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的钟声(100句)

2023-05-12 10:36:04 0 59

一、枫桥的钟声

1、王老师从陈小奇的《涛声依旧》导入,引出“钟声”,然后往前追溯:三百多年前王世贞的《夜雨题寒山寺》、五百多年前高启的《泊枫桥》、八百多年前陆游的《宿枫桥》,引出学生一连串的问题:“千年后为什么钟声还在响?”“钟声为什么半夜敲?”“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诗人写寒山寺的钟声?”……

2、这一连串的诗句,从现在陈小奇的笔下,到200多年前清朝诗人王士祯的笔下,再到500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的笔下,800多年前宋朝诗人陆游的笔下都有这样的钟声,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问题呢?

3、这样的表达没有去探究张继为什么烦恼为什么孤独,但是他却和孩子们的心结合在一起,这分明就是一份悄然滋生的禅意呀。

4、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

5、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其实是王维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就是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6、王老师又出示了宋朝陆游的诗句:

7、江枫吟咏工,幽寺冷遗踪。不改前朝路,犹闻半夜钟。地凉汀月皎,村迥水烟浓。试问谁曾见,憔应独有松。

8、尽管,你跟寒山寺、跟枫桥相隔百里、千里,甚至万里,但是你会觉得,那枫桥就在你的眼前,就在你的心中,是那样让你感到熟悉,那样让你感到亲切。

9、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10、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11、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全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这首诗空灵清远,意境凄冷,是写愁绪诗的经典名篇。从唐代传播以来,一直持续至今。

12、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13、“枫桥的钟声”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

14、枫桥的钟声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大漠的孤烟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

15、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文解释)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夜半时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钟声,悠悠然飘荡到了客船。(词语解释)江枫:江边的枫树。姑苏:苏州的别称。(诗文赏析)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16、一层一层地笼罩着诗人的愁眠。

1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8、锦带吴钩,征思横雁水。夜吟敲落霜红,船傍枫桥系。相思不管年华,唤酒吴娃市。因话、驻马新堤步秋绮。淮楚尾。暮云送、人千里。细雨南楼,香密锦温曾醉。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为语梦窗憔悴。

19、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20、⑽“单车”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二、枫桥的钟声巴山的雨

1、须记姑苏城外泊,乌啼时节送君违。参考资料

2、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

5、六两句写景,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

6、反复诵读,体会诗句韵律美

7、江枫渔火对愁眠——这里的对字,有四个义项,为什么要用对呢?

8、不改前朝路,犹闻半夜钟。

9、又如在乐器发展方面,整首曲子起承转合环环相扣,既各有特色,又统一为一个整体,也是一种和谐的表现。所以说,作者对诗歌的了解是十分深刻和准确的,巧妙利用了音乐长于抒情的特性,并利用扎实和娴熟的音乐技法,创作出了这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佳作。

10、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11、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12、这样的景,那样的景,都——

13、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14、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15、有了整体感知,才可以走进这首诗歌的内部,才可以走进诗人张继的灵魂中去。

16、读中理解,品悟诗句意境美

1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里还没有孤寂。

18、当然这些小学生是没有办法来理解的,王老师智慧地让他们代替钟声来诉说,诉说出了一种情绪,一种氛围,一种色彩,一种关怀。

19、在学生诵读时,王老师反复引导,引导学生说出对钟声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出感悟。而后老师和学生对诵,诵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增加诗的感染力。

20、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三、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我想到了张继的诗句

1、全诗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后两句意象疏宕,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2、在还原这些画面的时候,王老师总结了一句话,非常漂亮——

3、大漠的孤烟出自《使至塞上》

4、——浚县西街小学张慧敏

5、——淇滨区天山小学耿晓丽

6、随着孩子们的注解,这首诗完整地呈现在黑板上了。

7、上课伊始,王老师就出示了《涛声依旧》这首歌曲,情真意切的歌词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那个笼罩着淡淡忧伤的夜晚,来到那个令人无眠的江边。铺设情境,巧妙带入,于是我们便跟着他来到了枫桥边。接着作者又抓住“钟声”,引出千百年来有关寒山寺钟声的诗句,先入为主,将“钟声”注入我们的意识中,以学生自己对钟声的感悟来读诗句。

8、听王老师的课就像是欣赏了一场古诗的盛宴。现代的陈小奇、清代的王士祯、明代的高启、元代的顾瑛、宋代的陆游,都因张继而来,都因张继的钟声而来,都因张继的愁眠而来,这钟声敲响了千年,这愁绪渲染了千年!

9、这是一种无言的交融和契合,这是一种无声的物我相容的境界,这也是一种以我观物的审美感受。

10、王老师带着学生一再地读愁眠,又寻找到了愁眠的近义词,这样又回到了导入板块当中的无眠,使得课堂的结构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圆环。

11、王士祯的诗句: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12、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13、创设情境,导入诗句巧妙美

14、这下子,学生都找到了“愁眠”两个字。

15、⑺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16、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7、枫桥的钟声是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的诗作。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8、进入诗歌之后,学生们先是读了诗的全部内容,王老师肯定了学生的朗读之后,又做了调整,王老师读前四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师生进行合作。

19、听王崧舟老师讲《枫桥夜泊》,受益匪浅。王老师以歌词诵读和诗句发问引入新课,接着学生自读,师生配合读,从而达到读中悟。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对学生的回答予以指向性的评价。引生入境,去看,去听,去感受。板书由一开始的四行,变两词,再到最后仿佛天地之间没有什么可相对了,只剩下悠悠的钟声;接着以生自己为钟声,来和张继进行对话;最后将这“愁眠”从古至今的诗句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呈现出来,告诉我们“这就是经典!这就是文化!”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文化传承。

20、钟声可以用以下词语形容,苍白、钟声、衰腐的、朦胧、疏散、玲珑、荒凉、蒙蒙、衰草、千重万重、悠远、荒凉、苍白等,根据需要来形容。祝你学习进步,生活愉快!如果满意请采纳,谢谢!

四、苏州枫桥的钟声

1、接下来,王老师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枫桥夜泊》的这种独特的感觉。

2、“枫桥的钟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里,也没有幽静。

4、《使至塞上》的全文如下:

5、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

6、“远钟来半夜,明月入千家。”

7、《枫桥夜泊》的全文如下:

8、接下来王老师播放了邓伟标的《空》这首音乐,把这节课推向了一个高潮。

9、张继的确是在姑苏城外听到了夜半钟声。这虽然是个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但却能够就此解开疑惑,并不失为有益的探讨。

10、这时候王老师又出示了明朝高启的诗句:

11、这个“愁”字的背后,这个“对”字的背后,恰恰是对出了张继这样一种寂寞、孤独、忧愁的灵魂。

1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枫桥夜泊(唐代张继诗作)枫桥夜泊唐朝: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枫桥夜泊》这首诗中有描写枫桥的钟声。

13、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14、作曲家王建民根据此诗创作的古筝曲《枫桥夜泊》,则以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为基础,并采用了独特的技巧和方法,紧紧围绕着一个“愁”宇,使作品既有古朴典雅的意境,又有现代音乐作品的时尚,体现出了当代人对诗歌这一传统艺术的尊重、理解和创新。

15、当学生满腹疑惑之时,王老师让学生先自己读三遍《枫桥夜泊》,然后在老师语言创设的情境中和老师配合读,在王老师极富感染力的诵读中,学生也不由自主读出了节奏,读出了韵味。接下来王老师让学生用一个词说说读这首诗的感受。还未真正进入这首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愁、凄凉、思乡、孤独……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

16、我上周六刚去过寒山寺,任何时候都能听见钟声,因为络绎不绝的游人在敲钟祈福,可能是收费的。我建议你要么就清早去,要么就黄昏去,我上次是下午去的,人又多,天又热,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意境荡然无存。另外,我强烈建议你去一下在往寒山寺去途中会经过的西园寺,路过那里时,你会看到河对岸有一片树林,黄颜色的庙宇掩映其间,很美。等进去以后,你就会发现,那里可能是苏州最美的地方。该寺内的园林可与留园比肩。。

17、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18、“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的中国文人们,常喜欢寄情于山水,特别是在现实中遇到了困境之后,往往喜欢在山水之间寻找寄托和慰藉。

19、王老师又出示了清朝王世祯的诗句:

20、地凉汀月皎,村迥水烟浓。

五、枫桥的钟声巴山的雨联想到什么诗

1、这个问题是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提出来的,他说:“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撞钟时。”

2、柳暗花明,说的就是王老师课堂带给我们的感觉,几次都感觉课就要结束了,可是,一个转身后,又一番新天地,一次一次,带我们走进钟声文化的深处,走进寺庙与旅人的禅意世界中来。

3、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4、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5、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风月未须轻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

6、假如请你选一个词儿来形容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会想到哪个词儿?

7、一开始,王老师用陈小奇的一首歌《涛声依旧》打开了这节课的入口,呈现了两句在大屏幕上:

8、渔火青荧泊棹时,客星寂寞闻钟处。

9、在师生一起接连不断地大声小声的朗诵之中,诗歌中那份空灵孤寂的愁,就悄无声息地留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10、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11、“枫桥的钟声”出自张继的《枫桥夜泊》。

12、由此可见,唐诗中屡屡提到夜半钟,并不局限于苏州,大概唐时寺庙都有夜半打钟的习惯。

13、回归文本,升华诗意情感美

14、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15、枫桥夜泊唐朝: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6、诗歌从很细小的景色入手,绘制了一幅朦胧静谧、清冷幽美的江南水乡秋夜图。诗歌二句,虽然写的是秋夜,但仍能使人感知江边各种秋物的色彩、形态,还有声音和情绪;而且前后词语之意因果相连,推论而出。四两句却是个大写笔,把一里以外寒山寺的钟声远距离传送了过来。这捎带着禅的超然的钟声,又会引发满怀愁绪的夜泊之人什么样的感受呢?诗歌前后两联,所描写的内容一繁一简,体现出来的感觉一实一虚,对比非常清楚。而诗歌所创造的艺术意境,也寓于这繁简虚实对比的玄妙之中。

17、在这里,王老师引领着孩子们从7年过渡到10年,又从10年过渡到百年,把时间继续往前推移,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18、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

19、试问谁曾见,憔应独有松。

20、⑼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这里代指前线。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