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年洗澡的寓意说说
1、古时洗澡,受条件所限,多是烧水洗澡。因此,除夕这天,一般白天都是小孩洗,大人忙完年饭后晚上洗,洗完后再换上干干净净的衣服,意为把即将过去一年的晦气都洗去,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在南方,客家人还流行用柚子叶烧水洗澡的习俗,寓意把过去的霉运都洗去,在新年里能够行好运。
2、虽然鄂尔多斯是蒙汉杂居,但住在这里的汉族人,豪爽程度不输蒙古族人,饭桌上敬酒划拳是基本的,喝到天光乍亮还面不改色的“酒王”我也见过。
3、到了腊月家家户户要张贴年画、窗花。同时也要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主食。妈咪可带宝贝一起上街采购年画、窗花。
4、所以北方的春节户外活动挺敷衍,贴一幅春联,放点鞭炮礼花就完了。如果是农村,年三十晚上还要在院子里跳火堆,寓意消灾除病。
5、过年印象最深的其实是小年前后的大扫除。父母对于大扫除总是有着特殊的执念,不到百平米的单元楼房大扫除往往得历时两天以上,从里到外,仔仔细细。印象中的新年总是从老妈带上头巾开始,到挑灯夜战补寒假作业结束。小时候好像一般楼下阿姨谈话,总会问你家打扫到什么程度了,窗帘洗没洗、玻璃擦没擦......哪家阿姨最早收拾利索了,就开始准备各种卤味。然后妈妈回去就会“嫌弃”爸爸搭不上手,就这么吵闹热络的开始过年了。
6、我觉得应该除旧迎新,除去去年的脏污,明年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
7、年三十点长寿灯东北人在大年三十都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要挂红灯笼,到了晚上就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8、贴门联的时候,我们岛上喜欢在对联下面贴一枝榕树枝。
9、农历新年到了,眼见着家中长辈兴高采烈地忙着,宝贝们对年是什么却一头雾水。妈咪们不妨教宝贝也来认识认识年,让宝贝了解传统文化与习俗的同时,也能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年!
10、我们这里,乡下的鸡都是“放养”的,“战斗力”惊人,腿上肌肉发达,长得威风凛凛,厉害的还能飞上树。
11、然后就是我们没有小年,廿九是做小岁,这时候我一般已经待在乡下了,我的印象就是各种拜,拜祖宗拜神仙。
12、过年的主题就是祥和、欢乐、喜庆和团圆,每个人都希望在过年的时候,开开心心、顺顺利利、喜气洋洋,最怕的就是不小心触犯了某种禁忌,进而破坏了这种美好的气氛,同时也会让第二年不吉利!
13、现在这个习俗还是有,只不过没有等到祖老人送走,各家的女儿想回娘家还是会回来。虽然说一家人团圆热闹最重要,但是看着传统的细节慢慢的不再完整,除了会供奉以外,完全和平常一样,就觉着少了不少味道。
14、相传祖乙由耿迁至邢以后,就将国都定在那里,而将他的弟弟祖丙封于耿地(今天的山西、河津、山王村一带),建立耿国并立祖丙为国君。后来的耿氏族人,尊祖丙为耿氏之祖,为纪念这位氏祖,每年的腊月初五祖丙诞辰,供祭祖丙时摆设柿饼,柿饼(思丙)这一词渐渐的传开了。
15、第不能睡午觉。大年初一是新一年的开始,这一天人们都会继续忙前忙后,如果大年初一的早上赖床,或者说在中午的时候还睡一个回笼觉,那么就应和了“初一睡觉懒一年”的说法。古人曾明确提出初一“禁昼寝”,寓意就是奉劝世人不要好吃懒做,否则会影响家庭和事业的运势。
16、除夕晚上,就是到零点的时候,要煮一锅素饺子,寓意来年可以素素净净。年初一到初不洗头不洗澡,就是不做洗漱的大动作啦。意在不要把接来的财运洗掉。小的时候还会严格遵守,长大的话,因为要出门见人装扮需求,也就放开了。
17、也许正因为人文根基十分深厚,春节在揭阳人的心中,更像是联系氏族血脉的一次契机——我们过满16天的春节,一半时间都在祭奠老祖宗。
18、这可能就是北方吃食的特点:油味儿重,生猛粗犷,就着醇厚的黄酒,呼噜噜一通下去,肚子饱了,愉悦感直通天灵盖。
19、从“豆腐脑吃甜吃咸在线厮杀”,到“饺子汤圆谁是你的心头好”,再到“大白菜到底是买半颗还是50斤”,这些让南北方网友隔空battle(争斗)的话题,总是逢节逢假期逢换季空降热搜。
20、另外除夕守岁之后,12点三更半夜会全家人一起吃饭......大概是所谓的开年饭,而且不吃肉。
二、洗澡过大年的说说
1、我们那边呢,初七要吃七样羹。
2、当然,大人就没那么讲究。而且在我印象中,总是小一点的孩子争抢着要洗“大吉水”,大了一些之后就扭捏起来了,互相推让着不肯先洗,因为不愿意那么快又长一岁。挺好玩的一件事。
3、就是这种(如图~),用糯米煮熟,加入葱姜肉末等配料揉成比乒乓球略小的丸子状,放入油锅炸至浮起色泽金黄捞出,这样外表一层不仅口感很脆,还很好的封住了里面姜葱和糯米的香味,吃起来从口感到味觉都是socool的享受。
4、七样羹是指:大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兰等蔬菜同煮,寄寓“新(芹)春发(蒜)大财(大菜),久(韭)合各人(芥兰)。实际上,现在大都不会这么讲究了,一般凑齐七种绿叶子蔬菜就行。
5、吃饭在东桌摆一副空碗筷,请老祖宗回家
6、民谚称:“腊月推磨做豆腐。”过了小年,打扫了卫生后,在腊月二十五这天,妈咪可告诉宝贝,旧时的人们在这天家家都要做豆腐、买豆腐、炸豆腐,希望来年有个好彩头,取豆腐为“斗福”之意。
7、按照习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正月初一起就关张了,而正月初五恰逢财神生日,家家又都重新开张,因此求财是这一天的重要主题。
8、过了小年,就是腊月二十四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春节前的大扫除,除了清洗各种器具还要拆洗被褥窗帘。家家户户忙着搞卫生是寓意将一切的坏运气统统扫出门。妈咪给宝贝讲解这天的习俗时,不妨在家中大扫除时进行,同时记得给宝贝也准备一块小抹布,让他擦擦自己的玩具、小桌椅,一起做好迎接新年的准备。
9、年夜饭一般要凑足十个菜
10、battle双方一边乐陶陶地嫌弃对手的“清奇口味”,一边忙着擦因为想念家乡风物而流下来的口水。
11、既然年初一不洗澡,那么除夕晚上就更加要洗得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了。
12、我家所在的村子叫“林府”,顾名思义,整个村子的人都姓林。
13、旧时,初八前后,乡村路上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亲家舅扛着蔗,蔗上挂花灯往姐姐婆家送灯的情景。
14、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15、第不要催促他人起床。按照过去的习俗,初一早晨催促人起床,寓意被叫醒的人一整年都会被催促做事,人们会认为这是一种非常不吉利的做法。另外,不能给熟睡中的人拜年,因为很容易导致对方一整年都躺在病床上。
16、第不能拿刀、剪、斧。刀、剪、斧都是锋利的锐气,古人认为这些生活中的必备之物,上面都有一股煞气。所以大年初一作为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最好不要使用这三种东西。因为民间有俗语云:“初一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所以能避免就尽量避免吧!
17、过去正月初一晨起时分,各家敞开大门,焚香鸣炮,喜迎新年。
18、还有就是年正月初正月十五这几天晚上家里的所有房间都要点亮直到天明,叫做”满堂红“。小时候每到这时候我就特心疼电费钱....
19、到了腊月离除夕就越来越近了,从这天起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年货。腊月二十六有吃肉的习俗。通常,“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寓意来年红红火火,更加富裕。所以,在腊月二十六这天,妈咪不妨也带宝贝上街置办点“年肉”回来,给宝贝做点红烧肉吃,让宝贝也尝尝置办年货的喜庆滋味。
20、守岁兴起于南北朝,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役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三、年底洗澡的说说
1、家人在哪,哪儿就是年。
2、所以初一的早上我一般都是被妈妈“咚咚咚”切菜的声音吵醒。
3、这一天对于商家来说是个大日子,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迎财神正是这天。商店这天要开张,放鞭炮。此外,东北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4、但是一关上门,往暖烘烘的炕上一躺,人立马就活过来了,吃吃喝喝的事也就正式开始。
5、除夕当天,家家户户开始贴福字和对联。我家十多道门,又冷。这是我过年最痛苦的事情。
6、正月十五。十五早上要四处拜拜,晚上要游神。我们村供的是张巡,称他无敌尊王,先是族长(哈哈哈是我爷爷)领着各房房长拜大王,然后问大王时间,问到时间以后把大王请出来。大王走到某家门口,这一家就会狂放鞭炮烟花,然后会有一个人进来说好话,他说一句这一家人就一起喊“好啊!”,然后炮放完了,去下一家。以前村里人多的时候,大王早上七八点才能回到庙里,现在村里人少了不好玩啦。
7、正月十一新春家祭,是为“上采(纸)”,各家备牲醴在祖先前供奉。过去在福州市区及其周边乡村的人们十分重视这个环节,“上采(纸)”日当夜,家家户户开始张灯,一般元宵灯展会也在此夜正式亮灯,一直持续到元宵之夜,所以,娘家人务必要在此日前将送花灯到婿家。
8、▲除夕这天,我家的饺子新鲜下锅
9、第忌打碎东西。因为无论是除夕还是大年初都非常忌讳有东西被打碎。因为按照农村人的说法可能会倒大霉,所以,意外发生后要及时说一声:“碎碎平安”或“越打越发”。
10、初五刚把财神迎进门,初六就要送走穷神。送穷神这一天,要在家里面进行大扫除,扫出来的垃圾,还有没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是祭送穷鬼、穷神。诗人姚合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11、虽然有些习俗奇怪而且难以理解......但是过年有时候遵守这些习俗也是蛮有有趣的,会有一种不同于平时的感觉,这也是过年的趣味之一吧!
12、洗澡可以令人舒适,孕妇梦见洗澡也是吉祥的征兆,暗示着准妈妈将会得到好消息,这里多是指准妈妈想要完成的事情会得到不错的成绩。若梦见洗澡时水很烫的话,是在提醒准妈妈对于某一件事情太过于热衷,可能到了盲目痴迷的程度,准妈妈还是要把重心放在自己和宝宝的身上。
13、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14、腊月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15、No.2腊月二十四—掸房子
16、腊月妈咪准备和宝贝一起享受蒸馒头的快乐吧!这天,妈咪可告诉宝贝,旧习俗中,从初一开始到初五人们不能动火蒸馒头和炒菜,所以腊月二十九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蒸馒头,提前做好主食。主食上还会点上红点,以示吉庆。
17、内蒙古人能歌善舞,喝到兴处,即兴来一段当地的歌谣民曲,是常有的事。
18、明代,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十五赏灯会已经盛行。《万历嘉兴府志》中记载:“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19、因为岳阳实在是不南不北,这里还有一些很可爱很特别的习俗,比如,岳阳的小孩子们,是要“值夜”的。
20、而大年初嫁出去的女儿是不能回娘家的;
四、过年的说说
1、年三十晚上,我们有守岁的习惯。具体来说就是家里有个人得呆到12点以后才能睡。到12点的时候,又是一串鞭炮,然后把家里大门打开迎接灶神回家,叫“开大门”或“迎灶神”。对,你妹看错,一般是先放鞭炮再开门。我家是两层,都是从二楼窗户把点着的炮竹扔出去就行了。一层的或者正门没窗户的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2、其实找回传统,有时候并不意味着让时光倒流,放弃现在便利的条件回到手作时代。年味也是有生命力的,现在有各种各样新式讨彩头活动,上面有位朋友说,为了保护环境,传统的燃放旺火现在已经进化成了电子版本。这些升级后的讨彩头仪式,春节在新时代有了新的模样,让本就是国人除旧迎新、重新开始的春节,区别于以往的大小节日多了不少的隆重。
3、腊月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4、腊月三十下午,村子里按姓氏划分,分别到各家的祖坟请爷爷奶奶回家过年,这里的爷爷奶奶是指已经过世了的族里老人。家里人把写满祖辈姓名、类似牌位的一张布帘挂在家里的正门口,算是家里面最庄重的位置。老人请回来后,就用杆子或者长树枝挡在家里的大门口,意思是留祖宗在家多待几天。挂到大年初天刚亮的时候,男性长辈回到祖坟送走爷爷奶奶,再把布帘收好。嫁出去的女儿就可以回家了。
5、我们这边的年夜饭很不错吧?!
6、正月初七日,是人的生日(据传说,正月初一为鸡,初二为狗,初三为猪,初四为羊,五为牛,六为马,七为人)。古称“人胜节”,福州俗称“人补命”,那么,初七这天人的生日用什么来补命呢?一般吃太平面,也吃取七种菜(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寓意聪明,蒜寓意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加米粉制成羹,叫做“七宝羹”,晚上也吃年糕,大人在这天也不能打骂小孩子,这个习俗已消失,现在人们在这一天以拜斗的形式为家人祈福平安。
7、第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按照农村旧俗,大年初二或初才是传统的出嫁女儿“回门日”,其它日子都不很方便。因为过年的时候任何家庭,都不喜欢有外人打扰。过去,子女多,出嫁的女儿在娘家人的眼里就是一个外人或客人。所以,过年第一天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否则就会把娘家人吃穷。很显然这只是一种迷信说法而已。
8、过年就是一家人有人忙着大扫除,有人忙着采购年货,有人在厨房做美食,这才是团圆美满吧。
9、去走亲戚访客,一进门我们就开始吃。家家户户招待客人的零食都是自家做的炸货,比如酥鸡、带鱼。
10、我家的传统是一家人一起看春晚。大部分其他人家是各自出去打一夜麻将....我的小伙伴们小时候都羡慕我父母可以陪着一起过年。我当时也特羡慕他们一整晚没有人管,想去哪玩去哪玩。
11、建议妈咪制作枣馒头,妈咪做好馒头后,由宝贝把大枣一个个扎在妈咪事先做好的孔中,让宝贝更好地享受自己准备过年主食的快乐。对于不会蒸馒头的妈咪,最简单的方法是买回现成的馒头,让宝贝将煮熟的红小豆一个个地“点”在馒头上,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
12、比如:河(he)南(lan)人腊月廿三吃柿饼
13、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亦谓上元佳节,又有中国狂欢节、情人节之称。元宵节是新一年中的头次月圆的节日,以前福州元宵节,不仅灯市辉煌,还有摆设鳌山,举办赛神会。“春灯绝胜百花芳,元夕纷华盛福唐;银烛烧空排丽景,鳌山耸处现祥光”,此诗描绘昔日闽都灯市和鳌山的盛景。元宵之夜,南后街人潮涌动,观灯赏月,热闹异常。
14、但是,除了这些普遍的春节习俗之外,每个地方又都各具特色,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禁忌。
15、沐浴洗澡作为小年一项风俗,其中的好寓意不言而喻,就是辞旧迎新,纳福气。在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盛行。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小年时,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其实终归是要让自己有一个比较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16、正月廿九是我们的拗九节。年龄逢九(明九:年龄数字有暗九:年龄是九的倍数)在我们这边认为是不好过的,要吃拗九粥。拗九粥是甜粥,长相不好看但是很好吃啦。拗九节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亲掼猪脚和拗九粥,所以算是个孝顺节。我们过完拗九年才算到头,长出别的地方一截,也算奇特了吧。
17、腊月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18、还有很多,像春节前后不能动针、剪子、正月初五之前,生米不能下锅、逢九的人,初一不见任何除家庭成员以外的客人等等,不过现在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往来随意,大概也是这样,春节才少了点味道,和往常一样。
19、但这只是大吃大喝的前奏:厨房里的大铁锅一大清早,就开始“咕嘟咕嘟”炖着猪骨头烩酸菜,另一锅满满一大盆的大块炖羊肉,羊肉的清香和天然的膻味混合在一起,十分刺激人的味蕾。
20、想起之前团老师说,我们现在过节越来越简化了,更像是有一个谁都无法推脱的理由坐在一起热闹一下。
五、洗澡迎新年的说说
1、我国柚子种植面积很大,南方各省均有大面积种植,但几乎没有进行柚子叶精油的开发利用,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可见在我国开发柚子叶精油尚属空白产业,不仅可增加柚农的收入,还可为国家出口创汇。
2、腊月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3、再然后就是腊月28左右会大扫除,正月里不能动扫帚。以前我爸都会把家里从里到外粉刷一新。然后这几天人们都会洗头洗澡彻底的清洁身体,然后下一次洗澡就要等正月初六以后(好像?记不大清了)。以前热水器洗澡间没普及的时候年前的几天澡堂子都是爆满的。作为一个害羞的少年,第一次进澡堂的时候对着流动的马赛克群我也是懵逼的。
4、正月初一要继续祭祖,但拜的是素斋,桌上没有肉类,连酒都换成了茶叶。
5、吃送灶粑粑之前要单独盛一碗出来点上香,是给灶神的祭品。然后再放个鞭炮,就可以吃了。一般大人都会跟小孩逗趣,吃几个粑粑就长几岁。小孩子都希望快点长大,拼了命的多吃几个....
6、是的。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只是那天不洗澡而已,毕竟这是过年的习惯啊。所以会前一天洗掉,除夕夜可以出去和朋友玩,也可以在家里吃零食看电视,都挺好的。
7、只不过,大连的饺子因地制宜,像传统的茴香馅、猪肉酸菜馅和猪肉大葱馅的北方饺子,都是没有的。
8、粤东某些地方则有过年不能踩家里的门槛,除夕和年初一二不能洗头的传统;
9、非就非在,我们吃的不是年夜饭,而是年早饭。
10、门一开,挤眉弄眼的稚童们脆生生地唱起一首贺年童谣:“恭喜您老人家过了热闹年,不是红包就是钱。”
11、发完红包之后肯定会硬塞个茶叶蛋让你吃,不吃不行。于是一上午你会吃很多个茶叶蛋....小时候也觉得是噩梦,经常被噎到不行,很多时候会偷偷把蛋黄扔了。
12、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虽然使用历法不同而岁首节庆日期不同,但是其节庆框架以及许多民俗沿承了下来。
13、广东人是最讲究"意头"的。除夕的年夜饭又岂能例外?
14、所以每年这个时候都忍不住和妈妈吐槽,年早饭简直是“反人类”,大家大概都没胃口。
15、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岳阳人吃的是火锅,但是必备的菜品是糯米肉丸和蛋饺子。
16、“小年”是旧时家家户户送供奉的灶王爷上天的日子,灶王爷是掌管饮食的神仙。为了让灶王爷多说说自家的好话,家家户户都要供奉糖瓜,待除夕时再把灶王迎回来。给宝贝讲民俗时,妈咪别忘了给宝贝准备一点糖瓜,一边吃一边讲,能够更好地帮助宝贝理解,但记得宝贝吃糖后,要及时漱口,以防蛀牙。
17、柿饼是河南人腊月二十三祭灶必吃的食品,,由山西流传至河南,味道甜腻可口,营养丰富。
18、人们洗完澡都穿着新衣服,大人们忙着做可口的饭菜,小孩子口袋装着糕点糖果,欢天喜地地放着烟花。
19、不过,拜神祭祖,似乎是南方必不可少的过年环节。在海口,拜祖宗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20、正月十二是老鼠娶亲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