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100句)

2023-04-29 09:56:49 0 59

一、古诗词鉴赏

1、告慰平生的喜悦,追求豁达人生境界:杜甫《春夜喜雨》

2、“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玉笛不要再吹奏那伤感的“梅花三弄”曲调了,春神就要来到人间,主宰大地。表达了诗人爱梅、惜梅之情,请东君为梅花作主,让玉笛不要再吹“三弄”了,留住春天,不要让梅花凋谢。

3、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

4、但一般人参加悼念多半是礼节性的应酬,从感情上本就没有多少悲伤,葬礼一毕,自然恢复平常的状态。陶渊明看透了世俗人情,他反用《论语》之意,把一般人的表现从思想到行动都如实地写了出来。此处并无批判之意,而是真正达观而毫无矫饰的白描,生与死在个人是大事,在群体之中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5、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6、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7、白露•古诗词赏析秋分•古诗词赏析

8、爱在早晨的镜子里欣赏残妆,钗环插满在发丝丛中。

9、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10、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1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2、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13、在诗歌鉴赏中,抓住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我们可以探求诗人运用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的真实意图,把握诗歌的内涵及诗人内心感情。

1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5、古代诗歌阅读题历来都是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提起古诗词就一阵阵头大,畏之如虎。什么欲抑先扬、借物喻人、移景移情……总是让人读着读着就云山雾绕,无从理解,以至于一下笔就错,失分现象十分严重。

16、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17、长啸:撮口出声叫啸。啸声清越而舒长,所以叫长啸。

18、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9、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20、谷雨•古诗词赏析清明•古诗词赏析

二、古诗词鉴赏心得体会

1、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不一会儿初升的太阳照在抹了胭脂的脸颊上,仿佛一朵红花苏醒绽放又仿佛要化开了一般。

3、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4、象征着进士及第的绚烂春花在连续落第的孟郊眼中,可望而不可及。王夫之曾经说过:“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中试的欢乐场景愈加衬托出落第举子的难过悲伤。

5、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6、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7、孟郊出生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四岁那年,安史之乱爆发了。十岁那年,孟郊父亲也去世了。母亲裴氏含辛茹苦地将他和两个弟弟拉扯长大,还不忘时时教导他读书。

8、而我独何事,四时心有违。

9、领悟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与范成大《霜天晓角·梅》两首咏梅都偏重于虚写,以梅喻人,借梅抒怀,但意境不同。

1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1、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12、我想投宿人家在这度过一夜,隔着河川向打柴的樵夫询问。

13、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要在意境中品味词、句:诗中的词、句处在统一意境中,只有在诗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如注意了《月夜忆舍弟》的总体意境,就能正确理解“月是故乡明”——因思乡念故乡而备觉故乡的月更明。

14、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15、胡震亨说:“以名场事入诗,自孟东野始”。这些诗应该能引起古往今来所有有相似遭遇的人的共鸣:令人悲伤的不止是落第,还包括世间一切的失败、耻辱和求而不得。

16、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17、B.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感悟昔盛今衰;

18、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19、次句继写送行者。此句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踏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

20、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三、古诗词鉴赏模板

1、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2、(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生活艰苦)。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在赏析时,第一步就是要指出其写景的手法;第二步就是简要概况一下诗中呈现出的景象和写景手法的作用。

5、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6、从关系上看,首末句相呼应,二三句相承递。诗句之间,意脉相通,一气贯之。诗作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侧面落笔,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富于生活气息的情趣,不加雕琢地写出了朋友间恳诚亲密的关系。

7、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

8、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象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于没人引荐,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怀。全诗表达直率,语言浅显,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耐人寻味。

10、鹿柴:地名。柴,一作“寨”。行军时在山上扎营,立木为区落,叫柴;别墅有篱落的,也叫柴。

1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2、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13、分析意象色彩。如字面或暗示。不同色彩可以表达出作者不同的情感体验。冷色,往往传递出孤寂凄凉、低沉冷漠、颓唐消极之感。动静结合,互相映衬而拓展诗境,情感表达。在诗词中,其意象有时与作者心理特点、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相关,而被赋予某些特定含义。因此,在分析诗词意象时,还需留意物和人,景与情,景与人,物和情的关系。

14、清明时节,也是追思祭奠的季节,这三首诗是作者临终前写给自己的自挽诗。魏晋人侈尚清谈,多言生死。贤如王羲之,尚不免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之叹;陶渊明认为“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人生如一个幻影,本来即空,最终也复归于空无。

15、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16、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17、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18、(注释)(1)春中(zhòng):即仲春,农历二月。

19、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20、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四、古诗词鉴赏题及答案

1、从此,孟郊的老母亲再也不用总是倚门远望,目送儿子渐行渐远,日夜牵肠挂肚了,而是孝顺的儿子回家陪伴着母亲安度晚年,直到有一天,母亲从自己的世界离去,一去不返,不复相见。

2、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3、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

4、心领神会,就是赏读一首诗词的最高境界。

5、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6、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7、技巧特征:融情于景,白描,动静结合,远近结合。

8、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9、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即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所谓“意象”主要指的是这类形象,因而也是高考重点。高考设题,一般考查景象(意象)的含义及表情达意的作用。

10、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11、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1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3、首先需要知人论世,准确记忆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只有如此,才能对人物形象有全面深入的认识;

14、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1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6、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17、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1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9、这首诗前两句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理应不失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品性;末两句写诗人对方外上人的讽喻规劝,劝上人隐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热闹的名胜去沽名钓誉。这首诗语言妙趣横生,闲散淡远,构思精巧。

20、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五、古诗词鉴赏

1、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鉴赏景物形象,首先要感知景象特征,它的形、声、色、动、静,进而体会深层含义;其次要与感情结合分析。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4、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就是远隔天涯也像近在比邻。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孟郊灰心丧气,说两考皆败,自己不想再去应试了。裴氏也并不生气数落儿子,只是停下手中的针线,缓缓说道:“我儿今成大人,母诫不当教乎?”

7、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8、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9、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10、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1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2、想到每当自己要出门远游,母亲都在灯下不辞辛劳地为自己缝补衣服,准备行李,倚门远望,殷殷期盼的情景,禁不住潸然泪下:

13、解析:(1)梅花的特点从三两联可以看出。

14、互文: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的词语,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

15、《岳阳楼记》范仲淹〔宋代〕

16、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17、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1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9、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出外做官的人。

20、你若要归山无论深处浅处都要去看看;要尽情地赏玩山峦沟壑的清净秀美。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暂时游了游就匆匆出山。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