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小见大结构的诗句
1、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2、⒈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
3、宋诗这种萧散简远而寄寓“至味”的意境,在南宋院画作品中,多有表现。画家们舍弃纯粹客观描绘,大胆裁剪自然景色,提炼浓缩为简洁的布局,着意抒发主观情感,优雅而富韵致。比如马远的《山径春行图》在整幅纸绢上只画左下角,人与景大多集中于左下部,其它部分笔墨不多,运用空白和云烟渲染画面,意境空灵简妙,含蓄简练。画中人物朝右而立,面向空白之处,注视苍茫前方,观画人的视线也随之望入那一片空旷之中,发人幽思,富含笔断而意不断的生动气韵。
4、(诗词学堂)绝句作法:总分法
5、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炼虚词:数词,连词,副词等。炼押韵(平仄):调换词序
6、中考考査要点比较全面且难度适中。同学们可以把近两三年的中考题从头到尾做一下,熟悉中考的思路。
7、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8、分析手法:卒章显志、开门见山、对比、怀古伤今、寄寓、用典、象征使用、叠词
9、就院体山水画而言,画史上的通常看法,往往认为它与文人画的风格、意趣、表现手法,尤其是诗画融合的诗意特征格格不入。其实,文人画固然有诗画融合的传统,并以之为基本特色和纲领性旗号。但据此将院派,尤其是南宋院体山水画隔绝于诗画融合的诗意境界之外,却嫌主观与不公。即以西湖题材的山水画而言,在南宋宫廷画师的画作中,西湖山水的空灵简淡、阴柔秀媚,孕育出一种风雅精致的贵族趣味和充分传达个人思绪与主观感受的盎然诗意。我们在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马远的《踏歌图》、夏圭的《西湖柳艇图》《溪山清远图》等作品中,都可以明显感受到这种浓郁的诗意韵致。
10、如:“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过山农家》顾况)
11、垂珠泪滴,点点滴成班。
12、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13、倒叙:把人物事件引人注目的高潮或结局提到文章的开头,产生惊奇之感。然后再一步一步揭示这个高潮或结局所形成的原因和经过。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14、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15、(诗词学堂)五律作法之炼句与字眼
16、(引用诗句或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引出说明对象或者引出下文;
17、待伊来敬共伊言,须改往来段却颠。
18、执果索因提建议,妙法定情确倾向。
19、③象征意义:注意本义和象征义。
20、(诗词学堂)绝句作法:溯因法
二、以小见大结构的古诗
1、(诗词学堂)梦欣楹联讲座:创作楹联的技巧(2)声律
2、酒醒后多风醋,少年夫婿,向渌窗下左偎右倚。
3、(诗词学堂)诗词创作中的诗眼
4、再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白居易)
5、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6、不可否认,文人画中不乏诗意盎然的大家精品。苏轼、赵孟頫、元四家、明四家以及徐渭等人,确实都是诗书画兼善的艺术全才。但这些天降大任者,他们特立翘楚的才情、异于常人的不凡经历和痛苦际遇,尤其是灿烂至极归于平淡的心灵,令人仰之弥高,代表了文人画的最高成就。然而,文人画大家的艺术成就,不是宫廷画师的天然对立,更非否定院体绘画的依据。作为帝王御用的宫廷画师,是否就只是缺乏文化修养的单纯技艺之徒?是否可以用文人士大夫所推崇的“学养”“学识”去衡量他们?宫廷画师是否具有对以诗入画、追求画中诗意的主观认识和探究?
7、在写作中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这种艺术处理以一点观全面,以小见大,从不全到全的表现手法,给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以生活中的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
8、要点意识:抓关键词,要点全,简洁回答。
9、要掌握考试技能。“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这是应该面对考卷时答题的策略。
10、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
11、⒉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
12、(诗词学堂)诗词技法36种
13、在校多听老师建议,课外适当规划
14、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15、(3)整道选择题的整体意识。
16、结合考纲考点,采取对账的方式,做到点点过关,单元过关。对每一单元的常用公式,定义,要熟练,做到张口就来。对于每个章节的主要解题方法和主要题型等,要做到心中有数。
17、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18、用发生在身边的一些(以小角度、小场面、具体的)事件、人物来表现大主题、大道理,一般记叙文常用。
19、雪化冰消后(转)青青草未凋(合)
20、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三、表达以小见大的诗句
1、花间词的特点是作者都是用名有姓的文人官员,不同与以前的"伶工",但是思想内容上没有太多的变化。不过其中也有风格不同的好作品,例如鹿虔扆的(临江仙),有南宋豪放一派的词风。
2、用做题来熟练运用公式
3、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4、南宋诗词与绘画中的山水形象,具有相通的共性:人文的色彩大大增强,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紧密,表现的是一种可居可游、可观可赏的亲切友善的景象,达到的是一个相生相谐、寄托心灵的境界。
5、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6、投稿邮箱:1978227900@qq.com
7、反问: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8、注:诗歌鉴赏选择题常见设误方法
9、华烛光辉,深下帡帏,恨征人久镇边夷。
10、再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
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2、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13、考点五:词语及句子的赏析
14、掌握8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15、⑷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
16、③注意文章从头到尾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事物(出现的频率较高的词句)。
17、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
18、作者陈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副院长,长期从事艺术史、文化史、地方史等多领域研究。
19、点击上方关注诗画天地视频号
20、⒉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
四、以小见大的古诗鉴赏
1、“题不二错”。复习时做错了题,一旦搞明白,绝不放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得到的多,从成功中得到的少,都是这个意思。失败了的东西要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2、宋高宗精于书法,也善绘画,“于万机之暇,时作小笔山水,专写烟岚昏雨难状之景,非群庶所可企及也”。此外,他对书画艺术的贡献,还在于访求、鉴藏法书名画。南宋文人周密曾有记录:“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当干戈俶扰之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清闲之燕,展玩摹拓不少怠。盖睿好之笃,不惮劳费,故四方争以奉上无虚日。后又于榷场购北方遗失之物,故绍兴内府所藏,不减宣、政。”在《南宋馆阁续录》卷三中,著录有一千余件历代名画。这在两宋交替间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文献遭劫之时,既是保护艺迹文脉、维系中华文明的善举益行,也是对“古雅”这一古典艺术传统的研究和传承。
3、①多层含义:写出表层义和深层义。
4、冲刺阶段里,要重拾做错的题,特别是大型考试中出错的题,通过回归教材,分析出错的原因,从出错的根源上解决问题。错题重做是查漏补缺的很好途径,这样做可以花较少的时间,解决较多的问题。
5、化学知识比较零散、抽象,但也有章法可循,并不难掌握。选择一些有解题思路的指导书,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适当做一些习题,同时多理解题中公式的运用;通过做一些习题和练习可以发现学习中的问题,用笔记本把问题集中起来,这样可以使后续复习更有针对性。
6、格律诗中的八种类结构特征
7、说明文开放性试题答题指导
8、这些重点内容都是历年中考爱考查的知识点,一定要集中突破。
9、⒌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
10、概括主要内容可按“两突出”“三排除”的方法进行概括。
11、再如:“有请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春日》秦观)
12、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时是归年。”(《绝句二首》杜甫)
13、(1)选项的信息切分,信息点与四要素及相关艺术手法的对应。
14、中考必考的古诗词不仅要背会,而且一定要保证默写时没有错字。
15、拟铺鸳被,把人尤泥。须索琵琶重理。
16、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
17、同时,不要过于在意刷题的数量,要做到每做一道题,就能搞明白这道题背后运用的公式定理、同类型题目的做题思路,学会举一反不仅能提高复习效率,还能更好掌握知识点。
18、江南山川的诗意体味和诗化表达
19、第六种类型:分析诗眼类(或在全篇思想内容方面,或在全篇结构形式方面)
20、在写作中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这种艺术处理以一点观全面,以小见大,从不全到全的表现手法,给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以生活中的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
五、格局小的诗词
1、看到这首词时,不知道问什么,我总是不由自主想起南宋陈与义的这首《临江仙》,不同之处在于,陈与义更有些向上的正能量,鹿虔扆更多一些晚唐和南宋末期的颓靡:
2、宋徽宗在其特意兴建的五岳观里,铺开宏大的场面,大集天下绘画名手应诏赴试。他文学造诣高深,极力追崇“画外之意”“以诗入画”等创作理念。因此他的试题大多选择意境幽深、韵味悠长的诗句,考查应试者对诗意的理解和绘画表现能力。由于作品今俱无传,所以其时应试画作的笔墨、设色、意韵诸般种种皆已无从知晓。从画史的文字记录来看,以构图上的“运思巧”来表达诗意,是一个受到肯定和欣赏的重要标准。
3、找准重难点,集中突破
4、这种基于绘画艺术本质的本体意义上的诗画融合,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的民族特征与气质,比一些徒以僵硬理念和外在形貌“表演”诗画融合,却无艺术美感和精神意蕴的拙劣的“文人画”,更具中国古典艺术的神韵。这样的事实充分表明,在诗画融合的我国民族绘画传统的形成过程中,南宋院体山水画起到过积极作用,体现了艺术表现的多样化、审美趣味的多元化,应该获得肯定,给予相应的地位。与其后倍受推崇的文人画相比,其艺术家的身份、艺术创作的成就和作品的艺术性丝毫不见逊色,更不可随意地以“宫廷画匠”“匠气”“程式化”等贬斥之词加以轻率否定。
5、今天企业面试,因为之前已经投递过简历,所以大部分人都是西装革履空手去的,只有他,又拿上了两份简历。面试开始了,考官突然说,由于公司原因你们的简历我现在未拿到手上,请问你们都有带简历么?最后,只有他被录取了。从他这一个小细节就能看出,他是一个万事有准备的人,所以才会成功。
6、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杜甫)
7、体现在意境风格方面
8、中国古典诗词,可谓是中国文化艺术瑰宝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古诗词鉴赏也是历年高考语文的必考点,汇编了一些古诗词鉴赏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9、利用碎时间,合理背单词
10、数学是大部分学生最头疼的科目,但也是现阶段最容易提分的。
11、“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儿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花非花》白居易)
12、如:“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痛饮又能诗,座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苏轼)
13、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用?为什么?
14、不着一字尽现风流
15、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16、②组合法:组合文章关键性词句进行概括。
17、同时,使用模拟试卷时,一定要给自己限时,正式地模拟中考,训练做题速度,培养应战心理。
18、宋高宗在艺术方面所获的声誉,虽难与其父比肩,但在艺术天赋、精力投入与作为上,也有不凡表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尝言:‘学书惟视笔法精神,朕得王献之《洛神赋》六行,置之几间,日阅数十过,觉于书有所得。’又言:‘学书必以钟、王为法,然后出入变化。’李心传以谓思陵本学黄庭坚书,后以伪豫亦能庭坚书,老年间改从右军。或云初学米芾,又辅以六朝风骨,自成一家。”“高宗书画皆妙,作人物、山水、竹石,自有天成之趣。”
19、曲中弹到,想夫怜处。转相爱几多恩意。
20、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