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鉴赏(100句)

2023-05-04 09:19:26 0 59

一、古诗文鉴赏

1、“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读到这些诗句,我们仿佛感到了诗人们急切跳动着的企图摆脱束缚的自由心。

2、⑴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步骤一)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4、从《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5、仅剩最后81个直播名额

6、与朱元思书吴均〔南北朝〕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赏析:本文叙述作者乘船桐庐自至富阳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作者喜爱自然,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7、要把握特殊语法现象:为了合乎作诗词的规则,所以往往有变式句存在。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词中词类活用现象也要引起注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等。

8、他以为从此苦尽甘来,功成名就,终于可以报答老母亲了。

9、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0、古代隐逸诗人很多,陶潜被称为“隐逸之宗”,隋末唐初的王绩自号“东皋子”,唐初的王维、孟浩然进一步丰富了隐逸诗。王维的诗更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1、如:“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约客》?赵师秀

12、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

13、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14、(步骤二)“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15、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16、第二阶段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一阶段要比第一阶段复杂。

17、一是形式,是近体诗,古体诗,词牌,散曲,还是哪一种格式?古诗词的格式要求相比于今天的现代诗要复杂得多。有些朋友喜欢一开口就说意境——意境更重要是没错的,但是你首先得看是什么东西的意境对不?

18、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19、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20、考前点题佛脚班已经有五年历史了,

二、古诗文鉴赏方法技巧

1、愁思,是古典诗歌中雨意象的主要含义。这主要是因为绵绵雨丝常常能引起诗人的情感共鸣,便常用这一意象来写心中的不尽愁思。借助具体雨意象与抽象的心理活动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联系,传达出了诗人的或离别之绪、或思念之情、或厌倦之心、或悔恨之意、或国破家亡之痛。

2、“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3、清明节,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清明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4、2020高考考前提分神器!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向东滚滚流去的春水正是不尽愁恨的传神写照。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7、再如:“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春雨》周邦彦)

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9、了解其创作的历史背景了解作者的风格以及倾向从文学的角度分析(要具体看是哪首,因为不同的作品,结构不同)

10、赏析:这是一首成功的凯歌,直抒胸臆,雄豪自放。全诗充满着一种王霸之气,成王者可以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几年兼并战争的胜利,造就了刘邦的王者气魄,但很难彻底清洗他原本市井流氓的无赖习气,处处表现了他志满意得,狂妄自大的心理特征。

11、惊蛰•古诗词赏析春分•古诗词赏析

12、译文: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花带给身在陇头的你。江南没有好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13、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崔护)

14、清明•古诗词赏析谷雨•古诗词赏析

15、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1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17、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18、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19、(步骤一)二句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遥望前方一片萧条;四句以“旧时花开”反衬现在的人去园空。

20、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三、古诗文鉴赏三年级下册内容

1、夸张是指夸大或缩小事物原有的形态、规模、程度,以增强诗歌的主观感情色彩。(李白常用夸张)

2、再如:“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3、对比就是使对比的双方的特征更加鲜明,如黑与白的对比,生与死的对比,对与错的对比,动与静的对比,通过鲜明的对比来强调、揭示某一种现象,阐释某一个道理。

4、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5、互文: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的词语,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

6、鉴赏: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头远望,只见浮云落日映照着这座古城,一种沧桑之感涌上心头。

7、钟声有时还传达着离愁。如“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8、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0、理解赏析: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反而劝慰朋友(白居易)不必为他忧伤。对世事的变化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的形象比喻远远超出了诗人的主观意图,借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和向前看的乐观精神,蕴涵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11、最后二句语带诙谐,他回顾平生,俯仰无愧怍,毕生遗憾只在于家里太穷,嗜酒而不能常得。

12、结尾两句,感慨深沉。

13、(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14、鉴就是鉴别,区分不同,找到诗词精妙之处。因此应从读者诗词分析去区别查找,鉴别诗词。

15、四步法让你轻松读懂古诗词,答题无障碍。

16、⑶从某句诗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作具体分析。

17、这首诗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辋川集》中的一首。诗中描绘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夕阳返照下的幽静景色。

18、鉴赏中国古代诗词方法拙见:

19、两首诗所用意象极相似,主题也极相似。无论是“月照一孤舟”,还是“孤舟兼微月”,都是将“月”与“舟”两个意象组合起来,再通过声色(猿声、秋声与暝色)的烘托,便很好地传达出了漂泊他乡的孤独沧凉之感。

20、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四、四年级下册古诗文鉴赏

1、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2、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诗之所有为诗,是有要求和规则的,和现代诗的无下限相比,古诗词对于先做个人是有明确要求的。所以赏析古诗词,首先你得确定它是诗,再确定它是什么诗,然后再具体看内容意境。

4、象征着进士及第的绚烂春花在连续落第的孟郊眼中,可望而不可及。王夫之曾经说过:“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中试的欢乐场景愈加衬托出落第举子的难过悲伤。

5、鉴赏:《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

6、不论贤士达人还是凡夫俗妇,对有生必有死的自然规律总是无能为力的。“亲戚”二句,道破人生真谛。家人亲眷因为跟死者有血缘,有感情,想到死者还会难过悲伤,而那些同自己关系不深的人则早已把死者淡忘,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

7、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8、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9、当然,并非所有的诗人笔下的落花都是感伤、忧郁、衰老、死亡的意象。

10、“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11、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杜甫)

12、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13、体裁――――古体诗、近体诗(绝句、律诗)

1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5、“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但总的说,雨意象以表达愁思为主。

1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7、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18、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

19、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20、首先把握住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一般为悲、喜、平静等等……)弄清诗词的主题、主要的写作手法等等……一般试卷上的作者(例如假如作者是杜甫,就自然而然想到忧国忧民等等,如果遇到这样比较熟知的作者在结合具体诗词内容主题不难猜出)还有注释(这个很重要的,一定不要漏掉,试卷上不会给你无用的东西,这个注释往往有着不小的作用……读诗词的时候,在弄清大致主题及情感基调后,不放一句一句分析(期中的意象、情感、手法等等……在联合)再加上平时多多练习,我相信你会慢慢找到感觉的……!加油

五、古诗文鉴赏答题模板

1、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2、⑸对诗中某个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5、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6、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7、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8、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诗的最后两句写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人死之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将尸体托付给大自然,使骨肉化为尘埃,同山脚下的泥土一样。在孕育万物的大地上,我们如此渺小,悲喜乃至生灭都微不足道,但我们会明白,这就是生命的自然过程。

11、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四:《题西林壁》

12、名句赏析类: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13、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14、注意明察考题暗示:古诗鉴赏题后,往往会有一些注释,填表式题目中已有内容实际上就是例题。

15、分清各种风格流派:“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16、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

17、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18、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19、如:“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文天祥)

20、从相同作品的意境中区分鉴别,抓住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