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鹿柴古诗青苔的意思
1、《孟城坳》:“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地方总是那个地方,柳树还是那棵柳树,只有人在不停的换。
2、《鹿寨》此诗作者王维,作者当时在鹿寨居住。《鹿寨》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全文译文如下: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注释(1)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2)但:只。闻:听见。(3)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4)照:照耀(着)。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3、后来,王维将他和裴迪唱和的这些诗歌编撰成《辋川集》,并撰写序言,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
4、辛弃疾著名的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此刻最让他动情的不是那些在夕阳下追逐嬉戏的鹿群,而是在一旁静默无语的青山。
6、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7、《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8、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9、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想去吗?(课件出示1)
10、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11、空谷传音,愈见其空;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
12、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影,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馀辉映入了深林,返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1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4、王维因其“清淡悠远、空寂超旷”的山水诗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诗佛”之美誉,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
15、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16、今天开始就跟小平老师一起“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吧!
17、但是诗人并没有按照一般的思维去创作诗歌,诗人王维笔锋一转,写出第三句句“返景入深林”,这一句写的是落日的余晖映入了山林深处。诗人将视线投放到一个具体的画画:映射在山林深处的光线上。
18、表面上看,这几声“人语响”似乎打破了寂静,其实,连细微的说话声音都能被诗人察觉,这更加显示出了山的寂静。
19、落日的余晖照在树林中,感觉很美。还照在了哪里?(青苔上)
20、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返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出自王维的(鹿柴)
二、古诗鹿柴中复照青苔上的复是什么意思
1、大家想一想,古诗词里面还有哪些描写这种豁然开朗感觉的这种诗词呢?
2、师补充介绍:王维。(课件出示3)
3、但深入玩味,就会发现这句诗的主旋律不是温暖,而是一种清晰的冷静:在深邃的丛林中,落日斜阳的光线很难带来真正的暖意,它只是把森林中的事物清清楚楚地映照出来。哪怕是石头上微小的青苔,也能照出它浅浅的绿色。太阳偏西,夜幕即将笼罩大地,整个森林都将陷入晦暗不明。但惟独因为这一缕最后的阳光,我们还能看到林中的色彩、看到大自然的微小细节。王维把握的就是这清晰的一刻,在落日下,在鹿柴中,他不是一个兴奋的游玩者,也不是一个黯淡的伤心人。他只是一个安详、寂静而不失孤独的观察者,他轻轻地品读着空山的寂静,淡淡地欣赏着残阳下的青苔。这份心态,是属于隐者的。
4、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5、青苔,是水生藻类植物,色翠绿,细如丝。鹿柴作者:王维(唐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注释(1)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2)但:只。闻:听见。(3)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4)照:照耀(着)。
6、声音不大为什么能听到呢?(那里“静”)通过能听到小的声音反衬出——(静)
7、熟记笔顺,指导写字
8、《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
9、可想而知,这座山至少是植被覆盖很好、林木葱郁的一座青山。因为他毕竟身在辋川,而辋川就是以山清水秀著称的。
10、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11、lùzhài鹿柴tángdài:wángwéi唐代:王维kōngshānbùjiànrén,dànwénrényǔxiǎng。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fǎnyǐngrùshēnlín,fùzhàoqīngtáishàng。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注释鹿柴(zhài):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但:只。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复:又。
12、你们想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13、在这里,诗人王维采用了古诗中常见的“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将山的寂静表现得很含蓄、很蕴藉,很有韵味,这也正是唐诗的艺术特点。
1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5、“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景,最初指太阳光,在这里指夕阳的余晖。复指又一次。
16、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诗中虽有禅意,却不诉诸议论说理,而全渗透于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之中。
17、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18、傍晚时分,沐浴着夕阳的余晖,王维又来到了鹿柴,在一块布满青苔的石头上坐下,望着山景。
19、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诗人眼前的这座山,并不是一座空山,诗人只不过是为了说明这座山很寂静,连一个人影都见不着,“不见人”三字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20、近处,投在地面上的蓊郁的树影渐渐拉长;树林深处,因黝暗而显得十分幽邃。这种景观的最佳时期是夏末秋初,而且必须是晴朗的傍晚,阴雨绵绵是不行的。
三、鹿柴 青苔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意思为:空寂的山谷中看不见人影,却能听见人讲话的声音。落日的余辉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映在青苔上。
3、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4、“但闻人语响”,遥遥地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有可能是山的回响。更衬出孤寂、孤独。
5、《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原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意思: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6、请输入标题abcdefg
7、今天小雨姐姐教小朋友学一首唐诗《鹿柴》。
8、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9、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出自唐代王维的《鹿柴》。
10、点击左下方绿色音频按钮播放声音
11、什么是青苔?(深绿色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
12、王维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板书),这首诗中他都画了什么呢?你从诗句中都看到了什么?
13、其实很多伟大优秀的古诗作品,往往反而正是诗人不顺利的生活促就而成。如果没有晚年一心向佛的王摩诘,也便没有这么如此许多的禅意诗了。
14、诗里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空山深林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空空的山林里没有任何人,却传来了人语声。落日斜晖投入到林子里,光影照在青苔上。诗意深隽,非静观不能自得。
15、今天整理上周“无竟艺塾”读王维《辋川集》第五首《鹿柴》的时候,正好收到杨骐文发来与同事讨论教育的对话。骐文是刘铁芳老师的研究生,现在长沙的中学任教,于古典教育问题多有深思。所以,今天整理《鹿柴》读解时,也不禁谈及教育,算是一点回应。近日在山林漫步时,闲听冰心的《寄小读者》,深感其学养之厚、性情之真、思想之诚,远非今日儿童读物可比。可惜今天的教育专家们已经看不上这样的老奶奶和她的文字了。
16、意思是落日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17、虽然山上有野花烂漫、芳草萋萋、归鸟飞还,但却空旷得看不见其他人。虽然不见人,却能听到远处人的声响,连那么远的声音都能传进来,可见这里是多么安静啊!
1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夏季
19、鹿柴:地名,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的终南山下.王维在这里有别墅.柴,读作zhài,同“寨”、“砦”.用于防守的栅栏、篱笆等.鹿柴王维(唐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0、空山一座,伴随着若隐若现的声音和人影。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感觉诗人接下来肯定会写说话人的声音来自哪里,或者会写是谁在山中说话。
四、鹿柴青苔的读音怎么写
1、试着说说后两句话的意思。
2、鹿柴古诗解释: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原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创作背景: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3、“但闻人语响”中的“闻”意思是()
4、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5、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文解释)空寂的山谷中看不见人影,却能听到人讲话的声音。落日的余辉反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映在青苔上。(词语解释)空山:空旷的山林。但闻:只听到。但,只。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诗文赏析)这是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是辋川的地名。诗人以一种特有的感觉,描绘了静寂幽暗的空山深林傍晚的景色。这是一种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是诗人细致观察,潜心体会的结果。这首诗是诗、画、音乐相结合的和谐,幽深境界的表现。
6、《鹿柴》选自王维的《辋川集》,天宝年间,他在终南山下辋川谷中购置了曾属宋之问的蓝田别墅,在公事闲暇或休假期间来此小憩,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在与辋川别墅与朋友裴迪唱和,吟咏当地景物,并自辑其五绝二十首,题名为《辋川集》。在《辋川集自序》中,他介绍了辋川中的各种游景,鹿柴是其中之一。尽管我们今天难以见到鹿柴的原貌,但不难想象,不大的辋川中有二十个“游止”之处,鹿柴的景致不会有多么惊世出尘。当然,美不仅在于山水本身,更在于发现山水的心灵。我们大可追随王维的视角,走进鹿柴的山光林影。
7、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
8、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扩展资料:此诗则选取傍晚时分的景色作为描写对象。这时夕阳返照射入树林深处,又有一部分光线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来,各类景物斑斑驳驳的,明暗对比鲜明。
9、这组山水诗十分别致:它全是五言绝句,每一首诗的题目都是辋川山谷中一处游地的名称,而且每一首诗后面都附有他的好友斐迪的一首形式完全相同的诗歌。
10、孟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从事训诂学、《说文》学研究,章黄国学主编。
11、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影,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返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12、标划节奏,读背古诗
13、复照青苔上。“复”的意思是()
14、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15、边读边想,看自己能读懂哪些,还有什么不懂的?
16、这里是陕西省的一个著名的风景区鹿柴,
17、“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空山无人是一种精神象征,现实的山中毕竟有人往来,山的空静与人语的喧响形成映衬,意境顿出。要知道,寂静的空山虽然“不见人”,但不可能是悄无声息的,虫鸣声、鸟啼声、流水声、山风声,这些都是“天籁”之音。大自然的声音丰富多彩,人在其中静静聆听,让声音如流水般从心中淌过,一切归于静寂。这时,突然传来了一阵“人语响”,似乎划破了天籁的沉静。实际上,这是以局部的、短暂的“响”来反衬全面的、恒久的“静”——没有那片刻的“响”,我们反而意识不到山中无边无际的寂静。在人响流逝之后,空山复归于永恒的寂静之中,让这份寂静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鲜明了。
18、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19、请小朋友们想象一下诗人当时看到的鹿柴是什么样,并且画出来,然后边吟诵,边将这首诗题写在画中恰当的位置。
20、四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则由空山传语转至深林返照。用树下的青苔,突出深林的寂静和幽暗。当余晖映入深林,照在树下的青苔上,小片的光影和无边的幽暗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幽暗更加突出。
五、鹿柴复照青苔上的意思
1、(注解):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韵译):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评析):这是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2、鹿柴:“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
3、采用了颇值得称道的“以明衬暗”的写作手法。此诗描写夕阳林深的动人景色。空旷的山中看不见人,只是能听见说话的声音。夕阳的光线射入深林,重新照映在青苔之上。
4、小朋友们鹿柴的风景怎么样?唐代大诗人王维也曾来过这里,看到哪里群山环绕,山谷幽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板书:《鹿柴》)(课件出示2)
5、但:______。闻:__。返景:__。
6、青苔在这个瞬间得到的就是这样一种幸福,这样一种照满,这样一种安慰。
7、A.用鼻子闻味B.用耳朵听见C.用眼睛看见
8、原来王维隐居于辋川别墅时,他的好友裴迪也隐居在辋川,两人同游辋川,吟诗作赋,共同赞咏辋川优美的风景。
9、(动作能够表达诗意即可,要求背的时候注意节奏、感情)
10、试着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只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
11、会写“返”“景”“照”3个生字,会读准“鹿”“柴”“苔”3个生字。
12、古诗词学习方法:读诗文、解诗题、明诗意、知诗人、悟诗情,这五个方法也是学习古诗词的5个阶段,层层递进。
13、将下列诗句与季节搭配用线连起来。
14、复照青苔上的意思是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出自唐大诗人王维写的《鹿柴》,全诗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猫画青苔上”。
15、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6、回答亲,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意思是: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A.空阔B.幽暗C.明亮D.寂静提问谢谢?回答亲,不客气。您还有问题吗?如果还有问题的话,可以直接点击我的头像,对我发起咨询,如果您的问题解决了,麻烦您给个赞哦,谢谢?提问好的?回答谢谢您。?更多4条
17、“知诗人”是要了解作者的,或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18、“解诗题”即了解诗歌标题的意思,很多古诗从标题中就能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19、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20、《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