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六国论【唯美文案148句】

2023-11-12 10:35:15 0 59

一、苏洵六国论

1、惜其用武而不终(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2、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作者说这些也并不是对历史泛泛而谈,他更多的是借古喻今:

3、苏洵(1009—106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相传二十七岁时才发愤为学,应进士和茂才异等考试皆未中。于是愤而自焚平日所著文章,再度闭门潜心读书,终于博通六艺及诸子百家著作,撰写文章下笔顷时数千言。嘉祐间,得当时名盛一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推誉,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后与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后不久去世。他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为文擅长策论,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奔腾驰骋,纵横捭阖,老辣犀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笔意。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有《嘉祐集》行世。

4、呜呼!以⒅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2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25)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26)哉!

5、当与(介词,和)秦相较,或未易量。

6、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

7、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8、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9、所以作者接着申述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然而事实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国都向秦国奉献土地,而那些没有“赂秦”的国家也破灭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故意这样设问。

10、向(如果,连词)使三国各爱其地

11、(全文约2700字,阅读约需5分钟)

1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13、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

14、《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15、《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16、举以予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17、战败而(承接连词)亡,诚不得已

18、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先人得土地之难与子孙失土地之易;六国割地之繁与所得平安之短;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

19、苏辙的《六国论》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20、故不战而(转折连词)强弱胜负已判矣。

二、苏洵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1、《六国论》(苏洵)践离朗诵▶

2、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3、势弱于秦。于:比。

4、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5、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6、《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苏洵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苏洵立论的根据;二是苏洵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苏洵撰写《六国论》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7、对于侵略者而言,他的胃口是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在短暂的和平以后,必定会卷土重来,狮子大张口。越是纵容,就越令他贪得无厌。

8、其实:它的实际数目。

9、邯郸为郡:秦灭赵之后,把赵国改为秦国的邯郸郡。邯郸,赵国的都城。

10、苏洵《六国论》相关名句默写:六国破灭,非兵不胜,战不灭,弊在赂秦;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而火不灭”;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11、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

12、“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13、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扩展资料《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14、苏洵对赂秦的韩、魏、楚三国是根本否定,对依附秦国的齐国是严肃批判,而对“用武而不终”的燕、赵两国是深切惋惜。这样,文章就显得分外有条理,有层次,畅达透辟,严密完整,使别人对自己的论点无可怀疑、无可驳斥。

15、被动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6、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7、攻取: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

18、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代词,代燕赵之君)土,

19、所以形势如此,不要想着能独善其身,别看现在过得安稳,等秦国有席卷天下实力的时候,谁也跑不了,“不能独完”。

20、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三、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

1、苏辙《六国论》实为借古喻今,希望北宋统治者不要向契丹、西夏割地献物,妥协投降。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应该是违反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本文论述亦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

2、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3、一词多义非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②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得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获得)②此言得之(适宜)③诚不得已(能够)势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优势)②其势弱于秦(势力)以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②秦以攻取之外凭借③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才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来⑤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用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⑦洎牧以谗诛因为⑧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用⑨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凭借

4、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是他对当政者发出的严正警告。

6、我们所得的任何一片领土,都是以无数鲜血和尸体铺就的,岂是说拿就拿,说占就占?

7、燕赵之君,始(起初,副词)有远略

8、以: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

9、文章史实论据典型、充分,分析、对比、比喻等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句式多变,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本文虽是史论,但作者本意不在于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而在于引出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放弃妥协苟安的政策,警惕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10、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

11、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

12、小(形作名,小的战果)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战果)则得城

13、因此苏辙所选的角度也就缺乏现实的针对性,不可能强烈地震撼人心,迸发出思想光彩和战斗锋芒。当然,苏辙不因袭乃父,勇于提出新的见解,旧题翻新意,其独到精神还是应该肯定的。

14、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5、古文名篇|魏学洢《核舟记》全文翻译及解析,一起感受明朝时期工匠的神奇技法!

16、(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17、始(才,副词)速祸焉

18、智力:智谋和力量(国力)。

19、二败而(并列连词)三胜

20、这里又讨论了齐燕赵三国的覆灭,韩魏楚三国都有过“赂秦”,自不必说,齐国是后期一直持中立态度,五国灭亡后投降了秦国。而燕赵两国,都在力抗强秦,但“用武而不终”,尤其是赵国,本来有李牧这名良将,可惜赵王自毁长城,听信谗言,将其杀害,把赵国送上了绝路。

四、苏洵六国论中心论点

1、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2、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

3、作者:苏洵朗诵:夏青方明

4、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

5、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6、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7、接着苏洵再从“赂秦”的两个方面来论述这种做法的后果。苏洵指出:秦国由于接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比秦国打胜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国由于送贿赂而丧失的土地,比它们打败仗丧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

8、这两个分处东西两方的超级大国,开始了争霸大业,合纵连横的戏码上演,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

9、战国当时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本来很纷繁复杂,但是苏洵只就对秦国的态度上,从六个国家当中区别出两个类型,“赂秦”和“不赂秦”;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韩国、魏国和楚国“以地赂秦”,第二种是齐国附随秦国,第三种是燕国和赵国“用武而不终”。

10、当然,还有些键盘侠思路十分奇异,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哪些土地,像什么外蒙、越南、琉球,当初都是我们的,被邻居瓜分抢夺了去!

11、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12、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1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月,每月,名为状。以,而。

14、苏洵的《六国论》从“赂秦而力亏”的角度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最后引出“为国者无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

15、古文的论证方法:归纳论证(例证论证);演绎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证论);比喻论证。苏洵的《六国论》第三段运用了例证论证的方法,论述了不“赂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

16、当初或有不明白的地方,理解不甚深刻,如今重读,受益之余,只感作者笔力之劲,见解之深。

17、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代词,代秦国)之(助词,的)势

18、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文章史实论据典型、充分,分析、对比、比喻等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句式多变,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本文虽是史论,但作者本意不在于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而在于引出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放弃妥协苟安的政策,警惕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19、向使:以前假如。

20、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五、苏洵六国论

1、易量:容易判断。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3、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4、开门见山,先说明观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而且还补充说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

5、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斩荆棘

6、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7、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8、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9、《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

10、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相争以用土地贿赂秦国的方式以求自保,但却在无形之中削弱了自身的国力,同时使自身失去了可依靠的互助国。

1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12、三苏的《六国论》都是针对北宋王朝当时对内因循守旧,对外屈膝求和这一形势而作的,均是有感而发,皆未能全面论述六国破灭的历史原因,但都具有现实针对性,以史论为依据,这是三苏写作《六国论》的共同特点。苏辙在《历代引论》中说:“先君,予师也;亡兄子瞻,予师友也;父兄之学,皆以古今成败得失为议论之要”,以期“有补于国”。

13、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14、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15、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16、但北宋王朝毕竟不是象六国那样外于分裂状态,它的“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并非表现在牺牲“韩魏”自毁屏障这一方面。

17、《六国论》是苏洵史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18、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19、苏洵(公元1009年〜1066年),字允明,号老泉,眉州(今属四川)人。任秘书省校书郎。苏洵主张文章要“言当世之要”,他了解社会现实,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以古为鉴。他的散文以政论为主,切中时弊,语言犀利,具有雄辩的说服力。《六国论》《衡论》等都是名篇。

20、良将犹(副词,还)在

六、苏洵六国论

1、秦国军事实力强是一方面,但是在攻城略地之外,从谈判桌上得到了比在战场上更多的东西,诸侯为了求得片刻的安稳,付出了更甚于在战场上所损失的代价。

2、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

4、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以:凭着。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6、食之不得下咽也: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动。咽:吞咽。

7、12厥先祖父: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

8、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

9、《六国论》是一篇短小精悍、气势恢宏的史论。文章在论点、论证等方面都具有典型的示范性,可以引导学生细加体会,其提出论点直截了当,醒目提神;其以分论点补足分论点,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不容反驳,并再次重申论点,如重锤击鼓。其以对比、引用、假设、寓议论于形象之中等多种论证手段分别论述两个分论点,有如析竹,噼里啪啦,气势酣畅,读来兴会淋漓,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个中滋味。

10、非兵(兵器,名词).不利

11、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理数。皆指命运。

12、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

13、其(代词,代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14、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15、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16、苏洵在《六国论》中,根据秦并吞六国而统一天下的历史事实,从六国相继破灭的角度,有理有据地论述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并分别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和“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方面进行论证。如果从苏洵针对北宋存在的现实问题,从批判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主张团结抗敌的观点,是无可非议的。但从历史事实来看,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象苏洵所论述的那样简单。

1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咽:咽喉。

18、春秋战国大家都知道,周朝分封下的各诸侯国互相征伐不断,强灭弱,大吞小,到战国时候就剩下了七个大国:齐楚燕韩赵魏秦。

19、齐人未尝赂秦,终④继五国迁(31)灭,何哉?与⑤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3)速⑨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之⑾。洎⑿牧以谗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⒁尽之际,可谓智力⒂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⒃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⒄,当(tǎng)(3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0、礼:礼待。名作动。

1、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

2、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着一统天下的大国,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3、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4、终(终于,副词)继五国迁灭

5、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哦~

6、这里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是侧重照应开头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战不善”,是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和阐发了“弊在赂秦”的论点。

7、《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8、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着一统天下的大国,却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9、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10、《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六国论》中的六国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

11、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

1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13、省略句:较秦(受赂)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14、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5、而苏辙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没能利用好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势力,即韩、魏国的国力,他认为若韩魏将武力抗衡进行到底,六国最终的结果变不会至于此地。

16、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

17、以地事秦,犹动词,好象)抱薪救火

18、一是苏洵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苏洵立论的根据;

19、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0、可知“一寸山河一寸血”?

1、古文名篇|欧阳修《伶官传序》全文翻译及解析,一起体会一千年前欧阳修如何看待朝代兴亡!

2、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3、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赵尝于秦五战)

4、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5、六国论里的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用,例如,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事”,名词作动词用,侍奉。与嬴而不助五国。“与”,介词用作动词,帮助。意思是,帮助秦国而不帮助五国。

6、始有远略:起初有长远的谋略。

7、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8、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丧失,丢失,动词)者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