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景抒情的诗句
1、唐朝大诗人杜甫就是“借景抒情”的顶尖高手。
2、考场中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诗歌鉴赏汇编
3、译文:昨夜在巫山下过夜,满山猿猴,连梦里都仿佛听到它们的哀啼。桃花漂浮在三月的绿水上,我竟然敢在这时候下瞿塘。疾风将雨吹至南方,淋湿楚王的衣裳。我在高高的山岗,怀念那宋玉,为什么给楚王写出那么美丽的文章,看到这古迹,让我热泪满眶。
4、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重点在于更贴切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寓情于景是为了使自己描写的景色更生动而加入了自己内心的情感,目的在于使景色更生动.二者作用不同.
5、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6、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7、情有乐哀,景也有乐景哀景。所谓乐景,指容易使一般人赏心悦目的景物,如和风丽日,啼莺舞蝶等;所谓哀景,是指容易使一般人情绪感伤的景物,如残阳凄风,颓垣落叶等,景与情或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
8、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9、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诗句运用拟人手法,写草树好像知道春将要逝去,争着展示自己的美丽,连没有才思的杨花榆荚也不甘落后,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趣。
10、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1、④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12、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13、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
14、诗人往往借助描绘梦境或仙界来反衬现实。
15、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
16、也许你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忍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也许你只是一条涓涓小溪,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也许你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终会翱翔蓝天。
17、前者与后者在于其情的表现方式。前者是指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景物中,而后者是指借助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前者: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后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18、③帘:即竹帘,可以卷起,故称卷帘。
19、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20、无边无际的树林里,落叶萧萧飘落,无穷无尽的长江上,波涛滚滚而来。
二、借景抒情的诗句
1、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2、再用心品味“半世功名一鸡肋,平生道路九羊肠”,人生漫长又曲折,功名富贵犹如过眼云烟,令诗人不由得期望回归田园,过上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3、(注)①杂耕渭上: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据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垒,分兵屯田于渭水两岸,与当地居民杂处而耕,为久驻之计。②一星飞堕:传说诸葛亮之死,夜有星赤色而芒角,自东北流向西南,投入其所居之营帐。③一曹三马:《晋书》载曹操梦三马同食一槽。自魏齐王曹芳,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掌魏国军政大权,诛杀异已,至昭子司马炎时,篡魏自立,改国号为“晋”。④草堂翁: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营构草堂居住,写下了吊诸葛亮的千古名篇《蜀相》。
4、最后全诗做了收结,悲到极致了,极致的悲就是悲而不凉,哀而不伤。这一生总是如此坎坷,艰难苦恨致使白发爬满了额头。到这时候,却连一杯消愁的酒也不能再喝了。
5、嶂:像屏障一样的山峰。小册方:指面积很小的地方,喻山峰之多,既高又险。苍:险峰,暗指希望。
6、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7、注释:(1)陈恭尹:明末清初诗人。1659年南明覆亡,为抗清而奔走的诗人见大势已去,决定从河南回故乡南海(今广东佛山市),途径武昌登临黄鹤楼写下此诗。
8、“以哀景写乐”,无论是诗或曲,都较为少见。这大约是因为,旧时代的文人“不如意事常八九”,一遇哀景,则感慨系之,所以悲秋之作甚多;情绪高昂的稀有。过多也就未免令人厌腻,乃至形成滥调。因此,“以哀景写乐往往却给人强烈的新鲜感”。
9、“半世功名一鸡肋,平生道路九羊肠”,作者笔锋一转,用借喻手法,触景生情。如果在此遭遇不测,这半世求得的功名有什么用?就像鸡肋那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何况这追求功名的道路,就好像眼前的羊肠小道一样艰险,九死一生,还不一定能过得去。
10、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不催这柳条儿发青。
11、这句话的重心是抒情。但绝对不是情景交融。
12、这首诗的第二句写眼前实景:在一个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朋友上船。诗的后两句为虚拟: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恐难成眠,即使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无法摆脱愁绪。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很好地表现了惆怅别情。
13、A.诗的首句用叠声词“郁郁”领起,既表达了作者郁闷的心情,也为整首诗奠定了沉郁的感情基调。
1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15、“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寓意,月亮和“我”都是一样的孤独寂寞的;“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晚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出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落日、秋风是一种凄凉的感觉,但却比喻了诗人正处暮年,并以“老马”自喻,表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及老当益壮的情怀。
16、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17、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18、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19、凡人赏心悦春长。盛世欢歌歌今朝,
20、问:这首诗的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三、迢迢牵牛星中借景抒情的诗句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相见欢》
2、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3、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4、有底:有点的意思。磴:dèng,石阶。禁当:可怕之意。
5、(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歌。
6、D.两首诗角度不同,前诗从空间切入,侧重写景;后诗从时间切入,侧重写人。
7、答: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叙)。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析)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评)
8、A.词最初称为“曲子词”,是配合音乐的。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因此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9、高台朔风驶,绝野寒云生。匈奴定远近,壮士欲横行。
10、感谢会文乡亲一直以来对会文网的支持!
1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歌楼夜宴停银烛,柳巷春泥污锦鞯。
13、B.“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一句,写出了清溪流出松林,进入开阔地带,各种水生植物,摇曳生姿。
14、(注)①诗歌作于元和八年。李贺因病辞官,家境窘迫,遂于洛阳寻找出路。时隔不久,他的弟弟也离开故乡前往庐山一带谋生。②石镜,即庐山山南石镜峰。
15、杜甫在另一首诗中,写猿声用的是“鸣”字——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鸣”意味着猿声悠长。而李白在《下江陵》中用的确是“啼”字——两岸猿声啼不住。表现出的是猿声的遥长之美。
16、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想象,是虚写,“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想象夫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互诉衷情。
17、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1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
19、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所以,尽管情和景之间的关系有多种形式,但实际上两者是相合为一的,惟其相融相契,才称之为“诗”,才是历代诗家追求的高境界。
20、投稿邮箱:1046125673@qq.com
四、宿建德江借景抒情的诗句
1、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2、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淡泊安闲”的心境的。
3、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4、A.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5、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6、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借景抒情的诗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借景抒情的诗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7、⑦百年:人的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8、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9、(2)第二步:结合具体诗句,简明扼要地说明用了这种手法的效果。(析效果)
10、译文: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整日里,相思相望,而又不得相亲。不知道上苍究竟为谁,造就这美丽青春。
11、盛唐之孟浩然古诗鉴赏汇编(50篇)
1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3、洛郊无俎豆,弊厩惭老马。小雁过炉峰,影落楚水下。
14、借景抒情的诗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原诗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描写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15、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诗词汇编
16、D.全词通过叙写诸葛亮一生际遇,表达了对英雄的惋惜、赞美、仰慕之情,又借古讽今,表达对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不思北伐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落寞。
17、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18、这首诗前四句都是写景,后四句都是抒情。
19、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20、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五、借景抒情的诗句 古诗
1、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诗歌汇编
2、窗外静静地飘着雪花。远方有一缕若隐若无的琴声,像在讲述一个缠绵悱恻的故事。我独坐窗前,与书中的人物默默的交流着心语。为他们的欢乐而欢笑,为他们的痛苦而悲伤。大雁早已了无踪影,窗前黄叶被白雪掩埋。这时的我已稍稍懂得一点欣赏文字之美。在慢慢咀嚼那些如泣如诉的语言中,在静静地感受那些细腻悠长的笔调时,眼产前时时会出现几个鲜活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但在那时,我依然把它看作是一部动人的情感小说,只是,写得是少数民族而已。
3、四两句是静景,重点在于突出柳堤之长之茂密繁盛,六两句写飞燕落花、香雨暖风是动景,重点在于突出柳堤之盎然生机,动景静景相互衬托,共同构成柳堤的美景。
4、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5、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④将已矣。
6、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7、提问: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8、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
9、幽静的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叶的小路,城外的种桃李的园子。
10、诗中二句描绘出极为严酷的环境,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但从“红旗直上”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
11、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
12、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13、⑥情景交融:诗中既有景物描写的成分,也有抒情的成分,两者相互融合,难分彼此。
14、《登高》(唐)杜甫
15、(注)①裴让之:北齐河东闻喜人。东魏时曾任屯田主客郎中,又任高澄大将军主簿兼中书舍人等职。
16、(2)“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