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手法的诗句(100句)

2023-05-06 01:36:33 0 59

一、互文手法的诗句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2、意思是(白云泉的)云无心而显得消闲、(白云泉的)水也无心而显得消闲。无心即无心事,悠然自得。不是说云虽无心但并不一定消闲,水虽消闲但并不一定无心。

3、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4、我知道,咱们这有很多的才子佳人,但是,不是谁都理解的,有些不是很明白,那么,关于它们,我今天给大家聊聊。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例1: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7、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8、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10、看了这些例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对偶的宽大于对仗,而内涵则小于对仗。对仗一定是对偶,但对偶不一定是对仗,只有工对的对偶才是对仗。

11、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12、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13、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它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14、按照互文在古典诗词中出现位置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5、首先我想说的是,凭我个人经验,我发现,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诗词,近体也好古风也罢,它们的修辞手法无非是:对偶、比喻、拟人、借代、设问、夸张、排比、兴起、反复、象征、寄寓、寄托、虚实结合、用典,等等。

16、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17、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自己无尽愁绪。这是用词或词组作比。

18、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19、前两句“寒”与“风”互文见义。应理解为“寒风吹断梗、翻暗雪。”

20、例1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二、运用互文手法的诗句

1、以上的例子都属于互文,它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2、是意义双关:《红楼梦》

3、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

4、对偶也叫对仗,是指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对偶可以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分,更加明确;使音律显得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和谐悦耳。从结构上看,对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种。严对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宽对要求不那么严格,宽对不用在律诗中,而是用在散文和骈文中。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等

5、音形皆同的谐音双关。

6、例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戴敏《初夏游张园》东园载酒西园醉。

8、《木兰诗》中运用互文的手法写木兰征战岁月漫长,战斗频繁激烈,生活不易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前面“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一句,写了战场生活艰难。“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百战”和“十年”又描写了战争频繁和征战岁月漫长。

9、下句中“栗”与“惊”、“深林”和“层巅”互补见义。意谓“使深林与层巅战栗而震惊”,不能理解为栗的只是深林,惊的只是层巅。

10、这一句如果用白话来说,可以表达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者悲伤。对采用互文修辞的句子、意义的理解,同样适合上述原则。

11、互文的表现形式有好几种:

12、A.首句写随着船的行进,富春山水好似在热情地送迎诗人,诗人以比拟手法写富春山水的可爱。

13、误解:秦朝的明月汉朝的关口。

14、应理解为“迢迢皎皎牵牛星,皎皎迢迢河汉女。”两句互补见义。

15、古典诗词中互文修辞格举隅

16、“东市”“西市”“南市”“北市”组成互文,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孔雀东南飞》中“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诵诗书”,都是这个意思。

17、两句互文,意为“初日高风汉阳渡,高风初日郢门山。”

18、从全诗理解,这应该不是花对花的比较,她超越了赏花的范畴,以梅质梅韵梅骨梅魂来比兴樱花,樱花只不过是招摇过市,昙花一现罢了,是对一种精神,一种文明的歌颂。

19、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这样理解是不对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20、最要命的是,和‘梅花’相比,就看到了‘梅魂’的坚强和‘樱姿’的熊态,倭夷咋能和我华夏相比?花也是如此,小样!

三、互文手法的诗句西江月

1、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中含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例如现行教材里的:

2、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婉约之美,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

3、误解: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5、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7、双句互文。比如《岳阳楼记》中的

8、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9、他把莺啼的啼转为啼哭,由啼哭引出眼泪,联到沾湿最高的花。通过曲喻来表现悲苦的心情,把作者的悲哀写到莺身上,这又是一种比喻的手法。

10、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11、例3:奴温婢饱身晏起,致兹快活良有因。(唐·白居易《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

12、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13、正解: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身居江湖,都为百姓为国君担忧。

14、应理解为“问姓称名惊初见、忆旧容。”两句参互见义。

15、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

16、音同形不同的谐音双关。

17、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18、因为它要表述的意思是,死的有壮士也有将军,同样,归的也有壮士和将军,如果这样写就累赘了,不写又显得缺失了,所以,作者巧妙的把“将军”和“壮士”分置,不但前后互相交错,而且还起到了补充作用。

19、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20、例9: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四、互文手法的诗句加翻译

1、互文的古诗句有: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名词解释:诗句,读作:shījù就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见于《诗经》。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宋元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后,诗句内容逐渐扩充和演绎,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诗句演变成没有了字数的限制的自由体诗歌。

2、更多诗词资料,尽在:诗词轩

3、两句互文。应理解为“令声远传至雪岭蓬婆之外,震动了秦川渭水之滨。”蓬婆:山名。在今四川省茂县西南。

4、2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5、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一般情况下,以一样东西,就是说用一个词来作比。

6、例3: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东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7、例8: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唐·杜甫《恨别》)

8、邻句互文。就是说,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这类句子又分两类:

9、(2)单句互文即一个句子前后两部分构成互文。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由“秦时明月”和“汉时关”两部分组成,前者省“汉”和“关”,后者省“秦”和“明月”,可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水村山郭酒旗风”不能理解为“水边的村庄,山边的城郭”,应理解为“水边山脚的村庄和城郭”;“主人下马客在船”应理解为“主客二人下马上船”,而不是“主人下马了,客人已经在船上”,这样理解不合常理。

10、作者一反多数作业中的歌颂赞美之习,把樱花拟人化了,从诗里不难看出,对樱花的贬意,‘七日寒绯’本身是短命的,‘缀满枝’、‘轻匀’‘任参差’也看出樱花的轻佻相。

11、如宋代诗人邵康节的《花乡村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

1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14、正解:我洒满落花的小路,从来不曾因为客人到来而打扫过,但是今天我为您打扫;我草堂蓬门也从来没有为客人打开过,但是今天为您打开了。

15、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16、典出《诗经·陈风·月出》,此句是互文的修辞手法,意即诵歌“明月”这首诗中“窈窕”这一章节。这一章节的内容是:“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实际是单相思的诗句,看见了佼人(即美人)身影容颜了,但是得不到,于是心里就颇不宁静了。而“楚辞”又有以美人比君主之例,再联系后面扣舷而歌的“望美人兮天一方”,这实际上就证明了苏轼游赤壁时是带着浓浓的儒家事功情怀的,他并没有见明月而超脱,反倒由明月而起兴,想到了“窈窕”的美人——尽管现实中的美人神宗皇帝赵顼似乎并不窈窕。

17、说了这么多,那么,究竟如何正确理解互文句的句义勒?

18、例8: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宋·戴复古《初夏游张园》)

19、当然,还有一种原因是,当时的人为避讳一些事,例如唐代的人,写唐代的事,一般以汉代唐,白居易的《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汉皇”,实际指的是唐皇,就是当朝的唐玄宗李隆基。这个不是白居易故意使用或者写错的,是当时没办法的事情

20、“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五、古诗中的互文手法是什么意思

1、0隐语(谐音)、双关

2、唐·孔颖达《毛诗正义》曰:“言与言以者,互文。以者,自己于彼之辞,与者,从彼于我之称。”(2)263处:安居,“与”和“以”同义:原因。应理解为“他们为什么安居在家?一定是有原因的;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露面呢?一定也是有原因的。”但也人认为“与:指同伴或盟国”,“以:原因”。这样解释的话也就无所谓互文了。

3、天赋神圣洞察和光影,雕文插尖刺雕文,输出先2尖刺一震爆上2DOT,震爆卡CD用,3层宝珠按瘟疫。细节:光影天赋会将暗影尖刺瞬发,可以叠加2层,在震爆还有3秒的时候打出这2和瞬发尖刺,然后震爆,我这身装备木桩5W。当然,这个只是平民输出,高手勿喷!!

4、误解:“将军经历了很多年的战争都为国战死了,战士多年之后得胜归来”(这个逻辑上就很奇怪)。

5、(3)拟人:拟人也就是比拟,拟人就是拟人化,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6、这幅对联不仅上下句字数相同、词性一致,平仄相对,而且它还是句中对,所以应归入对仗。

7、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8、虚词用于联句中,它是不计平仄,不计合掌的。关于这个咱们就不多说了,以后学到辞赋就会学到。

9、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10、例2: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东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1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12、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13、后两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4、正解:(这么久没回家,不禁欣喜)于是每间房门都要打开了,进去看看。

15、这是一位女子一往情深的爱情表白,蕴涵着两情相悦的寓意。“匹”,既是指布匹,也是寓指“匹配”、“匹偶”。寄托了女子希望与恋人结为连理的美好愿望。

1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辞》

17、四句中“东市”“西市”“南市”“北市”组成互文,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

18、意思为由于“思家”,或“步月清宵立”,或“看云白日眠”;由于“忆弟”,或“看云白日眠”,或“步月清宵立”。两句互文见义。不能理解为只晚上思家,白天才忆弟。

19、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20、第四句结句:‘怎胜梅魂雪底诗’。这一句是全诗的亮点,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是结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