是“扬州八怪”在石涛以及清初富有创新精神画家的影响下,发展了重视生活、强烈抒发性灵的大写意花鸟画。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中的领军人物,其作书法狂放,诗文不用古人语,直白如话,兰竹潇洒明朗,强化了绘画作品中的人格象征意义,难能可贵的是经常流露对现实生活中下层民众疾苦的关心“一枝一叶总关情”。此幅《兰竹双清》,便是具有象征人格意义的板桥典型画风之作。
20、他在《题画竹石》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感情。郑燮先声夺人,将背景设置在巍峨的青山中,立根岩石,可见其根深志坚,经过“千磨万击”的苦难,这几杆青竹慢慢成长起来了,“任尔东南西北风”是多么潇洒从容和意志坚定,让读者看到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形象。
三、竹石郑板桥拼音版
1、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知。
2、郑板桥曾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是的,他一生以竹为伴,他在自家门口种了许多竹子。夏天,他在竹林中放一小床。躺着看书、赏竹、嗅竹。秋冬,他将竹竿截成小段,做成窗棂,再糊上白纸。风和日暖时,一片片竹影映在窗纸上,宛如一幅天然竹画。
3、艺术雅闻、时文资政、风情民俗
4、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5、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6、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7、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8、《竹》郑板桥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翻译:一节又几节,上千的枝条积攒着无数的绿叶。我不会去开花,免得找来野蜂与蝴蝶。赏析:写竹子气节清高,不与白花争艳争香,不惹蜂撩蝶,也借喻作者自己的超脱世俗的亲近自然的为人处世的方式。
9、竹子是郑板桥一生的知己,有的时候,他将自身都化作了竹子。在仄韵诗《竹》中,他写道:“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体现出一种洁身自爱、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让别人投其所好、拉其下水的风度与骨气。爱竹、写竹、效竹,这种情怀值得今人称赞。
10、原文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给您找了两张图,鄙人目测有点像郑板桥字体,错之莫怪。
11、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12、题画(清)郑板桥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13、《竹石》出自清代:郑燮(郑板桥)
14、郑板桥尤擅画竹,“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题画》)
15、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16、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17、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18、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
19、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20、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碎裂的山岩之中。遭受无数磨难仍然坚挺,不管你从何方刮来什么风
四、《竹》郑板桥一节复一节
1、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3、郑板桥的《竹石》一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追求清廉正直,不为浊世之风污染的高尚情操.
4、竹石清·郑板桥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竹石》全诗如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6、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7、释义:我画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在(秋天)凉风习习的江边当作渔竿。
8、白话文释义: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9、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1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1、世言郑板桥爱竹,百节长青的竹诗与画,为其所长。其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竹子已经成了郑板桥的代表。以下郑板桥“十竹”图与诗,兴许能得更深地了解他。
12、七竹图立轴水墨纸本(374万元,2005年11月中国嘉德)
13、郑板桥曾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是的,他一生以竹为伴,他在自家门口种了许多竹子。夏天,他在竹林中放一小床。
14、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15、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16、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17、白话文释义: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18、此画中写修竹数竿,长短有殊,左斜右倾,顾盼有情。用笔遒劲圆润,疏爽飞动。竹后几根石柱挺立,水墨勾画,笔法秀挺硬气,皴擦较少却神韵俱全。竹用浓墨而石取淡笔,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妙趣横生。全图气势俊逸,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19、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20、郑板桥在《郑桥桥集·题画竹》中说:“盖竹之体,瘦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千霄,有似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这里的“生”,指竹的外部形象;这里的“神”,则是内在气质。形神毕肖,移情予物,托物寓意,能增强艺术感染力。
五、郑板桥
1、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2、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3、题画(清)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4、《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墨竹图题诗》清代:郑燮
5、讲到郑板桥的书画,有时会提到郑板桥书画润格问题,历代文人书画,有赠画,收礼品,收钱,后两者均是"犹抱瑟琶半遮面",都不会有明码标价,郑板桥制定板桥润格,明码标价,这是历史上第一人,当时是惊骇世俗之举,“大幅6两,中幅4两,凡送礼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賬,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作无益语言也。"讲得很率直明白,收钱不收礼,也不愿与求画者多啰嗦。颜梅华画郑板桥像。
6、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7、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8、写出了竹子气节清高,不与白花争艳争香,不惹蜂撩蝶,也借喻作者自己的超脱世俗的亲近自然的为人处世的方式。解析: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9、《竹》 郑板桥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翻译:一节又几节,上千的枝条积攒着无数的绿叶。我不会去开花,免得找来野蜂与蝴蝶。赏析:写竹子气节清高,不与白花争艳争香,不惹蜂撩蝶,也借喻作者自己的超脱世俗的亲近自然的为人处世的方式。
1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1、在《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竹子又化身心系民生的仁者形象,“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似乎让人听到了郑板桥深夜的感叹,我虽是一个小小县令,但“位卑未敢忘忧国”,觉得那萧萧竹声犹是百姓的哀吟呢。一枝一叶化作了千家万户,他们的悲喜都与我能否解民忧、惠民生有关啊。
12、兰、竹是文人画家喜欢绘画的题材,郑板桥喜欢画竹,认为竹挺劲孤直,具有一种刚正和倔强不驯之气。这幅大型墨竹作品是郑氏七十岁时的杰作,描绘修竹七枝,以七竹比喻七贤,形简意足,竹姿疏落有致,顾盼有情。
13、题画(清)郑板桥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14、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1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6、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17、译文:竹子一节接一节的生长,长的全是叶子。我不开花,省得蜜蜂和蝴蝶纠缠不休。
18、译文:一节又一节,上千的枝条积攒着无数的绿叶。我不会去开花,免得找来野蜂与蝴蝶。
19、画面右边空白处,是板桥所题:“深绿叶淡更绿花,唯有青山与翠竹,不分二色合成家。湘雪外,楚孤涯,不同桃李艳,不斗牡丹芽。赤心与素心,千古不争差。赤心留以奉明主,素心留赠良朋好友,一尊酒,一杯茶。板桥居士郑燮画并题。”钤“郑燮”白文印、“直心道场”朱文印。
20、竹石清·郑板桥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