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名句(100句)

2023-04-12 08:04:21 0 59

一、古文名句

1、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2、——《荀子》(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

4、(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6、(译文)孟子说:“天下的基础是国,一个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每一个人。”

7、(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8、赏罚,政之柄也。明赏必罚,审信慎令,赏以劝善,罚以惩恶。——汉·荀悦

9、10)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10、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11、(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12、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陈著《续侄溥赏酴醾劝酒二首其一》)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5、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16、(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就不知对他怎么办了(对这个人就不可交往)。”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18、——《诗经》(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19、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20、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二、努力奋斗的古文名句

1、——林逋《省心录》(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2、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3、(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5、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6、(译文)孔子(对弟子仲由)说:“……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7、(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9、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1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11、(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1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13、(译文)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厌倦……”

14、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15、德、无理)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很少人帮助的人,连他的亲朋故旧也会背叛他;而那种得到

1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7、(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18、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19、(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2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三、古文名句 十年寒窗

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戴圣《礼记.学记》)

5、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6、(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纵然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你。”

9、(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10、有志者,事竟成也。——南朝•范晔《后汉书•耿弇传》。

11、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12、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13、(译文)孔子说:“(教导弟子时)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要急于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要急于去启发他。如果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必再教下去了。”

14、(译文)孟子说:“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是获得了天下。获得百姓支持有方法:获

15、中医有句名言:“齿是骨之余”,中医有句名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阴涸则死”,也是中医的古典名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是中医的重要名言,中医千古名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将病,下工治已病”

16、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

1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9、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2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四、古文名句及翻译

1、(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利条件,不如依靠社会上人们和谐一致的有利条件。”

3、知耻近乎勇。——《中庸》

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5、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6、(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8、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0、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11、(译文)(孟子)说:“古时的君子,犯了过失,如天上的日蚀月蚀一样,人们都能看得见。到他们

12、(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13、——《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4、(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公孙龙子》(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1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8、(译文)孔子说:“当政的君子不因为人家说上几句好话便提拔他,也不因为他不是好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19、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20、牺牲自己来保全仁德。”

五、古文名句

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2、(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向孔子问孔文子为什么称“文”时)孔子说:“(孔文子)聪慧灵敏,爱好学习,肯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年龄轻的虚心求教……”

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余文豹《清夜录》。

4、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5、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6、亡,如果人民对于当政者失去信心,这个国家便站不起来了。”

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8、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

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12、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13、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4、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15、——《汉乐府·长歌行》(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7、——文天祥《过零丁洋》(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18、不怨天,不尤人。——《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9、(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20、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