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0句)

2023-03-17 09:18:56 0 59

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句是这样断,诵读要问老师了。

2、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3、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4、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

5、5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6、这个时候的苏轼,父亲、母亲、姐姐都去世了,跟他有血缘关系的除了子女,就只有苏辙了。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也是这样的感觉,等我们长大了你们自然会明白,想念一个人会孤独、会愁苦、会揪心、会失眠、会大哭、会大笑……

7、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8、他不仅问了这一句,后面还接着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知道天上现在到底是哪一年?人间是熙宁九年,中秋节这一天,公元1076年,可天上是哪一年呢?不知道!不知道没关系,苏轼只是这么一问,这种问本身也带有情绪的,他后边自己做了个解答。

9、如果问苏轼:“心高气傲的你觉得谁都不是你的知己,只有你自己是你的知己,除你自己之外,你从任何人那里都不能得到温暖,是吗?”苏轼的回答必然是:“那倒不是。例如,至少我的弟弟苏辙比较了解我、理解我,从他那里,我还是能够得到一些温暖的。”苏轼这个意思既可以从下阕看出来,也可以从小序看出来。如前所述,小序里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10、首先,这里的“天上宫阙”可以指传说中月亮里的宫阙,也可以指传说中月亮之外天上的其他宫阙。不过,就这首词的情景看,显然以指月亮里的宫阙更为合理,因为苏轼请月亮饮酒,就着月亮饮酒,他不太可能想到月亮之外天上的其它宫阙。这样讲,就是说“不知天上宫阙”实际是“不知月中宫阙”。那为什么不直接说“月中宫阙”呢?虽然也有其它原因,例如平韵仄韵的考虑(“上”是仄韵,“中”是平韵),但主要还是为了避免词语重复。

11、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这是在留恋人间的美好生活。

12、“我欲乘风归去”,调皮了。“归去”,前提是他是来自那里。奥,原来苏轼一直认为他可不是一般的尘世凡人,是从“琼楼玉宇”中下凡尘的。

13、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第174页云:“明月几时有”二句“问天上明月何时生成”。

14、“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6、现在你是不是觉得苏轼有点薄情寡义甚至狼心狗肺?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苏轼就是这种感觉,他只是直率地说出自己的感觉而已,主观上绝无伤害家人的意思,谁也不能以顾全家人的面子为名义,要求苏轼作假,宣称天上再好,也没有家人好,而且不能要求苏轼不要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一个人有了说出什么的欲望而不让他说出,这和一个人有了吃喝拉撒的欲望而不让他吃喝拉撒,违反人性的程度是差不多的)。那该怎么理解苏轼这种感受呢?谈这问题会涉及到人类情感的种类。

17、中秋。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18、经典咏流传:屈原《离骚》

19、经典咏流传:余光中《乡愁四韵》

20、当然,也可能是苏轼先想到月亮的阴晴圆缺,然后才联系到人的悲欢离合。不管哪个在前,月之难以永远晴圆和人之难以永远欢聚都是苏轼此时此刻最深的感慨。苏轼把这种感慨写出来,而且使其合乎词律,就变成了这样的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既指月亮的难以永远晴圆,也指人的难以永远欢聚(月之永远阴缺和人之永远悲离,当然也很难,但肯定不是苏轼的期盼,苏轼也不会抱怨其难,故肯定不是“此事古难全”中“此事”的含义)。

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诗还是词

1、经典咏流传: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

2、由此可知,肯定是想到了司马光、王安石这种地位高的人,苏轼描写“天上宫阙”时才顺手使用了“高处”这个词汇。按理说,“高处”和“低处”相对,“低处”指身边较低或极低的地方,“高处”指身边较高或极高的地方(今人当然可以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是司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最深的沟在菲律宾东北的太平洋里,即马里亚纳海沟的斐查兹海渊,深11034米),但是最高也就是泰山之顶,再怎么高也跑不到太空里去,跑不到天上去,跑到天上去,那就应该用“仙界”、“仙境”等词汇,用“高处”显然不可以。所以,这里的“高处”只是借用而已,当然借用得不错。

3、上文说过了,苏轼请月亮饮酒,其实是苏轼自己请自己饮酒,苏轼和月亮谈心,其实是苏轼和自己谈心。这里也一样。苏轼问月亮:“为什么我和弟弟各在一方的时候你总是最圆?”实际上是问自己:“为什么每年的八月十五月圆之夜我总是和弟弟不在一起?”瞧苏轼这不满的口气,他肯定问了不止一次,而是许多次;也肯定问了不止一句,而是许多句。例如这样的发问:“老天爷,你为什么对我们这么苛刻?”“老天爷,你为什么总让我和弟弟在中秋节的时候不能团聚?”“老天爷,你能不能对我们好一点点?”“老天爷,你为什么……”诸如此类表达质疑和不满的话,苏轼一定在内心里絮絮叨叨个没完没了。

4、苏轼的这首词为什么可以流传千古。一个当然是其自身文笔风骚、纵横驰骋、收放有度、襟怀豁达。另一个就是他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如何去学习、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5、为什么苏轼认为“天上宫阙”是“琼楼玉宇”。中国古代的社会现象是,地位越高,垄断的经济资源越大,其住所越高贵华美,历代皇宫均是明证。这只是苏轼认为“天上宫阙”是“琼楼玉宇”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刚才说了,苏轼认为地上不是他的家,地上不是美的所在,他的家在天上,天上才是美的所在。既然是理想中的家,是美的所在,那就必然是华美的、高贵的,所以,苏轼认为“天上宫阙”是“琼楼玉宇”。

6、最先这样写“不应有恨”的不是他。刘禹锡曾写过:“不应有恨事,娇甚却成愁。”只不过“不应有恨事”中的“恨”是遗憾的意思,不是苏轼词中的“怨恨”。比如白居易的名篇《长恨歌》里的“长恨”就是“永远的遗憾”的意思。

7、现在插说一下向往之情的几种表现。一个人对一个对象产生了向往之情,一般情况下有这么四种做法。第一种做法就是向往、向往、再向往,深深的、无语的向往,以至于快要灵魂出窍甚至必然灵魂出窍,这时候这个向往的人除了向往没有任何私心杂念,连出声的语言都没有,即使有出声的语言,也是下意识的喃喃自语。这是感性最纯的向往,也是最真实的向往,是向往的极致。

8、所以说苏轼是一个好学生,他极为聪明的汲取了先辈们的营养、善于用典。苏轼又是一个好老师,因为他还有自己的总结和创新,写出了自己的感觉和味道。

9、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熙宁九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词。扩展资料:作品鉴赏:

1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苏轼最著名的一首中秋词。其实这说法有问题,应该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中秋词,也许是从古至今最著名的有关中秋的一首诗词。我这么一说你就知道了,是什么呢?没错,《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我们先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词。

12、陕西新动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13、明杨慎《草堂诗余》卷三:“此等词翩翩羽化而仙,岂是烟火人道得只字。”又:“中秋词古今绝唱。”

14、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节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被调到密州任职。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15、经典咏流传:苏轼《定风波》

16、忍受分离煎熬的人,不是我一个

17、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如果亲人们在一起过苦日子,那还是分开的好,分开后各奔前程,各辟天地,各享其福。只要能做到幸福快乐,宁愿分开而且分开后彼此忘得干干净净。庄子的思想无疑是通达的,而苏轼认为分开后互相安好就行,在安好而快乐地过日子的时候,一定要明月千里寄相思,互相收获着友谊和亲情的温暖。苏轼这种理想和要求显然更高,这说明苏轼在情感和爱的追求方面更执着、更深沉、更强烈、更乐观。

18、经典咏流传:李白《将进酒》

19、想到这里,他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对这两句词,要注意三点。

20、先说为何是“乘风”。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时间是1969年7月20日至21日,交通工具是美国的“阿波罗”11号飞船。苏轼那时候当然不知道人类会有登上月亮的一天,更想不到一种叫做“飞船”的交通工具。但是苏轼已经幻想着去月亮上了,而且苏轼幻想中的交通工具极其简易,唾手可得。这种交通工具就是“风”。苏轼为何能想到风呢?这应该是受到“列子御风而行”故事的启发。另一个原因恐怕是,除了风之外,苏轼想不出什么更好的交通工具了。

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

1、15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2、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3、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4、我们先来看看这词的上片。头两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般认为这两句话是化用了李白的《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个问题啊,你不能从天文学的角度去质疑,问了也白问,顶多说,如果他们当时真的有科学技术达到了,可以告诉他们明月是什么时候有的,那要直接给他回答了,那还怎么写诗啊。所以这种问法就是文学之问,天上的明月呀,你是几时出现的,我要拿着这酒,问你问个清楚。这叫无理而妙,没道理,但是又觉得很合理。在哪合理呢?在文学的范围内是合理的,在情感的范围内是合理的。

5、月是故乡明,明月最乡思。

6、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

7、乘风而去这种形象自由轻快、任意驰骋,境界异常开阔。没事乘个风啥的也不是苏轼的专利,“乘风归去”是不是苏轼最先写出来的?不是,仍然是学习借鉴前辈们的,如:

8、人来疯和人去疯

9、经典咏流传:白居易《长恨歌》

10、“把酒问天”是不是苏轼最先写出来的?

11、高层圈子朋友少,尤其是知己少

12、“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13、“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庄子·逍遥游》)

1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5、“今夕”这样的字眼古已有之。如《诗经》有云:“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译为:今晚是个什么样的日子啊,让我看见这么好的人。先秦的《越人歌》中“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知不知”现在我们都能耳熟能详,其实它的第一句就是用了“今夕”这样的词语来起笔:“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16、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强烈、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17、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蹊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

18、和人谈心问人家问题时应该问人家有什么困难或者需不需要帮什么忙(而不应该问人家的钱是不是多得用不完,要不要帮忙用一用)。苏轼和月亮谈心的时候,就十分注意月亮不好的处境。你看苏轼就是这么问的:“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意思是:“你不会有什么不满吧?为什么总是在我和弟弟各在一方、不能团聚的时候最圆呢?”从科学和常识的角度看,一年中月亮变得最圆只能有利于亲人间的团聚(因为为了过节,亲人们会有意识地聚会),而不会让本应团聚的亲人偏偏不团聚。这个道理不但今人应该懂,宋代人也应该懂。那苏轼为何会觉得月亮故意在他和弟弟不能团聚的时候变圆呢?其实苏轼这么问,并不是真的问月亮,而是问自己。

19、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喜欢结识或聚集朋友,结识或聚集朋友后喜欢倾心而谈,倾心而谈时喜欢问长问短兼问寒问暖。问啥都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问的方式和效果。四十度高温的大夏天,人家已经汗流浃背,你不能跑去问人家:“你冷不冷啊?哪里冷啊?头顶冷还是脚心冷?”然后热心地给人家披上几床棉被,同时还给人家四周摆满了炉火正旺的炉子。零下四十度的数九寒天,人家已经瑟瑟发抖,快要冻僵了,你不能跑去问人家:“你热不热啊?哪里热啊?肚皮热还是胳肢窝热。”然后关切地提起一桶冰倒在人家头上,并给人家的两个胳肢窝和肚皮上各放了一块冰。还有一个问题。

20、西安丝路之声文化有限公司

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名句

1、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2、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和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

5、“明月几时有”不是出于疑惑而问,而是出于惊喜而问,问的目的不是因为科学研究而搞测量记录,而是想请月亮饮酒,是为了表达见了月亮的亲切之情,而之所以见了月亮亲切,是因为觉得身边的人都不亲切。这在身边人听来,是很不受用的。不信你试一下,你的朋友(尤其是女朋友或男朋友)在你身边,你仰起头一个劲地看月亮,一边看一边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地赞美月亮。你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6、正确答案:A解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所作,表达了诗人人世与出世的矛盾心情,同时抒发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在词前小序中明确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是苏轼弟弟苏辙的字。

7、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九:“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不想在人间呆着了,我要乘着一股清风,我到琼楼宇去,广寒宫里有嫦娥。他想要到月亮上去,他想要到天上去,那上边能不冷吗。“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也有人说,这句话是隐喻,我想回到朝廷去,我想回到开封去,可是啊,那地儿太冷。有人说,这句话其实表达了他对中央、对皇上的一片忠诚,可是他又不想回去,因为那个地儿啊,他呆着碍手碍脚的。人家现在都在推进改革变法,他自己呢,不合作。

9、远近不是问题,喜欢不喜欢才是问题

1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1、无论是小时候朗朗上口的

12、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水调歌头》版行者末云‘但愿人长久’,真迹云‘但得人长久’。以此知前辈文章为后人妄改者亦多矣。”

13、“不胜寒”的“胜”是承受、禁得住的意思,“不胜寒”就是禁不住寒冷、受不了寒冷。月亮里冷不冷?今人通过查阅后可以知道,月球夜晚最低温度是零下183度,当然很冷,但那时候的苏轼是怎么知道月亮里很冷的?苏轼关于月亮里很冷的知识可能得自于那时候人们的感觉,也可能得自于前人诗文的描写,例如李商隐《霜月》就有“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的句子。但是,苏轼写出“高处不胜寒”的句子主要不是因为他认为月亮里很冷(因为就算月亮里冷,那又能比地面上冷多少呢?何况苏轼乘风而去的时候可以白天到月亮上,晚上回到地球。白天月亮上的的最高温度是127度),而是他觉得地面上很冷,他被冷怕了。

14、果然,苏轼就是这么想这么说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三句话大有深意,以下慢慢分解。

15、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16、人间既然不愉快,希望乘着中秋夜里的清风离开人间到琼楼玉宇去,可是呢,上天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愉快。他这句话,让我们想起了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跟他的不同在于,他倒没有说“独酌无相亲”,而是群酌、群饮,有相亲。可是心里头啊,这块垒还是消除不掉。李白在诗中,那是努力在寂寞当中寻找快乐,但其实天上和人间又有什么分别呢?苏轼仿佛是要追寻着某种希望,却又丢不下这烦恼的人世,更丢不下这深厚的兄弟情分,这是词的上片。

17、苏轼对离别的这种看法可以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这首词的中心意思是觅爱觅知己,即使一生无知己,苏轼也对人生充满信心和热情,因为他会把自己当作自己的知己,在自我欣赏和自我陶醉中获取爱、制造爱、传播爱。由此可知“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的做法过于狭隘和短视,实在不是友谊的最高境界。友谊的最高境界是:“我爱我自己,我爱这世界,时时刻刻,永永远远,不附加任何条件。”这是神的爱,也是苏轼的爱,这就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想表达的中心意思以及给予后人的启示。

18、“人生有离合”(唐·杜甫《垂老别》)

19、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为:

20、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

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的情感

1、其他东西不好,甚至不行。你家小狗和小孩正好差不多同时大小便了,你正收拾的时候,客人来了,你应该让客人等一等,等你干完活再正式招呼他(她)或招待他(她)。你不能一只手拿着小孩的屎,另一只手拿着小狗的屎,笑眯眯地问客人:“来了啊,你吃了没有,要不要吃一点儿?”这时候客人肯定不会回答:“谢谢,我刚吃过。”而会对你客客气气:“谢谢,谢谢,你自己吃,你自己吃。”

2、自我安慰终究不如朋友安慰,哪怕是弟弟也行

3、作者既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4、4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5、如果苏轼真的这么不给面子,那几个人早就走掉了,哪里会和苏轼“欢饮达旦”呢?可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二句词所描写的场景一定发生在和苏轼饮酒的那几个人走掉之后,苏轼这样讲不过是表达一种“赏好月饮美酒而无知音,终是不美”的哀伤。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宋代苏轼所作,全诗原文如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7、与其说月亮太美,不如说朋友太烂

8、英雄与庸众的区别

9、以“诗”为名,共话中秋团圆

10、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11、“歌哭悲欢城市间”——唐·白居易《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12、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13、声音“水调”,各有不同。让我们与朗诵名家一道,共同吟诵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4、绮(qi三声)低绮户,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有成语朱楼绮户zhūlóuqǐhù富丽华美的楼阁。明·张居正《赠国子马生行》:“不见当年许史家,朱楼绮户青云逼。一朝宠失门祚衰,堂前一一生荆棘。”

15、“饮酒”就不行,你早早把酒饮完了或者当着别人的面把酒饮完了,然后问别人:“我刚把酒喝光了,你还要不要喝?”这是很不礼貌的。不信你听听主人这样的关切之语:“不好意思,我把咖啡喝光了,就剩咖啡渣,你还要不要喝?”“不好意思,我把饭吃完了,就剩下洗锅水,你还要不要吃?”

16、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17、(正文和附录文字,总字数:17751字)

18、与苏轼相交甚好的司马光尚且给苏轼这样的印象,与苏轼来往极少的王安石就更不用说了。虽然乌台诗案中王安石曾主动替苏轼说好话,为苏轼的从轻发落起了好作用,但这只说明王安石的个人品德不错,不能说明比苏轼年长15岁的王安石与苏轼是知心朋友。事实是,乌台诗案的发生正是源于苏轼对王安石新党政策的不满和抗议以及新党权贵李定等人对苏轼的不容和迫害。所以,在苏轼看来,王安石这块石头简直是花岗岩,无比顽固。

19、经典咏流传:刘禹锡《陋室铭》

20、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问月问年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萌生了乘风归去、飘然高举的奇想。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