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高中(100句)

2023-04-29 09:58:34 0 59

一、论语十二章高中

1、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进而达到成为圣人的目标。

2、—改编高中《论语》十二章

3、(注:如上所有资料都会不定时分享)

4、《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首创语录之体,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共二十篇。

5、  第四章强调思考是学习的关键,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6、“文质彬彬”是现在常用的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文静而有修养。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这个成语也来自《论语》来自孔子的创造,而且是被孔子作为做人的一种境界提出来的。

7、(3)将文中经常出现的词语及自己无法理解的词语标注出来并提出。(通过板书或投影展示出来)

8、第三步,交流展示(包括教师作品)

9、寓意: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10、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1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2、比喻论证所举例子是虚构、想象出来的。

13、  第二章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

14、重视学习是一件好事,但我们现在谈到学习,人们往往狭隘地理解为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甚至就是为了考试出成绩。读了《论语》让我们更一步了解到孔子的学习范围很广,更敬佩他的才华,孔子本人就精通“六艺”,即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驭马车)、书(文学)、数(算法)你看,孔子绝对算得上一个多面手,可谓入可文、出可武。这种学习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5、其实,无论哪朝哪代,痛恨失信、呼唤诚信的声音从来就没有断绝过,正因为如此,那些诚信的故事才会千古流传。那些以诚信为做人之本的人才世代受到景仰。

1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8、意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实的人交友,同见识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表明老实而心术不正的人交友,同善于谀奉承德人交友,同善于花言巧语而胸无实学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19、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20、第二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论语十二章高中课文原文

1、  第七章体现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2、再从心理学上研究,这样希望别人好,是绝对的自私,因为所要求对方的圆满无缺点,是以自己的看法和需要为基础。我认为对方的不对处,实际上只是因为违反了我的看法,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行为产生的观念,才会觉得对方是不对的。社会上都是如此要求别人,尤其是宗教圈子里更严重,政治圈子里也不外此例。一个基督教徒、或天主教徒、或佛教徒,对领导人——牧师、神父或法师们的要求,都很严格。因为宗教徒忘记了领导人也是一个人,而认为牧师、神父、法师就是神。这个心理好不好?好。但是要求别人太高了。从这个例子,就可知恕道之难。

3、(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2)

6、  第八章讲富贵和仁义之间如何抉择,体现了孔子宁愿贫贱而坚守义,不义之财不可取的观念。

7、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8、可是作人的存心,必须要向这个方向修养。能不能做到,另当别论。这八个字的修养,要做到很难很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也就是“己所欲,施于人。”后来佛家思想传到中国,翻译为“布施”。施字上加一个“布”字,就是普遍的意思。佛家的布施和儒家这个恕道思想一样,所谓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就是布施的精神。人生两样最难舍,一是财,一是命。只要有利于人世,把自己的生命财产都施出来,就是施。这太难了,虽然做不到,也应心向往之。

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0、情境假设:2021年9月,重庆某地工作人员在翻修文化广场时,无意中挖掘出了十二块竹简,经专家鉴定,竟然是孔子某再传弟子根据《论语》写的一篇论述“君子之道”的文章,只是顺序完全被打乱了。请你重新组合竹简,还原该文原貌。

11、(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2、(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13、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1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5、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16、翻过秦岭最高处,便从黄河水系进入长江水系。山就少了严峻,多了慢坡,树就矮小,荆草遍地。有急弯在石峡里绕,绕完了,又是慢坡,看着两面有山,却没有巉岩的怪石,很秀丽柔和的。从北坡上来,人冻的发抖,头顶有太阳,空气却不暖,感觉是到了深秋。下到南坡,风是暖暖的,又回到了春天,只是树木变的五颜六色,枯叶就挂在枝稍上,眼看秋尽了。一条镇街在半山里,街面宽阔,路是斜斜地下去,两边全是店铺,餐馆多,山货更多,门前都支着摊子,满满放着山货,有山核桃、松籽、木耳、花菇,也有熏豆腐干、白豆腐,四处都挂满腊肉,黑红油亮,像在滴油,一种熏香的味道。

17、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18、这一则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三层境界:知、好、乐。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19、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20、寓意: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这句话就是修身的基本方法——自省。孔子所处的年代动乱不堪,弑父犯上作乱的现象已经甚为普遍,很多人已经不重视道德的修养,传统观念出现危机,这是孔子不愿意见到的,他的弟子曾子就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方法。

三、论语十二章高中必修一

1、寓意: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

2、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4、寓意:人应当坚定信念、广泛学习,并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多学、多思、多问。

5、译文: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6、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这是孔子在表述,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要有坚定的志向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非常困难的。

9、勤学好问、志向坚定、关注时弊

10、曾子师从孔子,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11、子zǐ曰yuē:“譬pì如rú为wéi山shān,未wèi成chénɡ一yí篑kuì,止zhǐ,吾wú止zhǐ也yě;譬pì如rú平pínɡ地dì,虽suī覆fù一yí篑kuì,进jìn,吾wú往wǎnɡ也yě。”(《子罕》)

1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4、主旨:课文《〈论语〉十二章》,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

15、面试试讲︱高中语文《金岳霖先生》

1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7、孔子明白指出:智的最高修为是不惑;仁的最高修为是不忧;勇的最高修为是不惧。虽然成为圣人是极高的境界,不易达到,但是仍可透过修行达成。因为,当一个人要是真正明白做人的真正目的时,他便会因为生活中的自我要求而心性提高、破迷生智慧、进而坦然面对人生的喜乐,不庸人自扰,也能锻炼出大无畏的真勇气去面对遭遇的困顿与考验。

18、。另外,孔子是很少谈论关于死的内容,此处却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从常理推测,孔子应该知道自己的“道”不可能实现,仅是一种奢望,轻易言死,只能说明其道要实现太难了,几乎就是不可能实现。就如我们平时说的:要是能怎样怎样,就算死,也值了。为什么敢这么说,因为明知那个怎样怎样的内容不可能实现。朝闻道,夕死足矣。其实孔子真正地意思是:如果在早上听到自己的仁义之道,被某个诸侯国国君接受并实施了,那即使晚上死去,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19、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

20、过程与方法目标: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

四、论语十二章高中语文

1、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

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时:按时;说:愉快、高兴;朋:志同道合的人;知:了解;愠:发怒、生气;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3、(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4、子夏介绍:卜(bǔ)商(前507年—?):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人,一说卫国人,“孔门十哲”之七十二贤之一。

5、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6、注:画横线的句子为笔者所加

7、  第十章这句话是孔子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叹。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8、比喻论证的目的是使抽象的道理显得通俗易懂,避开空洞、生硬、无聊的说教,使读者更容易接受。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0、因此,孔子不但明确提出“正名”的主张,而且还通过编修《春秋》,对种种违礼僭越的行为进行了讥刺贬斥。

11、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1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3、孔子对于求学的态度可概括为三个层次:、

14、(2)要有师生互动的活动设计;

15、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16、第一个层次是要好学,也就是说要有主动学习、追求学问的意识。

1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8、人的一生不可无友,但交友不可不慎重选择。真正的朋友是在你有困难时可帮助你克服困难,在危急时会帮你渡过难关。

19、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三:多次;省:反省;为:替、帮;谋:考虑事情;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习:温习。

20、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五、论语十二章高中语文朗读

1、自汉代以来,便有不少人注解《论语》。它与《孝经》都是汉初学习者必读之书,是汉人启蒙书的一种。汉朝人所注《论语》,已亡佚殆尽,今日所残存的,以郑玄注为较多,因为敦煌和日本发现了一些唐写本的残卷,估计十存六七;其他各家,在何晏《论语集解》以后,就多半只存于《论语集解》中。《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就是用的何晏《集解》,宋人邢昺的《疏》。至于何晏、邢昺前后还有不少专注《论语》的书,可以参看清人朱彝尊《经义考》,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和吴检斋(承仕)《疏证》。

2、释义: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3、寓意:贫困是常有的,但是个人道养不应该被贫困所限制,孔子提倡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4、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5、孔子说:“实讲诚信略胜一筹而文辞甘拜下风的人,那么他只能在民间做个普通老百姓;文辞略胜一筹而不能做到朴实讲诚信的人,那么他只能做个官员的助手或属员听命于人。只有将自己打造成文辞与朴实诚信萃集的人,然后才能成为地位高尚的人。”

6、(恕,汉语拼音为shù。这个恕字,虽然经过孔子用这两句话来解释,但他的含义很广泛,一切事情,凡是自己不愿的事情,都不能够推给他人。这里包括言语行为都在其中的。)

7、(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8、掌握古文中重点词语及句式的用法。

9、逝者如斯、择善而从、三十而立、不惑之年、不舍昼夜、随心所欲、三人行必有我师、匹夫不可夺志、三省吾身、不亦乐乎、温故知新、逝者如斯、择善而从、三十而立、不惑之年、不舍昼夜、随心所欲、三人行必有我师、匹夫不可夺志、三省吾身、不亦乐乎、温故知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希望能帮到你(竭力为您回答,请给我一个好评,谢谢亲)

10、站在书呆子的立场,专门研究自己的人生,我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做不到,随时随地我们会犯违背这八个字的错误。尤其在年轻一辈的团体生活中,就可以看到很多事例。前天就有一个正在服兵役的学生回来说,他三支牙刷,六条短裤,都被“摸”跑了。事实上自己根本有这些东西,可是就喜欢把别人的“摸”来,“摸”到了心里觉得很痛快。这种行为说他是“偷”吗?不见得这么严重。

11、子zǐ曰yuē:“质zhì胜shènɡ文wén则zé野yě,文wén胜shènɡ质zhì则zé史shǐ。文wén质zhì彬bīn彬bīn,然rán后hòu君jūn子zǐ。”(《雍也》)

12、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3、教师:幼儿、小学、中学、高中、辅导员、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面试

14、表示一切外部条件、环境和机遇也都是靠自己去创造、形成和抓住的,一切都要通过自己本身而起作用。

1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7、孔子的道德观价值观(仁者君子) 孔子眼中的“君子”:包括“道”、“德”、“仁”、“义”、“礼”、“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掌握“六艺”的知识技能素质。...具体又有能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9、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也是孔子认为的君子应该具有的气度与修养。

20、(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上一篇:死水(100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