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时花溅泪的溅比含用得好
1、(析)托物言志,借蝉声远传,不需要凭借某种外物自能声名远播的特点,表达出作者高尚的品格和自信的人生态度。
2、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Yān)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诗词名家)忆雪堂历年应酬作品小辑
6、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7、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云帆荐读)忆雪堂:新《诗词医案拾例》(75)
9、10表现作者高瞻远瞩,坚韧无畏的句子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0、“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1、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2、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13、②惆怅、凄苦、悲凉情绪。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15、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16、(例)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17、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8、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实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19、※叙议结合(先记叙后议论)
20、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二、感时花溅泪是表达什么
1、初二语文上册(唐诗五首)全解析,知识点掌握透彻,更易理解!
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你只对他露出一个平凡的微笑,这平凡的微笑中,我看到了你的苦衷。
5、★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胜,这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6、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
7、(析)用叙述的方式写出作者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生凉的秋天,与夫君离别后,在闺中无法排遣愁闷与相思之苦,便外出乘舟解忧的情形。
8、★既流露出对春光逝去的怅惘,又抒发看到美好事物再现的欣慰之情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9、★含“河”字的诗句:黄河入海流;山河破碎风飘絮;长河落日圆。
10、③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发表的意见。
11、古代诗歌鉴赏突破必备知识
12、直接反映战争或围绕战争而展开叙写的古诗词数不胜数,这些作品的内容也相当丰富。有的描摹战争环境、场面,如“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有的歌颂戍边将士,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有的表达对战争的控诉,如“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13、★毕业临近,同学们想写一幅古诗文书法作品送给语文老师,挂在办公室墙上。应该选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4、从那以后,我变了,变回了原来的我。我又跑向了小河向它道谢。映着阳光的小河微微地笑着。(小河懂得我的心)
15、③加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
16、这四句诗直抒胸臆,反映了农夫对沉重的剥削的怨恨和控诉
17、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18、选择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19、《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同为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是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友人的真挚友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最后一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岑参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对于感时花溅泪相当于
1、中国古典诗歌题材解析
2、1在阅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如果用一句直接刻画少年孙权英雄形象的诗,来表达对他的赞赏之情,你会想到的诗句是: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3、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心性高洁。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揭示了美好事物的消逝与重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5、(1)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这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眼观茫茫宇宙,沉思悠悠人生,不禁悲从中来,放声长叹,一吐心中寂寞苦闷之情,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李白的《静夜思》亦是采用直抒心绪的写法,不加雕琢,随手写来,却很有感染力。
6、泰山海拔之高峻(阴阳割昏晓)
7、(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8、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9、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10、猪八戒听人说他长得丑陋,他不信,拿镜子一照,果然如此,就警告镜子:“不准再照得这么丑陋!”他第二次再照,还是那么丑陋。于是,他勃然大怒,把镜子狠命一摔。扬长而去。可是,他再回头一瞧,那些破碎了的镜片,却照出了许许多多猪八戒丑陋的形象。
11、例:李清照的《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葛胜仲《点绛唇》中的“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12、对比对比是将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把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放在一起加以对照。与衬托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是并列的,不存在主宾关系。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能够突出诗人的思想,强化诗人的感情,增强作品的说服力、感染力。诗词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一般表现为诗人刻意描绘两种景象,从而形成两种景象的对比。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或隐或显体现于两种景象的对比之中,这是我们在阅读运用对比手法的诗词作品时,需要用心揣摩的地方。
13、《步出夏门行》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作者北征乌桓胜利时。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章。全诗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作品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14、吴硕贤邢建建储昭时郑登平向志平史耀华陈金梅
15、诗的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写作者眼前之所见:山河虽在,可国家却变得残破不堪,长安城的春天也变得一片颓败,杂草丛生。作者心中的长安春天原本是繁华热闹、鲜花盛开、游人如织的,可经过这场战乱,长安已经变得破败不堪了。“国破”和“城春”之间对比鲜明,“深”字又突出了草木杂生、满目凄然的景象。作者睹物伤情,心中满是哀叹。
16、C.颈联写出了诗人虽然年老多病,却依然念念不忘李唐王朝,实在是一种愚忠。
17、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18、①颈联调侃友人戒酒不是因为生病,而是因为贫穷,买不起酒;抚琴不在乎琴音,因为心思在去做官这件事上。(2分)②尾联借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1分),调侃友人迫于生计为了钱才去做官,说他就是做了官,恐怕也会像陶渊明一样罢官而去。(2分)正因为是知己至交,诗人才会用这种幽默、调侃的语气来表达送别之情,更显情真意切。(2分)
19、1我们国家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中秋……,请写出一句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句。
20、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四、感时花溅泪相当于高兴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表现诗人文天祥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译文(节选):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4、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学习古诗词,最有效的方法是诵读。通过诵读积累诗歌语言,形成语感,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同时在诵读中接受文本语言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加深对文本的解读,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6、思想内容:浪漫主义诗人。深刻尖锐地揭露朝廷的黑暗和统治者的荒淫,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痛苦,表现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刚正不屈的斗争精神。充满火一样的热情和美好的理想,主观感情强烈,个性特征鲜明,向往人生自由,追求个性解放。
7、补充这两首诗各自的背景资料: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析)写景中融入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10、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对其它事物的描写,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而且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11、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12、D.全诗以豪景抒悲情,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抓住关键意象和情感关键词分析。颔联诗人怪鬓毛“多事”,也随时节变白,慨叹时光易逝;以惟有灯火明亮、“尽情”相慰来写自己流离他乡、无人安慰的孤独寂寥。颈联写诗人现在暂时安居岳阳,比起前两年的颠沛流离,姑且可以称得上喜悦,但转念一想,自己与家乡远隔千里,又很感惊叹。尾联预想明日登岳阳楼,远眺“岛烟湖雾”,仿佛看到春天来临,寄托了诗人对于来年国势好转的期盼。
1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5、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例析
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及表达技巧的能力。由“一夕骄阳转作霖”可以看出雨下得及时,由“岸岸深”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至于是如何表现的,可以从想象、叠词、视触觉结合等角度思考。表达技巧题的答题要点是指出技巧后要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这种技巧,还要结合意境和情感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
17、结构从本质上说就是“起承转合”,就是安排好文章的段落和层次。一篇文章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展开,分几段来写,各段之间又如何组合,在动笔之前就要通盘谋划妥当。否则可能有头无尾,东拉西扯,分段太少或过于细碎,比例失衡,缺乏美感……
18、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19、思想内容:盛唐现实主义诗人。真实反映人民疾苦,表达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和关怀;揭露批判统治集团的腐败、昏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描写和表现个人亲情以及朋友情谊,往往和自己的忧时伤世之感紧紧结合在一起;描写祖国河山和自然景物;表现对生活的热爱,特别是一些寄情写景诗,有的渗透着诗人的爱国之情,是内在情感的折射。
20、②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
五、感时花溅泪的溅赏析
1、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虽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
2、★含“水”字的诗句:水面初平云脚低;水何澹澹;在水一方;在乎山水之间也;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3、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4、(诗词名家)熊东遨·闻道明朝有新雨,肯来同听北山泉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6、试题分析:首联承题,写“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颔联为“野泊”之境。见星斗横斜、洞庭茫茫,听角声凄凄,皆扣“野泊”,景中见情。颈联和尾联为“野泊”之情,写“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将“野泊”的原因由个人遭际引向国家战乱这一深层根源。“客泪、归心”两词可以看出作者漂泊思归之情。从注解可知,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盗贼尚纵横”描写出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所以诗歌中表达作者的忧国伤时之情。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对天命论进行批判。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有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赋注》等注本。
9、(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11、又一次父亲送我来校,临走时,他照旧没说什么,连一点笑容也没留下,转身便走了。面对如此冷淡的父亲,我无法理解,更无法接受。突然产了一个念头——偷偷地监视他。正当他走到转弯处时,他停了下来,回过了头,只见他那充满深情的目光似乎在寻找什么,哦,是想再看一眼他的儿子,然而却没看见。他又转过头来,我终于被他发现。从他脸上终于隐隐呈现了一丝从未有过的笑容,那笑容如早晨的露珠一样晶莹剔透,一样短暂,一样难得。从他的那双眼中,我终于发现了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无私的爱。(细微之处见真情。)
12、考生运用比喻和排比的手法赞美了一块小小的黑板对家庭的巨大作用和对自己的影响。
13、《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败亡之前吟唱的一首诗。此诗概括了项羽平生的业绩和豪气,表达了他对美人和名驹的怜惜,抒发了他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那种充满怨愤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全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生动地显示出作者叱咤风云的气概,篇幅虽短小,却表现出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
14、青年杜甫满怀壮志豪情,渴望建功立业;老年杜甫,心系国家,心念家人。杜甫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就是因为他的诗歌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
15、这些题库仅仅是一部分,要广泛涉猎哦
16、★“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
17、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18、★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9、东篱下采撷一捧清新的菊,悠然间忽见一座南面的山
2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