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青玉案【唯美文案56句】

2023-11-12 11:02:58 0 59

一、辛弃疾青玉案

1、一说,有兴寄,并非自况,而是寻找一个理想的化身。它属于典型的抒情政治词。那么,这个理想化身的特征又是什么呢?要言之,它具有:不慕荣华,不逐流俗,不畏打击,独来独往的人格特征,是一个与世人情趣大异的“真人”。

2、▼《品读经典》之《青玉案·元夕》

3、陈亮: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出其毫末,翻然震动,不知须鬓之既斑,庶几胆力无恐。呼而来,麾而去,无所逃天地之间;挠弗浊,澄弗清,岂自为将相之种。故曰:真鼠枉用,真虎可以不用,而用也者所以为天宠也。(《辛疾弃画像赞》)

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5、经典咏流传:杨炯《从军行》

6、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7、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辛弃疾更是命运多舛,他的人生充满着无奈。文武全才的辛弃疾,虽有建功立业、满腔报国之志,心系民族命运之胸怀,收复河山之谋略,却因南宋朝廷的软弱和苟安,壮志难酬。

8、通观全词,上阕对元宵佳节盛况的描写似乎并无太多独到之处,只是竭力渲染烘托景象之盛大热闹,恰好为下文的精彩之笔做足了铺垫。通过这个置身于喧闹之外的女子形象,词人在政治失意、壮志未酬时甘守寂寞的情操得到了展现。

9、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稼轩的这一首,却谁也不能视为可有可无,即此亦可谓豪杰了。

10、“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承接上片,继续描写元夜的盛况,但已转移到盛装出游的游女们身上,只见她们头戴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地走过去,只剩下衣香飘散在空中。可在这些丽人中间却没有词人的意中人,“众里寻他千百度”极言寻觅之苦,失望之情跃然纸上。在这几近绝望的一刻,“蓦然回首”,忽然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1、说光阴:纵横千百度,弹指一挥间。

12、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13、这是中华大地的文化对所有人的呼唤

14、经典咏流传:《声律启蒙》(朗诵视频+全文完整版)

15、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16、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7、所以辛弃疾是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各方面的感觉,而且元宵灯会的盛景。这正是他技法上的高妙之处,当你把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所有的感觉都用上去的时候,在这种极其喧嚣热闹的背景衬托下,最后的第六感让你“蓦然回首”。那种寻找,那种直觉下的第六感的寻找才特别能触动你的灵魂。所以下片开始,作者在上片营造的元夕氛围下直奔主题。

18、虽然现实是悲哀的,尘世是荒凉的,政治是无奈的,可是在现实的喧嚣与无奈里,那个坚定的精神自我反倒凸显了出来,这不就是“灯火阑珊处”的那人、那个我嘛。其实爱情和理想、和信仰是一样的,其实我经常认为爱情本身就是一种信仰。要找到你真爱的那个她,就像要找到你追求的那个我,必须在红尘里“路漫漫其上下而求索”,必须在视觉、听觉、幻觉一切喧嚣的诱惑中,坚定你的追求,坚定你之所爱,那么总有那么一刻,当你“众里寻他千百度”,当你“蓦然回首”,你要寻找的那个人、那个我就在“灯火阑珊处”。

19、(出处)汉张衡《四愁诗》诗中“何以报之青玉案”,调名取此。《中原音韵》注“双调”。《太和正音谱》注“高平调”。蒋氏《九宫谱目》入中吕引子。韩淲词有“苏公堤上西湖路”句,名《西湖路》。

20、这首词作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或二年(1175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

二、辛弃疾青玉案描写的是哪个节日

1、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运用了对比反衬表现手法。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只是上阕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下阕则无此断叠,一片三个七字排句。本篇采用了对比的写法。上篇极写花灯、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但找来找去却找不到自己的意中人,偶一回头,却只见他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的上半阕写元宵之夜的盛况,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融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表达了作者在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诗人不肯随俗的抱负,也流露了悲戚的孤独感。他塑造的这位佳人形象是他自己的自画像,表现了诗人虽然政治失意,但宁固其穷,不改其节的品质。

2、(译文)像东风一夜吹绽千树繁花,又吹得满天繁星如雨下。宝马雕车芳香飘洒。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光渐渐西斜,一夜鱼龙飞舞笑语喧哗。头戴娥儿、雪柳、黄金缕,她们笑语盈盈恣意玩耍。我在人群中寻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无意之间却在,灯火稀落处发现了她。

3、那个灯火阑珊处的孤独之人,又何尝不是辛弃疾自己?她与他,一样的出淤泥而不染,一样的遗世而独立。

4、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辛弃疾的五首比较著名的诗词如下:

6、欢迎关注每日诗词鉴赏,加入每日读诗打卡群

7、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8、作者:辛弃疾朗诵:任志宏、李修平、方明等

9、《青玉案·元夕》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10、它是令中华民族拥有强大凝聚力的源泉!

11、感觉《夕阳箫鼓》挺合适,帮你挑了一个版本~http://www.etjd.com/music/wma或者可以试试《春江花月夜》~

12、全文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词人对理想的追求的执着和艰辛)。

13、人人文学网:http://www.renrenwenxue.com人人论坛:http://bbs.renrenwenxue.com

14、经典咏流传: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5、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

16、看山。他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类似。”

17、这首词是辛弃疾从北方投奔到南宋,在南宋的都城临安所著,当时的祖国半壁江山在侵略者的铁蹄的蹂躏之下,当时的当权者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于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式的辛弃疾,却恨无路请缨。他的满腹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的求索图!

18、后来我也专门向有些文物学家,包括到一些博物馆亲自去看,才反复推敲,觉得吕少卫的说法确实是有误。这个“何以报之青玉案”的“案”肯定不是指案几了,更不是小桌子,但是不是案几是不是就一定是碗呢?我们从古人所用的石器,仔细地进行分类就可以看出来了。你比如说,喝酒要用杯,然后比杯子大一点是碟,碟是装零食用的,然后比杯子深一些的叫做盏,“三杯两盏淡酒”,但是盏其实是用来喝茶用的。那么,比盏更大更深一些的就是碗,碗主要是用来装饭用的,比碗更阔更浅一些的是盘,盘子是装肉或者装菜用的。

19、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青玉案.元夕》“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0、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1、词的上片写元夕之夜,临安城里的灯火和观看灯火的盛况。开头两句说,满城的灯火,象一阵春风把千树万树的花儿吹开了一样;又好象是春风吹落了满天的星斗。“花千树”、“星如雨”,是指五颜六色的灯火。“宝马雕车香满路”,是指贵族人家乘坐马车,出来观灯的气派。“宝马”,贵族人家的马,养得骠肥体胖,身上还佩有贵重的装饰品,故称“宝马”。“雕车”,指饰有金边和花纹的华丽的马车。“凤箫”,是箫(一种乐器)的美称。“玉壶”,指月亮,是比喻的说法。“鱼龙舞”,指玩耍灯火的游戏。“鱼龙”,指灯笼。

2、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兴起于汉代,是“三元节”之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人们会以张灯结彩的方式庆祝这一节日。

3、上片与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4、更多有声作品创作,文化活动策划·执行,请咨询来电:85552011

5、这句是说,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且一对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场景。

6、豪华的车马在街头行驶,扬起的灰尘飘着醉人的香气。远处传来悠扬动听的萧声,像玉壶一样皎洁的月亮渐渐西沉,它见证了一整夜的喧哗和欢声笑语,见识过鱼灯舞动的魅力,龙灯的威严。

7、辛弃疾可谓是宋代词人中的佼佼者,他一生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其中的诗词佳句更是数不胜数,比如这句众所周知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出自,辛弃疾这首最著名的《青玉案》,同时这也是他最朦胧的一首词,以至于许多人都不知道,这首《青玉案》,究竟是写给何人的!但是联系他当时的身世处境,就能够发现,原来我们一直都理解错了。他写这首宋词的真正用意,既不是为了某个萍水相逢的女子,也不是为了魂牵梦绕的意中佳人。而是在写当时朝廷昏沉不堪的局势,和他自己历经浮沉的身世。因为词中虽然看似满纸都是儿女情长,风花雪月。但在这些华丽风景的背后,却是灯火阑珊处的孤寂。

8、“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凤箫”是排箫一类的吹奏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玉壶”指明月;“鱼龙”是灯笼的形状。这句是说,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

9、王国维《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的境界为第三即终最高境界。此特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并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无劳纠葛。

10、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11、这首词先用大量笔墨渲染了元夕的热闹景象,最后突然把笔锋一转,以冷清作结,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

12、经典咏流传:刘桢《赠从弟》(其二)

13、花千树:形容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宝马雕车:装饰华丽的马车.凤箫:箫的美称.玉壶:比喻明月.鱼龙舞: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女子.暗香:本指梅花,这里借指美人.他,即她.古时她他不分,通用

14、经典咏流传:余光中《乡愁四韵》

15、《江南文脉》诗词篇25辛弃疾《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

1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引用了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作为三大境界之他很好的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之处,让人叹为观止。编辑/赖晓莹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