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九龄感遇其二
1、这个不知道,这个不接受,是张九龄的悲哀,是中国诗史的万幸。
2、我是一只小小小小的柑橘,我很乖,却怎么样也没人爱……
3、在古诗学堂,听楚子说诗。
4、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5、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6、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7、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
8、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绿是形容词经冬犹绿林,意思是经历冬天还是郁郁葱葱.绿林:绿色的丹橘林
9、这是一种修行境界在打坐中感受到淡泊明智、宁静致远。这种心如虚空唯一至精的感受谁能知道呢?对自己还没有达道的功夫的谦虚还是经常有一点心乱,想更上一个境界一念不生是谓诚。
10、丹:金红色。“橘”同“桔”。
11、(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12、四两句,写橘树的特点。诗人告诉读者橘树的经冬翠绿,并非因为江南气候暖和,而是因为它有着耐寒的本性。在这里,诗人采用的是问答的形式,问得自然出奇,答得分外有味,把橘树本身的特性简明地概括出来。诗人通过“岁寒心”的双关语,一方面巧妙地指出橘树的耐寒本性,同时又用以比喻诗人的高尚美德。这是借橘树的本性写诗人的心灵之美,既是诗中主人公的自我画像,也是当时千万个正直知识分子的品德的写照。从而使诗的主旨又深化了一层。
13、本诗的语言清新简练,抒发胸臆的同时,给了读者驰骋想像的空间。全诗平淡而浑然天成,时时发问的句子达到了正反起伏的效果,而语气却是温文尔雅,不着痕迹中,哀伤、愤怒尽情抒发,可谓炉火纯青。
14、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15、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
16、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17、感遇·其二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18、点上方音频即可收听诗词解读
19、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20、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二、张九龄感遇其二背景
1、《感遇》其四翻译:孤傲的鸿雁自海上而来,池塘河潢不敢眷顾。侧目见到了两只华丽的翠鸟,在华美的三珠树上栖息。珍贵之木的高处啊,难道不怕猎人的金弹丸?修美的品德将担心他人的嫉妒与打压,高明之位会让神鬼都深感厌恶。今日的我在冥冥之中遨游,那也独自游弋的人们将何处追求呢?
2、因之传远情:通过高鸟将此情传至远方。
3、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4、所以,这一首“南方有丹橘”,可以看做是张九龄在表达被踢出官方朋友圈后的哀伤和不解。
5、空意:空灵的意念。
6、岑参(715—770),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自幼亡父,家道中落,后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大历年间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死成都旅舍。岑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出塞前多作山7JC、述怀及赠答之作,其边塞诗富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热情奔放,尤擅七言歌行。有《岑嘉州集》,《全唐诗》录其诗四卷。
7、对张九龄的感遇两首诗赏析
8、张九龄官至宰相,为什么诗中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忧伤呢?因为他是南方人。
9、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10、张九龄(678年一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张九龄是一位既有远见,又有胆识的政治家。他为人忠心,直言敢谏,秉公守则,不趋炎附势,不徇私枉法,为“开元之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自张九龄去世后,每荐宰相,唐玄宗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可见张九龄的显赫地位。此外,张九龄诗歌成就也甚高,独具“雅正冲淡”的风格,有很多名诗留传后世。
11、此诗当是写于张九龄遭到贬谪之时,另有朋友(高鸟)前来劝说、调解,却被孤高心冷的张九龄傲气地拒绝了。
12、今天是除夕,大家在忙什么?楚子陪着家人,逛了一些街市。深圳的街头,到处是小盆的年桔,十分喜庆,还挂满了红包。
13、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14、因为齐梁时期,中国的诗坛在南京、镇江一带最活跃,但是他们玩格律、玩辞藻,把形式弄得花里胡哨,不料内容却苍白起来。
15、今天,仍然是讲《唐诗三百首》的第一卷第一篇。因为张九龄的《感遇》这一篇,共收录了两首诗。今天讲其二:江南有丹橘。
16、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语言温雅醇厚。桃李媚时,丹桔傲冬,邪正自有分别。
17、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18、超级有趣掌读,一流高雅公号。楚子陪你聊天说故事,换一个角度读唐诗,换一个方法学《论语》,还可以学文化史、学党史。都是原创、独家。
19、今日除夕,还在读诗的必有好运气
20、通读一遍——掌握唐诗发展脉络。
三、张九龄感遇其二拼音
1、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2、落到他的个人创作上面,这首“江南有丹橘”,就是一个代表性的作品。
3、你好,很高兴为你回答这个问题,下半句是:此木岂无阴。全诗是:感遇·江南有丹橘唐·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4、咦,这不是赵传的《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吗?
5、读此诗,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颂》。诗人谪居江陵,正是桔之产区。于是借彼丹桔,喻己贞操。
6、难道只是因为南方地气暖湿吗?不是,根本原因呢还是因为此树有着松柏一样的品性。
7、唐代诗人张九龄的诗作《感遇》使用了对偶的手法,全诗为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译文: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表现出春兰与秋桂的清雅高洁与无限生机。这句诗的意思是:春天里的兰草繁盛,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
8、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9、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10、读“江南有丹橘”这首诗,我们不就很自然地联想到当时朝政的昏暗和诗人坎坷的身世吗!这首诗平淡而浑成,短短的篇章中,时时用发问的句子,具有正反起伏之势,而诗的语气却是温雅醇厚,愤怒也罢,哀伤也罢,总不着痕迹,不露圭角,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11、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六句写如此嘉树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之。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和遭遇。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12、“有岁寒心”为二遇,这可能与江南处于比较温暖的地理位置有关,但是主要是由丹橘本身所拥有的傲骨寒心内因所致;
13、岂:难道。伊:因为。地气:气候。
14、《感遇》的译文:泽兰逢春茂盛芳馨, 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 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15、感遇·其二作者:张九龄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gǎnyù·qíèrzuòzhě:zhāngjiǔlíngjiāngnányǒudānjú,jīngdōngyóulǜlín。qǐyīdìqìnuǎn,zìyǒusuìhánxīn。kěyǐjiànjiākè,nàihézǔzhòngshēn。yùnmìngwéisuǒyù,xúnhuánbúkěxún。túyánshùtáolǐ,cǐmùqǐwúyīn。
16、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17、二零一九——全年抄读唐诗三百。
18、如果只是陈述心志,便容易显得单调,这首诗特意安排了一个高鸟的角色,先写幽人在山林的状态,又写幽人对高鸟的决绝态度,便使此诗多了一层感染力。
19、杜甫在《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一诗中称赞张九龄“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后一句,是说他的诗语言清新而简练;前一句,是说他的诗意余象外,给读者留有驰骋想象和联想的余地。
20、这是两个互相不同的诉求,互相不同的宿命,互相不同的痛苦,全部寄托在一株相同的、小小的橘子树上。两声哀伤的长啸,划破历史的长空,先后撞进我的心扉,撞得我忘记眼前的一切际遇,为几千年前的古人而泪奔。
四、张九龄感遇其二意思
1、(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2、在这里,咏丹橘历经苦难而得不到赏识,与中国古人对梅松的偏爱具有相似性。梅只有经过寒冬腊月才能开花,松柏在光秃秃的岩面上经过多少次风吹雨打后才能够成材,而中华民族一般也是经过无数次战争、饥饿、流血与痛苦之后,才会暂得片刻安宁,因此它的人民也习惯了卑微的生活,对突如其来的幸福傍徨、犹豫、不敢接受,深怕在这幸福之后,隐藏着更为重大的灾难。
3、(唐)张九龄:感遇·其一
4、隋和初唐把这个风气带回北方的宫廷,形成一个在国内影响力巨大的宫廷诗派,这个诗派到武则天时期,被三个把持朝政的女人——武则天、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5、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时期曾任尚书丞相,后罢相,被贬为荆州长史。张九龄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更是一位诗风清雅的文学家。他为官秉公尽职,选贤任能,直言敢谏,从不趋炎附势,为“开元之治”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语言简练质朴,寄托远大的人生理想,一扫六朝以来的绮靡之风。
6、即便如此,张九龄仍然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南方寒士。后来玄宗上台,清理门户的基本思路是反武则天之道而为之,重用贵族、慎用寒士。张九龄和李林甫的对抗,以寒门张九龄输、宗室李林甫赢为结果,是必然的。
7、《感遇》十二首,其精神内涵完全继承自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后世的陶渊明《饮酒》二十首、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李白《古风》五十九首,都是一脉相传的。其中,“感”的部分完全是张九龄自己的风格,是超出了陈子昂、李白等人的,“遇”的部分,更多的还是传承,突破不多。
8、①葳蕤(wēiruí):草木枝叶茂盛的样子。皎洁:这里是形容桂花蕊晶莹、明亮。②欣欣:草木繁茂而有生机的样子。生意:生气勃勃。自:各自。尔:如此。③林栖者:栖身于山林间的人,指隐士。闻风:指仰慕兰桂芳洁的风尚。坐:因而。④本心:草木的根与心(茎干),指天性。
9、本诗托物言志,诗人借赞颂丹橘,经冬犹绿,是因为有耐寒的本性来比喻自己坚贞不屈的情操。而丹橘由于路途阻隔无法介绍给嘉宾的命运,也映衬了诗人遭排挤的境遇。无可奈何的,诗人只得把这一切归结于命运,以反诘句收束全诗,指责人们只顾种桃李,而不重视丹橘的行为,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愤怨。
10、桃树李树:代表庸才或小人
11、可:可以。以:把。荐:献给。嘉:佳
12、张九龄七岁能文,这既不排除他的天赋成份在内,同时也与当时社会以文开科取仕的整个历史背景有关。在这一背景下,家家户户都在尽可能的条件下,让自己的男孩很早接受文学方面的启蒙教育,其中聪悟者脱颖而出,被朝廷录用。张九龄即为其并累官至宰相职位,后因遭到另一宰相李林甫的打击和排挤,郁郁而终。他的《感愚》十二首诗或作于此时,所感者均为物之不平、人之不允、世之不公。
13、古体诗而只写八句,算是短小的了,而张九龄在寥寥短章中,狮子搏兔,也用全力。诗前二句是起,三四句是承,五六句是转,七八句是合,结构严谨。而且做到了意尽词尽,无一字落空。表现形式上,运用了比兴手法,词意和平温雅,不激不昂,使读者毫不觉得在咏物的背后,讲着高雅的生活哲理。
14、伊:语助词。岁寒心:意即耐寒的特性。
15、唐诗三百首|01: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16、屈原也写过《橘颂》,了不得!那是中国文人的第一首咏物诗啊,屈原认为自己这只南方的小小小小柑橘,是天地间最美好的树,但是不能北迁,北迁就没节操了,没节操还不如死。于是屈原的结局是自沉汨罗江。
17、“不可寻”为四遇,丹橘一生所遇坎坷命运,不能用万事万物循环往复的简单自然规律来解释;
18、唐玄宗当政时李瑛为太子。李瑛因生母赵丽妃曾受武惠妃的气,不免愤恨,背地发几句牢骚怨言。李林甫听到后,立即去报告武惠妃。武惠妃就向玄宗哭诉说太子阴结党羽。唐玄宗不问青红皂白,立即提出想废黜太子及两个王子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宰相张九龄极力劝阻。武惠妃知道后,深恨张九龄,与李林甫串通一气,设法向玄宗进谗,大力排挤张九龄。唐玄宗本来很赏识张九龄的文才,但禁不住武、李二人的内外夹击,加上张九龄经常直言进谏,为玄宗所不喜,便曰益对张九龄冷淡起来。过了一段时间,李林甫终于找到了机会,促使玄宗贬张九龄为荆州长史。张九龄罢相后,李林甫坐上了宰相的位子。
19、初唐四杰曾经想扭转这个风气,但是他们是边缘人物,有的还很短命,所以未能实现这个使命。
20、孤清:孤高而清净。
五、张九龄感遇其二名句
1、对。中国文人的咏物言志,是有传统的,从《诗经》《楚辞》这个源头开始,到盛唐的李杜,再到今天舒婷的《致橡树》,赵传唱的“小小鸟”也算吧。一条绵延了几千年的文脉。
2、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3、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4、张九龄此诗却又不仅仅停留于此,诗中另有第二主角——高鸟,紧接着就出现了。张九龄对它的态度是:谢绝邀请,并“因之传远情”,请将这份态度远远地告诉每一个人。这就很决绝了。
5、岁寒:孔子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后人常作砥砺节操的比喻。
6、《感遇》其二翻译:自从我归隐到这幽静的山林以来,内心澄明得就像一个孤独清高的隐士。我很想拿这些来答谢那高栖的飞鸟,希望能托他传达给远方的君主,告诉他我思念的情怀。日日夜夜地,我就这样怀抱著高远的理想,可是又有谁能感念到我的至诚?在朝廷里的人和沉沦草莽隐居乡野的人本来就相隔很远,他们又怎能抚慰我那一片思君的忠城呢?
7、南方地区的柑橘林,即便在深冬仍然是一片绿油油。
8、“岂无阴”为五遇,尽管它的荫凉不亚于其他树木,然而世人张口闭口所言者只是载种桃树、李树而已,根本没有将丹橘放在心上。
9、梅兰竹为岁寒三友,以兰表心,可见作者的心性清高,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洁净的感觉。“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10、免费同步辅导,免费海量资源!
11、最后二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何求”又作一转折。林栖者既然闻风相悦,那末,兰桂若有知觉,应该很乐意接受美人折花欣赏了。然而诗却不顺此理而下,忽开新意。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很清楚,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全诗的主旨,到此方才点明;而文章脉络也一贯到底。上文的“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与这里的“草木有本心”互为照应;上文的“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又与“美人折”同意相见。这最后十个字,总结上文,滴水不漏。
12、以文会友,欢迎每一位真心热爱文学的人,也欢迎对史学哲学和其他文化领域有研究的朋友,让我们共同进步。
13、举个例子吧,太平公主在宫廷里呆得腻了,到外面建造了一座大花园,邀请政界、文化界名流去游园,然后一起玩写诗的游戏。这些诗的任何一句都挺美的,山水草木、亭台楼阁,无一不是精彩毕现,但是完整地读下来,却觉得苍白空洞,无聊至极。这些诗,没有一首流传得开的。所谓“宋齐以后,绮丽则无风骨,雕刻则乏气韵,工造句而不解谋篇,浅薄极矣”(朱底珍《筱园诗话》卷一)。
14、解读清晰——知识贵于精准通透。
15、备注:每期文学沙龙限制10人以内。
16、第一首诗的大意是,兰叶春来繁茂,桂花秋时皎洁,它们的欣欣向荣盛态,在春秋两季自然而然地演变为佳节。因为慕其芬芳,有人久坐林中而不去;因为贪其枝美,有人动手横折,这又岂是兰桂二木的本心所愿?寓世人忘恩负义之意,在欣赏的同时不知体贴兰桂二物的自然本性。
17、感遇二首其二拼音版注音:jiāngnányǒudānjú,jīngdōngyóulǜlín。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qǐyīdìqìnuǎn?zìyǒusuìhánxīn。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kěyǐjiànjiākè,nàihézǔchóngshēn。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yùnmìngwéisuǒyù,xúnhuánbùkěxún。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túyánshùtáolǐ,cǐmùqǐwúyīn?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18、张九龄《感遇》十二首,主旨概有两种:一是“感”,将心中之感一语道出,以辛辣的评价取胜,如上一篇“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便是;一种是“遇”,将所遇之事铺陈叙述,以深切的情意动人,如本篇便是。
19、所以,你也不必说只有栽种桃李才有果有林,柑橘难道没有浓绿的树阴?
20、上一期我们说过了,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因为参加科举考中了进士,才混入官场的。唐朝初期,门第血统才是了不得的事情,只要你爸是李刚,你干什么都是对的。武则天为了夺李家王朝的政权,大力起用寒士,科举制度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张九龄们才有了脱颖而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