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我们仨【唯美文案134句】

2023-11-10 09:10:54 0 59

一、杨绛我们仨

1、到1996年10月,患病的钱瑗已经非常脆弱,她请求妈妈,把《我们仨》的题目让给她写,她要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写下来。

2、钱钟书下放时,三年饥荒已经开始,每天要掏粪不说,还只能吃霉白薯粉掺玉米面的窝窝头。

3、自从迁居三里河寓所,我们好像跋涉长途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家,我们可以安顿下来了。

4、钱钟书是杨绛和女儿学问上的老师,可在生活中又需要杨绛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

5、若问人这一生谁能陪你最长久,莫过于伴侣了。

6、主持人周秦为我们分享的

7、1998年,杨绛的丈夫钱钟书逝世。一生的伴侣、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家庭63年的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8、《我们仨》这本书是我们当代特别有名的作家杨绛先生的一部作品。这本书也是在杨绛先生的作品当中比较有名的一本书,这本书也是受到很多人的喜欢的。

9、杨绛曾描述过一个画面:她和丈夫女儿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三个人各自做各自的事,互不干扰,却又和谐万分,相视一笑便是岁月安好。知情识趣让杨绛的家庭很少有过争吵,让日子过得总是和谐美满的。

10、1997年早春,钱瑗去世。

11、仔细看文中的描述,再对照钱钟书及钱瑗先后入院的过程,不难发现这一章古驿道说的就是“我们仨”最后相失、天人永隔的那段时日。茫茫黄泉路,踽踽独行人——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送别了挚爱的亲人,如今只剩下杨绛先生一人用文字缅怀逝者,迷茫而又坚定地继续守候着这份回忆……

12、在异国留学时日子总是艰苦的,离家远走,不复在父母庇荫之下。

13、这场迟迟不休的病,也许就是钱钟书给杨绛的最后的告别了吧,担心突然的离去使她惶惶不安,就送她这个"长达万里的梦"。

14、有时杨绛母女会取笑钱钟书的各种笨拙;也有时杨绛与钱钟书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15、名著名篇|音乐歌舞|影视戏剧|绘画艺术

16、即使是钱钟书,是杨绛,是这样幸福美满的家庭,也要经历这让人肝肠寸断的生离死别。可见这辣手摧花的时光,并不愿留给人半份体面。也只有立足于每一个今天,才能省去很多遗憾。

17、《我们仨》是当代作家杨绛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03年7月。

18、人的一生要去做许多件事,有很多计划,但却不是每一个,都能完美的走完过程,并且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许多事情都是中途戛然而止。于是便积累了许多的遗憾。并且而这一停止,便永远不得再回头。

19、自来美人薄命,在世人眼中是天妒红颜。那么,杨绛的丈夫和女儿双双重病,大约是天妒美满吧。这薄情善妒的天,最是见不得美好。

20、1981年,杨绛、钱锺书和钱瑗摄于三里河寓所。图/人民文学出版社

二、杨绛我们仨全文阅读

1、尽管他们并不为自己乐观,但他们不想逃跑,他们爱祖国,爱祖国的一切,只愿安静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2、到1996年10月,患病的钱瑗已经非常衰弱,她请求妈妈,把《我们仨》的题目让给她写,她要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写下来。躺在病床上,钱瑗在护士帮助下断续写了5篇,最后都不能进食了,还在写。杨女士见重病的女儿写得实在艰难,劝她停一停。这一停,钱瑗就再没有能够重新拿起笔。

3、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例如我出国期间,他们连床都不铺,预知我将回来,赶忙整理。我回家后,阿瑗轻声嘀咕:“狗窠真舒服。”有时他们引经据典的淘气话,我一时拐不过弯,他们得意说:“妈妈有点笨哦!”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我和女儿也会联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红、绿、黑、白四种颜色。其实钟书的审美感远比我强,但他不会正确地说出什么颜色。我们会取笑钟书的种种笨拙。也有时我们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4、杨绛一家生活在那动荡的岁月,总是聚少离多,但又因为彼此相互挂念,又各有各的志趣,生活也总是圆满的。

5、主要内容:《我们仨》讲述的是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其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去世,作者在书中以梦幻的形式表现了这段深重的情感经历。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6、于是决定,如果两个人对某件事持有不同意见,只需要各退一步,各持己见,不必求同。但之后的几年,遇事两人一商量,也就决定了,不是依谁,仅仅只是商量。

7、钟书这天来看了我四次。我是前一天由汽车送进产院的。我们的寓所离产院不算太远,但公交车都不能到达。钟书得横越几道平行的公交车路,所以只好步行。他上午来,知道得了一个女儿,医院还不让他和我见面。

8、"他现在故意慢慢的走,让我一程一程的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句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9、面对这样深情又无奈的告别,虽然不舍,却也无计可施。只是,既是送别,千里送君,终须一别。留不得,也留不住。所幸这场"梦"宽限了告别的时间。

10、既然生了孩子,就请负起作为父亲母亲的责任,别生而不养,把孩子自己扔在家里。你既然给不了孩子好的教育,关心和陪伴,为什么要生他?

11、钟书说:“要最好的。”

12、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13、在这样的家庭,生活怎能不美好,关系又怎能不和谐呢?家庭最美好的模样,就是在一地鸡毛中,添加了无限乐趣。

14、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识。《我们仨》是杨绛在92岁时所著。该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讲述了“我们仨”共同走过的一段悲怆而温暖的旅程和一个人思念仨的凄美情思。听书《我们仨》共20集。

15、就连徐志摩也曾说过: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16、该书从女性视角出发,以平实而细腻的语言,揭示了一个善良美好的家庭世界,深刻地表达出作者对亲人的深深不舍。作者在作品结尾所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寓所与驿站,古驿道和医院,虚虚实实,相互交错。而虚实交错中,更使读者亲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17、躺在病床上,钱瑗在护士的帮助下断断续续写了5篇,最后都不能进食了,还在写。

18、☑免费领!明月山百万电子消费券来啦!

19、字里行间,全是情意融融。

20、钱钟书见杨绛为了生活琐事这般操劳,于心不忍。不得化作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好免除夫人的诸多劳苦。

三、杨绛我们仨内容简介

1、《胡适文集》共十二卷高清晰(PDF)北京大学出版社胡适文集.rar35MB用电驴下的!保证可以下!下不了你找我收起

2、家庭的磨合时间可长可短,但每个人一定要知情识趣;美满的家庭,未必要平平淡淡亦或是吵吵闹闹,但一定要充满着乐趣。圆满的家庭,更是每个人都要有志趣。

3、家中有人长期生着重病是最考验人心智的时候,有多少家庭因家中人的一场重病而闹得家财散尽、妻离子散的下场?这就是患难见真情,如杨绛所说:"我们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

4、前半生,我们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然后遇到了自己的爱人,度过后半生,而子女是上帝馈赠的礼物,只能陪我们一段时间,孩子也会组建自己的家庭。

5、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

6、人毕竟是血肉之躯,带些缺点,更富有人情味吧。

7、杨绛先生在书中详细描写了她与钱钟书先生同甘苦共患难,风风雨雨的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还有就是对女儿的慈爱之心与感人肺腑的怀念,在她的这本回忆录里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不禁眼含热泪。

8、据该书编辑董秀玉回忆,该书的最初设想,是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女士写父女俩,钱先生写他眼中的母女俩。

9、钟书谆谆嘱咐我:“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

10、自然,之后的日子,杨绛的家庭越过越温馨,越过感情就越好。

11、可杨绛一家是不一样的。他们用乐趣点缀了那段艰苦岁月,关系不仅没有变差,反而更加和谐。

12、此时的杨绛才真正体会到了独自一人在荒郊野地里的孤凄与寂寞。一家三口这样的分别,既是生离又是死别。

13、特别是,很多的家庭都只能有福同享,而做不到有难同当。

14、第三部分杨绛全面地回忆了一家三口与世无争的日常,从夫妻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有了女儿,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钟书相继逝世。扩展资料《我们仨》人物介绍

15、《我们仨》全书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杨绛先生写作本书时的一个梦境为开端,这部分和先生的另一部著作《走到人生边上》的内容遥相呼应,是以(年近)百岁之龄,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第二部分则是讲述了钱钟书和钱媛在人生最后阶段,她与他们之间的深刻情感。第三部分是从生活的小事入手,记录了他们家庭亦是他们各自人生的悲欢经历。

16、《我们仨》不算小说,应该是自述性的回忆性散文。其介绍为:《我们仨》是杨绛所著散文集,于2003年7月首度出版。作品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作者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17、仔细对比,我觉得船就是钱钟书的病房,客栈就是探望的人住的地方,否则的话怎么解释无论杨绛在那个客栈,她的手提包就会在那个客栈呢?

18、法律顾问单位:北京市中银(南昌)律师事务所

19、她在信中说:“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须两家父母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终不受障碍。”

20、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四、杨绛我们仨

1、跟随美妙的文字一同上路

2、因为杨绛深知,婚姻绝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一段没有父母支持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

3、一个不平凡的人,写了一本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书,却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响,这就是杨绛先生和她的《我们仨》。

4、在那么艰苦的岁月中,把生活过成了童话,有这样的乐趣伴随,他们的关系怎么会不和谐呢?

5、“假如说,人事有灵性、有良知的动物,那么,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于禽兽无异。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6、还有那客栈的规则:

7、不知道的事情,别问”

8、第二部分,杨绛用梦境的形式完整地记录了这一“万里长梦”,讲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回忆了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先后离去的过程。

9、看不见的地方,别去

10、"1997年春8月阿媛去世。1998年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那么轻易的失散了。"

11、用先生称呼女士专属于清末至开国那段时间,由于“新文化”和“女权”思想的流行,开始追求西化和男女平等,于是不论男女都可称先生,当然一般是对于较有知识或身分的人,而现在已经不会再叫女士为先生,而对一些人的称呼,譬如杨绛先生,还是沿用下来了这是中国近现代才有的对某些在一个领域(主要是文学、政治等特殊领域)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力的女性的称谓。如宋庆龄先生(国母)、何香凝先生(廖仲恺先生之妻)、冰心先生、杨绛先生等等。前日在洪晃的博客上,还见到有人称章含之为章含之先生(章士钊之女、已故著名外交家乔冠华之妻,著名作家,洪晃的母亲)。

12、令我奇怪的是所谓的客栈的警告:

13、"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生老病死,说到底只是人之常情而已。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人的一生起落便似那草的一岁枯荣,随风而动,不作停留。只是生而为人往往是不能洒脱地置身事外的,尤其是当生离死别降临到自己身边时,身边人渐行渐远的背影,总是在提醒我们当初错过的点点滴滴。

14、人能够凝炼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1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我们仨

16、这种温暖是只有大智慧和大胸怀的人才能够体会到的。只可惜,后来女儿圆圆离世。杨绛白发人送黑发人。之后钱钟书也离世。杨绛终究成了孤单一人。可是就算经历了这些悲凉,杨绛仍旧没有自苦。而是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然后带着和丈夫、女儿的回忆幸福的生活。不得不说,《我们仨》这本书,透露出了杨绛先生的智慧和情怀。而且朴实无华的语言,更能够体现出杨绛一家人至深的感情。相扶相守走过那段岁月,不再放开彼此的手。

17、有很多父母并没有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但孩子面对学业压力,生活压力好而工作压力的时候,你不给与支持也就罢了,还要再给孩子施加压力,用利剑般的话语狠狠地扎孩子的心,非得把孩子逼走吗?

18、有志趣的家庭,生活再难也会过得圆满

19、据说,朋友的友情往往建立在互相误解的基础上。恋爱大概也是如此。

20、杨绛在与钱钟书订婚前,曾经劝他征求父母的意见。

五、杨绛我们仨经典语录

1、往往福无双至最多让人遗憾连连,可祸不单行,却让人胆战心惊。依《我们仨》中的描述,在女儿和丈夫重病期间,一家人相濡以沫的日子使人感慨又忧伤。钱钟书、钱媛,杨绛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竟然都没能逃过缠绵病榻的厄运。

2、第三部分杨绛采用回忆录的写法,从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下笔,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3、杨绛一家虽有艰苦岁月,却又坚守自己的志趣,道尽了生活的圆满。

4、因为幸福就要彼此尊重,意味着给对方更多的心灵空间和自由,所以他们从此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所以不问。

5、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6、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7、我们仨中走了两个,只留了杨绛一人。品尽了丧女丧夫之痛的杨绛却没有倒下,因为他们仨在一起的幸福快乐时光足以照亮各自的人生,也足以温暖杨绛的余生。

8、《我们仨》自始至终彰显着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此起彼伏之中的知识分子人文情怀:一是挚爱亲情的浓墨抒发;二是爱国情操的本然流露;三是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宁和凸现。作品用朴实的语言和生活化的态度,向读者讲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只有家,才是最好的港湾。

9、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像新生婴儿般包在法兰绒包包里,脚后还有个热水袋。肚皮倒是空了,浑身连皮带骨都是痛,动都不能动。我问身边的护士:“怎么回事儿?”

10、因为杨绛想:一个人的去处,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尤其不该强制他反抗父母。

11、许多人,熬不过那段动荡的岁月,匆匆走向生命的尽头,但杨绛一家却没有迷失方向,放弃希望。

12、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在看哦

13、但矛盾总是会来的。钱钟书被家人要求去蓝田教书,可以方便侍奉父亲。而杨绛认为他在清华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且工作未满一年,怎么也不应该换工作。钱钟书也不愿意丢弃了清华的工作,但是他的亲人都主张他去,他也觉得应当去。是不是很熟悉的矛盾,或许在普通家庭早就吵起来了,但其实这件事很平淡的就过去了。

14、《我们仨》自始至终彰显着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此起彼伏之中的知识分子人文情怀:一是挚爱亲情的浓墨抒发;二是爱国情操的本然流露;三是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宁和凸现。

15、你的孩子是你生命的延续,但是她首先一个独立的个体。

16、作品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杨绛老年时的一个梦境,以“锺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拉开全文序幕。

17、而这封信恰巧被未来的公公看到了,大赞:“真是聪明人语!”能够真心实地的为对方的父母着想,将来必定是个贤妻良母,于是公公大大方方的把儿子“托付”给了杨绛。

18、钱瑗(乳名圆圆,原名钱健汝):她思维灵活,视野开阔,为人也非常较真,注重格物致知。女儿圆圆一向孝顺父母,对父母百般体贴。圆圆也肯委屈,能忍耐。小时候,圆圆十分乖巧、听话。长大了,她会照顾、陪伴父母,会像“妈妈”一样管着母亲,她始终是父母的安慰和骄傲。

19、反观当今社会,多少男性对待自己的伴侣像对待一个家庭保姆一样,颐指气使,好像爱人就是用来照顾自己衣食起居的人,并且还把这种付出当做理所应当,不再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20、至真至诚的爱情,都敌不过时间。总有一个人要先离开,留下另一个人在这个孤清的世界上,将那些美好的记忆反复回想,摩挲。杨绛先生在书中写自己的爱人和孩子,他们已经先于她离开这个世界。

六、杨绛我们仨

1、她的丈夫钱钟书,她自己,和他们早逝的女儿钱瑗。钱瑗,1997年去世,钱钟书1998年去世,白头人送黑头人!

2、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3、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4、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都清楚,从十月怀胎到一早分娩,从步履蹒跚到结婚生子,我们都是在父母精心呵护下成长过来的。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两个人,而且,永远只为你好,不会背叛你。

5、该书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作者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6、即使钱钟书也有不亚于杨绛的悲伤,却还能分出心神来宽慰她,可见伉俪情深。只是不久后,这个总是能在她低谷给予她安慰和温暖的怀抱的丈夫也没有。他终究没能敌过病魔的侵扰,抱憾离世。

7、有乐趣的家庭,关系总是和谐的

8、那样苦难会慢慢磨平了彼此的耐心,埋怨与推脱张口而出,而矛盾与争执,也接踵而至。

9、作为妻子,作为母亲,杨绛无疑是最中国的“贤妻良母”。因为在她眼里,钱钟书永远是最好的丈夫,阿圆永远是最好的女儿。

10、我们这一暑假,算是远游了一趟;返回牛津,我怀上孩子了。成了家的人一般都盼个孩子,我们也不例外。好在我当时是闲人,等孩子出世,带到法国,可以托出去。我们知道许多在巴黎上学的女学生有了孩子都托出去,或送托儿所,或寄养乡间。

11、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12、阿圆长大后,我把爸爸的“欢迎辞”告诉她,她很感激。因为我当时还从未见过初生的婴儿,据我的形容,她又丑又怪。我得知钟书是第四次来,已来来回回走了七趟,怕他累坏了,嘱他坐汽车回去吧。

13、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14、她提笔记下自己的失去,并以此来劝告世人:要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15、杨绛先生将一家三口人的普通日常生活记录下来,本来就是一些家常琐事,但是却感人至深。情到深处,让人潸然泪下。尤其是那句话: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杨绛和钱钟书是一见钟情。而且两人的家世门第相当,真可谓是门当户对、珠联璧合。两人一起出国留学,一起读书。一起谈论诗词歌赋和各国名著。之后两人生了一个女儿,三口之家,生活得其乐融融。可是正巧那个年代动乱,杨绛和钱钟书也过了许多年四处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且十年文革,对两个人的打压也非常沉重。虽然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但是《我们仨》这本书中,你却看不到任何的抱怨或者对苦难的哀怨,只觉得温暖。

16、失去了挚爱的杨绛,心仿佛无根的浮萍。只能在生活中,揪住往昔的点滴回忆。

17、老舍的《离婚》用另一角度来看婚姻。此幸福,彼幸福,杨锋的《我们仨》。

18、第一部分为杨绛老年时的一个梦境,以“锺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的梦”拉开全文序幕。

19、刚开始是假装坚强,后来就真的坚强了。

20、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

1、《我们仨》是杨绛创作的散文集,于2003年7月首度出版。

2、1998年岁末,钱钟书去世。

3、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例如阿瑗小时才五六岁的时候,我三姐就说:“你们一家呀,圆圆头最大,钟书最小。”我的姐姐妹妹都认为三姐说得对。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变为最大的。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4、作者在作品结尾所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寓所与驿站,古驿道和医院,虚虚实实,相互交错。而虚实交错中,更使读者亲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5、女院长就为我介绍了斯班斯大夫。他家的花园洋房离我们的寓所不远。

6、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7、真正过得好的日子不就是这样,像春天之于四季,不炎热,也不寒冷,是恰好的温度吗?

8、钟书很郑重其事,很早就陪我到产院去定下单人病房并请女院长介绍专家大夫。院长问:“要女的?”(她自己就是专家。普通病房的产妇全由她接生。)

9、一个寻寻觅觅的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识。

10、钱瑗对杨绛说:娘,前面的路黑,你胆小,我先去给你点一支蜡烛;钱先生说:绛,怕你走路磕磕绊绊,我去给你点亮另一支蜡烛;杨绛说: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11、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杨绛先生左手被渐渐长大、可人乖巧好学的钱瑗搀扶,右手被形象高大的钱先生搀扶,一家三口从风雨飘摇的民国走来,经历了颠沛流离和战乱之苦,但他们一家三口总是紧紧相依,不离不弃,且其乐融融的。

12、2003年,《我们仨》出版问世,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13、善待他们,就是善待生命、善待自己。

14、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已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