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乡诗大全
1、上阕描写了画角、牧马、西风、红叶等景物。(2分)营造了壮阔、悠远、荒凉的意境。(3分)(意思对即可)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2、译文: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3、还闻献士卒,足以静风尘。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6、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7、这首出塞词,当为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奉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塞远赴梭龙途中所作,词人时年二十九岁。(译文)
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9、心恐秋风深,摧残紫荆树。
10、此外,“乌鹊惊飞”“梅花笛”“蟋蟀”“芭蕉风瑟瑟”等各种声音交相袭扰,也使作者心绪烦乱,难以成眠。
1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2、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3、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4、《客中寒食》唐·李中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15、(1)此诗尾联虚写一笔,以设想之词勾勒家乡美丽的生活图景,以景结情,把浓烈的归思之情融入家乡优美的风景之中。(2)尾联以想象中的家乡美景,反衬出诗人羁旅的思乡愁苦。这是用乐景反衬哀情的典型手法。
16、C.尾联写作者不关心官位升降,只在意家信总迟到,不能及时解除家人对自己的担忧。
17、C.“过春花自落”一句,“自”字用得好,表现了春花在空中悠然而落的优美姿态,与“花自飘零水自流”的“自”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诗人内心的闲适和恬静。
18、重章叠句: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语言更具有音乐美。
19、怀古诗:缅怀、追慕古贤,渴望建功立业;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吟今;
20、B.四句是说女主人公在不经意间受到了绿叶繁花的逗引,不禁吃惊日子过得飞快,于是想到折花送给远游的丈夫。
二、思乡诗大全100首五言绝句
1、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2、B.或同穿一“袍”,或同穿一“泽”,或同穿一“裳”,是说明百姓们从军时贫穷“无衣”,反映了他们悲愤哀怨、无可奈何的感情。
3、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4、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5、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韦庄《江外思乡》
6、“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颔联是说,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
7、①设问。以“玉容知安否”问,以书信和题诗因两地相隔遥遥而无法见寄作答。曲尽对遥思对象的关切和挂念。②典故、无理而妙。“青鸟”意谓书信和题诗,由于两地渺远而无法见寄,徒然地埋怨那晴云分离,使者隐没,无理而妙。③对面落笔、联想想象(虚写)。以想象之笔,设想妻子思念自己时的痛苦情状。他想象妻子也许在风前月下,芳心懊恼,眉头紧皱,怎么也止不住那百无聊赖的愁思,以铺叙写法表达两地分居、不见来信的怅怨。④以景结情。相思至极,欲说还休;不是不想说,而是说了愈加愁苦,倒不如将此情交付给东流之水,情景交融,绵绵无尽。
8、③神态描写:“含笑”二字描写青年神态,表现了青年对未来的期许。
9、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也太多
10、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11、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12、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13、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
14、D.诗歌围绕“安西兵”形象的塑造展开,赞美了他们在疆场勇猛杀敌、报效国家之举。
1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6、查缺补漏|(通假字)汇总—《张衡传》《归去来兮辞》
17、西楼:多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
18、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19、D.这首诗直抒胸臆,抒发了对“城中热官”的不满,对守边官军的同情。
20、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三、思乡诗大全100首
1、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发华(huā)滋:花开繁盛。华,同“花”。滋,繁盛。荣:犹“花”。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遗(wèi):赠送,赠与。馨(xīn)香:香气。盈:充盈,充积。致:送到。贵:珍贵。感:感受,感动。别经时:离别之后所经历的时光。
2、告慰平生的喜悦,追求豁达人生境界;
3、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4、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有好多首不知道你说的那首,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首诗是感叹人生,不是思乡诗。
5、明快: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6、“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是写景佳句,请从写景的角度加以赏析。
7、——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方法——圈点批注法
9、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闺中:内室。怜:想。未解:尚不懂得。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云鬟:指高耸的环形发髻。虚幌:透明的窗帷。幌,帷幔。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10、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1、闺怨诗:易逝青春的哀怨,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12、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
13、郑真,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
14、B.“斑白”两句写别景,老者居上列,醉后见他人年轻有为自感羞愧。
15、B(解析)B.“是说明百姓们从军时贫穷‘无衣’,反映了他们悲愤哀怨、无可奈何的感情”错误,是表现百姓宁可“同袍”“同泽”“同裳”也要奔赴战场,共同杀敌,誓死捍卫祖国的精神。
1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17、直率: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样子直接写出。
18、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
19、——唐·张继《枫桥夜泊》
20、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四、思乡诗大全100首4句
1、《春夜洛城闻笛》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2、请从虚实结合角度鉴赏这首诗的颈联?
3、岁晚寒侵游子衣,拘留幕府报官移。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6、古人的时间、空间观念和如今不同,一旦走出家门,可能很多年再也无法回家,因而对家乡、故人的情感是特别凝重的。所以离别、思乡是古诗词创作中永恒的主题,就好像爱情是现代歌词中最重要的因素一样。
7、结构技巧:悬念、伏笔、铺垫、呼应、照应、开篇点题、承上启下、卒章显志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0、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1、结拍“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两句,收转抒情。随风飘散没入江中的云彩,不但形象地显示了当日的情人倏然而逝、飘然而没、杳然无踪的情景,而且令人想见其轻灵缥缈的身姿风貌。雨过后粘着地面的柳絮,则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感情的牢固胶着,还将那欲摆脱而不能的苦恼与纷乱心情也和盘托出。这两个比喻,都不属那种即景取譬、自然天成的类型。而是刻意搜求、力求创新的结果。但由于它们生动贴切地表达了词人的感情,读来便只觉其沉厚有力,而不感到它的雕琢刻画之迹。“情似雨馀粘地絮”,是词眼,全词所抒写的,正是这种执着胶固、无法解脱的痴顽之情。
1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3、运用了正面和侧面形结合的手法。“四镇富精锐,摧锋皆绝伦”一句直接正面评价四镇兵“精锐”“绝伦”,而“苍鹰饥著人”中“饥鹰”一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以“饥鹰”喻战士勇猛。由此,正、侧面结合,赞叹安西四镇兵士具有无与伦比的挫败敌军的锐气,是真正的精锐之师,突显统帅李公治兵有方;运用了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还闻献士卒,足以静风尘”中,运用“献”和“静”两个词,表现了李公的报国忠心和战力,也表现了这些安西派出的士兵足够用来平定战乱,表现出诗人深深的期许,这里“静”为形容词使动用法,与前句动词“献”相照应。
14、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5、——唐·李白《望天门山》
16、抒发了作者的羁旅愁思,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之情
17、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8、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同袍”“同泽”“同裳”,展现了战士们奔赴沙场,誓死卫国的精神。
19、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20、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谁可同语?只有萧瑟的西凤吹拂着枯老鲜红的枫树。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铁马金戈南征北战,最终只剩日落黄昏青草掩藏着坟墓。满腹幽情情深几许,夕阳照射深山飘洒着潇潇秋雨。
五、思乡诗大全100首七言绝句
1、清幽型: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安谧美好、
2、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表现出内心的愁苦、迷恋和伤感
3、尾联以景语收束全诗,但写景的目的仍是抒发郁塞之怀。“历历”,明晰貌。“旌甲”,战旗和盔甲,代指战争。当年攻战之地犹历历在目,千百年来,有多少将领在此建功立业,可是自己却未遇其时,虽处边城,欲效死疆场,奈偃旗息鼓何!此情此景,令人想起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中的词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四顾,慷慨生哀。”但后村之词,是直抒胸臆;而汉槎此句,乃是情寓景中,写得极为含蓄,极为深沉,使人回味无穷。
4、C.“勋名”一句写前代将领东征高丽之事。诗人借历史讽刺前人意图建勋留名、功业传世的想法,心中包含了无穷的感喟。
5、日照香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6、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②。
7、上片最后一句“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意思是芳草脉脉含情,夕阳寂寂无语,大雁横在南浦上,人则斜倚西楼。含着情意的芳草,默默无语的夕阳,横渡南面水滨的大雁,是词人所望到的,但却没有望到故乡,在这种望而不得的情况下,他只好倚着西楼心往神驰了。“人倚西楼”点出游子登眺之处,交代了“楚天晚”至“雁横南浦”六句都是极目之所见;由所见而引起所感,因而所见之景物都似有了人的感情。所以上片中最常见的古诗词空间意象有南浦、西楼。
8、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10、家住孟津河⑴,
1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12、换头“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两句,转笔宕开写景:这是一个晴朗的深秋的傍晚。烟霭缭绕中,远处排立着无数青翠的山峦。夕阳的余辉,照映空中飞雁的背上,反射出一抹就要黯淡下去的红色。两句分别化用谢朓诗句“窗中列远岫”与温庭筠诗句“鸦背夕阳多”,但比原句更富远神。它的妙处,主要不景物描写刻画的工丽,也不景物本身有什么象征涵义;而于情与景之间,存着一种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联系,使人读来别具难以言传的感受。那无数并列不语的青嶂,与“独寻”者默默相对,更显出了环境的空旷与自身的孤孑;而雁背的一抹残红,固然显示了晚景的绚丽,可它很快就要黯淡下去,消逝一片暮霭之中了。
13、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4、再回顾这首诗对于庭中奇树的描写,就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落,那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在《古诗十九首》的另一篇《冉冉孤生竹》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用蕙兰花一到秋天便凋谢了,比喻女主人公的青春不长,红颜易老。这是中国古诗中常用的一种比喻。但是在《庭中有奇树》这一篇中,这一层意思却并不是明白说出,而是留给读者去体会。
15、表达了对虚度时光、青春易逝的哀怨与慨叹
16、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17、(注释)①巫山路:暗用宋玉《高唐赋》楚怀王梦中与巫山神女相会的故事,指男女幽会。
18、抒发昔盛今衰之慨(多用反衬,对比)
19、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时读这首诗,都会强烈地感受到它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来自于诗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20、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