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十则教案
1、师:呵呵,没错,这是一种本能,我们人有很多本能,是吧?当我看到一样好东西,我就想把它占为己有,这也是一种本能。但是,我们可不可以让这种本能滋长呢?
2、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3、义:原指“宜”,即行为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有君子义和小人义之分,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党也,今所谓“哥们义气”也。
4、首先写教学目标,现在是课改阶段上课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然后分析教材:重点和难点三教具四教学方法五教学过程,可分详案和简案,详案要设想每句话怎么讲比较麻烦,简案只要写一下时间安排,和每部分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六板书提纲七教学反馈这样的教案就比较完整,也能及时地总结问题。我认为写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确立教学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万不能小看了这部分,否则上课就会漫无目的,效果比较差。
5、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
6、生:南山有一种竹子,不用去……扳它它也是很直的,砍下来射出去,可以射穿……皮革,这样说来,还有什么好学习的呢?
7、孔子评价人有两套标准,一套是智,一套是道德。道德上,孔子将人分成圣人、仁人、君子和小人。圣人仁人太难,君子是可以做到的。孔子在《论语》中点名道姓的君子有三位:子贱、蘧伯玉、南宫适。
8、(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师:嗯,极悲哀,大哭。弟子们劝他节哀,说:您悲伤得太过度了,要节制。您平时不是教导我们凡事要有节有度吗?孔子说:“有吗?我有悲伤过度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能为谁这样悲伤呢?”意思是说,只有他值得我这样痛哭。可见颜回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如何啊?
10、师(笑):是曾子的妈妈吗?
11、上节课我们从《论语>十二章》学到了很多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方面的知识。这十二章的语言都很简练,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学习后,每个人都会受益匪浅。此外,《论语》是出成语最多的文化典籍,我们就更不能小视对这篇课文的挖掘。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它。
12、生:是借松柏来说人。像松柏在严寒中最后凋零一样,人也要经历考验才能显出他的精神和品质。
13、再回到第一则,孔子珍惜时间,不断学习思考、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境界,那他这一生的成长发展方向会是怎样呢?顺势导入“十五志于学”一则,看看孔子的人生发展轨迹。需要讨论一下“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什么意思的。
1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5、(7)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6、通过朗读揣摩,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17、真正的快乐是什么?
18、师(笑):哦,你觉得生气才是正常的!因为被误解而生气是人的一种本能,是吧?
19、统编新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0、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二、论语十则教案小学生
1、仁与君子、圣人的区别
2、师:对,很好,孔子做过仓库管理员,做过放牛娃牧羊人,孔子出生时他父亲已经很老了,所以孔子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17岁时母亲也去世了,他要照顾有残疾的哥哥,承担了很多的生活重担,所以他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他告诉我们,他只不过是一个很平常的人罢了,是少时的贫贱磨练了他,造就了他。伟人的真实比他的伟大更动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今天要学习的《〈论语〉十则》中的第一则。
3、(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乐趣)
4、问3:对,就是文言文。很多同学很怕文言文啊,觉得根本看不懂它在讲什么,但是,要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可不是白白度过的,我们那些先辈,那些古人的智慧,可厉害着呢!要是能学到一些,那受益的肯定是我们吧?
5、戳音频,让全国最好的声音带你穿越回到少年
6、逝者如斯: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7、师:那么,谁能告诉我孔子是怎样出生的?
8、这样说,大家理不理解了呢?
9、师:正确,太聪明了!孔子打了个比方来说明“信”的重要,他说:“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輗和軏都是古代车上面很关键的部分……
10、师:而且,这句话告诉我们,孔子是很真实地,很日常化地跟他的学生在一块儿,为我们讲述那些人生最高的智慧。他不是光讲大道理,而是从日常生活中领悟,直面人性的真实。大家都认为孔子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的弟子当然也不例外。他最喜爱的弟子是谁啊?
11、譬如pì未成一篑kuì八佾yì
12、《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本课所选10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事的原则。
13、探究问题:这十二章《论语》分别主要阐释了什么观点?又分别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把答案填在下表中:
14、师:嗯,他还说过这样一句话(点击PPT):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阳货》)这个“不”字怎样读啊?
15、2016年电影《降临》在翻译外星人的文字中因为考虑到了文化差异而成功避免了一场战争。这也是文化能带给我们的实感。
16、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7、师:很好!“任重而道远”,“任”是什么?
18、导入:有一本书能穿越千年历史给人以温暖和光亮,给人以心灵的指引,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天不生仲尼,万古终长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论语》。
19、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者,被后世尊称为“圣人”。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长期聚徒讲学,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通六艺者72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二十篇,行文以对话体为主,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南宋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20、(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论语十则教案设计初中
1、问1:还差哪一篇课文没有讲呢?(让同学生回答《论语》)
2、①“故”:“旧”,与“新”相对,此处引申为“旧有的”、“原来的”。
3、仁与智(知)的联系
4、师:非常好!所以这句话讲的其实是“为政”方面(板书“为政”)。因为统治者不了解他,不重用他,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但他对自己说:不要生气,不要急躁,我还需要做得更好才行。第一则,讲的就是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为学、为人、为政。下面我们看第二则(点击PPT),一起读。
5、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6、“温故”和“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
7、②时习:时常地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8、学生:成都市温江中学初一(9)班
9、小组合作探究其余十章。
10、课文共选取了十二章,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这些是从《论语》中节选出的格言警句,每一章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11、解读:这一则主要讲的是什么?
12、请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以段落为单位,逐词解释,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段。
13、师:同学们好!刚刚有同学告诉我,这篇课文已经学过了,是吗?
14、生:哦,是曾子的妻子。她对孩子说,你不要跟去了,乖乖待在家里,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结果她回来之后,又舍不得杀猪了,曾子知道后就对他妻子说,不可以对孩子失信,如果不兑现诺言,等于教孩子说谎。于是曾子就杀猪给孩子吃了。
15、生:学了知识之后,能够运用到生活中去,很有意思。
16、师:我们学五言古诗,七言绝句,这个“言”是指什么?
17、第七章:讲正确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18、②亦(yì):同样、也是。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19、(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喜爱,爱好)
20、第七则讲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
四、论语十则教案幼儿园
1、用本节课所强化的解读文意的方法,解读下面几则《论语》。
2、《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习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3、教师范读第一章,强化解读文意的方法,其余部分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
4、生(齐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知识渊博,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思想对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6、谈学习方法的有:第一则、第四则、第五则。
7、大家猜一下:把一块铁放在门口,那么铁就会生锈;那如果把一块金子放在门口,金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答案是:被偷走!)这是一个笑话,但通过这个笑话我们也能看出:铁放久了不用,甚至任凭它风吹日晒,后果将会怎样呢?没错,只能生锈,没用了。有一句老话说:“刀不磨不生锈,人不学会落后。”呵呵,当然,现在我们有不锈钢刀啦。不过,这老话也有它的道理,什么道理?——大脑就像刀一样,不开动脑筋,就会生锈呀。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可他为什么能发明那么多东西呢?答案很简单:他积极思考!这是很重要的原因。
8、刚才我们讲了“习”的方法,不仅指巩固所学,而且指要能悟出新意,跟第三则谈到的意思很相近,我们就先看第三则。
9、师:仲由又是谁呢?(学生摇头),呵呵,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好勇尚武的子路。子路勇力过人,武艺高强,有了他做孔子的贴身侍卫之后,就没人敢再欺慢孔子了。所以孔子曾经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啊,自从有了子路,就没人敢对孔子恶言相向了。但也正因为子路是个好勇之人,所以他对读书倒不是很上心,所以孔子要跟他谈“知”这个话题。谁来解释一下这一则的意思?
10、找出本课中出现的成语并解释。
11、《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12、生(鼓足了勇气):如果。
13、《论语》这种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
14、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论语》中出现的“信、君子、义、仁、礼、恕”等核心概念,认识人物观点的价值与意义;了解《大学》的有关知识;了解孟子及《孟子》,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本文的主旨。
15、第九章: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16、扫一扫关注我们,初中语文有求必应。
17、生:就是要能够将心比心,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加给别人。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事件回访:狭路相逢烟花互射激战4小时,广西玉林两家婚礼变闹剧
20、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五、论语十则教案ppt
1、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却能有新的领悟,这样的人便可以做老师了。”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3、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4、(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初步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疏通课文,理解大意。
6、生乙:我从颜回身上看到了他的那种高洁的学者风范。他不会因为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不会转而投身于追名逐利的大潮中,最终也不会迷失自我。
7、第一章:孔子说:“君子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8、(反思3:在一个班直接讲了三种境界,另一个班让学生谈了自己的三种境界,果然还是学生谈了之后效果好,下次不能忘。)
9、(3)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0、师:呵呵,子路是个好勇尚武之人,并不爱读书。
11、译文:子贡问孔子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生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2、请概括各章所蕴涵的道理。
13、师:很好,学过了知识按时复习,不也很快乐吗?对这句话,你有同感吗?
14、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5、师:满足,欣慰,有成就感,是吧?
16、执着追求“道”(真理)
17、第十一章:用国家的帅将与一个人的志向做对比,说明立下大的志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8、(交流点拨)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19、小结:孔子谈“君子”对生活、工作两个方面的要求。生活包括饮食起居,工作包括办事说话。饮食起居尚俭,不主张奢侈,“饱”不应片面的理解为与饥饿相对的“饱”,而应是奢华、奢侈之意;安:安逸、舒适。工作应该是多做少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多闻阙疑,慎行其余。”学无止境,做到了尚俭、敏事、慎言,还应该学习,向道德高尚的人学习,见贤思齐,随时修正自己的缺点,这才可以算得上是喜欢做学问的人了。
20、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
六、论语十则教案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本章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4、师:很好。孔子总担心子路自以为是,所以教导他这个道理。这也是事出有因的,让我们来看这样一段对话(点击PPT):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孔子家语》)谁来翻译一下子路的话?
5、学而时习之——学习方法
6、师:很好,对于孔子的话,颜回没有一句不喜欢。他句句都喜欢,句句都奉行,这样就没有碰撞啊,就没有切磋啊。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远方来的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学说,才能促进自己开拓和提升,所以“有朋自远方来”,孔子才会“不亦乐乎”啊!其实同学们刚才都已经说出来了,老师只是用孔子自己的话来印证你们的正确!那么,关于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自己又有怎样的解释呢?(点击PPT):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君子怕的是什么?
7、师:很好。让少年人都对我有所感念,少年人为什么会对我感谢怀念呢?
8、当然,大家一定还有很多疑问,比如还是有些字词的注音和解释不懂,还是不太理解古人说的话到底有什么深刻含义对不对?没关系,我们现在就一起来解答。先看第一则。
9、师:很好,生命结束,才能停步。生命结束,才能下结论。所以《论语》中还有这样的记载(点击PPT):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泰伯》)曾子重病将死时,把弟子们全都召来,对他们说:看看我的手,看看我的脚,诗经上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人一辈子小心谨慎,却不一定能够保证不犯错,保全身体不受刑罚,但是现在我快要死啦,从今往后,我可以避免这种危险啦,孩子们啊!你们知道吗?人只有到最后才能肯定地说:我保全了从父母而来的身体发肤,我保全了我的道德没做过什么亏心事。请问,在生命结束的前一个月,前十天,甚至前一天,能不能说这样的话?
10、生(齐读):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1、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
12、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险。”
13、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开阔的胸怀,提高处世的能力。
14、第六则是讲孔子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15、检查课文的背诵情况。
16、师:很好!“毋我”——
17、师:很好!我怎么会不思念你呢?只不过,住的地方离得太远啦!孔子却说这人在找借口:他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一个人心里很向往跟谁见面的时候,他就不会惧怕路途遥远,是吧?
18、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他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9、而:表假设,如果。如…何:固定句式,译为:怎样…呢?
20、示例:此则讲的是好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君子可以不求食饱、不求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
1、师:对。历史上的叶公其实是一个战绩显赫、为人慷慨的楚国大夫,那个成语里面的叶公是被他的政敌丑化了的。这里说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啊?子路一时答不上来:我的老师,那么伟大的一个人,我该从哪个角度来概括他呢?他回去之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孔子就说了……“女”读什么音?
2、师:“言”是什么意思?
3、第九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已成为至理名言。
4、(交流点拨)“单”变“双”。如:学——学习朋——朋友乐——快乐温——温习师——老师思——思考知——知道择——选择
5、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
6、先来回顾一下论语十则的内容:
7、师:因为陶醉其中而不知时光飞逝,这样的人生幸福吗?
8、颜渊问仁,孔子答克己复礼(PPT)。
9、师:看下面一则,跟刚才这一则有没有关系啊?
10、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2、师:非常好,那大家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吗?
13、所以我们学习《十二则》,先从明确君子开始。
14、解读:孔子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之一就是见贤思齐。见到强于自己的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己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15、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他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16、生:我觉得做大事的人要有广阔的胸怀,要耐得住寂寞。没人了解我,我也不必去人群中凑热闹。
17、师:嗯,这任务实在够重了。“任重而道远”,“任重”我们明白了,那又为什么说“道远”呢?
18、孔子认为推己及人的恕道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是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
19、(4)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0、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2、所以,我们今天就好好学一些我们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说的话,看看他是怎么教育他的弟子的。下面,大家跟着我来朗读,同时把自己不会的字词画下来,边读边思考:到底论文中《论语》十则都讲了些什么呢?
3、师:非常好!那么“镞”又是什么意思呢?结合“砺”字来理解。
4、(15)博学而笃志(纯专一)
5、师:非常好!如果我这个人根本没什么值得别人来了解的,那么别人不了解我,我又有什么好生气的呢?我只要做好自己,总有一天别人会了解我的。而且孔子对于这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襟怀,还有更高境界的理解(点击PPT):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而)这就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啊?
6、(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生(齐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