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乞巧古诗每句的意思
1、唐代诗人杜牧,就是孩子们背过他的诗《山行》、《赤壁》、《清明》的那位大诗人,他也写过关于牛郎织女的古诗:
2、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3、(怎么学)写作能力迁移(采名家名作之长,为我所用,成就自我)
4、在我们小时候,有一种叫做连环画的课外读物。也许很多孩子的爷爷奶奶都读过《牛郎织女》的连环画哦!
5、《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6、当然是完的意思,诗里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形容人们当时热闹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
7、乞巧林杰(唐)七夕今宵看碧宵,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意思: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到来了,家家都抬头望着无边浩瀚的青天,想着牵牛与织女那感人的故事!家家户户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穿完了数不清的红线。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8、适度拓展、课后积累。
9、农历七月七。农历七月初民间称为“乞巧节”。是日晚,妇女们特别是少女和年轻媳妇,向织女星乞求智巧。这一风俗的兴起,由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而来。相传,牛郎是民间一个善良穷苦的后生,织女是天宫下凡的一个美丽智巧无比的仙女。他俩本是一对幸福恩爱的夫妻,后来被天上狠心的王母娘娘拆散了。王母娘娘在他们中间划了一条银河,平时不准他们相见,只允许他俩每年的七月七日晚相见一次。人们同情这对夫妻的不幸遭遇,连世间的喜鹊也为他们抱不平,到七月七日这天,普天下的喜鹊都飞到银河两岸,衔木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过桥相会。织女是天宫有名的巧女,妇女们便在这天晚上,趁她离开天宫与牛郎见面的时候,向她乞求智巧,所以人们把七月七日称为“乞巧节”。
10、幼年时的林杰,对乞巧这样的美妙传说也很感兴趣,也和母亲或者其他女性们一样。仰头观看那天河两旁耀眼的两颗星,期盼着能够相聚,于是写下了《乞巧》这首诗。
11、但是,这堂课中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说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有些时候没有及时给予学生中肯的评价,以致于在部分地方朗读的层次不是很凸显,而且在带着学生走入古诗情境时语言还不够优美,有些生涩的词汇让学生不易理解。我想,在古诗教学方面,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12、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成绩好,认真自学的孩子永远成绩好。(王金成)
13、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14、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而且浅显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线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
15、诗中描写七夕盛况,有什么作用?
16、情不自禁(qíngbùzìjīn):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17、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18、“七夕”是什么意思?
19、林杰,字智周,闽人。幼而秀异,六岁赋诗,援笔立成,唐扶见而赏之。又精琴棋草隶,举神童。年十七卒。诗二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而且浅显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20、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堆积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哈佛教授)
二、乞巧古诗每句的意思20字
1、(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2、普通话有一个音变规律,当两上连读时,前一个音读二声。“标本读变”
3、2,七夕抬头望碧霄,喜鹊双双连鹊桥;家家乞巧对秋月,无尽心思君知晓?悠悠心意短信送,浪漫祝福朋友情;愿你早日遇真爱,幸福美满过一生。七夕快乐!
4、引读:一双儿女终于见到妈妈了,读——
5、(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按照“类中类文章读学法”阅读,从读学过程中生成并解决问题)
6、发:头发。缘:因为。愁:愁苦。似:像。个:这样。知:知道。何处:什么时候。得:愁得。秋霜:指白发。
7、(怎么学)类型阅读(步步设疑,解剖麻雀)
8、(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音、形、组词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9、《情网》(词:刘虞瑞曲:伍思凯演唱:张学友):
10、(怎么学)类型感知(浏览扫描,明确方向)
11、死于急症,是病死的。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12、在教学《乞巧》《嫦娥》这两首古诗时,正好看了小学生古诗文的教学要注意“三要三不要”。三要:诗句要反复朗读;诗意要大致理解;全篇要熟练背诵。三不要:介绍背景不要过全;诗句翻译不要过细;意境体会不必过深。教学本课时我就借鉴了这“三要”和“三不要”。让学生从谈自己的读书收获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课堂生成来进行。有个学生讲到“乞巧”的意思时,好多学生都做了补充,我也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知道的对学生做了补充介绍。突然感到课堂的“三不要”中的背景不要过全,我这是不是介绍过多了?但是看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又不错,我犯难了,深感教学不易啊!
13、如何写?抓住特征。
14、(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文体、所写内容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15、(怎么学)交际能力迁移(能说会道,八面玲珑)
16、②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17、诗句解释: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18、《乞巧》唐,林杰,全文:
19、牛郎和织女,分别是谁?他们为什么每年要在七月初七这一天在鹊桥上相见?
20、古诗《乞巧》的意思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到来了,家家都抬头望着无边浩瀚的青天,想着牵牛与织女那感人的故事!家家户户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穿完了数不清的红线。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三、乞巧古诗每句话的意思
1、《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民间乞巧活动形式多样,最普遍的做法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2、姑娘,七夕之夜,你要乞的是——
3、描写人物连续的几个动作。
4、大意是今晚是七夕节我们一起抬头望着天空。
5、这首诗没有什么难理解的,我们只要搞清楚什么是“乞巧”就行了。“乞巧”,就是向上天乞求一双巧手。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据说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古代代妇女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随着妇女权利和地位的提高,不再执着于女红的中国妇女,就逐渐将这份传统放弃、遗忘了。
6、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美好心愿。
7、《乞巧》这首诗当中有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模一样的,是哪两个字?
8、(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语音、字形、节奏、语调、语速、记诵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9、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是我们中国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忽然想起前不久的一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古诗《乞巧》和《嫦娥》时的情景。记得那是六一节过后的一个晴朗的好日子,走进课堂,我先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了这八个字——“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然后开始跟孩子们谈话,由此引出了李商隐的《嫦娥》这首诗,带着孩子们一起学习后,接着转到了林杰的《乞巧》这首诗。
10、“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11、本周为我们朗读的是我校优秀语文教师刘子依。
12、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3、在成长的道路上,最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高效智慧的学习方法。(余映潮)
14、红丝:诗中指五彩的丝线。
15、家家乞巧望秋月(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
16、用“/”划分节奏。
17、人们都仰起头,为牛郎织女一家祝福,读——
18、(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复述能力、倾听能力、应对能力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19、老师:翟丽丽学生:马梓玥
20、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已经无法考证。诗的题目,就是诗的第一句,叫《迢迢牵牛星》。古人的诗文,在不确定题目时,后人常用诗的第一句做题目,如《诗经》中的《二子乘舟》、《君子偕老》、《山有扶苏》等等这样的篇目,它们的题目都是取用的诗句的第一句。
四、乞巧古诗诗句的意思
1、(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省略句式、倒装句式、判断句式、固定句式等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2、《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3、相传在民间,女孩子们在这一天会认真望月乞巧,请求赐予自己灵巧的双手、漂亮的容貌、爸爸妈妈健康长寿等等。
4、此诗文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也是一首想象力丰富,脍炙人口的古诗。诗句浅薄易懂,并且涉及到一个凄美的神话小说,即织女与牛郎的故事。同时表达了七夕时节,人们对七夕与牛郎神话故事的美好愿望与丰富的想象。诗句里并没有详细描写具体的愿望有哪些,反而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5、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6、第二天黄昏,牛郎翻过右边那座山,来到湖边的树林里。忽然,远处传来轻盈的欢笑声,牛郎循着笑声望去,只见湖边有几个姑娘正在嬉戏。过了一会,其中的一个离开伙伴,向树林走来。这姑娘是谁呢?原来她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每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这天下午,王母娘娘多喝了几杯美酒,在宝座上睡着了。织女和众仙女见机会难得,便一起飞到了人间。
7、今天是七月初七的晚上,家家户户的人们都看着浩瀚无际的青天,因为牛郎和织女今晚要渡过架在天河上的鹊桥来相会。家家户户的姑娘们都对着月亮乞巧,用丝线穿针,也不知道穿完了多少条丝线。
8、①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②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③几万条:比喻多。
9、《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在我们热捧外国故事的时候,可能孩子们完全没有想到,我们自己国家的民间故事,其实有着更悠久的历史,比外国童话故事早很多年呢。
10、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孤儿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每天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他没有名字,大家都叫他牛郎。
11、关于七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孩子们学了一首古诗,叫《乞巧》。
12、真的把这世上的红线都穿完了吗?
13、此诗首联作者通过对比,对自己的相思苦情作了深层的刻划;颔联借用环境的陪衬和触景生情的手法,表现出时间的推移和作者难以为怀的悲怆心情。
14、“月”往往与思念联系在一起的,月缺月圆,永远寄托着人们的思念,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向往之情就寄托在其上。
15、目的何在?为了表现作者的写作意图。
16、家家户户的人们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等活动),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17、河—牵牛织女渡河桥(天河,银河)
18、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19、再说天上,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20、师生合作,分句读。
五、乞巧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1、观察“乞”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怎样写才能把这个字写漂亮?
2、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本诗的含义并不复杂,很像诗人的民间采风,虽然内容讲的是牛郎织女,但是丝毫不涉及作者自身的感情问题。全诗以描写为主,抒情为辅,极好地表现了人们过节时的乞巧之意和幸福之情。
4、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妇女望着秋月穿针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5、4,佳节乞巧,星河迢迢,秋月良宵共度。人生若得一相逢,便梦里相思无数。真心呵护,全力付出,脉脉此情如诉。若得携手共伴侣,何惧风雨来阻。
6、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zú,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7、“穿尽红丝几万条”应为“穿尽几万条红丝”。
8、今天以《乞巧》为例,我们读了古诗,听了故事,还唱了古诗,这样的古诗学习,是不是挺有意思?记住:我们古诗学习,可以不是“背一背,说一说诗句意思”这样枯燥的。
9、旧俗,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妇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乞巧唐林杰qīxījīnxiāokànbìxiāo七夕今宵看碧霄,qiānniúzhīnǚdùhéqiáo牵牛织女渡河桥。jiājiāqǐqiǎowàngqiūyuè家家乞巧望秋月,chuānjìnhóngsījǐwàntiáo穿尽红丝几万条。
10、揣摩:这两句的意思是“今天是七月初七的晚上,家家户户的人们都看着浩瀚无际的青天,因为牛郎和织女今晚要渡过架在天河上的鹊桥来相会”,渲染了节日的喜庆气氛,烘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怀。
11、合作:查字典,看看字义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这两个字?
12、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
13、类读法(全称:“类中类文章读学法”)
14、少年时的林杰,对乞巧这样的美妙传说很感兴趣,当抬头仰望那深远的夜空,看到那璀璨银河的两旁耀眼的两颗星,便期待着这两颗星的相聚,于是写下了《乞巧》这首诗。
1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6、第三句:写家家户户的姑娘们都对着月亮乞巧。
17、"穿尽红丝几万条",意思是: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18、乞巧节: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旧时风俗,妇女们于这一天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穿针,向织女学巧,谓乞巧。
19、难怪唐朝诗人崔颢曾这样赞叹:
20、“宵”“霄”。你们有什么发现吗?